CN203715020U - 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15020U CN203715020U CN201320893832.1U CN201320893832U CN203715020U CN 203715020 U CN203715020 U CN 203715020U CN 201320893832 U CN201320893832 U CN 201320893832U CN 203715020 U CN203715020 U CN 2037150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beam
- channel
- section steel
- elevator
- secondary upp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包括主上梁以及挂置在主上梁下方的副上梁,所述副上梁安装有两个轿顶轮,所述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副上梁通过第一承重螺栓悬挂在主上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螺栓上套设有位于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的隔震橡胶套。本实用新型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适用于绕比为2:1或4:1的无机房或有机房的大载重电梯以及货梯的轿顶轮装配中,强度高、稳定性好,且能够有效减震、隔震,在紧急情况下,防止电梯发生意外,保护乘客以及运载货物的安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于单轿顶轮结构而言,电梯轿顶轮减震结构设计依据上梁与轿顶轮装配方式的不同,主要可分为两大类:
(1)用单根大规格螺栓连接轿顶轮和上梁,采用弹簧或橡胶减震垫减震,多数弹簧或减震垫位于上梁下方、轿顶轮位于上梁上方,以实现轿顶轮自由旋转,满足实际土建排布需求。
(2)采用轿顶轮布置在上梁下方的方式,采用减震垫、弹簧减震或无减震结构,轿顶轮采用U型螺栓固定或采用卡板卡住轿顶轮轮轴的方式固定。
对于绕比为2:1或4:1、无机房或有机房的大载重电梯以及货梯的双轿顶轮上梁结构来说,上梁与轿顶轮之间的连接方式,多数采用第(2)类连接方式,这种连接方式中,对于采用减震垫或弹簧减震装置的设计,一般需要考虑电梯发生紧急情况时(如对重撞击缓冲器、地震等)的防护。
经检索中国专利,概述下置式轿顶轮结构的现有专利特点如下:
公开号为CN102951518A的发明(同日申请实用新型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2245615U)公开了一种双轿顶轮安装及减震方案,轿顶轮位于主上梁之间,采用钢板结构和U型螺栓固定两只轿顶轮。这种结构中减震垫与主上梁及钢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未考虑减震橡胶垫的限位结构,在对重撞击缓冲器引起轿厢上抛、地震等紧急工况时,轿顶轮有倾斜,甚至翻转的风险;对于U型螺栓固定轿顶轮方式,仅采用螺母固定,未考虑防止移位以及防松的要求。
授权公告号为CN202296690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限位的电梯轿顶轮装置(用于单轿顶轮),轿顶轮位于主上梁中间,采用轴键槽卡板形式固定,减震结构设置有限位螺栓,能起到导向防翻作用,但卡板固定结构,在对重撞击缓冲器引起轿厢上抛、地震等紧急工况时,有卡板脱落轴键槽的风险,不适于双轿顶轮设计和大载重电梯;同时该装置的限位螺栓连接未考虑隔震设计,为刚性连接,使得橡胶减震效果大大降低,同时电梯运行震动引起的疲劳会对限位螺栓的寿命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具有良好的减震效果,提高运行的稳定性,在对重撞击缓冲器或地震等紧急情况下,能够防止电梯发生意外,保护乘客以及货物的安全。
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包括主上梁以及挂置在主上梁下方的副上梁,所述副上梁安装有两个轿顶轮,所述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副上梁通过第一承重螺栓悬挂在主上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螺栓上套设有位于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的隔震橡胶套。
当对重撞击缓冲器引起轿厢上抛以及地震等紧急工况时,由于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的橡胶减震垫的存在,轿厢受到的冲击力较小,保证轿厢内乘客或者货物的安全。
副上梁通过第一承重螺栓悬挂在主上梁的下方,且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设有隔震橡胶套,实现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的非刚性连接,避免电梯运行时轿顶轮震动直接传递给轿架,可以降低运行噪音,提高运行的舒适性。
所述第一承重螺栓的顶部与主上梁固定,第一承重螺栓的底部设有承重螺母,所述副上梁挂置在承重螺母上。
作为优选,所述隔震橡胶套的底部带有与副上梁顶面相抵的环形凸台。
所述隔震橡胶套的高度需满足电梯空载至满载状态下,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的压缩行程需求,避免隔震橡胶套由第一承重螺栓上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主上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衬板,所述副上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衬板,所述橡胶减震垫安装在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主上梁包括槽口相背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副上梁包括槽口相背的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且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分别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上下对正,所述橡胶减震垫为对称布置的两组,一组位于第一槽钢和第三槽钢之间,另一组位于第二槽钢和第四槽钢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减震垫的宽度大于各槽钢的宽度,宽出部分朝两组橡胶减震垫之间延伸。
所述橡胶减震垫的高度一般按照工作压缩行程不超过自由高度15%的要求进行选择,考虑到橡胶减震垫的稳定性,以及大载重电梯需要刚度较大的橡胶垫的需求,橡胶减震垫的截面积需要设计得较大,所述橡胶减震垫扩展到主上梁以及副上梁的中心内侧并对称布置,以适应实际应用时,电梯土建排布的需求。橡胶减震垫的刚度、尺寸以及数量可以按照具体的电梯载重进行选择。
作为优选,所述橡胶减震垫的顶面和底面均带有螺孔,螺孔内安装有与主上梁或副上梁相固定的螺栓。方便螺栓的安装,减少安装时间。
采用轿底式称重或绳头式称重时,所述两个轿顶轮的轮轴通过对应的U形螺栓挂置在副上梁的下方,每个U形螺栓具有两个与副上梁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
轿顶轮安装完毕后,可对所述限位卡板进行点焊固定,防止轿顶轮移位。
也可以采用拉压力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采用拉压力称重传感器进行称重时,所述两个轿顶轮中:
其中一个轿顶轮的轮轴通过对应的U形螺栓挂置在副上梁的下方,每个U形螺栓具有两个与副上梁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
另一个轿顶轮的轮轴通过拉压力称重传感器挂置在副上梁的下方,每个拉压力称重传感器具有两个与副上梁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同样的,轿顶轮安装完毕后,可对所述限位卡板进行点焊固定,防止轿顶轮移位。
本实用新型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适用于绕比为2:1或4:1的无机房或有机房的大载重电梯以及货梯的轿顶轮装配中,强度高、稳定性好,且能够有效减震、隔震,在紧急情况下,防止电梯发生意外,保护乘客以及运载货物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的中隔震橡胶套的示意图。
图中:1、主上梁;2、拉压力称重传感器;3、副上梁;4、橡胶减震垫;5、隔震橡胶套;6、加强角钢;7、承重螺母;8、第一衬板;9、第二衬板;10、第一槽钢;11、第二槽钢;12、第三槽钢;13、第四槽钢;14、轿顶轮;15、限位卡板;16、轿顶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做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包括主上梁1以及挂置在主上梁1下方的副上梁3,副上梁3安装有两个轿顶轮,主上梁1和副上梁3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垫4,副上梁3通过第一承重螺栓悬挂在主上梁1的下方,第一承重螺栓上套设有位于主上梁1和副上梁3之间的隔震橡胶套5。
第一承重螺栓设有多个,保证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的连接强度。
如图4所示,隔震橡胶套5的底部带有与副上梁3顶面相抵的环形凸台。
第一承重螺栓的顶部与主上梁1固定,第一承重螺栓的底部设有承重螺母7,副上梁3挂置在承重螺母7上。
主上梁1底部固定连接
主上梁1包括槽口相背的第一槽钢10和第二槽钢11,副上梁3包括槽口相背的第三槽钢12和第四槽钢13,且第三槽钢12和第四槽钢13分别与第一槽钢10和第二槽钢11上下对正,橡胶减震垫4为对称布置的两组,一组位于第一槽钢10和第三槽钢12之间,另一组位于第二槽钢11和第四槽钢13之间。
第一槽钢10和第二槽钢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衬板8,第三槽钢12和第四槽钢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衬板9,橡胶减震垫4安装在第一衬板8和第二衬板9之间。
第一槽钢10、第二槽钢11与第一衬板8之间以及第三槽钢12、第四槽钢13与第二衬板9之间连接有加强角钢6。
如图3所示,橡胶减震垫4的宽度大于各槽钢的宽度,宽出部分朝两组橡胶减震垫4之间延伸。
橡胶减震垫4的顶面和底面均带有螺孔,螺孔内安装有与主上梁1或副上梁3相固定的螺栓。
两个轿顶轮中:轿顶轮14的轮轴通过对应的U形螺栓挂置在副上梁3的下方,每个U形螺栓具有两个与副上梁3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15;轿顶轮16的轮轴通过拉压力称重传感器2挂置在副上梁3的下方,每个拉压力称重传感器具有两个与副上梁3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
Claims (9)
1.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包括主上梁以及挂置在主上梁下方的副上梁,所述副上梁安装有两个轿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垫,所述副上梁通过第一承重螺栓悬挂在主上梁的下方,所述第一承重螺栓上套设有位于主上梁和副上梁之间的隔震橡胶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重螺栓的顶部与主上梁固定,第一承重螺栓的底部设有承重螺母,所述副上梁挂置在承重螺母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震橡胶套的底部带有与副上梁顶面相抵的环形凸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上梁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衬板,所述副上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衬板,所述橡胶减震垫安装在第一衬板和第二衬板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上梁包括槽口相背的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所述副上梁包括槽口相背的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且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分别与第一槽钢和第二槽钢上下对正,所述橡胶减震垫为对称布置的两组,一组位于第一槽钢和第三槽钢之间,另一组位于第二槽钢和第四槽钢之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的宽度大于各槽钢的宽度,宽出部分朝两组橡胶减震垫之间延伸。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减震垫的顶面和底面均带有螺孔,螺孔内安装有与主上梁或副上梁相固定的螺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轿顶轮的轮轴通过对应的U形螺栓挂置在副上梁的下方,每个U形螺栓具有两个与副上梁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轿顶轮中:
其中一个轿顶轮的轮轴通过对应的U形螺栓挂置在副上梁的下方,每个U形螺栓具有两个与副上梁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
另一个轿顶轮的轮轴通过拉压力称重传感器挂置在副上梁的下方,每个拉压力称重传感器具有两个与副上梁配合的固定端,两个固定端之间焊接有限位卡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93832.1U CN203715020U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93832.1U CN203715020U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15020U true CN203715020U (zh) | 2014-07-16 |
Family
ID=51154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93832.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715020U (zh) | 2013-12-31 | 2013-12-31 | 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1502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5909A (zh) * | 2015-08-08 | 2015-11-11 |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重型载货电梯轿架反绳轮的聚氨酯减振结构 |
CN105299414A (zh) * | 2015-10-26 | 2016-02-0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外浮顶罐光纤光栅安装卡具 |
CN106185582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天津市奥瑞克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扶梯上部导轨总成 |
-
2013
- 2013-12-31 CN CN201320893832.1U patent/CN20371502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35909A (zh) * | 2015-08-08 | 2015-11-11 |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 | 重型载货电梯轿架反绳轮的聚氨酯减振结构 |
CN105299414A (zh) * | 2015-10-26 | 2016-02-03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外浮顶罐光纤光栅安装卡具 |
CN106185582A (zh) * | 2016-08-31 | 2016-12-07 | 天津市奥瑞克电梯有限公司 | 一种扶梯上部导轨总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15020U (zh) | 一种电梯双轿顶轮减震装置 | |
CN203048355U (zh) | 一种电梯上梁装置 | |
CN104913002B (zh) | 一种电梯曳引机的减震缓冲装置 | |
CN105151947A (zh) | 一种电梯坠落保护垫 | |
CN203158997U (zh) | 一种减震电梯轿架 | |
WO2015045097A1 (ja) |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 | |
CN205023645U (zh) | 一种带防翻结构的电梯主机用减震装置 | |
WO2011155109A1 (ja) | エレベーターのかご | |
CN206244236U (zh) | 一种新型电梯曳引机带式抗摇摆减振装置 | |
WO2019024143A1 (zh) | 一种电梯用减震垫机构 | |
CN205602940U (zh) | 一种电梯轿顶反绳轮装置 | |
CN210854879U (zh) | 一种建筑材料用升降机轿厢减震装置 | |
CN104139694B (zh) | 一种用于悬置支架的悬置软垫结构及悬置支架总成 | |
JP2008168979A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JP7405193B1 (ja) | エレベータ | |
CN205772628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的轿顶轮减震结构 | |
CN204852161U (zh) | 一种用于曳引机的减震装置 | |
CN104495589A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的减震结构和无机房电梯主机机架 | |
CN209957189U (zh) | 一种无机房电梯曳引机固定装置 | |
CN209835346U (zh) | 安装于底坑的可调节避震补偿链导向装置 | |
JP5911041B2 (ja) | エレベータ装置 | |
CN206126569U (zh) | 客梯轿顶绳轮固定装置 | |
CN207390765U (zh) | 一种乘客电梯的轿架 | |
JP6002063B2 (ja) | エレベーター | |
CN216945771U (zh) | 一种曳引机安装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16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