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611814U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611814U CN203611814U CN201320634044.0U CN201320634044U CN203611814U CN 203611814 U CN203611814 U CN 203611814U CN 201320634044 U CN201320634044 U CN 201320634044U CN 203611814 U CN203611814 U CN 2036118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seat
- motor vehicle
- covering
- bearing pads
- sponge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058 respiratory gaseous ex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35 salubri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海绵承载垫,所述海绵承载垫上开设有贯通的透风孔洞;包覆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一侧的椅面蒙皮;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一侧的通风垫体;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远离所述椅面蒙皮一侧的风扇,所述风扇通过风道与所述透风孔洞连通;设置于所述椅面蒙皮与所述海绵承载垫之间的按摩垫体,所述按摩垫体为具有凸起式气囊和展开式柔性基材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的气嘴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连通,所述电磁阀体通过管路与气泵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同时配备了通风垫体、风扇、按摩垫体、电磁阀体和气泵,使得汽车座椅靠背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座椅的舒适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人们对于车辆乘坐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空气交换功能的座椅成为了一种渐为人们所接受的新型产品。通过座椅椅面及椅面内部的空气交换,可以实现座椅与占用者身体表面呈现更好的局部环境界面。特别是在夏季等人体易于出汗的季节,更加有助于座椅占用者身体表面的排汗及清爽。同时,一种按摩座椅技术也应运而生,并逐步应用于中高端乘用车辆领域。
以往,由于座椅通风功能与座椅按摩功能装置之间同时装配布置方面的困难,具有空气交换功能的座椅和具有人体按摩功能的座椅往往单独存在。而市场上,随着车辆豪华程度的发展,同时具备上述两种舒适功能的市场需求也应运而生。
因此,如何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以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包括:
海绵承载垫,所述海绵承载垫上开设有贯通的透风孔洞;
包覆所述海绵承载垫的椅面蒙皮;
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一侧的通风垫体;
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远离所述椅面蒙皮一侧的风扇,所述风扇通过风道与所述透风孔洞连通;
设置于所述椅面蒙皮与所述海绵承载垫之间的按摩垫体,所述按摩垫体为具有凸起式气囊和展开式柔性基材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的气嘴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连通,所述电磁阀体通过管路与气泵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通风垫体为包覆有导气间隔层的柔性扁平囊状垫体,且面向所述椅面蒙皮的一侧具有气路出口,远离所述椅面蒙皮的一侧具有气路入口。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上设置若干通气孔洞或者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为网状透气材料层,所述通气孔洞位于与所述通风垫体的气路出口相对应的区域。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通气孔洞处于避开所述凸起式气囊的位置。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通风垫体紧邻所述按摩垫体设置,或者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的内部或后部。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气路出口为分布在上述通风垫体上的多个。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当所述通风垫体位于所述海绵承载垫的内部或后部时,透风孔洞为分布状多孔洞透气孔。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通风垫体为单一结构或多层分布结构,在所述通风垫体为多层分布结构时,其中一层所述通风垫体设置在海 绵承载垫的后部与骨架之间,另一层所述通风垫体设置在海绵承载垫的另一侧,两层所述通风垫体之间通过海绵承载垫上的透风孔洞构成通气关系。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与椅面蒙皮之间的蒙皮导气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蒙皮导气层为透气海绵层、间隔织物层或具有孔洞的织物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蒙皮导气层上具有多个分布状孔洞。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与所述通风垫体之间的柔性气流分配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柔性气流分配层为具有孔洞的海绵层或毡垫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风扇设置在汽车座椅靠背内部的骨架上、座椅坐垫下方或内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的内部。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面蒙皮和所述按摩垫体之间的椅面电加热体。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椅面电加热体包括柔性透气基材和缝制在柔性透气基材上的加热电阻丝或具有电阻性导电特性的油墨印刷膜。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柔性透气基材为具有透气疏松或带孔洞的织物层或薄海绵复合层。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椅面电加热体置于所述蒙皮导气层与所述椅面蒙皮之间;或者置于所述蒙皮导气层与所述按摩垫体之间。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在所述通风垫体上设置有孔洞;或在绕开所述通风垫体的区域,在海绵承载垫上设置气路穿越孔洞。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风道为单独的空心管状、单独的包围状结构体或所述海绵承载垫上的专设孔洞。
优选地,在上述汽车座椅靠背中,所述风道为可弯折风管或阻风包围墙体。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同时配备了通风垫体、风扇、按摩垫体、电磁阀体和气泵,使得汽车座椅靠背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座椅的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其中,01为海绵承载垫,02为椅面蒙皮,03为透风孔洞,04为气路穿越孔洞,05为骨架,06为座椅靠背后部遮盖体;
10为按摩垫体,11为凸起式气囊,12为展开式柔性基材,13为气嘴,14为通气孔洞,15为气管管路,16为电磁阀体,17为气泵;
20为通风垫体,21为风道,22为风扇,23为,24为气路出口,25为气路入口,26为蒙皮导气层,27为分布状孔洞,28为孔洞;
30为柔性气流分配层,31为孔洞;
40为椅面电加热体,41为柔性透气基材,42为加热导体,43为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靠背,以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的剖视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包括海绵承载垫01、椅面蒙皮02、通风垫体20、风扇22、按摩垫体10。
其中,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上开设有贯通的透风孔洞03,椅面蒙皮02包覆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一侧,通风垫体20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一侧,风扇22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远离所述椅面蒙皮02的一侧,所述风扇22通过风道21与所述透风孔洞03连通。
按摩垫体10设置于所述椅面蒙皮02与所述海绵承载垫01之间,所述按摩垫体10为具有凸起式气囊11和展开式柔性基材12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11的气嘴13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16连通,所述电磁阀体16通过管路与气泵17连通。
当凸起式气囊11经气嘴13充气鼓起时,凸起式气囊11压迫上方透气的椅面蒙皮02向外凸出。当凸起式气囊11泄气复位时,上方的椅面蒙皮02恢复正常的外观平顺状态。
风道21及风扇22为通风垫体20的动力源和气路通道,风扇22产生的气流经风道21吹向通风垫体20,流向按摩垫体10及椅面蒙皮0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靠背,同时配备了通风垫体、风扇、按摩垫体、电磁阀体和气泵,使得汽车座椅靠背同时具有空气交换功能和人体按摩功能,进一步增加了座椅的舒适性。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垫体20为包覆有导气间隔层23的柔性扁平囊状垫体,且面向所述椅面蒙皮02的一侧具有气路出口24,以实现气流经过按摩垫体10,流向椅面蒙皮02。通风垫体20的气路出口24可以是局部开口,也可以是面向椅面的大面积区域开口,远离所述椅面蒙皮02的一侧具有气路入口25。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垫体20紧邻所述按摩垫体10设置,或者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10的内部或后部,处于非紧邻按摩垫体10的位置。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气流更为顺畅地流过按摩垫体10,按摩垫体10的展开式柔性基材12可具有通气特征。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12上设置若干通气孔洞14或者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12为网状透气材料层,所述通气孔洞14位于与所述通风垫体20的气路出口24相对应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洞14处于避开所述凸起式气囊11的位置,会更加有利于通风气流的流动。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出口24为分布在上述通风垫体20上的多个,可以实现面向椅面的更加均匀的椅面风量输出。
进一步地,当所述通风垫体20位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内部或后部时,透风孔洞03为分布状多孔洞透气孔。其可以使得来自于通风垫体20的气流,顺畅地流向按摩垫体10及椅面蒙皮02,实现均匀椅面出风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垫体20为单一结构或多层分布结构,在所述通风垫体20为多层分布结构时,其中一层所述通风垫体20设置在海绵承载垫01的后部与骨架05之间,另一层所述通风垫体20设置在海绵承载垫01的另一侧,两层所述通风垫体20之间通过海绵承载垫01上的透风孔洞03构成通气关系。基于上述设置,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地解决气路面临复杂靠背海绵承载垫01椅面造型时的各区域的风路分配问题。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10与椅面蒙皮02之间的蒙皮导气层26。气流在蒙皮导气层26内流动,可以进行再次的气流分配,更加有利于椅面的均匀出风。其中,所述蒙皮导气层26为透气海绵层、间隔织物层或具有孔洞的织物层。
蒙皮导风层26可以是单一材质层,也可以是多材质复合层。优选地,蒙皮导气层26具有面向椅面蒙皮的多个分布状多孔洞27,可以更加有利于气流出风分配,更加有利于椅面的均匀出风。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10与所述通风垫体20之间的柔性气流分配层30。柔性气流分配层30可以采用具有孔洞31的海绵层、毡垫层等材料。
相对于通风垫体20而言,风扇22作为通风系统的动力源,可以设置在海绵承载垫01的内部偏后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靠背内部的骨架05上,还可以设置在靠背之外的其他位置,诸如座椅坐垫(未示出)下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可包括设置于所述椅面蒙皮02和所述按摩垫体10之间的椅面电加热体40。椅面电加热体40会更加提高座椅的舒适功能。 所述椅面电加热体40包括柔性透气基材41和缝制在柔性透气基材41上的加热电阻丝或具有电阻性导电特性的油墨印刷膜等加热导体42。
柔性透气基材41诸如透气疏松或带孔洞43的织物/非织物、薄海绵复合层等。优选地,柔性透气基材41设置的孔洞43为分布式的,会有利于椅面的均匀出风。
进一步地,所述椅面电加热体40置于所述蒙皮导气层26与所述椅面蒙皮02之间;或者置于所述蒙皮导气层26与所述按摩垫体10之间。椅面电加热体40也可采用设置在风扇22和风道21处的具有帕尔贴效应的半导体制热元件。
按摩垫体10后部的气嘴13所连接的气管管路15,应在穿越海绵承载垫01时,应采取局部避让通风垫体20的结构。诸如,在通风垫体20上设置穿越导气间隔层23的孔洞28;或在绕开通风垫体20的区域,在海绵承载垫01上设置气路穿越孔洞04。
风道21作为风扇22与通风垫体20之间的风路连接部分,可以是单独的空心管状、包围状结构体,诸如可弯折风管、阻风包围墙体;也可以是利用海绵承载垫01上专设的透风孔洞03,并将风扇22的出风口与之直接对接。
按摩垫体10的气路来源于内置的气泵17及电磁阀体16。可以理解,优选地,气泵17及电磁阀体16设置在座椅靠背后部遮盖体06内部的骨架05区域,即可以通过稳定的安装支撑,又可以实现较小的噪音震动传递。
可以理解,风扇22可以是正向吹风工作,也可以是反向吸风工作。其所引起的是通风靠背的椅面呈现吹风工作状态或吸风工作状态。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 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1)
1.一种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包括:
海绵承载垫(01),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上开设有贯通的透风孔洞(03);
包覆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椅面蒙皮(02);
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一侧的通风垫体(20);
设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远离所述椅面蒙皮(02)一侧的风扇(22),所述风扇(22)通过风道(21)与所述透风孔洞(03)连通;
设置于所述椅面蒙皮(02)与所述海绵承载垫(01)之间的按摩垫体(10),所述按摩垫体(10)为具有凸起式气囊(11)和展开式柔性基材(12)的垫体,所述凸起式气囊(11)的气嘴(13)通过管路与电磁阀体(16)连通,所述电磁阀体(16)通过管路与气泵(17)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垫体(20)为包覆有导气间隔层(23)的柔性扁平囊状垫体,且面向所述椅面蒙皮(02)的一侧具有气路出口(24),远离所述椅面蒙皮(02)的一侧具有气路入口(25)。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12)上设置若干通气孔洞(14)或者所述展开式柔性基材(12)为网状透气材料层,所述通气孔洞(14)位于与所述通风垫体(20)的气路出口(24)相对应的区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洞(14)处于避开所述凸起式气囊(11)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垫体(20)紧邻所述按摩垫体(10)设置,或者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10)的内部或后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路出口(24)为分布在上述通风垫体(20)上的多个。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风垫体(20)位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内部或后部时,透风孔洞(03)为分布状多孔洞透气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垫体(20)为单一结构或多层分布结构,在所述通风垫体(20)为多层分布结构时,其中一层所述通风垫体(20)设置在海绵承载垫(01)的后部与骨架(05)之间,另一层所述通风垫体(20)设置在海绵承载垫(01)的另一侧,两层所述通风垫体(20)之间通过海绵承载垫(01)上的透风孔洞(03)构成通气关系。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10)与椅面蒙皮(02)之间的蒙皮导气层(2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导气层(26)为透气海绵层、间隔织物层或具有孔洞的织物层。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导气层(26)上具有多个分布状孔洞(27)。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按摩垫体(10)与所述通风垫体(20)之间的柔性气流分配层(30)。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气流分配层(30)为具有孔洞(31)的海绵层或毡垫层。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22)设置在汽车座椅靠背内部的骨架(05)上、座椅坐垫下方或内置于所述海绵承载垫(01)的内部。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椅面蒙皮(02)和所述按摩垫体(10)之间的椅面电加热体(40)。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电加热体(40)包括柔性透气基材(41)和缝制在柔性透气基材(41)上的加热电阻丝或具有电阻性导电特性的油墨印刷膜。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透气基材(41)为具有透气疏松或带孔洞(43)的织物层或薄海绵复合层。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电加热体(40)置于所述蒙皮导气层(26)与所述椅面蒙皮(02)之间;或者置于所述蒙皮导气层(26)与所述按摩垫体(10)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垫体(20)上设置有孔洞(28);或在绕开所述通风垫体(20)的区域,在海绵承载垫(01)上设置有气路穿越孔洞(04)。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1)为单独的空心管状、单独的包围状结构体或所述海绵承载垫(01)上的专设孔洞。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汽车座椅靠背,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21)为可弯折风管或阻风包围墙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34044.0U CN203611814U (zh) | 2013-10-15 | 2013-10-15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34044.0U CN203611814U (zh) | 2013-10-15 | 2013-10-15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611814U true CN203611814U (zh) | 2014-05-28 |
Family
ID=50764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3404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1814U (zh) | 2013-10-15 | 2013-10-15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611814U (zh)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1383A (zh) * | 2015-03-02 | 2015-06-10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通风座椅 |
CN107323321A (zh) * | 2017-06-30 | 2017-11-07 | 沈建伟 | 一种汽车座椅结构 |
CN107406020A (zh) * | 2015-07-01 | 2017-11-28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N107776446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配有气候控制构件的座椅总成 |
CN108891314A (zh) * | 2018-08-16 | 2018-11-27 | 席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按摩通风系统及方法 |
CN110406439A (zh) * | 2018-04-30 | 2019-11-05 |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无源通风板的通风式车辆座椅 |
CN110730622A (zh) * | 2017-05-31 | 2020-01-24 | 株式会社克拉比 | 通风垫 |
CN111055738A (zh) * | 2019-12-30 | 2020-04-24 | 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用软硬度调节装置及汽车座椅 |
CN112706668A (zh) * | 2021-01-08 | 2021-04-27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 |
CN114987302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舒适性汽车座椅 |
-
2013
- 2013-10-15 CN CN201320634044.0U patent/CN20361181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1383A (zh) * | 2015-03-02 | 2015-06-10 | 廊坊市金色时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通风座椅 |
CN107406020A (zh) * | 2015-07-01 | 2017-11-28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N110450686B (zh) * | 2015-07-01 | 2021-09-07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N107406020B (zh) * | 2015-07-01 | 2019-09-10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N110450686A (zh) * | 2015-07-01 | 2019-11-15 | 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交通工具用座椅 |
CN107776446A (zh) * | 2016-08-26 | 2018-03-09 |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 配有气候控制构件的座椅总成 |
CN110730622A (zh) * | 2017-05-31 | 2020-01-24 | 株式会社克拉比 | 通风垫 |
CN107323321A (zh) * | 2017-06-30 | 2017-11-07 | 沈建伟 | 一种汽车座椅结构 |
CN110406439A (zh) * | 2018-04-30 | 2019-11-05 |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无源通风板的通风式车辆座椅 |
CN110406439B (zh) * | 2018-04-30 | 2022-07-19 | 佛吉亚汽车座椅有限责任公司 | 具有无源通风板的通风式车辆座椅 |
CN108891314A (zh) * | 2018-08-16 | 2018-11-27 | 席格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按摩通风系统及方法 |
CN111055738A (zh) * | 2019-12-30 | 2020-04-24 | 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用软硬度调节装置及汽车座椅 |
CN111055738B (zh) * | 2019-12-30 | 2024-03-12 | 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用软硬度调节装置及汽车座椅 |
CN112706668A (zh) * | 2021-01-08 | 2021-04-27 |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 |
CN114987302A (zh) * | 2021-03-01 | 2022-09-02 | 东风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舒适性汽车座椅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611814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 |
US20090218855A1 (en) | Climate control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a seating assembly | |
JP5760237B2 (ja) | 通気性シート構造 | |
US20130097777A1 (en) | Fluid delivery systems for climate controlled seats | |
CN201332876Y (zh) | 一种改进的通风散热型坐垫内芯 | |
US6247751B1 (en) | Seat, especially a vehicle seat | |
CN203511379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 | |
JP5430085B2 (ja) | 送風装置が組込まれた座席 | |
CN203511372U (zh) | 汽车座椅通风装置 | |
CN201006688Y (zh) | 可通风加热的坐靠结构 | |
CN104340097A (zh) | 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及汽车座椅 | |
CN103042960A (zh) | 一种座椅通风装置的布置结构 | |
CN201068119Y (zh) | 汽车通风座椅结构 | |
CN203511371U (zh) | 一种透气型座椅坐垫及汽车座椅 | |
CN207207814U (zh) | 双通风座椅 | |
CN204915378U (zh) | 一种简易型车用通风坐垫 | |
CN201922974U (zh) | 汽车座椅 | |
CN108189722A (zh) | 一种座椅通风装置及通风座椅 | |
CN204749922U (zh) | 一种弹性体附层安装结构和汽车座椅 | |
CN210502396U (zh) | 一种汽车座椅座垫通风装置及汽车座椅 | |
JP4513363B2 (ja) | 空調座席装置 | |
CN2433880Y (zh) | 一种通风座垫 | |
CN204184223U (zh) | 加热通风垫体及加热通风座椅 | |
CN201052752Y (zh) | 多层结构的空调座椅 | |
TWM546924U (zh) | 汽車座椅通風改良模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