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420678U - 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420678U CN203420678U CN201320320663.2U CN201320320663U CN203420678U CN 203420678 U CN203420678 U CN 203420678U CN 201320320663 U CN201320320663 U CN 201320320663U CN 203420678 U CN203420678 U CN 2034206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pump
- inlet valve
- plunger
- wax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包括通过油管(42)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泄油器(45)、深抽泵(46)和丝堵(48),深抽泵(46)的柱塞与油井的抽油杆柱固定连接。该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能够解决抽油井杆柱偏磨铁屑沉积以及油井出砂、结垢等机械杂物造成的卡泵问题,部分消除杆柱下行发生弯曲的力,减缓杆柱下行弯曲造成的管杆偏磨,解决高“油气比”油井生产发生的“气锁”问题;消除普通抽油泵存在的“胀泵”现象,以及普通泵结构出油阀罩易断的问题;解决低产结蜡油井的清蜡问题,同时由于封隔器的分隔作用,形成闭式抽油系统,实现负压采油,有利于提高油井产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中的有杆泵采油工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稀油开采用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背景技术
依靠天然能量开采的油井,随着地层能量的降低,泵挂也在逐渐加深,普遍存在杆柱偏磨现象和清蜡效果差等问题,由此产生的断、卡、脱、漏检泵井次大量增多,各油田采用了不同结构形式的抽油泵及多功能防卡器、双向保护抽油杆接箍等配套工具以延长油井检泵周期,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措施效果,但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杆柱的受力状况,因此杆柱下行弯曲造成的管偏磨不可避免的存在;同时,这类油井一直也没有一种简单、低成本、有效的、对油层无污染的清蜡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深抽油井杆柱偏磨铁屑沉积以及油井出砂、结垢等机械杂物造成的卡泵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该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可以部分消除杆柱下行发生弯曲的力,减缓杆柱下行弯曲造成的杆柱偏磨,解决高“油气比”油井生产发生的“气锁”问题,消除普通抽油泵存在的“胀泵”现象,以及普通泵结构出油阀罩易断的问题,解决低产结蜡油井的清蜡问题,从而达到保证油井正常、延长检泵周期、提高油井时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包括通过油管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泄油器、深抽泵和丝堵,深抽泵的柱塞与油井的抽油杆柱固定连接,深抽泵包括外管,外管内套设有泵筒,泵筒的下端连接有上进油阀,上进油阀的下端连接有下进油阀,在泵筒内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脱接器芯杆、拉杆和柱塞芯杆,柱塞芯杆的下端外设有环形的出油阀,泵筒内设有与出油阀相匹配的出油阀座。
深抽泵和丝堵之间设置有筛管,或砂锚。
泄油器的上部通过油管连接有定压洗井阀,泄油器和定压洗井阀之间设置有封隔器。
脱接器芯杆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抽油杆柱连接的爪簧,柱塞芯杆的下端连接有柱塞下 接头。
泵筒的上端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卡套、弹簧、第一螺母、拉杆上接箍、第二螺母、滑阀和泵筒上接头。
出油阀座的上端设有筒形的柱塞,柱塞的外径等于泵筒的内径,柱塞能够沿泵筒的轴线滑动,拉杆和柱塞芯杆通过拉杆下接箍连接,柱塞的内径小于拉杆下接箍的外径。
上进油阀包括与泵筒下端固定连接的上进油阀罩,上进油阀罩内设有上进油阀球和上进油阀座。
下进油阀包括与上进油阀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进油阀罩,下进油阀罩内设有下进油阀球和下进油阀座。
外管的上端从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释放接头、释放管和泵上接头,外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泵下接头,下进油阀罩的下端通过进油阀接头与泵下接头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能够解决抽油井杆柱偏磨铁屑沉积以及油井出砂、结垢等机械杂物造成的卡泵问题,部分消除杆柱下行发生弯曲的力,减缓杆柱下行弯曲造成的管杆偏磨,解决高“油气比”油井生产发生的“气锁”问题;消除普通抽油泵存在的“胀泵”现象,以及普通泵结构出油阀罩易断的问题;解决低产结蜡油井的清蜡问题,同时由于封隔器的分隔作用,形成闭式抽油系统,实现负压采油,有利于提高油井产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是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深抽泵上半部分的装配图。
图3是深抽泵下半部分的装配图。
其中1.释放接头,2.爪簧,3.释放管,4.泵上接头,5.外管,6.脱接器芯杆,7.卡套,8.弹簧,9.第一螺母,10.拉杆上接箍,11.第二螺母,12.拉杆,13.滑阀,14.滑阀座,15.泵筒上接头,16.第三螺母,17.拉杆下接箍,18.支承套,19.柱塞上接头,20.泵筒,21.柱塞,22.柱塞芯杆,23.出油阀座,24.出油阀,25.柱塞下接头,26.上进油阀罩,27.上进油阀球,28.上进油阀座,29.下进油阀罩,30.下进油阀球,31.下进油阀座,32.进油阀接头,33.泵下接头,41.套管,42.油管,43.定压洗井阀,44.封隔器,45.泄油器,46.深抽泵,47.筛管,48.丝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进行详细说明。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包括通过油管42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泄油器45、深抽泵46和丝堵48,深抽泵46的柱塞与设置在油管42中的油井的抽油杆柱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其中的深抽泵46包括外管5,外管5内套设有泵筒20,泵筒20的下端连接有上进油阀,上进油阀的下端连接有下进油阀,在泵筒20内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脱接器芯杆6、拉杆12和柱塞芯杆22,柱塞芯杆22的下端外设有环形的出油阀24,泵筒20内设有与出油阀24相匹配的出油阀座23,如图2和图3所示,由于该深抽泵46较长,图2表示了该深抽泵46的上半部分,图3表示了该深抽泵的下半部分,图2和图3连起来便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抽泵。
另外,深抽泵46和丝堵48之间设置有筛管47,或砂锚,即筛管47可以由砂锚替换。井液经筛管47、深抽泵46进入油管42排出地面。
泄油器45的上部通过油管42连接有定压洗井阀43,泄油器45和定压洗井阀43之间设置有封隔器44。定压洗井阀43、封隔器44构成清蜡系统,洗井液从套管41的环空进入定压洗井阀43后再进入结蜡段油管42,实现洗井清蜡。优选封隔器44为Y211型封隔器,或为Y221型封隔器。
如图1所述该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的具体连接方式为:油管42、定压洗井阀43、封隔器44、油管42、泄油器45、油管42、深抽泵46、油管42、筛管47、油管42、丝堵48依次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将出油阀24设计为强制开启关闭机械阀,消除普通结构出油阀开启时存在的柱塞与泵筒间的半干摩擦力和出油阀打开时需要克服的液流阻力,缓解了杆柱下行弯曲产生的管杆偏磨和解决高“油气比”油井生产发生的“气锁”问题,以及普通泵结构出油阀罩易断的问题;再设计挡砂装置,即挡铁屑通道及柱塞,解决了深抽油井管杆偏磨铁屑沉积以及油井出砂、结垢等机械杂物造成的卡泵问题,消除了普通抽油泵存在的“胀泵”现象;同时将进油阀设计为上、下双进油阀减少漏失几率,从而满足各种情况深抽油井生产的需要。
脱接器芯杆6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抽油杆柱连接的爪簧2,柱塞芯杆22的下端连接有柱塞下接头25。泵筒20的上端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卡套7、弹簧8、第一螺母9、拉杆上接箍10、第二螺母11、滑阀13和泵筒上接头15。出油阀座23的上端设有筒形的柱塞21,柱塞21的外径等于泵筒20的内径,柱塞21能够沿泵筒20的轴线滑动,拉杆12和柱塞芯杆22通过拉杆下接箍17连接,柱塞21的内径小于拉杆下接箍17的外径。
上进油阀包括与泵筒20下端固定连接的上进油阀罩26,上进油阀罩26内设有上进油阀球27和上进油阀座28。下进油阀包括与上进油阀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进油阀罩29,下进油阀罩29内设有下进油阀球30和下进油阀座31。外管5的上端从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释放接头1、释放管3和泵上接头4。外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泵下接头33,下进油阀罩29的下端通过进油阀接头32与泵下接头33固定连接。另外,该新型深抽泵还设有滑阀座14,第三螺母16,支承套18,柱塞上接头19。
连接方式为:释放接头1、释放管3、泵上接头4、外管5、泵下接头33依次通过螺纹连接,进油阀接头32与泵下接头33通过螺纹连接;滑阀座14、泵筒上接头15、泵筒20、上进油阀罩26、下进油阀罩29、进油阀接头32、泵下接头33依次通过螺纹连接,上进油阀球27、上进油阀座28、分别置于上固进油定阀罩26内,下进油阀球30、下进油阀座31分别置于下进油阀罩29内,支承套18通过焊接套在泵筒20上;脱接器芯杆6、拉杆上接箍10、拉杆12、拉杆下接箍17依次通过螺纹连接,卡套7、弹簧8分别套在脱接器芯杆6上,第一螺母9通过螺纹连接于脱接器芯杆6上,第二螺母11、第三螺母16分别通过螺纹连接于拉杆12;柱塞芯杆22、出油阀24、柱塞下接头25依次螺纹连接,柱塞上接头19、柱塞21、出油阀座23构成柱塞总成与拉杆下接箍17下端连接。
该深抽泵46的工作过程是:爪簧2的上部与抽油杆柱下端脱螺纹连接,爪簧2的下部与脱接器芯杆6对接,抽油杆柱上行时,拉杆12、柱塞芯杆22、出油阀24、柱塞下接头25一起随抽油杆柱向上运动,当出油阀24与出油阀座23接触时,出油阀24关闭,并带动柱塞21一起上行;同时上进油阀球27、下进油阀球30在沉没压力作用下打开,原油经进下油阀座31、上进油阀座28进入泵筒20完成进油。
抽油杆柱下行时,拉杆12、柱塞芯杆22、出油阀24、柱塞下接头25一起随抽油杆柱向下运动,出油阀24强制离开出油阀座23,出油阀24打开,当拉杆下接箍17与柱塞21接触时,推动柱塞21一起下行;同时上进油阀球27、下进油阀球30关闭,原油经柱塞21中心通道排出泵筒20,完成排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
Claims (9)
1.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包括通过油管(42)从上向下依次连接的泄油器(45)、深抽泵(46)和丝堵(48),深抽泵(46)的柱塞与油井的抽油杆柱固定连接;
深抽泵(46)包括外管(5),外管(5)内套设有泵筒(20),泵筒(20)的下端连接有上进油阀,上进油阀的下端连接有下进油阀,在泵筒(20)内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脱接器芯杆(6)、拉杆(12)和柱塞芯杆(22),柱塞芯杆(22)的下端外设有环形的出油阀(24),泵筒(20)内设有与出油阀(24)相匹配的出油阀座(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深抽泵(46)和丝堵(48)之间设置有筛管(47),或砂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泄油器(45)的上部通过油管(42)连接有定压洗井阀(43),泄油器(45)和定压洗井阀(43)之间设置有封隔器(4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脱接器芯杆(6)的上端设有用于与抽油杆柱连接的爪簧(2),柱塞芯杆(22)的下端连接有柱塞下接头(2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泵筒(20)的上端从上向下依次连接有卡套(7)、弹簧(8)、第一螺母(9)、拉杆上接箍(10)、第二螺母(11)、滑阀(13)和泵筒上接头(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出油阀座(23)的上端设有筒形的柱塞(21),柱塞(21)的外径等于泵筒(20)的内径,柱塞(21)能够沿泵筒(20)的轴线滑动,拉杆(12)和柱塞芯杆(22)通过拉杆下接箍(17)连接,柱塞(21)的内径小于拉杆下接箍(17)的外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上进油阀包括与泵筒(20)下端固定连接的上进油阀罩(26),上进油阀罩(26)内设有上进油阀球(27)和上进油阀座(2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下进油阀包括与上进油阀的下端固定连接的下进油阀罩(29),下进油阀罩(29)内设有下进油阀球(30)和下进油阀座(3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外管(5)的上端 从上向下依次固定连接有释放接头(1)、释放管(3)和泵上接头(4),外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泵下接头(33),下进油阀罩(29)的下端通过进油阀接头(32)与泵下接头(33)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20663.2U CN203420678U (zh) | 2013-06-05 | 2013-06-05 | 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20663.2U CN203420678U (zh) | 2013-06-05 | 2013-06-05 | 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420678U true CN203420678U (zh) | 2014-02-05 |
Family
ID=500197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2066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420678U (zh) | 2013-06-05 | 2013-06-05 | 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42067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6923A (zh) * | 2021-12-28 | 2022-02-25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充填防砂防蜡提液生产工具及方法 |
-
2013
- 2013-06-05 CN CN201320320663.2U patent/CN2034206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86923A (zh) * | 2021-12-28 | 2022-02-25 | 成都北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自充填防砂防蜡提液生产工具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36142B (zh) | 煤层气排液井不停抽洗井的方法 | |
CN104213861A (zh) | 一种膨胀管膨胀工艺方法及工具系统 | |
CN102536144B (zh) | 煤层气双通道洗井阀 | |
CN105756909B (zh) | 井下抽油泵 | |
CN204163964U (zh) | 环阀式液力反馈抽油泵 | |
CN203420678U (zh) | 一种低产结蜡油井采油管柱 | |
CN201763304U (zh) | 一种与抽油管柱连接为一体的防垢防砂器装置 | |
CN205503108U (zh) | 一种稠油井侧向进液空心举升装置 | |
CN205532511U (zh) | 油井抽油装置 | |
CN202900099U (zh) | 同心双管柱反循环连续冲煤粉系统井口装置 | |
CN203098261U (zh) | 防砂埋抽油泵进油阀 | |
CN214532911U (zh) | 注采一体防砂防垢抽油泵 | |
CN104747139B (zh) | 液压驱动式采油系统 | |
CN203394717U (zh) | 游动阀串联式长柱塞杆式抽油泵 | |
CN202431258U (zh) | 油井采油管柱 | |
CN203394445U (zh) | 一种新型深抽泵 | |
CN103388464A (zh) | 同心双管柱反循环连续冲煤粉系统井口装置 | |
CN103510921B (zh) | 有相流中空排液装置 | |
CN203516026U (zh) | 过桥式倒置下拉泵 | |
CN209875142U (zh) | 一种机抽用采注一体式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 | |
CN206707993U (zh) | 投捞式多用途抽油泵固定阀 | |
CN2926580Y (zh) | 多级防砂抽油泵 | |
CN206458346U (zh) | 抽油杆防腐器 | |
CN203584382U (zh) | 采油环流注采装置 | |
CN111005711A (zh) | 一种油井井下油气分离装置及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205 Termination date: 202106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