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座椅及连排座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是是一种可折叠座椅及连排座椅。
背景技术
座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用品,在现代生活中,随生活水平和社会保障的不断提升,人口的增长,空间范围成为制约人类活动的瓶颈,特别是在人群拥挤的场所(如电影院、大会议室等),以及火车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所使用的椅子更要考虑其所占的空间位置。目前市场上也出现各式各样的折叠椅子,不使用时占空间小,但因其结构设计的问题,结构复杂,不便安装,且用于复位的结构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在使用过程中,座板折叠复位时会出现复位不到位、复位或放下时容易发出噪音的问题,影响他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折叠复位到位的可折叠座椅。
进一步达到降低噪音且拆装方便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折叠座椅,包括靠背、座板、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靠背固定安装在左、右支撑板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杆和自动回位结构,所述座板通过支撑杆安装在所述左、右支撑板上,自动回位结构套装在支撑杆上的两端且与座板相固定。
所述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扭簧、套筒组件和限位固定板,套筒组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安装板和第二套筒,安装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通孔和扭簧端部的固定孔,扭簧套装在第一套筒上且一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孔上,限位固定板中心上开设有安装孔,限位固定板通过安装孔可套装在第二套筒上,在安装板和限位固定板上还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限位凸起,在安装板和限位固定板的限位凸起之间还设有减震块。
所述第一套筒、安装板和第二套筒由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所述左、右支撑板之间至少设有两根支撑连杆,支撑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板上,在所述靠背的中下部上设有与支撑连杆相对应的安装通孔。
所述左、右支撑板的上边缘分别设有一扶手。
所述左、右支撑板的下端分别安装有支撑脚。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连排座椅,其包括竖直放置的多块支撑板,相邻两支撑板之间固定有一靠背和一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支撑连杆,所述多块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连杆相连接,所述座板安装在支撑连杆上,每一座板的两侧各设有一套装在支撑连杆上的自动回位结构。
所述自动回位结构包括扭簧、套筒组件和限位固定板,套筒组件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安装板和第二套筒,安装板上开设有可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通孔和扭簧端部的固定孔,扭簧套装在第一套筒上且一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孔上,限位固定板中心上开设有安装孔,限位固定板通过安装孔可套装在第二套筒上,在安装板和限位固定板上还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限位凸起,在安装板和限位固定板的限位凸起之间还设有减震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且折叠复位到位的优点;使用后需要复位时,两侧的自动回位结构动作,座板可快速向上转动复位到位,腾出空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回位结构由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组装简单方便,组装后牢固可靠,不易损坏且动作到位,而设置的减震块能降低复位时所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连排座椅,组装方便,占空间小,适用于多个电影院等场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座椅打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折叠座椅复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回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装有扭簧的套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连排座椅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折叠座椅,包括靠背1、座板2、支撑板3、支撑杆4和自动回位结构5。支撑板3包括左支撑板31和右支撑板32;靠背1固定安装在左、右支撑板31、32的后侧上;座板2通过支撑杆4安装在左、右支撑板31、32上;自动回位结构5套装在支撑杆4上的两端且与座板2相固定。
上述自动回位结构5包括扭簧51、套筒组件52和限位固定板53。套筒组件52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第一套筒521、安装板522和第二套筒523,安装板522上开设有可供支撑杆4穿过的通孔和扭簧端部的固定孔524。扭簧51套装在第一套筒521上且一端部固定连接在固定孔524上;在限位固定板53中心上开设有安装孔,限位固定板53通过安装孔可套装在第二套筒523上。在安装板522和限位固定板53上还分别设有相配合的限位凸起,即是在安装板522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525,在限位固定板53上设有与第一限位凸起525相配合的第二限位凸起531,在第一限位凸起525和第二限位凸起531之间还设有减震块54。
上述第一套筒521、安装板522和第二套筒523由塑料材料一体注塑成型。
本实施例中,在左、右支撑板31、32之间至少设有两根支撑连杆6,支撑连杆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左、右支撑板31、32上,在靠背1的中下部上设有与支撑连杆6相对应的安装通孔。
在上述左、右支撑板31、32的上边缘分别设有一扶手33,下端分别安装有支撑脚34。
另外,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连排座椅,其包括支撑连杆和竖直放置的多块支撑板,相邻两支撑板之间固定有一靠背1和一座板2,多块支撑板之间通过支撑连杆相连接。座板2安装在支撑连杆上,每一座板2的两侧各设有一套装在支撑连杆上的自动回位结构。当然,也可在支撑板的上下也可以设置扶手和支撑脚,而自动回位结构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可折叠座椅的自动回位结构5相一致,可参照图3、4以及上述文字描述,在此限于篇幅不再详述。
当然,连排座椅的具体结构不限于本文中所述的具体结构,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比如两侧支撑板且中间设置有多个座板的结构等。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