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499933U -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499933U
CN203499933U CN201320558985.0U CN201320558985U CN203499933U CN 203499933 U CN203499933 U CN 203499933U CN 201320558985 U CN201320558985 U CN 201320558985U CN 203499933 U CN203499933 U CN 2034999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monia
regenerator
heat
enters
temperature differ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5898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伟民
陈凤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Original Assignee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filed Critical First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SOA
Priority to CN20132055898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4999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4999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49993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gine Equipment That Uses Special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力循环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了氨水混合工质,两级透平,循环系统中设有两个回热支路,其中贫氨溶液回热支路设有两台回热器,抽气回热支路中设有一台回热器。贫氨溶液回热支路开始于气液分离器,终止于透平后的吸收器,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出的贫氨溶液通过蒸发器之前的第三回热器预热进入蒸发器的氨工质,后又通过第一回热器预热被冷凝器冷凝之后的氨工质,从而更能充分回收利用贫氨溶液的热量;抽气回热支路开始于第一级氨透平和第二级氨透平之间,终止于吸收器,通过该回热支路中的第二回热器充分吸收第一级透平做功后被抽出的乏汽的热量。因此通过三台回热器对贫氨溶液热量及抽气乏汽热量的回收再利用,更有效提高了热力循环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发电系统,即一种适用于地热、工业余热、海洋温差等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开发及回收低温热能资源,不仅能够为人类提供宝贵的能源,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具有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目前利用热源发电的热力循环方法主要有:Rankine循环、Kalina循环,Uehara循环。
Rankin循环是最简单的蒸汽动力循环,由泵、蒸发器、冷凝器、汽轮机组成。而对于地热、工业余热、海洋温差能等均属于低品位能源,若采用有机Rankine循环来发电,则系统发电效率较低。
Kalina循环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专利技术,由于循环中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蒸发过程中温度不断变化,使得蒸发过程中的不可逆热损失大大降低,则提高了热力循环效率,但循环中的仍有部分热量未被充分回收利用。
因此,采用高效的热力循环方法回收利用其中热量,减少冷凝负荷,使得发电效率提高,发电成本大幅度降低,对于开发利用低品位能源及使其产业化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地热、工业余热、海洋温差等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循环发电系统,包括一个主循环和两个回热支路,循环工质为氨水混合工质,氨水工质经分离器分离为氨气和贫氨溶液,氨气进入两级透平膨胀做功发电,贫氨溶液分别预热经过冷凝器和混合器之后的氨水溶液,减少了冷凝器的冷负荷,使热力系统的循环效率得到提高。
本实用新型用于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循环系统,包括有主循环系统,所述的主循环系统是由氨储液筒、回热器、蒸发器、分离器、带有第一级发电机的第一级透平、带有第二级发电机的第二级透平、吸收器和冷凝器串联组成的循环回路。
所述的回热器安装在氨储液筒和蒸发器之间;
回热器由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和第三回热器组成。
在氨储液筒和第一回热器之间还安装有氨泵。
为了提高热的利用率,本实用新型的热力循环系统还包括有贫氨溶液回热支路和/或抽气乏汽回热支路;
所述的贫氨溶液回热支路从分离器进入第三回热器和第一回热器,最后进入吸收器。
所述的抽气乏汽回热支路从第一级透平进入第二回热器,最后进入吸收器。
本实用新型的热力循环系统使用方法如下:氨储液罐中的氨水工质通过氨泵依次进入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第三回热器,在回热器中氨水部分被汽化,部分被汽化后的氨水工质进入蒸发器再次汽化,汽化后的氨水工质进入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被分离为贫氨溶液和氨气两种,其中贫氨溶液进入贫氨溶液回热支路,氨气进入第一级透平做功,做功后的部分乏汽被抽离进入抽气乏汽回热支路,大部分做功后的乏汽进入第二级透平做功,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吸收器,和两回热支路的工质混合,然后进入冷凝器,被冷凝为液态的氨水工质进入氨储液罐。
本实用新型的热力循环系统通过第一回热器、第二回热器后,采用的第三回热器能更好的充分回收贫氨溶液中的热量,从而能提高系统热量利用率,提高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循环系统的结构流程图;
其中:1、氨储液罐2、氨泵3、第一回热器4、第二回热器5、第三回热器6、蒸发器7、分离器8、第一级透平9、第一级发电机10、第二级透平11、第二级电机12、吸收器13、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所使用的部件进行描述。
1、氨储液筒,用于储存被冷凝器之后的氨水工质的金属罐。
2、氨泵,提供动力使氨水工质由氨储液筒1进入第一回热器3,完成循环。
3、回热器,即热交换器,用于氨水工质与贫氨溶液的热量交换,吸收贫氨溶液热量。
4、透平,氨气在此内膨胀做功,带动发电机发电。
5、蒸发器,即热交换器,在此内,工业余热、地热、海洋温差等小温差热源与氨水工质换热,吸收热源热量。
6、分离器,为气液分离器,在此内氨水混合工质被分离为气相和液相,气相为氨气,液相为贫氨溶液。
7、发电机,透平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8、吸收器,透平膨胀做功后乏汽与贫氨溶液混合。
9、冷凝器,即热交换器,在此内,工业余热、地热、海洋温差等小温差冷源与氨水工质换热,冷源吸收氨水工质热量被冷凝。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循环系统,包括有主循环系统,所述的主循环系统是由氨储液筒1、回热器、蒸发器6、分离器7、带有第一级发电机9的第一级透平8、带有第二级发电机11的第二级透平10、吸收器12和冷凝器13串联组成的循环回路。主循环的氨储液罐1中的氨水工质通过氨泵2进入第一回热器3,其中部分氨水工质被汽化,部分汽化后的氨水工质随即进入第二回热器4,在第二回热器4内部分被汽化,再次部分被汽化后的氨水溶液进入第三回热器5,部分氨水工质被第三回热器5中的贫氨溶液汽化,部分被汽化后的氨水工质进入蒸发器6,被蒸发器6中的地热、工业余热、海洋温差能低品位能源汽化,汽化后的氨水工质进入分离器7,在分离器7中被分离为贫氨溶液和氨气两种,其中液相贫氨溶液进入其中一回热支路中循环,氨气进入第一级透平8做功,带动第一级发电机9发电,做功后的部分乏汽被抽离进入另一回热支路,大部分气体进入第二级透平10做功,带动第二级发电机11发电,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吸收器12,和两回热支路中的氨水工质混合,然后进入冷凝器13,被冷凝为液态进入氨储液罐1。
贫氨溶液回热支路为从分离器7中分离出的贫氨工质先后进入第三回热器5和第一回热器3,利用贫氨溶液中的热量,分别来预热主循环中的氨水工质,最后进入吸收器12进入主循环。
抽气乏汽回热支路为在第一级透平8做功后被抽离出的乏汽进入第二回热器4,利用乏汽的热量来加热主循环中的氨水工质,最后进入吸收器12进入主循环。
本实用新型的热力循环系统使用方法如下:氨储液罐1中的氨水工质通过氨泵2依次进入第一回热器3、第二回热器4、第三回热器5,在回热器中氨水部分被汽化,部分被汽化后的氨水工质进入蒸发器6再次汽化,汽化后的氨水工质进入分离器7,在分离器7中被分离为贫氨溶液和氨气两种,其中贫氨溶液进入贫氨溶液回热支路,氨气进入第一级透平8做功,做功后的部分乏汽被抽离进入抽气乏汽回热支路,大部分做功后的乏汽进入第二级透平做功10,做功后的乏汽进入吸收器12,和两回热支路的工质混合,然后进入冷凝器13,被冷凝为液态的氨水工质进入氨储液罐。

Claims (4)

1.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包括有主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循环系统是由氨储液筒(1)、回热器、蒸发器(6)、分离器(7)、带有第一级发电机(9)的第一级透平(8)、带有第二级发电机(11)的第二级透平(10)、吸收器(12)和冷凝器(13)串联组成的循环回路;所述的回热器安装在氨储液筒(1)和蒸发器(6)之间;所述的回热器由第一回热器(3)、第二回热器(4)和第三回热器(5)组成;所述的氨储液筒(1)和第一回热器(3)之间安装有氨泵(2)。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还安装有贫氨溶液回热支路和/或抽气乏汽回热支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贫氨溶液回热支路从分离器(7)进入第三回热器(5)和第一回热器(3),最后进入吸收器(1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抽气乏汽回热支路从第一级透平(8)进入第二回热器(4),最后进入吸收器(12)。 
CN201320558985.0U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99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8985.0U CN203499933U (zh)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558985.0U CN203499933U (zh)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499933U true CN203499933U (zh) 2014-03-26

Family

ID=5033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5898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99933U (zh) 2013-09-10 2013-09-10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4999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2783A (zh) * 2013-09-10 2013-12-18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52783A (zh) * 2013-09-10 2013-12-18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7943B (zh) 一种用于地热能利用的基于氨水混合工质的冷电联供系统
CN102795693B (zh) 基于lng冷能利用的太阳能和风能联合驱动的海水淡化系统
CN103806969B (zh) 一种超临界co2工质循环发电系统
CN102003827B (zh) 吸收式冷功联供循环系统和吸收式冷功联供方法
CN103982255B (zh) 一种用于船舶主机废热发电orc系统
CN103161607A (zh) 一种基于内燃机余热利用的联合发电系统
CN104727871B (zh) 一种有机朗肯‑斯特林机联合循环发电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3452783B (zh)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CN104763553A (zh) 一种斯特林机回热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2777240A (zh) 两级朗肯循环的柴油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
Al-Mousawi et al. Novel system for cooling and electricity: Four different integrated adsorption-ORC configurations with two expanders
Yi et al. Pre-expansion ejector absorption power cycle for 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
CN101994532A (zh) 螺杆梯级余热能发电装置及其发电方法
CN101929360A (zh)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中低温热源发电装置及其热循环方法
CN111306835B (zh) 利用中低温热源的氨水工质冷热电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03868278B (zh) 低品位能驱动co2吸收式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03410691A (zh) 一种用于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循环系统
CN203499934U (zh) 一种用于小温差发电的热力循环系统
CN204552849U (zh) 带有抽气回热的卡琳娜和有机郎肯热电联合循环系统
CN207348918U (zh) 一种低温余热高效回收发电系统
CN108049924B (zh) 一种三角循环和朗肯循环联合的余热回收系统及其方法
CN101520254B (zh) 吸附型低温热源发电制冷装置
CN110617464B (zh) 一种热泵和有机朗肯循环联合的余热回收系统
CN202501677U (zh) 有机朗肯循环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装置
CN203499933U (zh) 一种小温差热力发电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26

Termination date: 2014091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