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42984U -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42984U CN203542984U CN201320503248.0U CN201320503248U CN203542984U CN 203542984 U CN203542984 U CN 203542984U CN 201320503248 U CN201320503248 U CN 201320503248U CN 203542984 U CN203542984 U CN 2035429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upper die
- mold
- membrane module
- injection mold
- die compon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3475 lamin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720 hydraulic 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030 lamin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10000004210 tooth component Anatomy 0.000 claims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abstract 4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abstract 4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叠层注塑模具,该模具包括一上模组件和设置在该上模组件两侧的第一、二下模组件,第一、二下模组件通过一同步开合模机构驱动,相对上模组件做开合动作。同步开合模机构中设有的齿条设置有最大行程挡止部,于上模组件上设置有与该最大行程挡止部配合的耐磨块,该耐磨块贴合抵顶住齿条的非齿面,所述齿轮和齿条平齐或沉入模具的外表面。该模具的双向顶出系统设有的顶针板通过油缸驱动,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中设有的下模板与底板形成的封闭腔体中。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减少了装配零件,在安装方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构件的设置位置,使构件不易损坏,以节省模具空间,提高模具生产时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尤其是指一种具有两个分型面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现有叠层模的特点是在不加大注塑机规格的情况下增加模具分型面来增加模具穴数,提高产品的产量,类似于将两套模具同时叠放在一台注塑机上生产。在同等注塑机规格、注塑成型周期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效率能提高一倍。叠层模一般有多个分型面,模具开模时难以达到多个分型面开合模的同步性,这会影响模腔成型品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叠层注塑模具。该模具减少装配零件,在安装方便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构件的设置位置,使构件不易损坏,以节省模具空间,提高模具生产时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该模具包括一上模组件和设置在该上模组件两侧的第一、二下模组件,第一、二下模组件通过一同步开合模机构驱动,相对上模组件做开合动作;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包括装设在上模组件上的齿轮,与该齿轮啮合传动的上、下齿条装设在第一、二下模组件上;于所述第一、二 下模组件中装设有双向顶出系统。
进一步,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条设置有最大行程挡止部,于上模组件上设置有与该最大行程挡止部配合的挡止块。所述挡止块为一耐磨块,该耐磨块贴合抵顶住齿条的非齿面。
进一步,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轮平齐或沉入上模组件外表面装设在上模组件上,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条平齐或沉入第一、二下模组件外表面装设在第一、二上模组件上。所述齿轮装配有一轴承,该轴承固定在一主轴上,该主轴通过一螺丝固定在上模组件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二下模板与第一、二底板,所述双向顶出系统设有的顶针板通过油缸驱动,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中设有的下模板与底板形成的封闭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的同步开模机构的齿轮齿条不高出模具外表面设计,节省空间,此内置式的设计使模具不会在吊装、搬运时发生碰撞损坏。本实用新型在上、下齿条上设置有最大行程挡止部,以使模具在齿条的最大行程处开模完成,如此限位可防止开模时齿条超出行程,以防止中间上模组件坠落;本实用新型双向顶出系统的顶针板装设于模具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在任何时候顶针以及内部零件不易沾染灰尘,不会有别的零件脱落掉入模内,而造成模具无法复位。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同步开合模机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导柱导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式热流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所示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该模具包括一上模组件10和分别设置在该上模组件两侧的第一下模组件20和第二下模组件30,第一下模组件20和第二下模组件30分别固定于注塑机上。
如图1至4所示的第一下模组件20和第二下模组件30构件组成相同,其均包括有第一下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31、及第一底板22和第二底板32,第一下模板21与第一底板22的相向侧面,及第二下模板31与第二底板32在相向侧面形成凹槽23、33,以在固定连接后的第一下模板21与第一底板22之间形成第一封闭腔体24,及在固定连接后的第二下模板31与第二底板32之间形成第二封闭腔体。所述第一下模组件20和第二下模组件30还包括 对应嵌设在第一下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31中的第一下模仁25和第二下模仁35,以在第一下模仁25和第二下模仁35对应形成如图2所示的第一模具分型面26和第二模具分型面36。
如图1至4所示,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采用封闭式液压抽芯顶出、回位的双向顶出系统70,模具开模完成后产品立刻顶出,并在模具合模前回位。所述双向顶出系统70中带有顶针的顶针板71、72分别通过液压油缸73、74驱动,并对应移动设置在上述第一封闭腔体24和第二封闭腔体34中。模具的顶针板71、72分别内置于第一下模组件20和第二下模组件30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在任何时候顶针以及内部其他零件不易沾染灰尘,且也不会有别的零件脱落掉入模内造成模具无法复位等问题,充分的提高模具可靠性。同时,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改变了顶针板的运动方式,顶针板71、72采用液压抽芯的运动方式。将液压油缸73、74分别安装于第一下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31上,不仅结构简单,只需购买标准件安装在模具上即可,而且节省模具空间。
请结合图1、2、3、7所示,上模组件10上装设有导柱导向机构40,所述具体的说,上模组件10包括一中间脱模板11及装设在该脱模板11两侧的第一上模板12和第二上模板13,于第一上模板12和第二上模板13上分别装设有导柱导向机构40的导柱41、42。导柱41、42用于对应插置定位在第一下模板21和第二下模板31上设置有定位孔中。通过导柱41、42的支撑和导向作用辅助实现第一下模组件20和第二下模组件30相对上模组件10的开合动作。
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叠层注塑模具采用整体式热流道系统50,该整体式热流道系统50的主热嘴51、52设置在上模组件10的中间脱模板11上, 并和注塑机射嘴直接对接。注塑生产时熔料通过主热嘴51、52分别对应进入第一下模仁25和第二下模仁35的模穴型腔,流道全程加热,产品60生产时不产生料头,为产品生产节省成本。
如图1、2、3所示的第一下模组件20和第二下模组件30是通过一同步开合模机构80驱动,相对上模组件10做开合动作,以使模具的第一模具分型面26和第二模具分型面36同步开模。所述同步开模机构80在一限位机构的作用下停止开模,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固定在其中一下模板上的限位块91、一对应固定在其中一上模板上的限位开关92。如图5、6所示的同步开合模机构80包括固定装设在上模组件10的中间脱料板11上的齿轮81,与该齿轮81啮合传动的上、下齿条82、83分别固定装设在第二下模板31和第一下模板21上。模具开模或合模时,上、下齿条82、83带动齿轮81旋转,在齿条力的相互作用下,将齿轮81保持在中心位置旋转,实现同步等距开模。
为减小齿轮齿条占用的空间及减小齿轮齿条在吊装、搬运时的意外损坏,本实用新型中的齿轮齿条不高出模具外表面设计。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同步开合模机构80中的齿轮81平齐或沉入上模组件10的中间脱料板11及第一、二上模板12、13的外表面,以装设在上模组件件10的中间脱料板11上;上、下齿条82、83平齐或沉入第一、二下模组件20、30的第一、二下模板21、31及第一、二底板22、32的外表面,以装设在第一、二上模组件20、30的第一、二下模板21、31上。
由于模具的导柱41、42长度有限,为防止开模时齿条的行程超出行程而发生上模组件10坠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上、下齿条82、83上设置有最大行程挡止部821、831,以形成7字型齿条;于上模组件10的中间脱料板11上的相应位置设置有与最大行程挡止部821、831配合的挡止块84、85。所 述挡止块84、85为一耐磨块,该耐磨块贴合抵顶住上、下齿条82、83的非齿面,以削除齿轮齿条在装配时存在的间隙,及削除上、下齿条82、83在与齿轮81啮合传动中产生的摆动现象。
为优化齿轮的装配固定方式,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齿轮81装配有一轴承86,该轴承86固定在一主轴87上,该主轴87通过一螺丝88固定在上模组件10的中间脱料板11上。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一上模组件和设置在该上模组件两侧的第一、二下模组件,第一、二下模组件通过一同步开合模机构驱动,相对上模组件做开合动作;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包括装设在上模组件上的齿轮,与该齿轮啮合传动的上、下齿条装设在第一、二下模组件上;于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中装设有双向顶出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条设置有最大行程挡止部,于上模组件上设置有与该最大行程挡止部配合的挡止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块为一耐磨块,该耐磨块贴合抵顶住齿条的非齿面。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轮平齐或沉入上模组件外表面装设在上模组件上,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条平齐或沉入第一、二下模组件外表面装设在第一、二上模组件上。
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轮装配有一轴承,该轴承固定在一主轴上,该主轴通过一螺丝固定在上模组件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开合模机构中的齿轮装配有一轴承,该轴承固定在一主轴上,该主轴通过一螺丝固定在上模组件上。
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二下模板与第一、二底板,所述双向顶出系统设有的顶针板通过油缸驱动,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中设有的 下模板与底板形成的封闭腔体中。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二下模板与第一、二底板,所述双向顶出系统设有的顶针板通过油缸驱动,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中设有的下模板与底板形成的封闭腔体中。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二下模板与第一、二底板,所述双向顶出系统设有的顶针板通过油缸驱动,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中设有的下模板与底板形成的封闭腔体中。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叠层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包括第一、二下模板与第一、二底板,所述双向顶出系统设有的顶针板通过油缸驱动,移动设置在所述第一、二下模组件中设有的下模板与底板形成的封闭腔体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03248.0U CN203542984U (zh) | 2013-08-16 | 2013-08-16 |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03248.0U CN203542984U (zh) | 2013-08-16 | 2013-08-16 |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42984U true CN203542984U (zh) | 2014-04-16 |
Family
ID=50461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0324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2984U (zh) | 2013-08-16 | 2013-08-16 |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4298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3600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联动叠层注塑模具 |
CN113103471A (zh) * | 2021-04-06 | 2021-07-13 | 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弹簧气囊硫化用同步合模模具及合模方法 |
-
2013
- 2013-08-16 CN CN201320503248.0U patent/CN20354298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03600A (zh) * | 2016-06-22 | 2016-10-12 | 宁波双林模具有限公司 | 一种联动叠层注塑模具 |
CN113103471A (zh) * | 2021-04-06 | 2021-07-13 | 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弹簧气囊硫化用同步合模模具及合模方法 |
CN113103471B (zh) * | 2021-04-06 | 2023-03-03 | 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弹簧气囊硫化用同步合模模具及合模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105331U (zh) | 一种纱轴注塑模具 | |
CN202123628U (zh) | 汽车模具行位内抽式脱模机构 | |
CN102555173A (zh) | 一种油电复合精密注塑成型注塑机 | |
CN208133456U (zh) | 双模直压式注塑成型机 | |
CN203542984U (zh) | 一种叠层注塑模具 | |
CN202011125U (zh) | 模内转印注塑成型模具 | |
CN202965121U (zh) | 一种用于注塑机、压铸机上的直压式锁模机构 | |
CN102205608B (zh) | 模具螺纹脱模机构及其保险脱模方法 | |
CN102632569B (zh) | 一种弧形中空产品塑胶模具的组合式抽芯装置 | |
CN203221626U (zh) | 一种镶式移动压柱模结构 | |
CN102248669A (zh) | 一种用于吹塑机的开合模机构 | |
CN201371554Y (zh) | 一种注塑模具对称行位抽芯机构 | |
CN210759071U (zh) | 一种注塑生产用调模距装置 | |
CN203236657U (zh) | 油封盖注塑模具 | |
CN202668894U (zh) | 一种具有前模顶出机构的注塑模具 | |
CN203004247U (zh) | 一种新型自动切断浇口装置 | |
CN221456627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合模机构 | |
CN201881498U (zh) | 摆动脱模机构 | |
CN202895619U (zh) | 一种带有推板机构的笔记本转轴模具 | |
CN201357551Y (zh) | 一种自动切水口模具 | |
CN202006560U (zh) | 闸门式塑胶双色模 | |
CN201800197U (zh) | 改进型高精度叠层高速注塑模具 | |
CN206383407U (zh) | 用于制造笔记本电脑上盖的模具 | |
CN212948889U (zh) | 一种易于开模的注塑模具 | |
CN202507437U (zh) | 弧形中空产品塑胶模具的组合式抽芯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08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