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61929U - 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 Google Patents
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61929U CN203461929U CN201320554580.XU CN201320554580U CN203461929U CN 203461929 U CN203461929 U CN 203461929U CN 201320554580 U CN201320554580 U CN 201320554580U CN 203461929 U CN203461929 U CN 2034619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mber
- water
- pipe
- valve
- anaerobic degrad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2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9000010802 slud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1010 flushing procedur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4576 san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945 fill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49 desinf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638 solvent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659 sterilization and disinf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Ethyl ur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OC(N)=O JOYRKODLDBIL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73 a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1018 biological processes and function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3 Polyprop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1148470 aerobic bacil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21 depo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152 fibre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06 fil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h2o hydrate Chemical class O.O JEGUKCSWCFPDG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06 microbiolog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386 neutraliz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1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155 polyprop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4 steril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设备,其结构包括反应器本体、进水口、净水出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包括上体和下体,所述的上体和下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所述的上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出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的上体的上部设置有上顶板,上顶板上设置有多个人孔,人孔上端与人孔法兰固定连接,人孔的上部与人孔接管下部相连,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上下到底的纵向隔板依次分隔为厌氧降解室、好氧降解室、沉淀室和消毒室,所述的进水口和污泥出口分别与厌氧降解室相连通,所述的净水出口与消毒室相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在保证工程质量,污水处理效果好的前提下,又能使运输方便等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尤其是一种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污水处理设备处理污水的工艺分为物理法(沉淀、多级过滤)、化学法(添加化学药品使之中和)和生物法(使用厌氧、兼氧、好氧微生物对污水进行降解)三种,物理法能耗高且不彻底,只能滤除SS(悬浮物),使水变清而已,无法降低污水中BOD5的含量;化学法成本高、很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只有生物法最好:成本低、耗材少、降解彻底,但不管哪种方法,整个设备的体积都很大,容易造成运输困难;如果分块制造,到工程地进行安装,则施工周期长、检测调试困难,难以保证工程达标,总之,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该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具有在保证工程质量,污水处理效果好的前提下,又能使运输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反应器本体、进水口、净水出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包括上体和下体,所述的上体和下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所述的上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出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的上体的上部设置有上顶板,上顶板上设置有多个人孔,人孔上端与人孔法兰固定连接,人孔的上部与人孔接管下部相连,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上下到底的纵向隔板依次分隔为厌氧降解室、好氧降解室、沉淀室和消毒室,所述的进水口和污泥出口分别与厌氧降解室相连通,所述的净水出口与消毒室相连通。
所述的厌氧降解室被三块横向隔板分隔成第一厌氧降解室、第二厌氧降解室、第三厌氧降解室和第四厌氧降解室,三块横向隔板中的中间的一块横向隔板下端到底封闭,上端不到顶,而两边的两块横向隔板上端到顶封闭,下端不到底,并向水流方向倾斜,在厌氧降解室的中部悬挂安装充满了立体弹性填料,所述的立体弹性填料为许多带有多刺的塑料条,所述的第一厌氧降解室的上端上体的侧壁上固定贯通连接着进水口,所述的组成第四厌氧降解室的上端纵向隔板上固定连接着过水弯管,所述的过水弯管一端固定连接在纵向隔板的壁上并开口在第四厌氧降解室内,另一端朝下开放于好氧降解室中,所有的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都是上下两截的,依靠隔板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的厌氧降解室的顶部纵向设置有两个人孔。
所述的好氧降解室的顶部安装有人孔,中部悬挂安装充满了球形填料,底部安装有白耦水泵,白耦水泵通过进水口自动耦合在连接皿的出口上,连接皿是上端开口的钵形容器,上端开口与白耦水泵的下部进水口自动耦合,侧面进水口通过一个第三三通管和一根穿壁的管子,与沉淀室底部的下多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下多孔管是一根两端开口并且径向钻有许多孔的管子,中部与穿壁的管子固定连接,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阀门,第五阀门的另一端开口于好氧降解室中,白耦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一个射流混合室,射流混合室上端进气口与空气管连接,射流混合室的喷嘴斜向好氧降解室的内侧壁,阀门的操纵杆通过万向节与阀门控制杆连接,阀门控制杆上端伸入人孔中。
所述的沉淀室设置在好氧降解室的右侧,好氧降解室与沉淀室之间依靠下水弯管连接,所述的下水弯管是一根一头弯曲90°的曲尺状管子,其短端贯穿好氧降解室与沉淀室之间的纵向隔板,开口于好氧降解室上部,其长端固定连接在沉淀室的壁上,下端与上多孔管的中部贯通连接,该上多孔管固定连接于漏斗上方0.3m处,沉淀室是一个上下贯通的矩形腔室,该沉淀室的顶部安装有人孔,中部安装有斜板填料,沉淀池下部连接着漏斗,漏斗是倒立的四方锥形,其上部与沉淀池相通,其底部与通向白耦水泵的下多孔管的入口和污泥管的入口相通,污泥管是一根水管,下端开口于漏斗的底部,中部两次贯穿纵向隔板通过好氧降解室,进入厌氧降解室内,端部贯穿上体的壁后与污泥出口固定连接。
所述的沉淀室的右侧纵向隔板上开有一锯齿过流孔,通过锯齿过流孔与消毒室相通,锯齿过流孔是一个矩形开孔,其三条边是直的,底边是锯齿状的。
所述的沉淀池的右侧是消毒室和过滤室,两者上端都与人孔相连,在消毒室和过滤室之间,被横向隔板分隔成两个上下贯通的圆弧直角腔室,这两个腔室中,其中的一个半圆形腔室是消毒室,内部安装了消毒器,另一个半圆形腔室是过滤室,两个室下部和过滤室的上部都固定安装了不锈钢布水帽,在过滤室内,从下到上依次放入了鹅卵石,石子,碎石子,粗砂和细沙,在消毒室和过滤室的左侧,各固定一条管子,是消毒室水管和过滤室水管,两条水管下端都通过弯头与不锈钢布水帽贯通连接,消毒室水管的上端贯穿横向隔板与第一阀门连接,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连接,该第一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弯头与过滤室上部的不锈钢布水帽贯通连接,该第一三通管的中间头与第二阀门连接,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反冲出水管贯通连接,反冲出水管的另一端两次贯穿纵向隔板与反冲水出口贯通连接,反冲水出口设置在厌氧降解室上,过滤室水管上端通过弯管与第二三通管的中间头贯通连接,第二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头分别与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连接,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贯穿上体壁的净水出口贯通连接,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贯穿上体壁的反冲水入口贯通连接,反冲水入口设置在过滤室上。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是埋在地下的装置,所以四季可用,不用考虑冬季结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了运输中的问题,大型与小型只是加长和多个并联的问题,因此适应面广,各种规模都可以适应。
3.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生物技术,相比物理法、化学法而言,不但能耗低、耗材少,而且处理彻底,使用寿命长,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4.使用了内置式白耦水泵和射流管进行循环和曝气一体化,精简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土建工程,方便了使用中的管理。
5.可根据用户的使用要求,使处理过的水达到1类B级(不加过滤)或1类A级(增加过滤),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各种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端的横向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沿中心线纵向全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端的水平方向全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右端的横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右端的横向全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右顶端的水平方向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污水净化过程的方框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体,2.连接法兰,3.下体,4.反冲水出口,5.进水口,6.污泥出口,7.上顶板,8.人孔法兰,9.人孔接管,10.人孔,11.反冲水入口,12.净水出口,13.隔板法兰,14.厌氧降解室,15.过水弯管,16.纵向隔板,17.空气管,18.球形填料,19.好氧降解室,20.下水弯管,21.沉淀室,22.斜板填料,23.消毒室水管,24.漏斗,25.污泥管,26.下多孔管,27.第一三通管,28.白耦水泵,29.连接皿,30.射流混合室,31.喷嘴,32.万向节,33.阀门控制杆,34.第五阀门,35.不锈钢布水帽,36.过滤室水管,37.消毒室,38.过滤室,39.锯齿过流孔,40.消毒器,41.鹅卵石,42.石子,43.碎石子,44.粗砂,45.细沙,46.反冲出水管,47.第三阀门,48.第四阀门,49.第二阀门,50.第一阀门,51.第六阀门,52.横向隔板,53.上多孔管,54.第二三通管,55.第三三通管,56.第一厌氧降解室,57.第二厌氧降解室,58.第三厌氧降解室,59.第四厌氧降解室。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8对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其结构包括反应器本体、进水口5、净水出口12和污泥出口6,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包括上体1和下体3,上体1和下体3都是玻璃钢制造的封闭容器,其外形都是两头圆、两边直的近扁圆柱形,所述的上体1和下体3之间通过连接法兰2相连,所述的上体1上设置有进水口5、净水出口12和污泥出口6,所述的上体1的上部设置有上顶板7,上顶板7上设置有多个人孔10,人孔10是短圆筒形,人孔10上端与人孔法兰8固定连接,人孔法兰8是一个多孔的板状圆环,内沿与人孔10固定连接,周边的孔通过螺栓螺母付,与人孔接管9的下部法兰固定连接,人孔接管9是因为本装置是埋在地下的,为防止雨水灌入和运输方便而设计的接管,因不同使用者所处地区的冬季平均气温不同,本装置所埋深度也不同,人孔接管9的长度也不同。
本实用新型的内部通过上下到底的纵向隔板16分隔成四个上下完全贯通的腔室,其中,左边被纵向隔板16分隔出的上下贯通的圆弧直角腔室是厌氧降解室14,该厌氧降解室14又被三块横向隔板52分隔成第一厌氧降解室56、第二厌氧降解室57、第三厌氧降解室58和第四厌氧降解室59四个大小不同的厌氧降解室(见图2),第一厌氧降解室56和第三厌氧降解室58较小,第二厌氧降解室57和第四厌氧降解室59较大,第二厌氧降解室57和第四厌氧降解室59的截面积是第一厌氧降解室56和第三厌氧降解室58的三倍,三块横向隔板52中间的一块下端和两侧是封闭的,但上端不到顶,两边的两块前后两侧是封闭的,但下端不到底,并制有向水流方向的倾斜,以使水流消除死角。该三块横向隔板52使厌氧降解室14成为迷宫式厌氧降解室,这样就增加了降解的流程和时间,使降解的效果更好。在厌氧降解室14中部,悬挂安装充满了立体弹性填料(图上未示出),该立体弹性填料就是许多带有多刺的塑料条,厌氧生物就附着、生活在该多刺的塑料条上。在第一厌氧降解室56的上端上体1的侧壁上,固定连接着进水管5,进水管5是一根短管,一端固定连接在上体1的侧壁的开口上,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与来水管相连接的法兰。在第四厌氧降解室59的上端纵向隔板16的壁上,固定连接着过水弯管15,过水弯管15是一根圆弧形折弯90°的短管,一端固定连接在纵向隔板16的壁上并开口在第四厌氧降解室内,另一端朝下开放于好氧降解室19中,所有的纵向隔板16和横向隔板52都是上下两截的,依靠隔板法兰13固定连接。
见图3,本实用新型中间的腔室最大,是好氧降解室19,该好氧降解室19的顶部安装有人孔10,中部(图上两条虚线内)悬挂安装充满了球形填料18,球形填料18是塑料骨架空心球,球内充满了碎聚氨酯多孔泡沫塑料,好氧生物就附着、生活在该球形填料18内的碎聚氨酯多孔泡沫塑料的孔洞内,不断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
好氧降解室19的底部安装有白耦水泵28,该白耦水泵28为市售成品,白耦水泵28通过空气管17作轨道,进水口自动耦合在连接皿29的出口上,连接皿29是上端开口的钵形容器,上端开口与白耦水泵28的下部进水口自动耦合,侧面进水口通过一个第三三通管55和一根穿壁的管子,与安装在漏斗24底部的下多孔管26的中部固定连接,下多孔管26是一根两端开口并且径向钻有许多孔的管子,中部与穿壁的管子固定连接。第三三通管5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阀门34(见图4),第五阀门34为普通闸板式阀门,第五阀门34的另一端开口于好氧降解室19中,白耦水泵28的出水口固定连接一个射流混合室30,该射流混合室30也是市售成品,射流混合室30上端进气口与空气管17连接,经混合后的水气混合物从喷嘴31斜喷向好氧降解室19的内侧壁上(见图4),下多孔管26两端是开口的,并且钻有径向孔,其目的是不从一个地方抽水,而是从多处抽水,防止死水的产生。第五阀门34的操纵杆通过万向节32与阀门控制杆33连接,阀门控制杆33是一根金属杆,下端通过万向节32与第五阀门34的操纵杆相连接,上端制成四方形并伸入人孔10中,工作人员可通过扳手来从人孔10中开闭和调整第五阀门34,以控制白耦水泵28的混流比。白耦水泵28是利用伯努利原理(流速越高,压强越低)将流体混合。空气管17是一根管子,下端与射流混合室30的混流口相连接,上端开口于人孔10下边的空气中。
好氧降解室19的右侧,是沉淀室21,好氧降解室19与沉淀室21之间依靠下水弯管20连接,下水弯管20是一根一头弯曲90°的曲尺状管子,其短端贯穿好氧降解室与沉淀室之间的纵向隔板16,开口于好氧降解室19上部,其长端固定连接在沉淀室21的壁上,下端与上多孔管53的中部贯通连接。该上多孔管53固定连接于漏斗24上方0.3m处。沉淀室21是一个上下贯通的矩形腔室,该沉淀室21的顶部安装有人孔10,中部安装有斜板填料22,斜板填料22是市售成品,是由聚丙烯或尼龙注塑而成的半蜂巢状折曲板,沉淀池21下部连接着漏斗24,漏斗24是倒立的四方锥形,其左右两壁是纵向隔板16弯曲而成,前后两壁是另外增加的,其上部与沉淀池21相通,其底部与通向白耦水泵28的下多孔管26的入口和污泥管25入口相通,污泥管25是一根水管,下端开口于漏斗24的底部,中部两次贯穿纵向隔墙16通过好氧降解室19,进入厌氧降解室14内,端部通过安装在厌氧降解室14内的阀门52后并贯穿上体1的壁,与污泥出口6固定连接。
沉淀池21的右侧的上后部,通过一个开在纵向隔板16上的锯齿过流孔39与消毒室37相通(见图6),锯齿过流孔39是一个矩形开孔,其三条边是直的,底边是锯齿状的,经降解的水从锯齿状的齿根处流进消毒室37,能自动控制流量。
沉淀池21的右侧,是消毒室37和过滤室38(见图6),两者上端都与人孔10相连,在消毒室37和过滤室38之间,被横向隔板52分隔成两个上下贯通的圆弧直角腔室,这两个腔室中,其中的一个半圆形腔室是消毒室37,内部安装了消毒器40,消毒器40是市售紫外线灯消毒器;另一个半圆形腔室是过滤室38,两个室下部和过滤室37的上部都固定安装了不锈钢布水帽35,不锈钢布水帽35是市售成品。在过滤室38内,从下到上依次放入了鹅卵石41,石子42,碎石子43,粗砂44和细沙45,在消毒室40和过滤室37的左侧,各固定一条管子,是消毒室水管23和过滤室水管36,两条水管下端都通过弯头与不锈钢布水帽35贯通连接,消毒室水管23的上端贯穿横向隔板16与第一阀门50连接,过滤室水管36上端通过弯管与第一三通管27的中间头连接(见图7),第一阀门50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27连接,该第一三通管27的另一端通过弯头与过滤室上部的不锈钢布水帽35贯通连接,该第一三通管27的中间头与第二阀门49连接,第二阀门49的另一端与反冲出水管46贯通连接,反冲出水管46的另一端两次贯穿纵向隔板16与反冲水出口4贯通连接。过滤室水管36的上端通过几个弯头与第二三通管54的中间头贯通连接,第二三通管54的另外两个头与第三阀门47和第四阀门48连接,第三阀门47的另一端与贯穿上体1壁的净水出口12贯通连接,第四阀门48的另一端与贯穿上体1壁的反冲水入口11贯通连接。
不锈钢布水帽35可以平均分配水流,防止死水的产生。
使用时,多路污水先经过集水池汇集并将泥沙沉淀之后,由水泵泵入进水口5,通过进水口5进入厌氧降解室14的第一厌氧降解室,污水由第一厌氧降解室下行,穿过前侧横向隔板52的底部,进入第二厌氧降解室,沿第二厌氧降解室上行,溢过中间的横向隔板52的顶部,进入第三厌氧降解室,由第三厌氧降解室下行,穿过后侧横向隔板52的底部,进入第四厌氧降解室,污水从第四厌氧降解室上行,通过过水弯管15,进入好氧降解室19内,厌氧降解室14内由于接种了厌氧菌,可以把污水中的有害成分降解掉一部分,经两上两下的流动,降解后的污水通过过水弯管15,进入好氧降解室19,由于好氧降解室19内接种了好氧菌,同时通过白耦水泵28和射流混合室30对降解后的污水进行循环和曝气,可对污水中的有害成分进行较为彻底的降解,经降解后的水通过沉淀室21的沉淀与循环变为合格的中水,该水通过锯齿过流孔39进入消毒室37,水在消毒室37内经过消毒器40的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后,由底部的不锈钢布水帽35的集水,进入消毒室水管23中,穿越横向隔板16进入安装在过滤室38上部的第一阀门50,经过第一阀门50和第一三通管27,进入不锈钢布水帽35,从不锈钢布水帽35的缝隙中流出,进入过滤室38内,再经过细沙45、粗砂44、碎石子43、石子42、鹅卵石41众多过滤物的滤清,到达过滤室31的下部,进入不锈钢布水帽35的缝隙中,,再经不锈钢布水帽35的集中,进入过滤室水管36中并上行,拐弯通过第二三通管54和第三阀门47,贯穿过上体1的侧壁,由净水出口12引出至储水池或储水箱进行回用。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污泥很少,但时间长了总还是有一些的,需要排泥时,只要将与净水出口12相连的第三阀门47关闭,上体1内的水位就会升高,把与污泥管25相连的第六阀门51(安装在厌氧降解室14的第一厌氧降解室内)打开,在虹吸作用下,污泥就会自动流出。排泥完毕时污水变为清水时,打开与净水出口12相连的第三阀门47,关闭与污泥管25相连的第六阀门51,就恢复正常。
为了更清楚的看明白污水处理的流程,请参见图8,在图8中,五个方框代表五个不同功能的腔体,除了五个与外部相连接的反冲水出口4、进水口5、污泥出口6、反冲水入口11、净水出口12以外,所有管线与阀门虽然画在方框外,实际上都是安装在五个腔体内部的,第三阀门47、第四阀门48、第二阀门49、第一阀门50安装在过滤室38上部,第六阀门51安装在厌氧降解室14上部。以上五个管口的连接方向是:反冲水出口4,进水口5,污泥出口6均由单独的管线通往收集污水的集水池,其中进水口5和集水池之间安装有水泵。反冲水入口11、净水出口12均通向回用水池或回用水箱,其中反冲水入口11与回用水池或回用水箱之间安装有水泵。
污水从进水口5进入厌氧降解室14,从厌氧降解室14上部通过过水弯管15进入好氧降解室19上部,从好氧降解室19上部经过下水弯管20进入沉淀室21中部,再从沉淀室21上部经锯齿过流孔39进入消毒室37上部,消毒后的水经消毒室水管23、第一阀门50、第一三通管27进入过滤室38上部,经过滤后的清水经第二三通管54、第三阀门47到达净水出口12。除此路径以外,还有一个内部循环和一路排污路径,内部循环是:以白耦水泵28为动力,把沉淀室21下边的漏斗24底部的水抽出一部分,混入好氧降解室19底部的一部分水(混流比由第五阀门34进行调整),以高压的形式从喷嘴31喷出,并把空气由空气管17混入,斜喷向上体1的侧壁,再经过下水弯管20回沉淀室21中部完成循环。污泥管25入口于漏斗24底部,经过第六阀门51,直通污泥出口6。
当过滤室38使用一个时期后,内部污物需要反冲,此时可将与进水口5相连接的水泵暂时停用,工作人员钻入过滤室38上的人孔10,关闭第三阀门47,使净水不再流出,开启第四阀门48,使反冲来水管路畅通,关闭第一阀门50,以防反冲水倒流回消毒室,开启第二阀门49,使反冲水有通路和去向,在完成这些工作后,工作人员回到地面,打开安装在回用水池或回用水箱附近的反冲水泵,原来经过处理完毕的水通过水泵加压,经过反冲水入口11、第四阀门48、第二三通管54、过滤室水管36、不锈钢布水帽35、鹅卵石41、石子42、碎石子43、粗砂44、细沙45,将污物反冲至过滤室38上方,再进入安装在过滤室38上方的不锈钢布水帽35,弯管、第一三通管27、第二阀门49、反冲出水管46、反冲水出口4及其与之连接的管线,将反冲污水引至污水的集水池,等反冲水由浑浊变为清澈,说明反冲效果良好,可拉下反冲水泵的电闸,使其停止转动,钻入人孔10,按上述相反的顺序开启和关闭阀门(开启第一阀门50、第三阀门47,关闭第四阀门48、第二阀门49),出人孔10后去污水集水池处合上水泵的电闸,系统恢复正常工作。
如果经过处理的净水不准备回用,而是排放到大自然中,和过滤、反冲有关的零件就不必安装了,过滤室38内不用安装任何零件,鹅卵石41,石子42,碎石子43,粗砂44,细沙45,反冲出水管46,第四阀门48、第二阀门49、第一阀门50都可以省去,外部进出水口和管线也可以简化,由五个(反冲水出口4、进水口5、污泥出口6、反冲水入口11、净水出口12)简化为三个(进水口5、污泥出口6、净水出口12),管线也减少为三根,水泵也减少为一个。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6)
1.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其特征是:包括反应器本体、进水口、净水出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包括上体和下体,所述的上体和下体之间通过连接法兰相连,所述的上体上设置有进水口、净水出口和污泥出口,所述的上体的上部设置有上顶板,上顶板上设置有多个人孔,人孔上端与人孔法兰固定连接,人孔的上部与人孔接管下部相连,所述的反应器本体内腔通过上下到底的纵向隔板依次分隔为厌氧降解室、好氧降解室、沉淀室和消毒室,所述的进水口和污泥出口分别与厌氧降解室相连通,所述的净水出口与消毒室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厌氧降解室被三块横向隔板分隔成第一厌氧降解室、第二厌氧降解室、第三厌氧降解室和第四厌氧降解室,三块横向隔板中的中间的一块横向隔板下端到底封闭,上端不到顶,而两边的两块横向隔板上端到顶封闭,下端不到底,并向水流方向倾斜,在厌氧降解室的中部悬挂安装充满了立体弹性填料,所述的立体弹性填料为许多带有多刺的塑料条,所述的第一厌氧降解室的上端上体的侧壁上固定贯通连接着进水口,所述的组成第四厌氧降解室的上端纵向隔板上固定连接着过水弯管,所述的过水弯管一端固定连接在纵向隔板的壁上并开口在第四厌氧降解室内,另一端朝下开放于好氧降解室中,所有的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都是上下两截的,依靠隔板法兰固定连接,所述的厌氧降解室的顶部纵向设置有两个人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好氧降解室的顶部安装有人孔,中部悬挂安装充满了球形填料,底部安装有白耦水泵,白耦水泵通过进水口自动耦合在连接皿的出口上,连接皿是上端开口的钵形容器,上端开口与白耦水泵的下部进水口自动耦合,侧面进水口通过一个第三三通管和一根穿壁的管子,与沉淀室底部的下多孔管的中部固定连接,下多孔管是一根两端开口并且径向钻有许多孔的管子,中部与穿壁的管子固定连接,第三三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阀门,第五阀门的另一端开口于好氧降解室中,白耦水泵的出水口固定连接一个射流混合室,射流混合室上端进气口与空气管连接,射流混合室的喷嘴斜向好氧降解室的内侧壁,阀门的操纵杆通过万向节与阀门控制杆连接,阀门控制杆上端伸入人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室设置在好氧降解室的右侧,好氧降解室与沉淀室之间依靠下水弯管连接,所述的下水弯管是一根一头弯曲90°的曲尺状管子,其短端贯穿好氧降解室与沉淀室之间的纵向隔板,开口于好氧降解室上部,其长端固定连接在沉淀室的壁上,下端与上多孔管的中部贯通连接,该上多孔管固定连接于漏斗上方0.3m处,沉淀室是一个上下贯通的矩形腔室,该沉淀室的顶部安装有人孔,中部安装有斜板填料,沉淀池下部连接着漏斗,漏斗是倒立的四方锥形,其上部与沉淀池相通,其底部与通向白耦水泵的下多孔管的入口和污泥管的入口相通,污泥管是一根水管,下端开口于漏斗的底部,中部两次贯穿纵向隔板通过好氧降解室,进入厌氧降解室内,端部贯穿上体的壁后与污泥出口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室的右侧纵向隔板上开有一锯齿过流孔,通过锯齿过流孔与消毒室相通,锯齿过流孔是一个矩形开孔,其三条边是直的,底边是锯齿状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沉淀池的右侧是消毒室和过滤室,两者上端都与人孔相连,在消毒室和过滤室之间,被横向隔板分隔成两个上下贯通的圆弧直角腔室,这两个腔室中,其中的一个半圆形腔室是消毒室,内部安装了消毒器,另一个半圆形腔室是过滤室,两个室下部和过滤室的上部都固定安装了不锈钢布水帽,在过滤室内,从下到上依次放入了鹅卵石,石子,碎石子,粗砂和细沙,在消毒室和过滤室的左侧,各固定一条管子,是消毒室水管和过滤室水管,两条水管下端都通过弯头与不锈钢布水帽贯通连接,消毒室水管的上端贯穿横向隔板与第一阀门连接,第一阀门的另一端与第一三通管连接,该第一三通管的另一端通过弯头与过滤室上部的不锈钢布水帽贯通连接,该第一三通管的中间头与第二阀门连接,第二阀门的另一端与反冲出水管贯通连接,反冲出水管的另一端两次贯穿纵向隔板与反冲水出口贯通连接,反冲水出口设置在厌氧降解室上,过滤室水管上端通过弯管与第二三通管的中间头贯通连接,第二三通管的另外两个头分别与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连接,第三阀门的另一端与贯穿上体壁的净水出口贯通连接,第四阀门的另一端与贯穿上体壁的反冲水入口贯通连接,反冲水入口设置在过滤室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54580.XU CN203461929U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554580.XU CN203461929U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61929U true CN203461929U (zh) | 2014-03-05 |
Family
ID=50174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554580.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61929U (zh) | 2013-09-06 | 2013-09-06 | 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6192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6698A (zh) * | 2014-10-27 | 2015-01-14 |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可拆装直饮纳米净水器 |
-
2013
- 2013-09-06 CN CN201320554580.XU patent/CN20346192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76698A (zh) * | 2014-10-27 | 2015-01-14 | 安徽省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 可拆装直饮纳米净水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07104A (zh) | 一种移动式无动力饮用水装置及其处理饮用水的方法 | |
CN205152009U (zh) | 一种绿色生态四格化粪池 | |
CN105314798B (zh) | 一种绿色生态四格化粪池及污水处理方法 | |
CN203461929U (zh) | 模块式污水处理生化反应器 | |
CN206447640U (zh) | 一种波纹玻璃钢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 | |
CN206680324U (zh) | 一种带有过滤消毒的水利装置 | |
CN205045959U (zh) | 一种医疗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
CN108423881A (zh) | 一种污水净化设备 | |
CN106830485A (zh) | 一种具有高效污水处理功能的环保设备及处理方法 | |
CN102358665B (zh) | 五段式医疗废水智能处理机 | |
CN102358666B (zh) | 五段式医疗废水智能处理机的智能控制 | |
CN102358668B (zh) | 五段式医疗废水智能处理机的水位控制 | |
CN106746379A (zh) | 一种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系统 | |
CN104071926A (zh) | 一种v型滤池 | |
CN209890421U (zh) | 一种生活污水处理用吸附装置 | |
CN207412830U (zh) | 沉淀池 | |
CN106966543A (zh) | 一种车载粪便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6408064U (zh) | 一种地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 | |
CN208345855U (zh) |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无动力多级增氧处理排放提标装置 | |
CN208182788U (zh) | 新型mbr一体化印染废水处理设备 | |
CN207142913U (zh) | 自偶式安装的滤膜设备 | |
CN220223873U (zh) | 一种紫外线杀菌装置 | |
CN208454734U (zh) | 一种节水型移动厕所 | |
CN110228834A (zh) | 可反冲洗的自流式水处理系统 | |
CN207158820U (zh) | 化工生产反应混合物除污净化箱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3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90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