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531598U - 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 Google Patents
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531598U CN203531598U CN201320512181.7U CN201320512181U CN203531598U CN 203531598 U CN203531598 U CN 203531598U CN 201320512181 U CN201320512181 U CN 201320512181U CN 203531598 U CN203531598 U CN 2035315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y valve
- door closer
- valve mechanism
- connecting rod
- pass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包括锥形阀芯,形成在所述的横向通道或纵向通道的端部且与所述的阀芯前部匹配的锥形阀座,与所述的壳体螺接且前端部可与所述的阀芯尾部相顶持的调节栓。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机构,将调节阀和单向阀的左右融合为一体,简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在所述的锥形阀座后部中心处一体地形成有连接杆,在所述的调节栓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的连接杆匹配的连动腔,利用连接杆和连接腔的配合,能有效提高阀芯运动的稳定性,也增强了其可控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闭门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背景技术
闭门器是通过对闭门器中的液体进行节流来达到缓冲作用并实现对关门过程的控制,使关门过程的各种功能指标能够按照人的需要进行调节。
液压闭门器的基本构件有支承导向件、传动齿轮、复位弹簧、单向阀、齿条柱塞、节流阀芯和壳体、端盖、密封圈以及连杆。壳体和连杆起着固定闭门器和连接门扇和门框的作用。
当开门时,门体带动连杆动作,并使传动齿轮转动,驱动齿条柱塞向右方移动。在柱塞右移的过程中弹簧受到压缩,右腔中的液压油也受压。柱塞左侧的单向阀球体在油压的作用下开启,右腔内的液压油经单向阀流到左腔中。当开门过程完成后,由于弹簧在开启过程中受到压缩,所积蓄的弹性势能被释放,将柱塞往左侧推,带动传动齿轮和闭门器连杆转动,使门关闭。
在弹簧释放过程中,由于闭门器左腔的液压油受到压缩,单向阀被关闭,液压油通过壳体内部的油孔流出,并经过2条装有节流阀芯的流道回流到右腔。因此液压油对弹簧释放构成了阻力,即通过节流达到了缓冲的效果,使门关闭的速度得到了控制。
但是现有的单向阀只有截至或导通两种状态,为调节液体流速,还需要另设调节阀,这就导致结构复杂,调节不便等诸多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便利的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所述的闭门器包括壳体、活塞、设置在壳体内并连通活塞两侧腔体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包括沿轴向设置的横向通道和与所述的轴向通道垂直设置并与之连通的纵向通道,在所述的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的连接处形成有阀腔,所述的单向阀机构设置在所述的阀腔内,所述的单向阀机构包括锥形阀芯,形成在所述的横向通道或纵向通道的端部且与所述的阀芯前部匹配的锥形阀座,与所述的壳体螺接且前端部可与所述的阀芯尾部相顶持的调节栓。
所述的锥形阀座后部中心处一体地形成有连接杆,在所述的调节栓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的连接杆匹配的连动腔。
所述的连接杆与连接腔间形成有防卡机构,所述的防卡机构为形成在连接腔的腔壁或连接杆上的凹槽或凸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机构,将调节阀和单向阀的左右融合为一体,简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同时在所述的锥形阀座后部中心处一体地形成有连接杆,在所述的调节栓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的连接杆匹配的连动腔,利用连接杆和连接腔的配合,能有效提高阀芯运动的稳定性,也增强了其可控性。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闭门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机构是设置在闭门器之上,所述的闭门器包括壳体1、可受驱动前后滑动地设置在壳体1的腔体内部的活塞2、设置在壳体内并连通活塞两侧腔体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包括沿壳体轴向设置的横向通道3和与所述的轴向通道3垂直设置并与之连通的纵向通道4,在所述的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的连接处形成有阀腔5,所述的单向阀机构设置在所述的阀腔5内,所述的单向阀机构包括锥形阀芯6,形成在所述的横向通道或纵向通道的端部且与所述的阀芯前部匹配的锥形阀座7,与所述的壳体螺接且前端部可与所述的阀芯尾部相顶持的调节栓8。
采用锥形结构的单向阀,密封性能好且动作灵敏,当位于活塞向右移动时,源自于前活塞腔(即活塞右侧的腔室)的液体就会受挤压而排出,受到挤压的液体可以通过通道流入后活塞腔(即活塞左侧的腔室)中。在此过程中,液体流经阀腔并将阀芯顶开挤向调节栓,同时在导通态介于阀芯和阀座之间的间隙可以调节调节栓相对壳体旋紧或者旋出,起到调节阻尼作用。而当活塞向左移动时,阀芯会受液体压力将锥形阀座封堵,即将纵向通道4封闭,起到单向阀的作用,即将调节阀和单向阀的左右融合为一体,简化了产品结构,提高了使用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地,为提高阀芯上下移动的顺畅性,避免阀芯在阀腔内发生偏移或者翻转,在所述的锥形阀座后部中心处一体地形成有连接杆9,在所述的调节栓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的连接杆匹配的连动腔10,利用连接杆和连接腔的配合,能有效提高阀芯运动的稳定性,也增强了其可控性。
同时,为避免阀芯相对阀腔的阀座上下移动时之间形成压力或真空,在所述的连接杆与连接腔间形成有防卡机构,所述的防卡机构为形成在连接腔的腔壁或连接杆上的凹槽或凸棱。通过引导棱或者透槽的设计,能在其保留引导的同时,便于液体或者气体及时进入或者排除连接腔,提高两者之间运动的流畅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所述的闭门器包括壳体、活塞、设置在壳体内并连通活塞两侧腔体的通道,所述的通道包括沿轴向设置的横向通道和与所述的轴向通道垂直设置并与之连通的纵向通道,在所述的纵向通道和横向通道的连接处形成有阀腔,所述的单向阀机构设置在所述的阀腔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机构包括锥形阀芯,形成在所述的横向通道或纵向通道的端部且与所述的阀芯前部匹配的锥形阀座,与所述的壳体螺接且前端部可与所述的阀芯尾部相顶持的调节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阀座后部中心处一体地形成有连接杆,在所述的调节栓中心处形成有与所述的连接杆匹配的连动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杆与连接腔间形成有防卡机构,所述的防卡机构为形成在连接腔的腔壁或连接杆上的凹槽或凸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12181.7U CN203531598U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12181.7U CN203531598U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531598U true CN203531598U (zh) | 2014-04-09 |
Family
ID=50417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1218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31598U (zh) | 2013-08-20 | 2013-08-20 | 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531598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5884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亚萨合莱有限公司 | 闭门器 |
CN114673422A (zh) * | 2022-03-25 | 2022-06-28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考虑空间压力变化的舱门助力系统 |
-
2013
- 2013-08-20 CN CN201320512181.7U patent/CN2035315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965884A (zh) * | 2018-09-28 | 2020-04-07 | 亚萨合莱有限公司 | 闭门器 |
CN110965884B (zh) * | 2018-09-28 | 2023-08-08 | 亚萨合莱有限公司 | 闭门器 |
CN114673422A (zh) * | 2022-03-25 | 2022-06-28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考虑空间压力变化的舱门助力系统 |
CN114673422B (zh) * | 2022-03-25 | 2023-04-14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考虑空间压力变化的舱门助力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401089Y (zh) | 液压阻尼闭门器 | |
CN203531597U (zh) | 低弹力闭门器 | |
CN203531598U (zh) | 闭门器的单向阀机构 | |
CN203531595U (zh) | 具有定位功能的闭门器 | |
CN204187101U (zh) | 高稳定性活塞调流阀 | |
CN104499860B (zh) | 一种开关门力可调式多段定位地弹簧 | |
CN202220860U (zh) | 一种气动截止阀 | |
CN203919611U (zh) | 注蜡机注蜡阀体机械机构 | |
CN202053740U (zh) | 吸水式毛笔 | |
WO2009011060A1 (ja) | 密封袋 | |
CN204739278U (zh) | 一种控制微正压的自力式指挥器压力调节阀 | |
CN203322442U (zh) | 一种电动推杆驱动的截止阀 | |
CN214697402U (zh) | 一种液压闭门器 | |
CN204436923U (zh) | 一种机械节流阀 | |
CN206290773U (zh) | 易于开启的止回式调节阀 | |
CN206144338U (zh) | 液压闭门器 | |
CN209653737U (zh) | 一种自动泄压闭门器 | |
CN207583144U (zh) | 一种液压门铰链 | |
CN204755986U (zh) | 一种大口径高压力旋塞阀 | |
CN208331261U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203835944U (zh) | 一种变阻尼转动的旋转连接件 | |
CN202580099U (zh) |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的球形截止阀 | |
CN202392030U (zh) | 一种强阻尼精密微孔液压阻尼器 | |
CN221257802U (zh) | 一种出口压力稳定液体阀门 | |
CN202867858U (zh) | 一种大流量先导式平面截止阀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9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0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