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708322U -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 Google Patents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708322U CN203708322U CN201320816094.0U CN201320816094U CN203708322U CN 203708322 U CN203708322 U CN 203708322U CN 201320816094 U CN201320816094 U CN 201320816094U CN 203708322 U CN203708322 U CN 2037083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nap close
- bearing part
- platform
- close piece
- idle pulle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Landscapes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Sheets, Magazines, And Separation Thereof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该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包括一平台式扫描器、一自动馈纸装置、一载纸平台、一动力元件及一动力切换机构。平台式扫描器具有一扫描平台、一扫描模块及一驱动扫描模块的传动机构。自动馈纸装置可翻转地设置于平台式扫描器的顶面,并且具有一馈纸机构用以馈送文件、及一连接该馈纸机构的动力转接模块。上述载纸平台与自动馈纸装置分开,并且可翻转地设置于该平台式扫描器的顶面,载纸平台具有一进纸载板及一位于进纸载板下方的出纸载板;动力切换机构连接该动力元件,并且以机械式结构可切换地连接于传动机构以及该动力转接模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尤其涉及一种扫描装置具有单一动力源,其可以同时提供动力给扫描模块的传动机构、以及自动馈纸模块的馈纸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扫描装置,由于价格竞争的激烈,零件使用的少量化是各制造厂商采用的方法之一。公知具有自动馈纸模块的扫描装置,除了用以驱动扫描模块的马达之外,通常需要另一个马达以驱动自动馈纸模块的馈纸机构。
因此有些厂商将两个马达简化为一个,同时提供动力给扫描模块的传动机构、以及自动馈纸模块的馈纸机构,以减少零件数量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标。上述的改良结构,最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提供一切换装置,用以将动力选择性切换至扫描模块的传动机构、以及自动馈纸模块的馈纸机构。已知的切换装置有利用电磁式离合器,然而此种设计及其零件的整合所增加的成本可能超过一个动力马达的成本。反而无法达到原来降低成本的初衷。
此外,操作过程中,自动馈纸模块需要翻转离开扫描平台以供手动扫描,或盖合于扫描平台以供自动进纸。自动馈纸模块频繁的翻转动作,对于切换装置与自动馈纸模块的传动机构之间的动力转接结构容易造成机械磨损,而影响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在切换动力的过程,减少翻转自动馈纸模块的次数,以降低馈纸机构与动力切换机构之间的机械性磨损,借此增加零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另一面在于提供一种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具有一种机械式结构的动力切换机构,并且以单一动力源提供动力给扫描模块的传动机构以及自动馈纸模块的馈纸机构,以降低制造成本。
为达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包括一平台式扫描器、一自动馈纸装置、一载纸平台、一动力元件及一动力切换机构。上述平台式扫描器具有一扫描平台、一位于该扫描平台下方的扫描模块、及一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驱动该扫描模块于该扫描平台下方往返移动,该扫描平台具有一自动扫描区及一手动扫描区。上述自动馈纸装置可翻转地盖覆于该平台式扫描器的该自动扫描区,该自动馈纸装置具有一接收待扫描文件的入口处、一送出文件的出口处、一馈纸机构用以馈送文件通过该扫描平台的该自动扫描区、及一连接该馈纸机构并且延伸至该平台式扫描器内的动力转接模块。上述载纸平台可翻转地设置于该平台式扫描器的顶面且对应于该手动扫描区,该载纸平台具有一承载待扫描文件的进纸载板、一位于该进纸载板下方的出纸载板、以及一位于该出纸载板一侧的文件通道;其中当该载纸平台以及该自动馈纸装置盖压该平台式扫描器的顶面时,该进纸载板的一端对准于该自动馈纸装置的该入口处,并且该文件通道对准于该自动馈纸装置的出口处。上述动力元件用以提供一动力;上述动力切换机构可摆动地设置于该平台式扫描器,该动力切换机构包括一可摆动的承载件、一可转动地设于该承载件上方且连接于该动力元件的转接齿轮、一啮合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的第一惰轮、及一啮合于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传动机构的第二惰轮。
在本实用新型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一第一枢接机构以供该自动馈纸装置沿着一垂直于进纸方向的转轴枢接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以及一第二枢接机构以供该载纸平台沿着一平行于上述进纸方向的转轴枢接于平台式扫描器。
在本实用新型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承载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二轴杆,其中该第一惰轮套设于该第一轴杆,该第二惰轮套设于该第二轴杆,该第一轴杆与该第一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该第二轴杆与该第二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其中该动力切换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锁扣件及一第二锁扣件,该承载件具有一第一锁固区、及一第二锁固区;其中该第一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一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一惰轮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的状态;其中该第二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二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二惰轮啮合该传动机构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承载件具有一定位调整槽,其中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凹陷地设于该定位调整槽的一侧缘,其中该第一锁扣件及该第二锁扣件为弹性金属杆体,各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一锁扣端、以及一位于该固定端与该锁扣端之间的枢转部,该枢转部枢设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上,该第一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及该第二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分别延伸至该承载件的底面并向上进入该定位调整槽的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内。
在本实用新型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一实施例中,该平台式扫描器设有一枢轴,上述承载件以及该转接齿轮套设于该枢轴上,该转接齿轮与该枢轴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用以接收一动力元件的动力,并且可切换地将该动力传送至一平台式扫描器的传动机构、以及一自动馈纸装置的动力转接模块,该动力切换机构包括一可摆动的承载件;一转接齿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承载件上方且连接于该动力元件;一第一惰轮,啮合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及一第二惰轮,啮合于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传动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的一实施例中,该承载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二轴杆,其中该第一惰轮套设于该第一轴杆,该第二惰轮套设于该第二轴杆,该第一轴杆与该第一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该第二轴杆与该第二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
在本实用新型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的一实施例中,该动力切换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锁扣件及一第二锁扣件,该承载件具有一第一锁固区、及一第二锁固区;其中该第一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一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一惰轮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的状态;其中该第二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二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二惰轮啮合该传动机构的状态。
在本实用新型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的一实施例中,该承载件具有一定位调整槽,其中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凹陷地设于该定位调整槽的一侧缘,其中该第一锁扣件及该第二锁扣件为弹性金属杆体,各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一锁扣端、以及一位于该固定端与该锁扣端之间的枢转部,该枢转部枢设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上,该第一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及该第二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分别延伸至该承载件的底面并向上进入该定位调整槽的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内;其中该第二锁扣件包括一撞击段,其中当扫描模块移至一自动扫描区时撞击上述撞击段以推动该第二锁扣件的该锁扣端离开该第二锁固区。
在本实用新型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的一实施例中,该动力切换机构还包括一设于该承载件的延迟机构,该延迟机构包括一呈螺旋状形成于该转接齿轮的延迟沟槽、以及一设于该转接齿轮上的延迟凸轮,该延迟凸轮具有一与该转接齿轮同轴的胶囊形轴孔、一向外延伸的凸臂、及一连于于该凸臂下方的导杆,该凸臂位于该转接齿轮的顶面且位于该延迟沟槽的上方,该导杆延伸至该延迟沟槽内,该导杆由该延迟沟槽的一内部起点移动至一外部终点以推动该第一锁扣件离开该第一锁固区。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提供一种机械式结构的动力切换机构,以达到一个马达提供动力给扫描模块的传动机构以及自动馈纸模块的馈纸机构。通过分开自动馈纸装置与载纸平台的设计,减少自动馈纸模块的馈纸机构在切换动力时的机械性磨损,以增加零件使用寿命。
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内容的说明以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是用以举例并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且提供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进一步的解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C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另一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连接于传动机构(其中扫描模块位于手动扫描区内)的俯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隐藏转接齿轮及延迟凸轮,通过扫描模块撞击第二锁扣件,其中扫描模块位于自动扫描区内且位于动力切换机构的上方)即将从传动机构解锁的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的扫描模块撞击动力切换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4D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离开上述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连接于该自动馈纸装置的立体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准备从该自动馈纸装置切换至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隐藏转接齿轮及延迟凸轮,通过延迟凸轮推动第一锁扣件)即将从该自动馈纸装置解锁的示意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离开该自动馈纸装置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连接于该传动机构的俯视图。
图8A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转接模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8B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转接模块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锁扣件及第二锁扣件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A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切换机构连接于传动机构的立体图。
图10B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扫描模块撞击动力切换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10C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切换机构连接于自动馈纸装置的立体图。
图10D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动力切换机构(通过延迟凸轮推动第一锁扣件)即将从该自动馈纸装置解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考图1及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及立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包括一平台式扫描器10、一自动馈纸装置20、一与自动馈纸装置20相邻的载纸平台30、一动力元件40用以提供动力、及一动力切换机构50。
平台式扫描器10具有一壳体12、一置于壳体12上的扫描平台11、一位于该扫描平台11下方的扫描模块14、及一传动机构16。该传动机构16驱动该扫描模块14于该扫描平台11下方往返移动。该扫描平台11具有一自动扫描区110及一手动扫描区112。本实用新型的平台式扫描器10可应用于单一扫描装置、多功能打印机、办公用的事务机…等,但不限制于此。
如图2B所示,上述自动馈纸装置20通过第一枢接机构h20以可翻转的方式设置于该平台式扫描器10的顶面,本实施例的自动馈纸装置20是枢接于平台式扫描器10的左侧。如图1所示,自动馈纸装置20具有一外壳22、一馈纸机构24以及一动力转接模块26。自动馈纸装置20面对该载纸平台30的一侧形成一接收待扫描文件P的入口处21a以及一送出文件P的出口处21b。上述馈纸机构24用以馈送文件P通过该扫描平台11的该自动扫描区110。上述动力转接模块26连接该馈纸机构24并且延伸至该平台式扫描器10内。文件P可以是一迭或单张,通过馈纸机构24送至自动扫描区110。自动馈纸装置20内部还可以包含一固定式扫描模块(图略),与上述扫描模块14配合,同时扫描文件P的双面影像,进行双面式馈纸扫描动作。
请参阅图2A,载纸平台30与该自动馈纸装置20分开而可以各别相对于平台式扫描器10掀开或盖覆。本实施例的载纸平台30借由第二枢接机构h30以可翻转的方式设置于该平台式扫描器10的顶面,如图2C所示,第二枢接机构h30设于平台式扫描器10的一长侧。该载纸平台30具有一进纸载板32、一位于该进纸载板32下方的出纸载板34、一位于该出纸载板34一侧的文件通道33。
请参阅图1,当本实用新型进行自动扫描模式时,该载纸平台30与该自动馈纸装置20均盖覆于该平台式扫描器10的顶面,进纸载板32的一端对准该自动馈纸装置20的入口处21(如图2B所示),以供置于进纸载板32上的待扫描文件P可以由入口处21进入自动馈纸装置20内。并且,通过自动馈纸装置20的馈纸机构24依序自动夹带待扫描文件P进入并转弯送至出纸载板34。其中自动馈纸装置20底面设有一开口对准于该扫描平台11的自动扫描区110,文件P经由上述馈纸机构24馈送通过开口以供扫描。载纸平台30的文件通道33对准于该自动馈纸装置20的出口处21b,扫描后的文件P经由出口处21b通过文件通道33而送至出纸载板34。
如图2A所示,本实施例的该自动馈纸装置20沿着一垂直于进纸方向的转轴枢接于该平台式扫描器10,如图2B所示第一枢接机构h20的位置,亦即位于平台式扫描器10左侧的侧边;自动馈纸装置20盖覆对应于平台式扫描器10的自动扫描区110的区域。该载纸平台30沿着一平行于上述进纸方向的转轴枢接于平台式扫描器10,如图2C所示第二枢接机构h30的位置;载纸平台30盖覆对应于平台式扫描器10的手动扫描区112的区域。
本实施例此种机构安排的优点至少在于:
一、操作省力方便:载纸平台30的重量较轻,使用者较容易抬起,特别是手动扫描的状况时,使用者不需要费力地同时抬起自动馈纸装置20。只需要掀开载纸平台30,自动馈纸装置20可以仍然盖覆于平台式扫描器10的顶面,使用者即可将文件置于手动扫描区112的区域以进行手动扫描模式,操作上较省力。
二、结构轻巧简洁:公知扫描装置在手动扫描模式下,结合一起的自动馈纸装置与载纸平台需要同时抬起离开平台式扫描器的顶面,掀开的自动馈纸装置与载纸平台需要较复杂的定位结构。本实用新型在手动扫描模式下,不需要掀开自动馈纸装置20,只需要定住重量较轻的载纸平台30,用以定位载纸平台30于掀开状态的定位结构可以较为简洁,例如承抵载纸平台30重量的弹簧规格要求可以较小。
三、减少机械磨损:本实用新型在手动扫描模式下,不用掀开该自动馈纸装置20,可以减少翻转该自动馈纸装置20的次数,有助于减少上述动力转接模块26的机械磨损。
四、故障排除容易:本实用新型若要排除故障,例如文件P的卡纸状况时,通过掀开载纸平台30,即可露出自动馈纸装置20的入口处21a及出口处21b,可供操作人员方便排除故障。
补充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自动馈纸装置20与载纸平台30枢接于平台式扫描器10的位置并不受限于此实施例,可以设置于平台式扫描器10其他的侧边。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50连接该动力元件40的动力,并且可切换地连接于该传动机构16以及该自动馈纸装置20的该动力转接模块26。本实用新型利用一个动力元件40作为单一动力源,并通过上述动力切换机构50将动力切换,借此可提供上述传动机构16动力以带动该扫描模块14,或者可以通过该动力转接模块26以提供该馈纸机构24动力而馈送文件P以进行自动扫描。关于上述动力切换机构50的细节详述如下。
请参阅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移除上述自动馈纸装置20的外壳22、载纸平台30及扫描平台11。本实施例显示动力切换机构50设于该平台式扫描器10的壳体12,并位于该传动机构16及该动力转接模块26之间。动力元件40为一马达,位于动力切换机构50的一侧。本实施例的传动机构16包括一导杆161、一皮带轮162、及通过该皮带轮162带动的驱动皮带164。上述扫描模块14可滑动地设于该导杆161上,并通过驱动皮带164来回移动。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5,动力转接模块26为一伞形齿轮组,其顶端为一伞形齿轮,底端为一般的齿轮,中间有一弹性连接部。动力转接模块26顶端的伞形齿轮啮合于上述馈纸机构24的一伞形齿轮(未标号)。伞形齿轮与伞形齿轮在靠近组接时,比两个圆盘状齿轮较容易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50,利用齿轮及弹性元件的组合,可将作为单一动力源的动力元件40的动力以机械方式可切换地连接于该传动机构16以及该自动馈纸装置20。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复杂的电磁式离合器,可以节省成本。
请参阅图4A,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50切换至该传动机构16的状态,以供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可进行平台式手动扫描。在此状态中,动力元件40的动力可通过动力切换机构50传递至该传动机构16的皮带轮162。该动力切换机构50包括一可摆动的承载件51、一转接齿轮52、第一惰轮(idler)53、及第二惰轮(idler)54。该承载件51与该转接齿轮52可转动地设于同一轴心,在本实施例中,该平台式扫描器10设有一枢轴122固定于壳体12上以作为上述轴心。上述承载件51以及转接齿轮52套设于该枢轴122上。该转接齿轮52可转动地设于该承载件51上方且连接于该动力元件40,本实施例的转接齿轮52啮合于动力元件40的动力齿轮42。该第一惰轮53啮合该转接齿轮52且可选择地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26底端的一般齿轮;该第二惰轮54啮合于该转接齿轮52且可选择地啮合该传动机构16。
请参阅图4A及4B,该附图移除设在承载件51上方的元件,并显示承载件51的结构。本实施例的承载件51大体呈三角形,其具有固定于其顶面的一第一轴杆513及一第二轴杆514,分别位于承载件51的二个角落。上述第一惰轮53套设于第一轴杆513,上述第二惰轮54套设于第二轴杆514。本实施例在该第一轴杆513与该第一惰轮53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530,摩擦弹簧530可通过第一惰轮53的转动而略微向内卷缩,使直径缩小而略微夹住第一轴杆513以产生摩擦力;该第二轴杆514与该第二惰轮54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540,摩擦弹簧540可通过第二惰轮54的转动而略微向内卷缩,使直径缩小而略微夹住第二轴杆514以提供摩擦力,以协助带动上述承载件51旋转。
如图4B所示,本实用新型特点之一在于动力切换机构50切换之后,可以锁住于固定的位置。上述动力切换机构50包括一第一锁扣件55及一第二锁扣件56。该承载件51具有一第一锁固区5121、及一第二锁固区5122;本实施例中,该承载件51具有一弧形状的定位调整槽512,该第一锁固区5121及该第二锁固区5122凹陷地设于该定位调整槽512的一侧缘。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此,例如第一锁固区5121及第二锁固区5122可分开位于不同的调整槽。上述第一锁扣件55用以锁固于承载件51的第一锁固区5121,用以定位该承载件51于该第一惰轮53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26的状态(如图6B所示,自动馈纸扫描状态),此状态容后详述。如图4B所示,其中该第二锁扣件56用以锁固于该承载件51的该第二锁固区5122,用以定位该承载件51于该第二惰轮54啮合该传动机构16的状态(可称为手动扫描状态)。
请参考图4B,并配合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为一扭力弹簧,各具有一枢转部551、561以缠绕的方式分别枢设于该平台式扫描器10的壳体12上的柱体125与126、及一由上述枢转部551、561延伸的锁扣端552、562。枢转部551、561延伸另一固定端550、560被第一挡块B1及第二挡块B2挡住而固定于壳体12上。锁扣端552、562延伸至该承载件51的底面并向上进入该定位调整槽512内。因为固定端550、560被挡住,锁扣端552、562沿着枢转部551、561为轴心而偏移,使得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通过弹性金属杆体本身的弹性力在常态下靠向转接齿轮52的中心,换言之,常态下抵紧于定位调整槽512的内侧边缘。如图4B所示,借由上述弹力,在手动扫描模式下,第二锁扣件56的锁扣端562抵紧于第二锁固区5122内。如图6B所示,在自动扫描模式下,第一锁扣件55的锁扣端552抵紧于第一锁固区5121内。
如图4B所示,当该动力切换机构50的该第二惰轮54啮合该传动机构16的状况时,第二锁扣件56的锁扣端562勾住该承载件51的第二锁固区5122。借此,该动力切换机构50呈锁住状态而可以稳定地将动力元件40的动力,经由转接齿轮52及第二惰轮54传递至该传动机构16的皮带轮162。再者,此时本实施例的动力元件40的动力可以作双向传动。此时,第二惰轮54与第二轴杆514之间的摩擦力可被克服,并不影响动力的传递。借此,该传动机构16驱动该扫描模块14于该扫描平台11下方往返移动,以进行手动扫描。
当本实用新型要由手动扫描切换至自动馈纸扫描的状态时,扫描模块14原先如图4A所示,图4A显示扫描模块14位于手动扫描区112内;扫描模块14需要回到自动扫描区110,如图4B所示,亦即移至动力切换机构的上方。本实用新型利用该扫描模块14归位的动作,使用扫描模块14解开上述动力切换机构50的锁扣状态。如图4B及图4C所示,本实施例的第二锁扣件56包括一撞击段564,撞击段564位于枢转部561与锁扣端562之间且向上延伸呈倒U字形的结构。扫描模块14的底面向下突出一撞击块142,撞击段564位于上述撞击块142的移动路径上。当扫描模块14移至该自动扫描区110时,扫描模块14下方的撞击块142沿着由手动扫描区112朝向自动扫描区110的方向移动并且撞击上述撞击段564,该第二锁扣件56以枢转部551为轴心沿逆时针方向偏转而使得锁扣端562离开该第二锁固区5122(参考图6B的状态)。借此使承载件51呈现可以转动的状态,也就是使上述动力切换机构50呈解锁状态。其中较佳的,该扫描模块14推动该第二锁扣件56离开该第二锁固区5122的位置为该扫描模块14的扫描起始线的位置,并停在扫描起始线的位置。
如图4D所示,当开始切换至自动馈纸扫描状态,动力元件4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该转接齿轮52配合动力元件40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本实施例借由第二惰轮54与承载件51的第二轴杆514之间的摩擦力,亦即利用第二惰轮54转动时带动摩擦弹簧540以略微夹住第二轴杆514而产生的摩擦力,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转接齿轮52作用在第二惰轮54的力量形成一顺时针方向的力矩,促使承载件51连同被转接齿轮52带动而以枢轴122轴心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借由承载件51绕着枢轴122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上述第一惰轮53啮合于该动力转接模块26。此外,上述第一锁扣件55的锁扣端552因本身的弹力而滑入该第一锁固区5121,进而锁住该承载件51不再偏移,完成切换至自动馈纸扫描状态,如图5及图6A所示。此状态使动力元件40的力量可以通过该转接齿轮52以及该动力转接模块26而向上传递至馈纸机构24。
请再参阅图4A及图4D,本实用新型的该动力切换机构50还包括一设于该承载件51的延迟机构,该延迟机构包括一呈螺旋状设于该转接齿轮52的延迟沟槽520、以及一设于该转接齿轮52上的延迟凸轮57。该延迟沟槽520具有一靠近上述枢轴122的内部起点5201,渐渐向外螺旋状延伸并形成一远离上述枢轴122的外部终点5202。该延迟凸轮57具有一与该转接齿轮52同轴的胶囊形轴孔570、一向外延伸的凸臂571、及一连接于该凸臂571下方的导杆5711。凸臂571位于转接齿轮52的顶面且位于该延迟沟槽520的上方,该导杆5711延伸至该延迟沟槽520内。该胶囊形轴孔570套于上述枢轴122而导引并限制该延迟凸轮57的位移,使得凸臂571与上述枢轴122产生不同的距离。该延迟凸轮57与该枢轴122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572而提供一摩擦力,其中该延迟机构还包括一设于该延迟凸轮57顶面的轴衬58,该轴衬58定住该延迟凸轮57于该枢轴122。
请参阅图4D,在上述由手动扫描状态切换至自动馈纸扫描状态的过程中,配合上述转接齿轮5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该延迟凸轮57因着摩擦弹簧572的摩擦力,大致停止不动,延迟沟槽520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借着胶囊形轴孔570延迟凸轮57顺着上述枢轴122而渐渐朝第二惰轮54移动。直到该延迟沟槽520的内部起点5201碰到该导杆5711,该导杆5711的位置由外部终点5202移动至内部起点5201。请参阅图6A,显示动力切换机构50位于自动馈纸扫描状态。
补充说明的一点,如图5所示,上述第一锁扣件55的局部向上弯折并延伸至该转接齿轮52的上方而形成一倒L形的解锁段554,解锁段554靠近该延迟沟槽520的该外部终点5202。如图6B所示并配合参考图7,然后解锁段554朝向枢转部551反转弯折并沿着该转接齿轮52的外围延伸再向下弯折并延伸至承载件51的下方而于其末端向上形成上述锁扣端552,锁扣端552由承载件51的下方延伸进入第二锁固区5122。
本实用新型在自动馈纸扫描状态下,如图6A所示,显示该第一惰轮53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26,并且如图6B所示(转接齿轮52以透明状显示),上述第一锁扣件55锁固于该承载件51的该第一锁固区5121。此时,该动力元件40的动力可以作双向传动。其中第一惰轮53与第一轴杆513之间的摩擦力可被克服,并不影响动力的传递。此时,因为导杆5711移至内部起点5201,凸臂571比较靠近上述枢轴122而不会碰到上述解锁段554。
当本实用新型要由自动馈纸扫描状态(如图6A及图6B所示)切换至手动扫描状态时,动力元件40(马达的动力齿轮42)沿顺时针方向转动。该转接齿轮52配合动力元件40而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当上述转接齿轮52呈逆时针转动时,该延迟凸轮57因着与所述枢轴122之间的摩擦弹簧572抵住而产生的摩擦力,延迟凸轮57的凸臂571被动地顺着该延迟沟槽520而渐渐位移。在本实施例中,转接齿轮52转动二圈半,因而产生一延迟时间。等到该转接齿轮52转动二圈半之后,上述延迟沟槽520的外部终点5202碰到凸臂571的导杆5711,延迟凸轮57被上述转接齿轮52带动而沿逆时针的转动。
此延迟时间为用来将自动馈纸机构中的取纸模块抬起,关于抬起取纸模块所产生的功效可参考本实用新型申请人的前案中国台湾专利证书号第I392593号“取纸机构及取纸方法”。前述专利利用改变施力件施加于取纸衍架上的力矩的方向,以达成上抬或下压取纸衍架的效果。当上抬取纸衍架时,使得进纸滚轮得以远离纸张,以停止进纸。
请参阅图6B,显示凸臂571被该转接齿轮52的外部终点5202推动而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借此推开上述第一锁扣件55的解锁段554,使得上述第一锁扣件55的锁扣端552离开该第一锁固区5121而进入上述定位调整槽512。此时,动力切换机构50呈解锁状态,使得承载件51可以转动。
如图6C所示,该转接齿轮52配合动力元件40继续沿逆时针方向转动,通过第一惰轮53与承载件51的第一轴杆513之间的摩擦力,亦即利用第一惰轮53转动时带动摩擦弹簧530以略微夹住第一轴杆513而产生的摩擦力,摩擦力的作用使得转接齿轮52作用在第一惰轮53的力量形成一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促使得承载件51沿逆时针方向旋转,使上述第一惰轮53离开该动力转接模块26。
承接上述,如图7所示,该动力切换机构50的该第二惰轮54再啮合于该传动机构16的皮带轮162,而回到手动扫描状态。该扫描模块14可以通过该传动机构16驱动,开始在该扫描平台11内往返移动,以进行手动扫描。如图4B所示,上述第二锁扣件56的锁扣端562再锁固于该承载件51的该第二锁固区5122。
请参阅图8A及图8B,为依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动力转接模块的立体分解图。动力转接模块26主要可分为转接齿轮件261、弹性连接件262及伞形齿轮件263。弹性连接件262位于转接齿轮件261及伞形齿轮件263之间。转接齿轮件261具有一筒身部2611、一位于筒身部2611底端的下齿轮2612、及多个位于筒身部2611顶端的卡勾部2614。筒身部2611呈中空状,其内部具有一隔板261b而形成一位于隔板261b下方的下容置部261a、以及一位于隔板261b上方的上容置部261c。所述弹性连接件262具有筒状本体2621、多个形成于该筒状本体2621且配合该些卡勾部2612的卡勾孔2620、以及一位于其顶端的锥形齿轮座2622。转接齿轮件261的该些卡勾部2614卡合于所述弹性连接件262的该些卡勾孔2620内。上容置部261c收同一弹簧264向上抵接于该弹性连接件262。伞形齿轮件263具有一杆身2631、一位于杆身2631底端的锥形齿轮2632及一位于杆身2631顶端的伞齿部2634。锥形齿轮2632啮合于弹性连接件262的锥形齿轮座2622。伞形齿轮件263被固定于自动馈纸装置20内,动力转接模块26以伞齿部2634持续连接于驱动上述馈纸机构24的一伞形齿轮(未标号)。
所述转接齿轮件261的下容置部261a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2的一承载轴124,所述转接齿轮件261的下齿轮2612啮合于动力切换机构50的第一惰轮53。通过上述弹簧264,本实施例允许弹性连接件262的锥形齿轮座2622可离开伞形齿轮件2631底端的锥形齿轮2632。
请参阅图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锁扣件的立体图。此实施例提供另外实施例的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不同于上述的实施例,此实施例的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为略带刚性的材质制成,例如塑胶。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略呈板状,各具有一枢转部551’、561’以及一锁扣端552’、562’。配合此实施例,壳体12形成第一枢接座126a及第二枢接座126b,第一锁扣件55’的枢转部551’沿着一平行于壳体12的轴X2枢接于第一枢接座126a,第二锁扣件56’的枢转部561’沿着一平行于壳体12的轴X1枢接于第二枢接座126b。锁扣端552’、562’各别呈突起的小柱体。
壳体12另设有第一顶起件128a及第二顶起件128b各具有弹簧(被遮蔽,未图示)以向上顶起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第一顶起件128a及第二顶起件128b位于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的中间较靠近锁扣端552’、562’。为限制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的向上位移量,壳体12另设有卡勾状的第一限位件127a及第二限位件127b,分别勾住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的侧边。
以下分别描述本实施例的第一锁扣件55’及第二锁扣件56’的作动方式:
请参阅图10A,显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切换机构50切换至该传动机构16的状态,以供本实用新型的扫描装置可进行平台式手动扫描(可称为手动扫描状态)。类似于上述图4A的状态,可摆动的承载件51’与上述实施例的差异在于具有不同形状的第一锁固区5121’及第二锁固区5122’,本实施例中为各自独立的矩形孔。第二锁扣件56’的锁扣端562’向上进入第二锁固区5122’,使得承载件51’被锁固而无法摆动,并使第二惰轮54持续啮合于该传动机构16。
请参阅图10B,显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配合扫描模块14的移动而使动力切换机构50由手动扫描状态解锁。类似于上一实施例的图4D状态,本实施例的第二锁扣件56’亦包括一撞击段564’,其位于第二锁扣件56’的顶面而略呈梯形状。当本实施例欲切换至自动馈纸扫描状态,在启动自动馈纸扫描状态后,扫描模块14需要回到自动扫描区(110,请对照参考图1),其大体位于动力切换机构50的上方,借由扫描模块14归位的动作,扫描模块14下方的撞击块142沿着由手动扫描区(112,请对照参考图1)朝向自动扫描区(110,请对照参考图1)的方向移动并且撞击上述撞击段564’。扫描模块14解开上述动力切换机构50的锁扣状态。该第二锁扣件56’以枢转部561’为轴心向下偏转而使得锁扣端562’离开该第二锁固区5122’。如图10C的状态所示。
请参阅图10C,承接上面描述的状态,在动力切换机构50被释放后,如同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动作,承载件51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第一惰轮53啮合于该动力转接模块26的转接齿轮件261的下齿轮2612。此外,上述第一锁扣件55’的锁扣端552’因第一顶起件128a的弹力而卡入该第一锁固区5121’,进而锁住该承载件51’不再偏移,完成切换至自动馈纸扫描状态。
如图10D所示,当本实施例要由自动馈纸扫描状态再切回到手动扫描状态时,相同于上述第一实施例,转接齿轮52配合动力元件40而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延迟凸轮57顺着所述转接齿轮52的延迟沟槽520渐渐位移并且沿逆时针的转动,延迟凸轮57的凸臂571,借此推开上述第一锁扣件55’的解锁段554’,使得上述第一锁扣件55’的锁扣端552’向下离开该第一锁固区5121’。此时,动力切换机构50呈解锁状态,使得承载件51’可以转动,而回到如图10A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至少具有下述特点及功能。自动馈纸装置20具有独立的转轴,载纸平台30的翻转并不影响自动馈纸装置20的动力传动。载纸平台30翻起后的定位结构可以更为简洁。再者,本实用新型通过分开自动馈纸装置20与载纸平台30的设计,减少自动馈纸装置20的翻转次数,可以减少动力转接模块26因着自动馈纸装置20翻转次数,所可能造成的机械磨损,以延长使用寿命。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动力切换机构50是利用齿轮及弹性元件的组合,不需要复杂的电磁式离合器,即可达成动力的切换,有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动力切换机构50也提供切换后的锁固功能,使得本实用新型在锁固后,马达的动力可以作双向转动,运作更灵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已符合新型专利的要件,依法提出申请。惟以上所公开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自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或修饰,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权利要示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平台式扫描器,具有一扫描平台、一位于该扫描平台下方的扫描模块、及一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驱动该扫描模块于该扫描平台下方往返移动,该扫描平台具有一自动扫描区及一手动扫描区;
一自动馈纸装置,可翻转地盖覆于该平台式扫描器的该自动扫描区,该自动馈纸装置具有一接收待扫描文件的入口处、一送出文件的出口处、一馈纸机构用以馈送文件通过该扫描平台的该自动扫描区、及一连接该馈纸机构并且延伸至该平台式扫描器内的动力转接模块;
一载纸平台,可翻转地设置于该平台式扫描器的顶面且对应于该手动扫描区,该载纸平台具有一承载待扫描文件的进纸载板、一位于该进纸载板下方的出纸载板、以及一位于该出纸载板一侧的文件通道;其中当该载纸平台以及该自动馈纸装置盖压该平台式扫描器的顶面时,该进纸载板的一端对准于该自动馈纸装置的该入口处,并且该文件通道对准于该自动馈纸装置的出口处;
一动力元件,以提供一动力;及
一动力切换机构,可摆动地设置于该平台式扫描器,该动力切换机构包括一可摆动的承载件、一可转动地设于该承载件上方且连接于该动力元件的转接齿轮、一啮合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的第一惰轮、及一啮合于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传动机构的第二惰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一枢接机构以供该自动馈纸装置沿着一垂直于进纸方向的转轴枢接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以及一第二枢接机构以供该载纸平台沿着一平行于上述进纸方向的转轴枢接于平台式扫描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二轴杆,其中该第一惰轮套设于该第一轴杆,该第二惰轮套设于该第二轴杆,该第一轴杆与该第一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该第二轴杆与该第二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其中该动力切换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锁扣件及一第二锁扣件,该承载件具有一第一锁固区、及一第二锁固区;其中该第一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一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一惰轮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的状态;其中该第二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二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二惰轮啮合该传动机构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具有一定位调整槽,其中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凹陷地设于该定位调整槽的一侧缘,其中该第一锁扣件及该第二锁扣件为弹性金属杆体,各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一锁扣端、以及一位于该固定端与该锁扣端之间的枢转部,该枢转部枢设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上,该第一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及该第二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分别延伸至该承载件的底面并向上进入该定位调整槽的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平台式扫描器设有一枢轴,上述承载件以及该转接齿轮套设于该枢轴上,该转接齿轮与该枢轴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
6.一种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接收一动力元件的动力,并且可切换地将该动力传送至一平台式扫描器的传动机构、以及一自动馈纸装置的动力转接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切换机构包括:
一可摆动的承载件;
一转接齿轮,可转动地设于该承载件上方且连接于该动力元件;
一第一惰轮,啮合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及
一第二惰轮,啮合于该转接齿轮且可选择地啮合该传动机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包括一第一轴杆及一第二轴杆,其中该第一惰轮套设于该第一轴杆,该第二惰轮套设于该第二轴杆,该第一轴杆与该第一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该第二轴杆与该第二惰轮之间设有一摩擦弹簧。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切换机构还包括一第一锁扣件及一第二锁扣件,该承载件具有一第一锁固区、及一第二锁固区;其中该第一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一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一惰轮啮合该动力转接模块的状态;其中该第二锁扣件锁固于该承载件的该第二锁固区,用以定位该承载件于该第二惰轮啮合该传动机构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具有一定位调整槽,其中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凹陷地设于该定位调整槽的一侧缘,其中该第一锁扣件及该第二锁扣件为弹性金属杆体,各具有一固定端固定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一锁扣端、以及一位于该固定端与该锁扣端之间的枢转部,该枢转部枢设于该平台式扫描器上,该第一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及该第二锁扣件的该锁扣端分别延伸至该承载件的底面并向上进入该定位调整槽的该第一锁固区及该第二锁固区内;其中该第二锁扣件包括一撞击段,其中当扫描模块移至一自动扫描区时撞击上述撞击段以推动该第二锁扣件的该锁扣端离开该第二锁固区。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扫描装置的动力切换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动力切换机构还包括一设于该承载件的延迟机构,该延迟机构包括一呈螺旋状形成于该转接齿轮的延迟沟槽、以及一设于该转接齿轮上的延迟凸轮,该延迟凸轮具有一与该转接齿轮同轴的胶囊形轴孔、一向外延伸的凸臂、及一连于于该凸臂下方的导杆,该凸臂位于该转接齿轮的顶面且位于该延迟沟槽的上方,该导杆延伸至该延迟沟槽内,该导杆由该延迟沟槽的一内部起点移动至一外部终点以推动该第一锁扣件离开该第一锁固区。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16094.0U CN203708322U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
TW103200140U TWM488155U (zh) | 2013-12-11 | 2014-01-03 | 具單一動力源的掃描裝置及其動力切換機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816094.0U CN203708322U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708322U true CN203708322U (zh) | 2014-07-09 |
Family
ID=5105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816094.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708322U (zh) | 2013-12-11 | 2013-12-11 |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708322U (zh) |
TW (1) | TWM48815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79111A (zh) * | 2015-03-12 | 2016-09-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
CN106210384A (zh) * | 2015-01-06 | 2016-12-07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事务机 |
US10764462B2 (en) | 2018-03-20 | 2020-09-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11223740B1 (en) | 2020-07-31 | 2022-01-11 |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 Power switch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with power switching device |
WO2022021376A1 (zh) * | 2020-07-31 | 2022-02-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动力切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影像处理装置 |
-
2013
- 2013-12-11 CN CN201320816094.0U patent/CN2037083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01-03 TW TW103200140U patent/TWM488155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210384A (zh) * | 2015-01-06 | 2016-12-07 | 虹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多功能事务机 |
CN105979111A (zh) * | 2015-03-12 | 2016-09-28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
CN105979111B (zh) * | 2015-03-12 | 2019-09-24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图像读取装置和图像读取系统 |
US10764462B2 (en) | 2018-03-20 | 2020-09-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11283959B2 (en) | 2018-03-20 | 2022-03-2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11558528B2 (en) | 2018-03-20 | 2023-01-17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US11223740B1 (en) | 2020-07-31 | 2022-01-11 |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Wuhan) Co., Ltd. | Power switching device and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with power switching device |
WO2022021374A1 (zh) * | 2020-07-31 | 2022-02-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动力切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影像处理装置 |
WO2022021376A1 (zh) * | 2020-07-31 | 2022-02-0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 动力切换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影像处理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88155U (zh) | 2014-10-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708322U (zh) | 具单一动力源的扫描装置及其动力切换机构 | |
CN105438861B (zh) | 片状物传送装置和图像读取设备 | |
JP2019134273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2019131352A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TW201414280A (zh) | 饋紙式掃描裝置 | |
US8162312B2 (en) | Sheet pick-up device of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
JP6023495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JP7040057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US20140060225A1 (en) | Rack with a rack tip | |
JP7069756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
US7984908B2 (en) | Document feeding device for handling and reverting double-sided document sheets to an original sequence | |
US20030090052A1 (en) | Document feeding apparatus | |
JP6147975B2 (ja) | ページめくり機構 | |
US7594649B2 (en) | Paper grabbing assembly | |
CN103660567A (zh) | 成像装置 | |
CN205588246U (zh) | 一种中大型电锤的一键旋钮 | |
CN104191830A (zh) | 一种打印机前后进纸自动切换装置 | |
CN204124862U (zh) | 挡纸机构、进纸部及图像形成设备 | |
CN205274793U (zh) | 馈纸装置 | |
CN103716498A (zh) | 馈纸式扫描装置 | |
CN102311005A (zh) | 自动馈纸装置的取纸模块 | |
JP6034108B2 (ja) | ページめくり機構 | |
CN103716500A (zh) | 馈纸式扫描装置 | |
CN102350054B (zh) | 一种翻转机构 | |
JP6003588B2 (ja) | 画像読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9 Termination date: 202112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