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42563U - 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 Google Patents
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42563U CN203542563U CN201320657477.8U CN201320657477U CN203542563U CN 203542563 U CN203542563 U CN 203542563U CN 201320657477 U CN201320657477 U CN 201320657477U CN 203542563 U CN203542563 U CN 2035425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sing
- joint portion
- secondary handle
- actuated piece
- fixed pa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1074085 Scophthalmus aquos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527 percu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25F5/025—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 B25F5/026—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torque reaction bars for rotary tools in the form of an auxiliary hand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D—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portable power-driven percussive tools
- B25D17/04—Handles; Handle mounting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25F5/021—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guiding devices
- B25F5/023—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guiding devices with removably attached levels
- B25F5/024—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with guiding devices with removably attached levels as part of an auxiliary hand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rtable Power Tool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所述电动工具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结合部,所述副把手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副把手包括握持部、固定部和锁紧部,所述握持部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副把手和操作所述锁紧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从而将所述副把手连接到机壳,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三结合部作用从而锁紧所述副把手。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副把手的电动工具。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使用方便、节省空间、连接可靠。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副把手,特别是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电动工具,如钻、电锤,通常具有一个主把手,由使用者单手握持操作,然而,这类工具在工作时具有较大的冲击作用在人手上,单手握持难以保证操作需求,特别是在需要高扭矩或大作用力输出时,往往需要设置一副把手以增加握持的稳定性,满足操作需求,同时保证使用者安全,降低可能造成的伤害风险。
目前,市场上的带副把手的电动工具,副把手与工具之间多是通过环套或螺纹连接。环套连接需要穿过机壳头部,操作不便且占用机壳轴向空间使得整机轴向尺寸增大。螺纹连接,副把手与工具只有一个连接点,连接不稳固。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节省空间、连接可靠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所述电动工具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结合部,所述副把手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副把手包括握持部、固定部和锁紧部,所述握持部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副把手和操作所述锁紧部,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从而将所述副把手连接到机壳,所述锁紧部用于与所述第三结合部作用从而锁紧所述副把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分布,所述副把手能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与机壳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为位于机壳上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平均分布。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锁紧部包括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和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固定部内的锁紧件,操作所述握持部,使得所述致动件作用在所述锁紧件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机壳第三结合部之间产生压力,将固定部与机壳锁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致动件为杆状,所述锁紧件为钢球,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用于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主延伸轴线开设有一孔且具有一面向所述机壳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孔贯通,所述锁紧件容纳在所述凹槽中且能够部分突出所述凹槽,所述致动件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容纳在所述孔中。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孔内至少部分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致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作用的外螺纹,所述致动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锁紧件作用的周向斜面。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与纵向轴线和主延伸轴线均垂直,所述锁紧部包括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另一端具有与所述螺纹孔啮合的外螺纹。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三结合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之间,所述第三结合部为所述机壳的一部分或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由高耐磨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致动件端部适配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由传动机构驱动的工作头以及从机壳延伸的主把手及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机壳上的副把手,所述副把手包括握持部、固定部和锁紧部,所述握持部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副把手和操作所述锁紧部,所述机壳上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结合部,所述第三结合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之间,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从而将所述副把手连接到机壳,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三结合部作用从而锁紧所述副把手。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分布,所述副把手能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地与机壳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为位于机壳上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平均分布。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锁紧部包括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和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固定部内的锁紧件,操作所述握持部,使得所述致动件作用在所述锁紧件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机壳第三结合部之间产生压力,将固定部与机壳锁紧。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致动件为杆状,所述锁紧件为钢球,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用于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主延伸轴线开设有一孔且具有一面向所述机壳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孔贯通,所述锁紧件容纳在所述凹槽中且能够部分突出所述凹槽,所述致动件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容纳在所述孔中。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与纵向轴线和主延伸轴线均垂直,所述锁紧部包括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另一端具有与所述螺纹孔啮合的外螺纹。
所述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固定部与沿机壳纵向轴线周向分布的第一、第二结合部啮合,连接可靠;副把手仅围绕机壳周向的一部分,不用穿过机壳头部安装且占用空间较小,减小整机轴向尺寸;通过操作握持部使得锁紧部与机壳第三结合部作用即可锁紧副把手,操作方便;第一、第二结合部可以位于周向的任意位置,还可以具有多个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将副把手固定在需要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副把手与电动工具连接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副把手与电动工具机壳连接示意图。
图3是图2的部分剖视图。
图4是图1中的副把手的固定部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副把手与电动工具机壳连接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附图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副把手100,可拆卸地连接到电动工具200,为使用者提供辅助握持部。在本实用新型中,电动工具200为钻,可以理解,电动工具200也可以为其他任何需要设置副把手的工具,如电锤、角磨等。电动工具200包括机壳210、设置在机壳210内的电机(图未示)和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图未示)、由传动机构驱动的工作头220以及从机壳210延伸的主把手230。副把手100可拆卸固定在机壳210靠近工作头220的前端,可以理解副把手100也可以固定在机壳210的其他位置。
下面具体描述副把手100与机壳210的连接结构,结合图2,机壳210具有一纵向轴线X,且具有围绕纵向轴线X周向分布的第一结合部211及第二结合部212。副把手100基本垂直于纵向轴线X地与机壳210的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结合,这样使得连接更加可靠。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为位于机壳210上的凹槽,优选与机壳210一体成型,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可以位于周向的任意位置,优选为周向平均分布,还可以具有多个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将副把手100固定在需要的位置。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也可以位于与机壳210连接的单独壳体部分上,该壳体部分优选是金属的,以增加连接强度,应该将其理解为机壳210的一部分。副把手100包括握持部110、固定部120和锁紧部130,握持部110用于使用者握持副把手100和操作锁紧部130,固定部120与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结合以将副把手100连接到机壳210,锁紧部130用于将固定部120与机壳210锁紧或松开。
请同时参阅图3、图4,机壳210具有第三结合部213,第三结合部213位于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之间,锁紧部130与第三结合部213作用从而锁紧副把手100,可以理解,第三结合部213也可以位于机壳其他位置。固定部120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Y和大致垂直与主延伸轴线Y延伸的两个卡合件121、122,卡合件121、122分别与机壳210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结合,在与机壳210连接时主延伸轴线Y和卡合件121、122均与纵向轴线X垂直。卡合件121、122与固定部120是一体成型的,可以理解,卡合件121、122也可以是与固定部120连接的单独构件。沿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在纵向轴线X方向滑动固定部120使得卡合件121、122与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结合,此时,卡合件121、122与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之间仍具有间隙,副把手100可相对于机壳210活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结合部211、212的凹槽的数目为4个,卡合件121、122分别与相邻的凹槽结合,相邻的凹槽之间形成突起214,突起214部分延伸过凹槽,从而避免副把手100从机壳210径向脱离。
锁紧部130包括与握持部110固定连接的致动件131和至少部分容纳在固定部120内的锁紧件132,本实施例中,致动件131为杆状,锁紧件132为钢球,固定部120沿主延伸轴线Y开设有一孔125且具有一面向机壳的凹槽126,凹槽126与孔125贯通,锁紧件132容纳在凹槽126中且能够部分突出凹槽126,致动件131一端与握持部110固定连接,本实施例是通过在金属致动件131一端形成削边,然后与塑料握持部110一体注塑,可以理解,致动件131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与握持部110固定连接,致动件131另一端容纳在孔125中。副把手100与机壳210连接还未锁紧时,锁紧件132与机壳210上的第三结合部213接触但没有压力,本实施例中第三结合部213为机壳210的一部分。操作握持部110,使得致动件131作用在锁紧件132上,锁紧件132与机壳第三结合部213之间产生压力,卡合件121、122向远离机壳的方向运动,卡合件121、122与突起214之间的间隙减小,将固定部120的卡合件121、122与机壳的突起214锁紧。本实施例中,孔125内至少部分设置有内螺纹126,致动件131上设置有与内螺纹126作用的外螺纹1311,旋转握持部110,与握持部110固定的致动件131一同旋转,同时由于螺纹的作用,致动件131相对固定部120沿主延伸轴线Y移动。致动件131上还设置有与锁紧件132作用的周向斜面1312,当旋转握持部110使致动件131沿主延伸轴线Y移动到斜面1312接触到锁紧件132时,锁紧件132同时被机壳上的第三结合部213限制,这样锁紧件132受到上下的挤压,而卡合件121、122与突起本身有间隙,致动件131又与固定部120刚性连接,从而锁紧件132在受压的情况下产生了向上的分力,此力传递到致动件131上,而致动件131又传递到固定部120上,卡合件121、122向远离机壳的方向运动,卡合件121、122与突起214之间的间隙减小,当握持部110旋转的力越大,固定部120往上抬的力也就越大,使固定部120紧紧的卡在机壳210上,从而达到固定副把手100的作用;当旋转握持部110使致动件131的斜面1312与锁紧件132脱离时,正好相反,作用在锁紧件132上的压力减小,固定部120的卡合件121、122与机壳的突起214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松开副把手100。在本实施例中,孔125为通孔,致动件131另一端部上设置挡圈133和卡圈134,挡圈133和卡圈134与孔125内的台阶面作用,防止致动件131从固定部120脱离。
图5、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副把手100',下面仅描述其与第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
固定部120'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125',螺纹孔125'具有中心轴线Z,中心轴线Z与纵向轴线X和主延伸轴线Y均垂直,锁紧部130'包括一端与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131',致动件131'另一端具有与螺纹孔125啮合的外螺纹1311'。沿机壳第一、第二结合部滑动固定部,卡合件分别与间隔的凹槽结合,旋转握持部使得致动件131'上的外螺纹1311'与螺纹孔125'作用时,致动件131'沿中心轴线Z靠近或远离机壳运动。旋转握持部使得致动件131'靠近机壳运动到致动件131'的另一端部与第三结合部213'接触时,致动件131'的另一端部被顶住无法继续运动,而由于螺纹的作用致动件131'和固定部120'又需要相对移动,这时卡合件在螺纹的作用下远离机壳运动,从而卡合件与机壳的突起之间的间隙减小,旋转握持部的力越大,卡合件与机壳的突起之间的间隙越小,使固定部紧紧的卡在机壳上,从而达到固定副把手100'的作用。当旋转握持部使致动件131'远离机壳移动时,正好相反,作用在卡合件上的力减小,固定部的卡合件与机壳的突起之间的间隙增大,从而松开副把手100'。螺纹孔125'也可以设置在与固定部120'连接的单独构件上,如选择一螺母标准件与固定部120'固定连接。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结合部也可以为设置在机壳上的单独构件,如凸台,优选由高耐磨性的材料制成,可以采取焊接、卡接等方法固定在机壳上,也可以与机壳一体成型,第三结合部具有与锁紧件或致动件另一端部适配的内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的固定部与沿机壳纵向轴线周向分布的第一、第二结合部啮合,连接可靠;副把手仅围绕机壳周向的一部分,不用穿过机壳头部安装且占用空间较小,减小整机轴向尺寸;通过操作握持部使得锁紧部与机壳第三结合部作用即可锁紧副把手,操作方便;第一、第二结合部可以位于周向的任意位置,还可以具有多个位置,使用者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将副把手固定在需要的位置。
以上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理进行阐述,并非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除了上述首选的具体实施方式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很多其他替代的或者修改的实施方式,这些替代的或者修改的实施方式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2)
1.一种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所述电动工具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结合部,所述副把手用于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副把手包括握持部、固定部和锁紧部,所述握持部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副把手和操作所述锁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用于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从而将所述副把手连接到机壳,所述锁紧部用于与所述第三结合部作用从而锁紧所述副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分布,所述副把手能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与机壳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为位于机壳上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平均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和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固定部内的锁紧件,操作所述握持部,使得所述致动件作用在所述锁紧件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机壳第三结合部之间产生压力,将固定部与机壳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为杆状,所述锁紧件为钢球,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用于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主延伸轴线开设有一孔且具有一面向所述机壳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孔贯通,所述锁紧件容纳在所述凹槽中且能够部分突出所述凹槽,所述致动件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容纳在所述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至少部分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致动件上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作用的外螺纹,所述致动件上还设置有与所述锁紧件作用的周向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与纵向轴线和主延伸轴线均垂直,所述锁紧部包括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另一端具有与所述螺纹孔啮合的外螺纹。
7.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用于电动工具的副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合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之间,所述第三结合部为所述机壳的一部分或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凸台,所述凸台由高耐磨性的材料制成,所述凸台具有与所述致动件端部适配的内表面。
8.一种电动工具,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传动机构、由传动机构驱动的工作头以及从机壳延伸的主把手及可拆卸地固定在所述机壳上的副把手,所述副把手包括握持部、固定部和锁紧部,所述握持部用于使用者握持所述副把手和操作所述锁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具有第一、第二、第三结合部,所述第三结合部位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之间,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从而将所述副把手连接到机壳,所述锁紧部与所述第三结合部作用从而锁紧所述副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分布,所述副把手能基本垂直于所述纵向轴线地与机壳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第一、第二结合部为位于机壳上的多个凹槽,所述凹槽围绕所述纵向轴线周向平均分布。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和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固定部内的锁紧件,操作所述握持部,使得所述致动件作用在所述锁紧件上,所述锁紧件与所述机壳第三结合部之间产生压力,将固定部与机壳锁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件为杆状,所述锁紧件为钢球,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用于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主延伸轴线开设有一孔且具有一面向所述机壳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孔贯通,所述锁紧件容纳在所述凹槽中且能够部分突出所述凹槽,所述致动件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另一端容纳在所述孔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动工具,所述机壳具有一纵向轴线,所述固定部大致为U形且具有主延伸轴线和大致垂直于所述主延伸轴线延伸的两个卡合件,所述卡合件分别与机壳上的第一、第二结合部结合,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设置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具有中心轴线,所述中心轴线与纵向轴线和主延伸轴线均垂直,所述锁紧部包括一端与所述握持部固定连接的致动件,所述致动件另一端具有与所述螺纹孔啮合的外螺纹。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57477.8U CN203542563U (zh) | 2013-10-23 | 2013-10-23 | 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
US14/518,099 US9914205B2 (en) | 2013-10-23 | 2014-10-20 | Auxiliary handle and electric tool having the same |
DE201420105072 DE202014105072U1 (de) | 2013-10-23 | 2014-10-23 | Hilfshandgriff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Elektrowerkzeug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657477.8U CN203542563U (zh) | 2013-10-23 | 2013-10-23 | 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42563U true CN203542563U (zh) | 2014-04-16 |
Family
ID=504607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657477.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42563U (zh) | 2013-10-23 | 2013-10-23 | 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14205B2 (zh) |
CN (1) | CN203542563U (zh) |
DE (1) | DE202014105072U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4105072U1 (de) | 2013-10-23 | 2015-01-29 | Cherv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mited | Hilfshandgriff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Elektrowerkzeug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776296B2 (en) | 2008-05-09 | 2017-10-03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dust collector |
US20140251649A1 (en) * | 2013-03-11 | 2014-09-11 | Makita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assembly, power tool, and auxiliary handle member |
CN203875858U (zh) * | 2014-04-24 | 2014-10-15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动力工具及其附件装置 |
EP3318367B1 (en) * | 2015-06-30 | 2021-04-07 | Koki Holdings Co., Ltd. | Working machine |
EP3670099A1 (en) * | 2018-12-17 | 2020-06-24 |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 Handheld power tool and side handle |
US11931879B2 (en) | 2021-06-07 | 2024-03-19 | Black & Decker Inc. | Power tool dual-trigger operation |
US11951606B1 (en) | 2022-10-14 | 2024-04-09 | Snap-On Incorporated | Handle and tool with integrated handle mount |
CN119369350A (zh) * | 2023-07-26 | 2025-01-28 | 南京泉峰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工具组合及辅助把手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6041069A1 (de) * | 2006-09-01 | 2008-03-06 | Robert Bosch Gmbh | Zusatzhandgriffvorrichtung |
DE102008000516A1 (de) * | 2008-03-05 | 2009-09-10 | Robert Bosch Gmbh | Zusatzhandgriff sowie Handwerkzeugmaschine |
US8813868B2 (en) * | 2008-05-09 | 2014-08-26 | Milwaukee Electric Tool Corporation | Auxiliary handle for use with a power tool |
EP2123406B1 (de) * | 2008-05-19 | 2011-12-21 | AEG Electric Tools GmbH | Vibrationsgedämpfter Halter für Zusatzhandgriff |
DE102009027570A1 (de) * | 2009-07-09 | 2011-01-13 | Robert Bosch Gmbh | Vorrichtung zum Positionieren und Befestigen einer 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eines Handgriffs an einem Elektrowerkzeug |
DE202010002296U1 (de) * | 2010-02-11 | 2011-08-26 |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 Handgriffanordnung |
US20120312572A1 (en) * | 2011-06-07 | 2012-12-13 | Black & Decker Inc. | Handle assembly for power tool |
EP2532485B1 (en) * | 2011-06-07 | 2017-11-01 | Black & Decker Inc. | Mounting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handle to a power tool |
US20140251650A1 (en) * | 2013-03-11 | 2014-09-11 | Makita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and power tool accessory member |
US20140251649A1 (en) * | 2013-03-11 | 2014-09-11 | Makita Corporation | Power tool assembly, power tool, and auxiliary handle member |
CN203542563U (zh) | 2013-10-23 | 2014-04-16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
JP6158698B2 (ja) * | 2013-12-25 | 2017-07-05 | 株式会社マキタ | 付加ハンドルおよび付加ハンドルを備えた作業工具 |
-
2013
- 2013-10-23 CN CN201320657477.8U patent/CN20354256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
- 2014-10-20 US US14/518,099 patent/US991420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10-23 DE DE201420105072 patent/DE202014105072U1/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202014105072U1 (de) | 2013-10-23 | 2015-01-29 | Cherv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Limited | Hilfshandgriff und damit ausgestattetes Elektrowerkzeug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202014105072U1 (de) | 2015-01-29 |
US9914205B2 (en) | 2018-03-13 |
US20150107865A1 (en) | 2015-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542563U (zh) | 副把手及采用该副把手的电动工具 | |
US10166657B2 (en) | Impact socket | |
JP5693796B2 (ja) | 手持ち式工作機械 | |
RU2011145348A (ru) | Быстроразъемное соединение | |
WO2011006804A3 (de) | Zweiteiliges werkzeug für spanende bearbeitung mit schraubkupplung | |
WO2008115807A3 (en) | Low vibration sander with a flexible top handle | |
CN103252513A (zh) | 夹头装置 | |
WO2013078781A1 (zh) | 一种新型电锤 | |
JP2010162676A (ja) | 面取りカッター | |
JP3170297U (ja) | ノックピンの抜き工具 | |
JP3141314U (ja) | センタリング機能付きドリル | |
CN203778805U (zh) | 电钻角磨切磨支架 | |
CN201900621U (zh) | 一种拆卸螺桩的工具 | |
CN205437958U (zh) | 车铣一体机铣刀进给装置及车铣一体机 | |
CN204248661U (zh) | 快换电磨 | |
WO2009072770A3 (en) | An extension mechanism of the spindle member for the machine tool | |
CN203853926U (zh) | 一种扳手 | |
CN107714136B (zh) | 一种医用骨钻 | |
CN203557312U (zh) | 车床用多功能弹性扳手 | |
CN209887486U (zh) | 一种多功能电动扳手 | |
CN215966500U (zh) | 双接口的钻头 | |
CN103507006A (zh) | 多功能便携式螺丝刀 | |
CN201815683U (zh) | 一种新型扳手钻夹头 | |
CN203818040U (zh) | 十字扳手 | |
CN102092003A (zh) | 快换工作夹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16 Termination date: 202110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