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610897U -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610897U
CN203610897U CN201320869477.4U CN201320869477U CN203610897U CN 203610897 U CN203610897 U CN 203610897U CN 201320869477 U CN201320869477 U CN 201320869477U CN 203610897 U CN203610897 U CN 2036108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frame
side wall
positioning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6947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娟
赵明远
唐兴明
宁军涛
李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Group Jinan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86947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6108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6108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6108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属于车身骨架合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包括胎具固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骨架合车胎具是由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后围定位机构和底架直线滑轨机构组成。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原有合车设备相比,操作便捷,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L”形定位块,易于固定,自锁夹紧夹具,使用方便,侧围胎具固定钩可旋转,便于固定车骨架,不需要对动力设备、液压设备进行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定位块、自锁夹紧夹具、侧围胎具固定钩,能够精确定位尺寸,在操作时更加灵活便捷,能够降低对合车设备的投资。

Description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身骨架合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背景技术
现今,在客车的工艺流程中,车身的骨架组焊是客车车身合车生产中最为关键的工序。该工序不仅决定着车身的装配尺寸精度,同时也制约着车身焊装线的生产效率。目前国内外大公司,为提高装配精度及生产效率,主要采用专用的合装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一次完成车身定位组焊成型,该种设备投资巨大。在合车过程中,因设备较大操作不灵活,使得合车时产生误差,造成骨架的定位不精确,从而降低了骨架合车质量和合车精度。
为了减少企业对车身合车设备的投资,提高车骨架合车质量和合车精度,一种能是客车车身骨架精确定位的合车胎具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客车车骨架精确定位,方便操作,提高车骨架合车质量的客车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包括胎具固定平台 ,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包括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后围定位机构和底架直线滑轨机构:
所述的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是由底骨架定位座和设置在底骨架定位座底部的支撑杆构成。
所述的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分别设置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两侧的胎具固定平台上,其包括定位块、自锁夹紧夹具、侧围胎具固定钩以及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所述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横梁的两端,所述自锁夹紧夹具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定位块之间的横梁上,所述侧围胎具固定钩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底部横梁的两端。
所述的后围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座和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座分别设置在窗上沿横梁与窗下沿横梁之间的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的同侧,所述定位支架与定位支架座连接。
所述的底架直线滑轨机构包括导轨槽、滚轴、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以及滚轮,所述导轨槽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外侧的胎具固定平台上,且分别与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底部横梁垂直,所述滚轴设置在胎具固定平台内,且与所述导轨槽垂直,所述滚轮一端安装在左侧围固定座或右侧围固定座,一端置于滚轴与导轨槽间距中。
所述的底骨架定位座由槽钢组合成的,且与胎具固定平台平行的阶梯架,在所述阶梯架的底部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至少四个,且与胎具固定平台垂直,其一端与胎具固定平台连接,另一端与阶梯架连接。
所述的定位块是“L”形定位块,所述“L”形定位块顶部分别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横梁的两端,所述“L”形定位块的伸出端呈自由状态,所述“L”形定位块的宽度为左侧侧围胎具或右侧侧围胎具窗上沿横梁的高度;所述自锁夹紧夹具与所述定位块并排,且等间距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定位块之间的横梁上。
所述的左侧侧围胎具与右侧侧围胎具不对称,且所述左侧侧围胎具与右侧侧围胎具根据左车骨架和右车骨架的外形确定,由于车骨架外形是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熟知的,故不再赘述。
所述的定位支架是方形杆,所述方形杆设置在定位支架座上,其一端与定位支架座连接,另一端呈自由状态,所述定位支架沿与定位支架座连接处旋转角度范围为0°~100°,用于后围骨架的固定。
在所述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的同侧分别设置斜阶梯架,所述斜阶梯架底部固定在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上,其顶部分别与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的窗上沿横梁和窗下沿横梁连接,在所述斜阶梯架两侧安装有护栏。
在所述的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正上方的车间顶部设置顶骨架吊运装置,所述顶骨架吊运装置是由设有滑槽的钢架、支撑钢架的钢柱、与钢柱垂直的吊钩、嵌合在钢架滑槽内的吊车梁以及在钢架上左右移动的吊运车身顶骨架小车组成,所述钢架安装在车间顶部,在所述钢架两端设置钢柱,所述钢柱设有滑槽,所述吊钩与钢柱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钢柱一端与钢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间地表面,所述吊车梁与吊运车身顶骨架小车连接。
所述的侧围胎具固定钩包括挂钩限位块、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设置在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底部的固定钩、以及将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和固定钩固定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的挂钩,另一端与固定钩的挂钩连接,所述挂钩限位块固定安装在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下方的胎具固定平台上,螺栓固定于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内,通过弹簧连接到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上,旋转侧围胎具固定钩,将其悬挂至挂钩限位块上,所述侧围胎具固定钩旋转角度为-60°~60°。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人工推动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的外侧位置,此时滚轴固定,滚轮置于滚轴与导轨槽间距中,在导轨槽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的移动保证车身骨架的宽度;将车身底骨架定位固定后,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分别以窗上沿横梁为基准,立放固定安装在合车胎具的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上;定位块支撑侧围骨架部位的纵梁宽度要与定位支架座的支撑面的尺寸吻合,操作焊接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围胎具上的自锁夹紧夹具,将侧围骨架夹紧,侧围骨架固定后,推动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使其在底架直线滑轨机构上移动,滚轮在导轨槽上运动,推进胎具固定平台两侧至车身宽度位置,根据车身底骨架边纵梁与边横梁尺寸进行定位;左、右侧围骨架和底骨架精确定位后,使侧围胎具固定钩旋转,悬挂至挂钩限位块上,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的支撑杆焊接在胎具固定平台,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围胎具分别焊接在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上;组合胎具完成后,操作顶骨架吊运装置的小车,将顶骨架吊起,转运并水平固定在左、右侧围骨架总成上,用焊接或铆接方式进行连接;操作后围夹紧机构的定位支架至一定角度,将车身后围骨架立放,固定在定位支架座的支撑面上,旋转定位支架夹紧车身后围骨架,定位后用焊接的方式将对接接触面进行焊接,完成车身五大骨架合车工序。
通过试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便捷,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L”形定位块,易于固定,自锁夹紧夹具,使用方便,侧围胎具固定钩可旋转,便于固定车骨架,不需要对动力设备、液压设备进行投资,降低了生产成本,另外,采用定位块、自锁夹紧夹具、侧围胎具固定钩,能够精确定位尺寸,在操作时更加灵活便捷,能够降低对合车设备的投资。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顶骨架吊运装置。
其中,附图标记为:1、胎具固定平台;2、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3、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4、后围定位机构;5、顶骨架吊运装置;6、底架直线滑轨机构;7、斜阶梯架;21、阶梯架;22、支撑杆;31、定位块;32、自锁夹紧夹具;33、侧围胎具固定钩;34、左侧侧围胎具;35、右侧侧围胎具;36、左侧围固定座;37、右侧围固定座;38、横梁;41、定位支架座;42、定位支架;43、窗上沿横梁;44、窗下沿横梁;51、钢架;52、钢柱;53、吊钩;54、吊车梁;55、小车;61、导轨槽;62、滚珠;63、滚轮;71、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当然,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包括胎具固定平台1 ,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包括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2、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3、后围定位机构4和底架直线滑轨机构6:
所述的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2是由底骨架定位座和设置在底骨架定位座底部的支撑杆22构成。
所述的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3分别设置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2两侧的胎具固定平台1上,其包括定位块31、自锁夹紧夹具32、侧围胎具固定钩33以及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所述定位块31分别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顶部横梁38的两端,所述自锁夹紧夹具32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顶部定位块31之间的横梁38上,所述侧围胎具固定钩33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底部横梁38的两端。
所述的后围夹紧机构4包括定位支架座41和定位支架42,所述定位支架座41分别设置在窗上沿横梁43与窗下沿横梁44之间的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的同侧,所述定位支架42与定位支架座41连接。
所述的底架直线滑轨机构6包括导轨槽61、滚轴62、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以及滚轮63,所述导轨槽61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外侧的胎具固定平台1上,且分别与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底部横梁38垂直,所述滚轴62设置在胎具固定平台1内,且与所述导轨槽61垂直,所述滚轮62一端安装在左侧围固定座36或右侧围固定座37,一端置于滚轴62与导轨槽61间距中。
所述的底骨架定位座由槽钢组合成的,且与胎具固定平台1平行的阶梯架21,在所述阶梯架21的底部设置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至少四个,且与胎具固定平台1垂直,其一端与胎具固定平台1连接,另一端与阶梯架21连接。
所述的定位块31是“L”形定位块,所述“L”形定位块顶部分别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顶部横梁38的两端,所述“L”形定位块的伸出端呈自由状态,所述“L”形定位块的宽度为左侧侧围胎具34或右侧侧围胎具35窗上沿横梁43的高度;所述自锁夹紧夹具32与所述定位块31并排,且等间距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顶部定位块31之间的横梁38上
所述的左侧侧围胎具34与右侧侧围胎具35不对称,且所述左侧侧围胎具34与右侧侧围胎具35根据左车骨架和右车骨架的外形确定,由于车骨架外形是本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熟知的,故不再赘述。
所述的定位支架42是方形杆,所述方形杆设置在定位支架座41上,其一端与定位支架座41连接,另一端呈自由状态,所述定位支架42沿与定位支架座41连接处旋转角度范围为0°~100°,用于后围骨架的固定。
在所述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的同侧分别设置斜阶梯架7,所述斜阶梯架7底部固定在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上,其顶部分别与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的窗上沿横梁43和窗下沿横梁44连接,在所述斜阶梯架7两侧安装有护栏71。
在所述的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2正上方的车间顶部设置顶骨架吊运装置5,所述顶骨架吊运装置5是由设有滑槽的钢架51、支撑钢架51的钢柱52、与钢柱52垂直的吊钩53、嵌合在钢架51滑槽内的吊车梁54以及在钢架51上左右移动的吊运车身顶骨架小车55组成,所述钢架51安装在车间顶部,在所述钢架51两端设置钢柱52,所述钢柱52设有滑槽,所述吊钩53与钢柱52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钢柱52一端与钢架51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间地表面,所述吊车梁54与吊运车身顶骨架小车55连接。
所述的侧围胎具固定钩33包括挂钩限位块331、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332、设置在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332底部的固定钩333、以及将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332和固定钩333固定的弹簧334,所述弹簧334一端固定于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332的挂钩335,另一端与固定钩333的挂钩335连接,所述挂钩限位块331固定安装在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332下方的胎具固定平台1上,螺栓固定于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内,通过弹簧334连接到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332上,旋转侧围胎具固定钩33,将其悬挂至挂钩限位块331上,所述侧围胎具固定钩33旋转角度为-60°~60°。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人工推动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的外侧位置,此时滚轴62固定,滚轮63置于滚轴62与导轨槽61间距中,在导轨槽61上做直线往复运动,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的移动保证车身骨架的宽度;将车身底骨架定位固定后,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胎具35分别以窗上沿横梁43为基准,立放固定安装在合车胎具的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上;定位块31支撑侧围骨架部位的纵梁宽度与定位支架座41的支撑面的尺寸吻合,操作焊接在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围胎具35上的自锁夹紧夹具32,将侧围骨架夹紧,侧围骨架固定后,推动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使其在底架直线滑轨机构6上移动,滚轮63在导轨槽61上运动,推进胎具固定平台1两侧至车身宽度位置,根据车身底骨架边纵梁与边横梁尺寸进行定位;左、右侧围骨架和底骨架精确定位后,使侧围胎具固定钩33旋转,悬挂至挂钩限位块331上,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2的支撑杆焊接在胎具固定平台1,左侧侧围胎具34和右侧侧围围胎具35分别焊接在左侧围固定座36和右侧围固定座37上;组合胎具完成后,操作顶骨架吊运装置5的小车55,将顶骨架吊起,转运并水平固定在左、右侧围骨架总成上,用焊接或铆接方式进行连接;操作后围夹紧机构4的定位支架42至一定角度,将车身后围骨架立放,固定在定位支架座41的支撑面上,旋转定位支架42夹紧车身后围骨架,定位后用焊接的方式将对接接触面进行焊接,完成车身五大骨架合车工序。
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包括胎具固定平台 ,其特征在于,所述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包括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后围定位机构和底架直线滑轨机构: 
所述的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是由底骨架定位座和设置在底骨架定位座底部的支撑杆构成;
所述的车身侧骨架夹紧机构分别设置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两侧的胎具固定平台上,其包括定位块、自锁夹紧夹具、侧围胎具固定钩以及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所述定位块分别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横梁的两端,所述自锁夹紧夹具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定位块之间的横梁上,所述侧围胎具固定钩分别固定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底部横梁的两端;
所述的后围夹紧机构包括定位支架座和定位支架,所述定位支架座分别设置在窗上沿横梁与窗下沿横梁之间的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的同侧,所述定位支架与定位支架座连接;
所述的底架直线滑轨机构包括导轨槽、滚轴、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以及滚轮,所述导轨槽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外侧的胎具固定平台上,且分别与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底部横梁垂直,所述滚轴设置在胎具固定平台内,且与所述导轨槽垂直,所述滚轮一端安装在左侧围固定座或右侧围固定座,一端置于滚轴与导轨槽间距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骨架定位座由槽钢组合成的,且与胎具固定平台平行的阶梯架,在所述阶梯架的底部设置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至少四个,且与胎具固定平台垂直,其一端与胎具固定平台连接,另一端与阶梯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块是“L”形定位块,所述“L”形定位块顶部分别安装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横梁的两端,所述“L”形定位块的伸出端呈自由状态,所述“L”形定位块的宽度为左侧侧围胎具或右侧侧围胎具窗上沿横梁的高度;所述自锁夹紧夹具与所述定位块并排,且等间距分别设置在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顶部定位块之间的横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支架是方形杆,所述方形杆设置在定位支架座上,其一端与定位支架座连接,另一端呈自由状态,所述定位支架沿与定位支架座连接处旋转角度范围为0°~100°,用于后围骨架的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的同侧分别设置斜阶梯架,所述斜阶梯架底部固定在左侧围固定座和右侧围固定座上,其顶部分别与左侧侧围胎具和右侧侧围胎具的窗上沿横梁和窗下沿横梁连接,在所述斜阶梯架两侧安装有护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身底骨架定位机构正上方的车间顶部设置顶骨架吊运装置,所述顶骨架吊运装置是由设有滑槽的钢架、支撑钢架的钢柱、与钢柱垂直的吊钩、嵌合在钢架滑槽内的吊车梁以及在钢架上左右移动的吊运车身顶骨架小车组成,所述钢架安装在车间顶部,在所述钢架两端设置钢柱,所述钢柱设有滑槽,所述吊钩与钢柱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钢柱一端与钢架连接,另一端固定在车间地表面,所述吊车梁与吊运车身顶骨架小车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围胎具固定钩包括挂钩限位块、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设置在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底部的固定钩、以及将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和固定钩固定的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于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的挂钩,另一端与固定钩的挂钩连接,所述挂钩限位块固定安装在侧围胎具固定钩钢板下方的胎具固定平台上。
CN201320869477.4U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08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9477.4U CN203610897U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69477.4U CN203610897U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610897U true CN203610897U (zh) 2014-05-28

Family

ID=50763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69477.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610897U (zh) 2013-12-26 2013-12-26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61089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9818A (zh) * 2014-08-28 2015-03-25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车的车架定位工装
CN108942052A (zh) * 2018-09-04 2018-12-07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带翻转功能的客车车身骨架焊接夹具
CN112122855A (zh) * 2020-09-28 2020-12-25 天津市伟泰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连接杆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48059A (zh) * 2022-03-02 2022-03-29 山东鸿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焊接辅助装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39818A (zh) * 2014-08-28 2015-03-25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车的车架定位工装
CN104439818B (zh) * 2014-08-28 2016-04-06 安徽星马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混凝土搅拌车的车架定位工装
CN108942052A (zh) * 2018-09-04 2018-12-07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带翻转功能的客车车身骨架焊接夹具
CN108942052B (zh) * 2018-09-04 2023-06-20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一种带翻转功能的客车车身骨架焊接夹具
CN112122855A (zh) * 2020-09-28 2020-12-25 天津市伟泰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 连接杆焊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248059A (zh) * 2022-03-02 2022-03-29 山东鸿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焊接辅助装置
CN114248059B (zh) * 2022-03-02 2022-05-24 山东鸿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型焊接辅助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610897U (zh) 一种客车自制车身骨架合车胎具
CN206200431U (zh) 一种客车侧围骨架焊接工装
CN209623987U (zh) 一种变轴距白车身刚度试验台
CN202591890U (zh) 司机室门框组焊工装
CN202240273U (zh) 不锈钢铁道客车侧墙组焊随行夹具
CN201769017U (zh) 轨道式焊接工作架
CN201165178Y (zh) 一种轮胎总成装配夹具
CN102009305A (zh) 一种车架拼装生产线及其使用方法
CN201338169Y (zh) 高速动车组车顶组焊装置
CN202517214U (zh) 上轿底焊接夹具
CN202174519U (zh) 一种平-集车锁闭装置的组装定位装置
CN204747875U (zh) 低地板司机室组焊工装
CN201889613U (zh) 一种车架拼装生产线
CN103801873A (zh) 地磅端头板柔性焊接夹具
CN203156276U (zh) 一种单个枕梁低地板电车的车体焊接组合夹具
CN202639713U (zh) 客车车身左右侧围骨架总成立式组焊夹具设备
CN202938740U (zh) 一种汽车涂装滑撬的检测装置
CN103612051B (zh) 一种地磅龙门架焊接机器人系统
CN204735895U (zh) 车顶边梁组焊工装
CN215200789U (zh) 轨道客车轴箱体加工定位夹具
CN202701653U (zh) 铁路货车侧墙板与角柱自动焊接装置
CN207593133U (zh) 一种单轨车底架总成组焊工装
CN209125190U (zh) 一种列车侧墙组焊工装
CN204346735U (zh) 发动机台架起落安装装置
CN205254402U (zh) 汽车后轴总成焊接夹具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28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