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398376U -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398376U
CN203398376U CN201320464931.8U CN201320464931U CN203398376U CN 203398376 U CN203398376 U CN 203398376U CN 201320464931 U CN201320464931 U CN 201320464931U CN 203398376 U CN203398376 U CN 2033983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nickel layer
board
board connector
layer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46493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阮盘坤
刘国
陈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Mim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Mim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Mim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Mima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46493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3983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3983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39837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和与之配合的第二端子,第一端子的第一镍层部和第二端子的第二镍层部能有效的改善在板对板连接器的焊接过程中趴锡等不良现象产生,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因缺陷生产返工而增加的人力和物料成本;第一端子因安装部和弹性部形成双波纹的结构,使触点部有充分的弹簧特性,能有效增加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保持力,增加耐跌落冲击和耐扭曲的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对板连接器的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背景技术
板对板连接器是一种直接应用于PCB板之间的连接器,板对板连接器是目前所有连接器产品类型中传输能力最强的连接器产品,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网络、金融制造、电梯、工业自动化、医疗设备、办公设备、家电、军工制造等行业;板对板连接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有上下相扣的基座和绝缘本体,以及镶嵌在基座和绝缘本体内部的金属端子。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的焊接部通常由金属端子本体直接延伸出来,从而在焊接的时候容易出现趴锡等不良现象产生。现有板对板连接器的金属端子因为结构的设计不合理,容易从基座或者绝缘本体中脱落出来,或者端子之间的相互脱离,造成板对板连接器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所述的缺点,提供金属端子与基座或绝缘本体连接稳固、焊接时焊接部不易发生趴锡现象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如下: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和与第一端子相配合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由连接部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出的抵靠部及连接部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出的呈倒U形的安装部,安装部向下延伸有第一镍层部,第一镍层部向外弯折延伸出第一焊接部;抵靠部自由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有一倒U形的弹性部;第二端子包括有第二镍层部及由第二镍层部延伸出的第二焊接部。
其中,所述第二镍层部与第二焊接部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有凸卡,所述凸卡与第二镍层部形成第一卡槽。
其中,所述第一镍层部和第二镍层部的镀镍厚度为0.15μm-0.5μm。
其中,所述第一镍层部的横向宽度和第二镍层部的横向宽度至少为0.3mm。
其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安装部的连接处还设有增固部,所述增固部两侧分别凸出有第一凸点。
其中,增固部与安装部连接处为斜向上倾斜设置,增固部与安装部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点。
其中,接触部的自由端向上延伸有T形卡台,T形卡台与接触部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第一端子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由连接部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出的抵靠部及连接部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出的呈倒U形的安装部,安装部向下延伸有第一镍层部,第一镍层部向外弯折延伸出第一焊接部;抵靠部自由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有一倒U形的弹性部;第二端子包括有第二镍层部及由第二镍层部延伸出的第二焊接部;第一镍层部和第二镍层部能有效的改善在板对板连接器的焊接过程中趴锡等不良现象产生,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因缺陷生产返工而增加的人力和物料成本;第一端子因安装部和弹性部形成双波纹的结构,使触点部有充分的弹簧特性,能有效增加第二端子与第一端子之间的保持力,增加耐跌落冲击和耐扭曲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端子的立体图;
图2是第二端子的立体图
图3是第二端子的另一个视角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相配合时的正视图;
图1至图4中的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端子;11-连接部;11a-增固部;11b-第一凸点;12-安装部;12a-第二凸点;13-第一焊接部;13a-第一镍层部;14-抵靠部;14a-弹性部;
2-第二端子;21-扣插部;22-接触部;22a-凸柱;23-第二镍层部;23a-第三凸点;23b-凸块;24-第二焊接部;24a-凸卡;24b-第一卡槽;25-T形卡台;25a-第二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局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以图4方向作为参考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具有镀镍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1和与第一端子1相配合的第二端子2,第一端子1包括有第一镍层部13a及由第一镍层部13a延伸出的第一焊接部13;第二端子2包括有第二镍层部23及由第二镍层部23延伸出的第二焊接部24;第一端子1与第二端子2扣接配合,来实现电性连接;所述第一镍层部13a和第二镍层部23的镀镍厚度为0.15μm-0.5μm;所述第一镍层部13a的横向宽度和第二镍层部23的横向宽度至少为0.3mm;第一镍层部13a和第二镍层部23能有效的改善在板对板连接器的焊接过程中趴锡等不良现象产生,从而提升产品的性能、降低因缺陷生产返工而增加的人力和物料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子1还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11、由连接部11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出的抵靠部14及连接部11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出的呈倒U形的安装部12,安装部12的一端与第一镍层部13a相连;第二端子2还包括U形的扣插部21、连接于扣插部21一端的接触部22,扣插部2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镍层部23;所述连接部11和所述安装部12的连接处还设有增固部11a,所述增固部11a两侧分别凸出有圆弧形的第一凸点11b。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镍层部13a呈的纵向宽度分别大于安装部12的纵向宽度和第一焊接部13的纵向宽度,大面积的第一镍层部13a可增加防止趴锡的效果。
进一步的,抵靠部14自由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有一倒U形的弹性部14a。第一端子1因安装部12和弹性部14a形成双波纹的结构,使触点部有充分的弹簧特性,能有效增加第二端子2与第一端子1之间的保持力,增加耐跌落冲击和耐扭曲的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镍层部23与第二焊接部24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有凸卡24a,所述凸卡24a与第二镍层部23形成第一卡槽24b;第一卡槽24b可增加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的牢固性,进而端子不容易从绝缘本体中脱落出来。
进一步的,接触部22远离第二镍层部23的端面竖直凸出有平行的两凸柱22a;在第二端子2插接在第一端子1内时,两个凸柱22a可与第一端子1抵触;增固部11a与安装部12连接处为斜向上倾斜,并形成第二凸点12a,第二凸点12a在第二端子2插接在第一端子1内时与第二端子2抵触;两个凸柱22a、第二凸点12a构成独特的三触点结构设计,两个凸柱22a、第二凸点12a构成独特的三触点结构设计,增加了单位面积的接触力,与以往的设计相比,提高了去除助焊剂和异物的效果;此外,还可防止异物的夹入,大大提高了接触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镍层部23的下端分别向两侧凸出有第三凸点23a;接触部22的自由端向上延伸有T形卡台25,T形卡台25两侧的下端设有第二卡槽25a;第二卡槽25a卡可以设于用于安装金属端子的绝缘本体内,大大的增加了第二端子2与绝缘本体的保持力。
进一步的,第二镍层部23远离于接触部22的一个端面凸出有一楔形的凸块23b;在第二端子2拔出第一端子1时起到简易锁定的作用,从而防止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的不正常分离,增强了接触可靠性。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端子1和第二端子2由铜芯制成,在铜体表面镀有镍层,之后,除了第一镍层部13a和第二镍层部23的部分均再镀上金层,因而第一镍层部13a和第二镍层部23的部分裸露出镍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包括有第一端子(1)和与第一端子(1)相配合的第二端子(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1)包括水平设置的连接部(11)、由连接部(11)一端斜向上弯折延伸出的抵靠部(14)及连接部(11)另一端向上弯折延伸出的呈倒U形的安装部(12),安装部(12)向下延伸有第一镍层部(13a),第一镍层部(13a)向外弯折延伸出第一焊接部(13);抵靠部(14)自由端向下弯折延伸出有一倒U形的弹性部(14a);第二端子(2)包括有第二镍层部(23)及由第二镍层部(23)延伸出的第二焊接部(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镍层部(23)与第二焊接部(24)连接处的两侧分别向外凸出有凸卡(24a),所述凸卡(24a)与第二镍层部(23)形成第一卡槽(24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镍层部(13a)和第二镍层部(23)的镀镍厚度为0.15μm-0.5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镍层部(13a)的横向宽度和第二镍层部(23)的横向宽度至少为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1)和所述安装部(12)的连接处还设有增固部(11a),所述增固部(11a)两侧分别凸出有第一凸点(11b)。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增固部(11a)与安装部(12)连接处为斜向上倾斜设置,增固部(11a)与安装部(12)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凸点(12a)。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接触部(22)的自由端向上延伸有T形卡台(25),T形卡台(25)与接触部(22)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卡槽(25a)。
CN201320464931.8U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983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4931.8U CN203398376U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464931.8U CN203398376U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98376U true CN203398376U (zh) 2014-01-15

Family

ID=49909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46493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98376U (zh) 2013-08-01 2013-08-01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9837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2489A (zh) * 2014-01-24 2014-06-18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TWI787606B (zh) * 2019-05-15 2022-12-21 日商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裝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2489A (zh) * 2014-01-24 2014-06-18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组合
TWI787606B (zh) * 2019-05-15 2022-12-21 日商第一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電連接器及電連接器裝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116080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2117977B (zh) 连接器
CN205900843U (zh) 单一组件线对板连接端子
TWI754814B (zh) 電連接器
CN207818948U (zh) 一种双触点内存连接器
CN203398385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03398376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的端子
US80524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tention means arranged adjacent to passageway for holding fusible member thereto
CN106159501A (zh) 一种鱼眼端子
CN203398392U (zh) 一种耐跌落性强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CN104241029A (zh) 一种汽车用电磁继电器
JP2013149578A (ja) 接続端子
CN203398373U (zh) 一种具有双波纹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US20190140383A1 (en)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3398374U (zh) 一种防趴锡耐跌落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CN203398372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03415747U (zh) 一种连接器的母端
CN205211988U (zh) 弹簧夹和电连接器
CN200950478Y (zh) 卡缘连接器
CN203398375U (zh) 一种具有三触点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CN203503828U (zh) 一种具有镀镍结构的板对板连接器端子
CN201478512U (zh) 卡缘连接器
CN219610805U (zh)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CN101227040B (zh) 电连接器端子
CN222620170U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8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