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86477U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86477U CN203586477U CN201320713348.6U CN201320713348U CN203586477U CN 203586477 U CN203586477 U CN 203586477U CN 201320713348 U CN201320713348 U CN 201320713348U CN 203586477 U CN203586477 U CN 2035864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malleation
- ventilating
- negative pressure
- ventilat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9692 water ato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31 hot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505 pernicious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包括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所述正压风道系统设有进风管(1)和正压风井(2),负压风道系统设有用于排风的负压风井(3),所述正压风井(2)内设有温度调节装置,该温度调节装置为地源热泵,所述进风管(1)内设有空气洁净装置(8)。该通风系统采用正压风道和负压风道配合使用,形成自然通风,让空气自然流动,增加了建筑的通风和温度调节效果;正压风井内设置温度调节装置,可以对进风温度进行调节,一年四季提供温度舒适的空气送入房间,气流均匀,形成舒适的温度环境;进风管内设有空气洁净装置,过滤进风空气中的细菌和灰尘,提高室内空气的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通风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可以进行温度调节的建筑通风系统。
背景技术
建筑物一般采用自然通风,是依靠室内外风力造成的风压或室内外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使新鲜空气进入室内,室内空气排到室外的通风方式。一般传统建筑的自然通风是靠对流形成的,这就要求建筑的朝向必须面向风向,但是风向是在变化的,风大一些也不能开门窗,在很大一部分时间家中是没有舒适的空气质量,同时由于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像北方PM2.5污染形成的雾霾天气,使自然通风中室内空气的质量下降,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建筑物一般都是采用空调对室内空气温度进行控制,但存在能耗较大,且房间必须密闭,没有形成室内外空气交换,室内空气质量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可以提供舒适温度和较好空气质量的建筑通风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包括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所述正压风道系统设有进风管和正压风井,该进风管位于建筑物的底端,进风管的出风口连通正压风井的入风口,正压风井通过室内进风口连通建筑物内需要通风的房间,所述负压风道系统设有用于排风的负压风井,房间通过室内排风口与通风层连通,通风层与负压风井连通,负压风井的室外出风口位于建筑物的顶端,所述正压风井内设有温度调节装置,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为地源热泵。
进一步地,所述地源热泵包括设于建筑物地下的室外循环系统、设于正压风井内的室内循环系统以及位于建筑物内的压缩机系统。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内设有空气洁净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管连通多个彼此平行设置的正压风井。
进一步地,沿负压风井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通风层,该通风层的长度大于房间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室内进风口处设有风量调节阀。
进一步地,所述正压风井连接有冷凝水处理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包括冷凝水回收装置和水雾化装置。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温度可控建筑通风系统采用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配合使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增加了建筑的自然通风效果,在正压风井内设有温度调节装置,利用地源热泵原理调节正压风道内进风的温度,一年四季提供温度舒适的空气送入房间,气流均匀,形成舒适的温度环境,没有机械的噪音;采用地源热泵装置,利用全年水温变化不大的地源能作为冷热媒,节约了大量能源;通过在正压风道系统的进风管内设置空气洁净装置,可以清除进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提高室内进风空气的质量;在空气干燥时,通过水雾化系统把雾化水补充到正压风道中,增加正压风道内空气湿度,进一步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根据建筑物的结构配套有多个正压风井,在正压风井上设有多个室内进风口,可以实现与建筑物中每个房间连通,结构简单,布置方便,有效的减少了楼层风管的占用面积,不占用房间的空间高度;设置通风层可以防止排气回流以及增加房间的隔声效果,以及增加通风效果;室内进风口处设有风量调节阀,可根据需求调节进风的大小。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可更容易地领会并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方面和附带优点,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正压风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负压风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管,2、正压风井,3、负压风井,4、室内进风口,5、房间,6、室内排风口, 7、循环水管,8、空气洁净装置,9、通风层,10、冷凝水处理装置,11、排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该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包括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
如图1所示,正压风道系统主要由进风管1、空气洁净装置8、温度调节装置、正压风井2、室内进风口4以及设置在该室内进风口4处的风量调节阀组成,进风管1的出风口连通正压风井2的入风口,正压风井2通过室内进风口4连通建筑物内需要通风的房间5;其中进风管1设置在建筑物的下端位置,空气洁净装置8设置在室外进风口1处,该空气洁净装置8可以采用活性炭空气过滤器,对进风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灰尘进行过滤。
温度调节装置为地源热泵,包括设于建筑物地下的室外循环系统、设于正压风井(2)内的室内循环系统以及位于建筑物内的压缩机系统。地源热泵的室外循环系统主要由地埋管和地埋管填料组成,地埋管相当于室外地下换热器,将水通过地埋管在地下循环,并进行热交换,地埋管填料是地埋管的辅助材料,是为了让地埋管能够更好的在地下达到换热效果。地源热泵的室内循环系统中包含循环水管7,地下水通过该循环水管7可分为多路在各个正压风井2内流动,完成制冷或采暖,夏天温度较高的进风与循环水管7中温度较低的地下水进行热交换,通过室内进风口4将冷风压入房间5内,冬天可以将热风压入房间5内,由于地表水四季的温度变化不大,可使房间5内一年四季控制在18至26度范围,形成夏天制冷,冬天采暖的效果;同时设置有冷凝水处理装置10,包括冷凝水回收装置和水雾化装置,对夏天制冷的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在空气干燥时,对回收的冷凝水进行水雾化处理,送入正压风道。
负压风道系统主要由室内排风口6、通风层9、负压风井3、排风机11组成,房间5通过室内排风口6与负压风井3连通,负压风井3的室外出风口位于建筑物的顶端,排风机11设置在负压风井3的顶端,正常通风时是利用大气压差自然排风;当大气压差极小,通风效果不好时,启动排风机11的电机,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机的转速,保证负压风道的负压强,可以24小时持续不间断的提供新鲜空气。在负压风道系统内还设置有冷凝水回收装置,对夏天产生的冷凝水进行回收,最终汇到正压风道系统中的冷凝水处理装置10内一并处理。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正压风井2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采用多个正压风井2通风,每个正压风井2上开设有数量与建筑楼层数相适配的室内进风口4,该室内进风口4对应连通需要通风的房间5,采用多个正压风井2可以连通建筑物中需要通风的所有房间,结构简单,布置方便,有效的减少了楼层风管的占用空间面积,且每个室内进风口4处都设有风量调节阀,可以满足不同人群要求。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负压风井3的结构示意图,室内排风口6设置在需要通风的房间5顶端,室内空气从室内排风口6排出,然后经过通风层9与负压风井3连通,该通风层9沿负压风井3内壁设置,其长度大于房间5的高度,可以用来防止排气的回流,增加房间的隔声,增加通风效果,空气大气压差的作用下沿着负压风井3向上流动并从负压风井3顶端的室外出风口排出,形成自然通风。负压风井顶端设有排风机,当风速极小,气压低的情况下,自动切换电动风机,进行排风形成负压,保证负压风道的负压强,使得该通风系统24小时持续不间断的提供新鲜空气。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
采用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的建筑通风系统,依靠室内外风力造成的风压或室内外温度差造成的热压使得室内空气在负压的作用下自然流动,形成自然通风。新鲜空气从建筑物下端的进风管1进入,通过空气洁净装置8过滤后进入正压风井2内,地源热泵的室内循环系统通过循环水管7对进风温度进行调节,然后从室内进风口4进入各个房间5,房间5中的浑浊空气从设置在各房间5顶端的室内排风口6排出,经过通风层9与负压风井3连通,在负压的作用下沿负压风井3向上流动,最终从负压风井3顶端的室外出风口排出。使用该建筑通风系统时,可以把房间5的窗户关闭,增强通风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包括正压风道系统和负压风道系统,所述正压风道系统设有进风管(1)和正压风井(2),该进风管(1)位于建筑物的底端,进风管(1)的出风口连通正压风井(2)的入风口,正压风井(2)通过室内进风口(4)连通建筑物内需要通风的房间(5),所述负压风道系统设有用于排风的负压风井(3),房间(5)通过室内排风口(6)与通风层(9)连通,通风层(9)与负压风井(3)连通,负压风井(3)的室外出风口位于建筑物的顶端,所述正压风井(2)内设有温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调节装置为地源热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源热泵包括设于建筑物地下的室外循环系统、设于正压风井(2)内的室内循环系统以及位于建筑物内的压缩机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内设有空气洁净装置(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管(1)连通多个彼此平行设置的正压风井(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沿负压风井(3)的内壁设置有多个通风层(9),该通风层(9)的长度大于房间(5)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进风口(4)处设有风量调节阀。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风井(2)连接有冷凝水处理装置(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水处理装置(10)包括冷凝水回收装置和水雾化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13348.6U CN203586477U (zh) | 2013-11-13 | 2013-11-13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713348.6U CN203586477U (zh) | 2013-11-13 | 2013-11-13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86477U true CN203586477U (zh) | 2014-05-07 |
Family
ID=50584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713348.6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586477U (zh) | 2013-11-13 | 2013-11-13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86477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1666A (zh) * | 2013-11-13 | 2014-02-19 |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CN104197562A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地热源温控方式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系统及方法 |
CN106855287A (zh) * | 2017-02-28 | 2017-06-16 | 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专用散热风道系统 |
CN111985026A (zh) * | 2020-07-27 | 2020-11-24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基于热分层高度的建筑高效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
-
2013
- 2013-11-13 CN CN201320713348.6U patent/CN203586477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91666A (zh) * | 2013-11-13 | 2014-02-19 |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CN103591666B (zh) * | 2013-11-13 | 2016-09-21 | 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CN104197562A (zh) * | 2014-07-30 | 2014-12-10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地热源温控方式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系统及方法 |
CN104197562B (zh) * | 2014-07-30 | 2016-08-17 | 国家电网公司 | 基于地热源温控方式的变电站二次设备布置系统及方法 |
CN106855287A (zh) * | 2017-02-28 | 2017-06-16 | 苏州昆仑绿建木结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建筑专用散热风道系统 |
CN111985026A (zh) * | 2020-07-27 | 2020-11-24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基于热分层高度的建筑高效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
CN111985026B (zh) * | 2020-07-27 | 2024-02-09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基于热分层高度的建筑高效自然通风设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591666B (zh)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
CN202338980U (zh) | 往复式热回收新风系统 | |
CN2901129Y (zh) | 反吹清灰式室内空气换气机 | |
CN202083038U (zh) | 一种带加湿功能的空调器 | |
CN105003974A (zh) | 一体式节能新风空调 | |
CN206018866U (zh) | 一种热回收型家用新风装置 | |
CN203586477U (zh) | 一种具有温度调节功能的建筑通风系统 | |
CN202432634U (zh) | 智能新风换气机 | |
CN203310034U (zh) | 一种用于建筑通风降温的屋顶新风装置 | |
TWM406062U (en) | Ventilation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equipment for green building | |
CN204466526U (zh) | 全阶段饲养猪舍新型通风构造 | |
CN207501355U (zh) | 一种绿色建筑用通气设备 | |
CN105091179A (zh) | 一种分体式新风机 | |
CN208983493U (zh) | 一种双向流净化热回收加湿机 | |
CN204902111U (zh) | 一种带全热交换功能的置换式挂壁新风机 | |
CN207350698U (zh) | 一种新型空气处理系统 | |
CN207146728U (zh) | 一种应用于智能建筑的换气系统 | |
CN207395163U (zh) | 一种新型组合式空气处理机 | |
CN206430286U (zh) | 冷风机 | |
CN206669962U (zh) | 橱柜式净化全热新风机 | |
CN201628319U (zh) | 组合式新风综合处理机 | |
CN108361907A (zh) | 一种节能型室内新风装置 | |
CN204494642U (zh) | 家用新风节能换气热回收式中央空调一体机 | |
CN212673399U (zh) | 一种康养微环境模拟装置 | |
CN203949292U (zh) | 一种可换气的新型空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5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1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