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缓冲击载荷的防撞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撞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大型圆形工件在加工时需要通过行吊吊装到工件支撑架上,然后将其一端固定在机床分度卡盘上,整个工件随着卡盘在支撑架上旋转,进行钻孔、磨削等加工。
将大型圆形工件吊装到支撑架上时,在工件即将接触支撑架但仍有一定距离时行吊就执行收放动作,垂直下落的大型工件直接撞击在工件支撑架上,对工件支撑架产生一个巨大的冲击载荷,容易造成支撑架和机床轨道损坏。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式支撑架装置结构设计简单,缓冲性能差,通过手动丝杆装置实现工件的升降,不但费时费力,不易控制,而且减震作用也受到很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缓冲击载荷的防撞支撑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承重组件、油气式减震支柱、底座和液压缸,液压缸设置在底座上,承重组件设置在油气式减震支柱的上端,油气式减震支柱的下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油气式减震支柱的轴线设置在液压缸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
为了使油气式减震支柱结构简单,所述的油气式减震支柱包括外筒和内筒,外筒和内筒滑动密封连接,外筒和内筒之间充填有液压油和气体,承重组件固定在外筒的上端,内筒的下端与液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为了使承重组件更好的支撑工件,所述的承重组件包括支撑架和两个轴线水平的支承辊,两个支承辊的轴线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架上,支撑架固定在外筒的上端上。
为了使工件上下运动稳定,所述的承重组件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与油气式减震支柱的伸缩方向相同。
为了便于调节工件位置使工件对中,所述的底座包括支座和托板,支座上设置有导向方向与油气式减震支柱伸缩方向以及支承辊的轴线均垂直的导轨,托板滑动设置在导轨上,所述的托板上设置有导向缸,所述的内筒插在导向缸中,所述的液压缸的缸座固定在托板上,导向装置包括套筒和插在套筒中的辅助杆,辅助杆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架上,套筒的下端固定在托板上。
为了进一步减轻冲击载荷对本实用新型的撞击破坏作用,所述的托板上设有伸入到导向缸内的凸台,所述的内筒的外圆上设有台阶,内筒上的台阶位于托板上的凸台的正上方。
为了便于布置,所述的托板设置在支座的上方,液压缸的缸座设置在支座的下方,液压缸的缸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上,螺栓和液压缸的活塞杆均活动穿插在支座中,螺栓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支座之间均有在导轨的导向方向上的活动空间。
为了便于移动,所述的支座的底部设有滚轮,滚轮的滚动方向与导轨的导向方向垂直。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安全性好,所述的支座上固定有两根枕梁,滚轮通过枕梁设置在支座上,两根枕梁的每端各通过轴承设置有一个滚轮,支座上固定有罩在滚轮外侧的防护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减缓工件对支撑架装置的冲击载荷,减轻冲击载荷对工件支撑架装置的撞击破坏作用,降低工件的震动,缓冲平稳,缓冲行程利用率高,结构设计简单合理,灵活性更好,承载能力更高和容易控制。特别适于作大型圆形工件吊装下放时的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一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二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中:1、支承辊,2、支撑架,3、外筒,4 、内筒,5、导向缸,6 、辅助杆,7、套筒,8、支座,9、液压缸,10、台阶,11、凸台,12、托板,13、导轨,14、防护罩,15、枕梁,16、滚轮,17、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它包括承重组件、油气式减震支柱、底座和液压缸9,液压缸9设置在底座上,承重组件设置在油气式减震支柱的上端,油气式减震支柱的下端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连接,油气式减震支柱的轴线设置在液压缸9的活塞杆的运动方向上。
油气式减震支柱包括外筒3和内筒4,外筒3和内筒4滑动密封连接,外筒3和内筒4之间充填有液压油和气体,承重组件固定在外筒3的上端,内筒4的下端与液压缸9的活塞杆连接。承重组件包括支撑架2和两个轴线水平的支承辊1,两个支承辊1的轴线平行的设置在支撑架2上,支撑架2固定在外筒3的上端上。承重组件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导向方向与油气式减震支柱的伸缩方向相同。
底座包括支座8和托板12,支座8上设置有导向方向与油气式减震支柱伸缩方向以及支承辊1的轴线均垂直的导轨13,导轨13可以是直接在支座8上铣出的T型槽,托板12滑动设置在导轨13上,托板12上设置有导向缸5,内筒4插在导向缸5中,液压缸9的缸座固定在托板12上,导向装置包括套筒7和插在套筒7中的辅助杆6,辅助杆6的上端固定在支撑架2上,套筒7的下端固定在托板12上。
托板12上设有伸入到导向缸5内的凸台11,内筒4的外圆上设有台阶10,内筒4上的台阶10位于托板12上的凸台11的正上方。
托板12设置在支座8的上方,液压缸9的缸座设置在支座8的下方,液压缸9的缸座通过螺栓固定在托板12上,螺栓穿插在支座8上的长条孔中,螺栓可以在长条孔中移动,液压缸9的活塞杆穿插在支座8上大圆孔中,液压缸9的活塞杆可以在大圆孔中移动。
支座8的底部设有滚轮16,滚轮16的滚动方向与导轨13的导向方向垂直。支座8上固定有两根枕梁15,滚轮16通过枕梁15设置在支座8上,两根枕梁15的每端各通过轴承17设置有一个滚轮16,支座8上固定有罩在滚轮16外侧的防护罩14。轴承17最好采用无油润滑轴承。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防撞支撑装置的滚轮16设置在固定的导轨上,工作时,调节液压缸9使内筒4下端的台阶10与托板12的凸台11相接触。当大型圆形工件下落时,直接撞击在支承辊1上,冲击载荷传递给油气式减震支柱,油气式减震支柱中的液压油和气体起到缓冲减震、消耗能量的作用,当冲击载荷的能量消耗完后,内筒4在外筒3里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再通过调节液压缸9来实现大型圆形工件的升降,将工件升降到合适位置,再通过液压缸9的保压功能实现对大型工件的支撑,辅助杆6将增加支撑架装置受到冲击载荷时的稳定性。当大型工件加工完成并调离承重组件后,外筒3上升,承重组件的上端回到原始位置。通过滚轮16来实现大型工件在本实用新型防撞支撑装置所在的导轨上移动,通过调节托板12在导轨13上的位置,来调节大型工件的对中。
具体实施例二
如图4和图5所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具体实施例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底座是整体的构件,支座8和托板12相固定,支座8上不设导轨,承重组件不能在底座上水平调节位置;并且底座底部没有设置滚轮16。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承重组件不拘限于上述两个具体实施例的限定的结构,只要能用于承载工件就可。油气式减震支柱也不拘限于上述两个具体实施例的限定的结构,只要能够伸缩并且具有油气式缓冲功能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