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79434U - 一种铰刀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铰刀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79434U CN203679434U CN201420072427.8U CN201420072427U CN203679434U CN 203679434 U CN203679434 U CN 203679434U CN 201420072427 U CN201420072427 U CN 201420072427U CN 203679434 U CN203679434 U CN 203679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mer
- cutting edge
- guiding
- guiding sword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Broaching, Filing, Reaming,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一种铰刀包括:铰刀头和刀柄,铰刀头和刀柄固定连接。其中,铰刀头包括:刀身、切削刃和导向刃,切削刃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导向刃包括:第一导向刃、第二导向刃和第三导向刃,第一切削刃与第一导向刃组成第一刀角,第二切削刃与第二导向刃组成第二刀角,第三切削刃与第三导向刃组成第三刀角。传统的铰刀由两个切削刃和2个导向刃组成,对应到本实用新型就是第一切削刃、第三切削刃和与之对应的第一导向刃、第三导向刃。与传统技术相比,添加了第二切削刃和第二导向刃,这种设计极大的避免了铰刀与工件的咬合,进一步提升铰刀的寿命,同时由于切削刃的数量增加,使得加工精细度也增加,提高了产品的光洁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具体涉及一种铰刀。
背景技术
铰刀具有一个或多个切削刃、用以切除已加工孔表面薄层金属的旋转刀具,具有直刃或螺旋刃的旋转精加工刀具,用于扩孔或修孔。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现有的铰刀任然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比如铰刀和加工零件的咬合问题,咬合会产生严重的粘刀现象,容易引起刀具强烈的粘结磨损,影响铰刀的寿命问题。
又比如加工零件的粗糙度高,传统技术的切削刃种类很少,导致铰刀切削部分摆差超差、刃口不锋利等原因,影响了加工零件的光洁度。
再比如铰刀切削刃容易崩刃,如果加工的零件硬度过高,切削刃摆差过大,切削负荷不均匀就会很容易损坏。
目前主要的补救方法是从铰刀选用的材料出发,但这种做法成本很高。因此如果能够从结构进行改进,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铰刀,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铰刀头和刀柄,所述铰刀头和刀柄固定连接,所述铰刀头包括:切削刃、导向刃和刀身;
其中,所述切削刃包括:第一切削刃、第二切削刃和第三切削刃,所述导向刃包括:第一导向刃、第二导向刃和第三导向刃,所述第一切削刃与第一导向刃组成第一刀角,所述第二切削刃与第二导向刃组成第二刀角,所述第三切削刃与第三导向刃组成第三刀角。
进一步,所述第一刀角的角度为160°±5°,所述第二刀角的角度为177°±5°,所述第三刀角的角度为173°±5°。
进一步,所述刀身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刀身与切削刃和导向刃(固定连接。
进一步,述第三导向刃包括:第三导向刃前端部分和第三导向刃后端部分组成,所述第三导向刃前端部分和第三导向刃后端部分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导向刃夹角,所述第三导向刃夹角的角度为0.5°±0.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添加了第二切削刃和第二导向刃,这种设计极大的避免了铰刀与工件的咬合,进一步提升铰刀的寿命,同时由于切削刃的数量增加,使得加工精细度也增加,提高了产品的光洁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铰刀头结构图。
图3为传统铰刀头结构图。
附图标记:
铰刀头100、切削刃110、第一切削刃111、第二切削刃112、第三切削刃113。
导向刃120、第一导向刃121、第二导向刃122和第三导向刃123、第三导向刃前端部分124、第三导向刃后端部分125和第三导向刃夹角126。
第一刀角131、第二刀角132、第三刀角133、刀身140和刀柄2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为铰刀头结构图。图3为传统铰刀头结构图。
如图1所示,一种铰刀,包括:铰刀头100和刀柄200,铰刀头100和刀柄200固定连接,铰刀头100包括:切削刃110、导向刃120和刀身140。
如图2所示,其中,切削刃110包括:第一切削刃111、第二切削刃112和第三切削刃113,导向刃120包括:第一导向刃121、第二导向刃122和第三导向刃123,第一切削刃111与第一导向刃121组成第一刀角131,第二切削刃112与第二导向刃122组成第二刀角132,第三切削刃113与第三导向刃123组成第三刀角133。
刀身140为圆柱体结构,刀身140与切削刃110和导向刃120固定连接。
如图3所示,传统的铰刀的导向刃120是不会出现夹角的,因为这样会导致铰刀工作时容易受损。这种传统的观念深入人心,导致没有人敢对铰刀的导向刃120进行改进。但是这种结构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严重制约了铰刀的使用,经常咬合、寿命短和精细度差的问题只能靠工人的技术去弥补,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
固然对导向刃120的改变会影响刀体强度,但是如果通过其他手段去弥补就可以解决。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在改进导向刃120时候发现,第三导向刃的的修改对刀体强度的影响最小,同时只要允许其形成的夹角的范围在1°的范围内,不会使铰刀的整体强度变弱,相反,由于通过这种改变使得铰刀的锋利度增加,在切削较硬的材料时候,比传统的铰刀的损耗低的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导向刃123包括:第三导向刃前端部分124和第三导向刃后端部分125组成,第三导向刃前端部分124和第三导向刃后端部分125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导向刃夹角126,第三导向刃夹角126的角度为0.5°±0.2°。在这个范围内,不会对刀体的强度带来很大影响,同时能很好的防止咬合的产生。
但仅仅如此还不够,为了进一步减轻第三导向刃123的负担,我们可以增加铰刀的切削刃以提高铰刀的锋利度,一方面能弥补第三导向刃夹角126的负面影响,同时能提高铰刀处理工件的光洁度。
如图3所示,传统的铰刀由两种切削刃组成组,对应到本实用新型就是第一切削刃111和第三切削刃113。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添加了第二切削刃112和第二导向刃122,第二切削刃112和第二导向刃122形成了第二刀角132,这种设计能够很好的达成上述的结果。
但是如果刀角的角度变化太大,会反而影响刀体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第第一刀角131的角度为160°±5°,第二刀角132的角度为177°±5°,第三刀角133的角度为173°±5°。这样能保证刀体的整体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Claims (4)
1.一种铰刀,其特征在于:包括:铰刀头(100)和刀柄(200),所述铰刀头(100)和刀柄(200)固定连接,所述铰刀头(100)包括:切削刃(110)、导向刃(120)和刀身(140);
其中,所述切削刃(110)包括:第一切削刃(111)、第二切削刃(112)和第三切削刃(113),所述导向刃(120)包括:第一导向刃(121)、第二导向刃(122)和第三导向刃(123),所述第一切削刃(111)与第一导向刃(121)组成第一刀角(131),所述第二切削刃(112)与第二导向刃(122)组成第二刀角(132),所述第三切削刃(113)与第三导向刃(123)组成第三刀角(1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刀角(131)的角度为160°±5°,所述第二刀角(132)的角度为177°±5°,所述第三刀角(133)的角度为173°±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刀身(140)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刀身(140)与切削刃(110)和导向刃(120)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铰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刃(123)包括:第三导向刃前端部分(124)和第三导向刃后端部分(125)组成,所述第三导向刃前端部分(124)和第三导向刃后端部分(125)之间形成一个第三导向刃夹角(126),所述第三导向刃夹角(126)的角度为0.5°±0.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72427.8U CN203679434U (zh) | 2014-02-20 | 2014-02-20 | 一种铰刀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20072427.8U CN203679434U (zh) | 2014-02-20 | 2014-02-20 | 一种铰刀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79434U true CN203679434U (zh) | 2014-07-02 |
Family
ID=51001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2007242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679434U (zh) | 2014-02-20 | 2014-02-20 | 一种铰刀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7943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1042A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常州创伟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六刃铰刀 |
-
2014
- 2014-02-20 CN CN201420072427.8U patent/CN2036794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191042A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常州创伟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六刃铰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41373B (zh) | 一种复合材料螺旋铣锪窝专用刀具 | |
CN201684931U (zh) | 一种组合式梯形内螺纹车刀 | |
CN204867584U (zh) | T型刀 | |
CN203679434U (zh) | 一种铰刀 | |
CN106513807B (zh) | 一种球头立铣刀 | |
CN204893058U (zh) | 圆鼻刀 | |
CN203236033U (zh) | 一种直柄硬质合金螺旋立铣刀 | |
CN206405475U (zh) | 一种提高孔壁光洁度的新型刀具 | |
CN205888198U (zh) | 球头铣刀 | |
CN209110249U (zh) | 硬质合金成型槽钻头 | |
CN204136182U (zh) | 一种螺旋修边刀 | |
CN205020957U (zh) | 倒角刀 | |
CN203994048U (zh) |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加工刀具 | |
CN205342037U (zh) | 一种球型铣刀 | |
CN208099429U (zh) | 一种刀具端刃右旋右切、侧刃左旋右切错齿铣刀 | |
CN203109321U (zh) | 等螺旋角锥度刀具 | |
CN207431359U (zh) | 一种改进型铣刀 | |
CN205364127U (zh) | 一种刀片拆卸式高速螺旋刀 | |
CN204194894U (zh) | 一种连续平台扩孔麻花钻头 | |
CN204621192U (zh) | 用于切削金属的pcd刀具 | |
CN204308276U (zh) | 铣刀 | |
CN204524361U (zh) | 复合材料孔加工pcd钻铣倒角刀具 | |
CN205254203U (zh) | 一种快进给铣削刀片 | |
CN204338903U (zh) | 弧形刃切断刀 | |
CN203649582U (zh) | 一种旋风刀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7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0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