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81192U - 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 - Google Patents
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81192U CN203381192U CN201320443711.7U CN201320443711U CN203381192U CN 203381192 U CN203381192 U CN 203381192U CN 201320443711 U CN201320443711 U CN 201320443711U CN 203381192 U CN203381192 U CN 2033811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lding
- weldment
- muscle
- welding muscle
- ang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utt Welding And Welding Of Specific Art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所述焊接筋具有纵截面,所述纵截面包括互相相反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与所述焊接件相反的焊接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设计使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筋熔料排向焊接件的外侧,使焊接件内侧具有较好的清洁性,同时,所述焊接筋结构简单,方便注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擦焊接领域,尤其是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
背景技术
目前,摩擦焊接在工业上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摩擦焊接过程中,焊接件在压力的作用下发生机械接触,同时由于焊接件间的转动或相对运动会导致摩擦热的产生和摩擦面原子发生塑性位移,在压力和摩擦热的共同作用下,达到焊接的目的。
通常摩擦焊接的焊接件上会设有焊接筋,在摩擦焊接的过程中,焊接筋将会发生塑性位移,最后将两个焊接件连接在一起。现有技术中的焊接筋的设计多沿用线性摩擦焊接的焊接方案。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塑料焊接件10上的焊接筋11,该焊接筋11包括呈长条形的本体,其纵截面呈三角形,在焊接件与第二焊接件(图中未显示)的结合处,剧烈摩擦瞬间产生高热能,焊接筋11的顶部瞬间熔化,在焊接压力的作用下,焊接筋11随后被熔化,使得第二焊接件与焊接件10连接在一起。然而,通常焊接件在焊接后会形成内腔,所述内腔可用于容纳其他部件,这种设计的焊接筋会在其两侧产生较多的焊接筋熔料,由于位于内腔里的焊接筋熔料不易清理,这将影响内腔中其他元件的装配或工作。
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中的焊接筋进行改进,以避免焊接件的内侧产生过多的焊接筋熔料。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在焊接过程中,该焊接筋的设计使得焊接筋熔化后产生的焊接筋熔料位于所述焊接件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焊接筋实施例具有纵截面,所述纵截面包括互相相反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与所述焊接件相反的焊接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
上述焊接件具有内侧和外侧,所述焊接筋的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焊接件的内侧。
上述焊接筋的高度从所述第一侧边到所述第二侧边逐渐增高,所述焊接边形成斜边。
上述焊接筋的所述焊接边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10-50度。
上述焊接筋的焊接边上设有突出部。
上述焊接筋的所述突出部可以是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上述焊接筋具有与所述焊接件的相反的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焊接件相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焊接筋的纵截面的底部的宽度人于所述焊接筋的焊接边的宽度。
上述焊接筋的底部与所述焊接件之间可形成圆形导角。
当上述焊接件处于焊接状态时,所述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熔化,所述焊接件与另一焊接件无缝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从焊接件上延伸出的焊接筋,所述焊接筋具有纵截面,所述纵截面包括互相相反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焊接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焊接边靠近第二夹角的位置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分别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的第二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大于第一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这使得焊接件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筋上的第二夹角先熔化,产生的焊接筋熔料位于第二侧边处,进一步地,当所述第二侧边位于焊接件的外侧时,所述焊接产生的焊接筋熔料将会落在焊接件的外侧。当在焊接过程中,一般会将具有焊接筋的焊接件焊接在另一焊接件上,当两个焊接件焊接在一起时,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可避免在两焊接件形成的内腔中产生过多的焊接筋熔料,影响内腔中的其他元件的装配或工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的焊接边可以是斜边,在焊接的过程中和另一焊接件保持线性接触,提高焊接性能。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焊接件的焊接筋上设有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可以是矩形,梯形或三角形,同时,所述突出部靠近所述焊接筋的第二侧边处,目的在于是焊接筋熔化化后产生的焊接筋熔料位于所述焊接件的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筋的纵截面的底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焊接筋的焊接边的宽度,可进一步增强焊接后的密封性以及焊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筋的底部与所述焊接件之间可形成圆形导角,同样可增强焊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其焊接边上靠近所述第二夹角的位置即靠近所述焊接件的外侧的位置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以及第二夹角的高度,在焊接的过程中,所述焊接筋的焊接边上位置最高的部分先熔化,同时,由于该部分的位置靠近所述第二侧边,同时所述第二侧边位于所述焊接件的外侧,故可使得熔化的焊接筋熔料排向焊接件的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可保证所述焊接筋熔料不排向内侧,可使焊接件形成的内腔具有较好的清洁性;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可使得焊接后的焊接件具有较好的焊接强度,密封性较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与所述焊接件一体形成,结构简单,方便注塑。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具有焊接筋的焊接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具有焊接筋的焊接件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2所述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熔化后的纵截面效果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一的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的纵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筋。应当注意的是,下面将更加详细地针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进行描述,与其重复的内容可能会省略。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焊接筋21的焊接件20的截面图。所述焊接筋21从所述焊接件20上延伸出来,并与所述焊接件21一体成型。从所述焊接筋21的纵截面来看,所述焊接筋21包括互相相反的第一侧边211和第二侧边212,以及与所述焊接件20相反的焊接边213,所述第一侧边211与所述焊接边213的交界处形成第一夹角214,所述第二侧边212与所述焊接边213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夹角215,所述第二夹角215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214的高度,使得所述第二侧边212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侧边211的高度。所述焊接筋21可将所述焊接件20分为内侧和外侧,所述焊接筋21的第一侧边211位于所述焊接件20的内侧,所述第二侧边212位于所述焊接件20的外侧,由于所述第二侧边212的高度大于第一侧边211的高度,故在焊接过程中,焊接筋21产生的焊接筋熔料将排到所述焊接件20的外侧,保证了焊接后的焊接件形成的内腔具有较好的清洁性。图3是图2所示的具有焊接筋21的焊接件20与另一焊接件22的焊接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焊接筋21的焊接边先熔化,其产生的焊接筋熔料23位于所述焊接件20的外侧。
在图2中,从所述焊接筋21的纵截面来看,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所述焊接筋21的高度从所述第一侧边211到所述第二侧边212逐渐增高,所述焊接边21形成斜边,所述斜边与水平面形成的角度为10度到50度之间,优选的,其形成的角度可以是20度;该设计进一步使得焊接筋熔料排向所述焊接件20的外侧;同时,所述焊接筋21的底部216的宽度大于所述焊接筋21的焊接边213的宽度,可增加焊接筋21的强度,使其在焊接过程中不易断裂,保证了焊接件20的密封性和焊接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焊接筋21的底部216与所述焊接件20之间形呈圆形导角设计,增强焊接筋21的焊接强度。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31,同样,所述焊接筋31从焊接件30上延伸出来,所述焊接筋31的第一侧边311在所述焊接件30上的高度小于第二侧边312在所述焊接件30上的高度,同时,所述焊接边313上设有突出部314,所述突出部314呈直角梯形,所述突出部314的一个侧边与所述焊接筋31的第二侧边312重合,该设计同样使得焊接筋产生的焊接筋熔料排在所述焊接件的外侧,保持焊接件在焊接后形成的内腔的清洁性。
同样,所述焊接筋31的纵截面上看,所述焊接筋31的底部316的宽度大于所述焊接筋31的焊接边313的宽度,使其具有均匀的焊接强度。
同理地,所述焊接筋的焊接边还可以是图5所示的梯形,具有同样的效果。
同理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焊接筋的焊接边上的突出部的形状还可以是三角形等,如图6所示,这种设计同样使得所述焊接筋产生的焊接筋熔料排在所述焊接件的外侧。
同样,上述的焊接筋的底部与所述焊接件之间均可具有圆形导角设计,以增加焊接筋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焊接件40上的焊接筋41,如图7所示,该焊接筋的底部的宽度与其焊接边的宽度一致,但其底部与所述焊接件之间具有圆形导角设计,也可使得所述焊接筋41具有较好的焊接强度。
同上述实施例一样,所述焊接筋41的焊接边可以是斜边,或者所述焊接边上设有靠近焊接件外侧的突出部,便于将焊接筋熔料排向焊接件的外侧。所述突出部的形状设置可以和上述实施例的一样,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焊接件50上的焊接筋51,如图8所示,所述焊接筋51具有相反的第一侧边511和第二侧边512,以及分别与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有交界的焊接边513,所述第一侧边511与所述焊接边513形成第一夹角517,所述第二侧边512与所述焊接边513形成第二夹角518。
所述焊接筋51可将所述焊接件50分为外侧和内侧,所述焊接筋51的第一侧边511位于所述焊接件50的内侧,第二侧边512位于所述焊接件50的外侧,所述焊接筋51还包括焊接边513,所述焊接边513上设有突出部514,所述突出部514的高度在所述焊接件50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517以及第二夹角518在所述焊接件50上的位置,同时,由于所述突出部514靠近第二夹角518即靠近所述焊接筋的第二侧边512,以及所述焊接件50的外侧,故该设计的焊接筋同样可使焊接筋熔料排向焊接件的外侧。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的焊接筋的底部的宽度可以大于所述焊接边的宽度,增强焊接性能,同时,所述焊接筋的底部与所述焊接件之间具有圆形导角设计,进一步增加焊接强度。
提供示例性实施例以使本公开更加完整,并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传达其保护范围。阐述许多细节,比如特定部件、装置和方法的例子,以提供对本公开的全面的实施例的理解。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不必提供细节,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许多不同形式实施,且不应该解释为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在某些示例性实施例中,众所周知的过程、众所周知的装置结构和众所周知的技术不作详细说明。
尽管在此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等以描述各种元件、部件或部分,但这些元件、部件或部分不应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可仅用于区别一个元件、部件或部分。当在此使用术语如″第一″、″第二″及其他数值术语时,其并不包含顺序或次序,除非上下文中明确指出。因此,在不脱离示例性实施例的说明的情况下,以下所述第一元件、部件、部分可以解释为术语第一元件、部件、部分。
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里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变体。所有这些变型和变体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构件都可以由其他技术性上等同的构件来代替。
Claims (10)
1.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具有纵截面,所述纵截面包括互相相反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与所述焊接件相反的焊接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具有内侧和外侧,所述焊接筋的第一侧边位于所述焊接件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的高度从所述第一侧边到所述第二侧边逐渐增高,所述焊接边形成斜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边与水平面的形成的角度为10-50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的焊接边上设有突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可以是矩形,梯形或三角形。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具有与所述焊接件的相反的底部,所述底部与所述焊接件相接并一体成型,所述焊接筋的纵截面的底部的宽度大于所述焊接筋的焊接边的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的底部与所述焊接件之间可形成圆形导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焊接件处于焊接状态时,所述焊接件上的焊接筋熔化,所述焊接件与另一焊接件无缝连接。
10.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筋具有纵截面,所述纵截面包括互相相反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焊接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二侧边与所述焊接边的交界处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焊接边靠近第二夹角的位置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夹角和所述第二夹角分别在所述焊接件上的高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43711.7U CN203381192U (zh) | 2013-07-18 | 2013-07-18 | 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443711.7U CN203381192U (zh) | 2013-07-18 | 2013-07-18 | 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81192U true CN203381192U (zh) | 2014-01-08 |
Family
ID=49869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443711.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81192U (zh) | 2013-07-18 | 2013-07-18 | 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811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4118A (zh) * | 2015-02-06 | 2016-10-05 |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 防溢料结构 |
-
2013
- 2013-07-18 CN CN201320443711.7U patent/CN2033811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984118A (zh) * | 2015-02-06 | 2016-10-05 | 上海鸿研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 防溢料结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71158U (zh) | 钎料焊环、焊接装置和生产线 | |
MY185598A (en) | Method of welding metal-based materials | |
JP6417786B2 (ja) | 接合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 |
CN203381192U (zh) | 一种焊接件上的焊接筋 | |
MX344466B (es) | Soldadura de proyecciones por resistencia de superaleaciones. | |
CN202640767U (zh) | 塑料型材热对焊装置 | |
CN103660285A (zh) | 一种薄壁塑料外壳的超声波焊接结构 | |
CN203901822U (zh) | 一种焊缝易焊接焊管 | |
KR101020368B1 (ko) | 부자 용착기 | |
CN205044158U (zh) | 用于塑料门窗焊接的焊板 | |
CN103817924A (zh) | 一种塑料件的超声焊接方法 | |
CN104308363B (zh) | 一种压缩机外壳泵浦及马达的焊接方法 | |
TW200746081A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lastic component assembly and plastic component assembly, and plastic component-welded head and plastic component welding machine | |
JP2016159578A (ja) | 接合方法、接合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接合構造体 | |
US10589470B2 (en) | Anti-spillage structure | |
CN205863061U (zh) | 一种新型三态拨码开关 | |
KR102200937B1 (ko) | 레이저 용접방법 | |
CN202584979U (zh) | 一种线圈骨架结构 | |
KR101182003B1 (ko) | 용접코팅부가 형성된 스크류 헤드 세트 | |
JP6976137B2 (ja) | 接合体及び接合体の製造方法 | |
CN102922111B (zh) | 丝网微束等离子弧焊搭接焊的接头装配方法 | |
CN208435435U (zh) | 一种新型马桶焊接座圈 | |
CN201052005Y (zh) | 一种金属架 | |
CN203984370U (zh) | 一种晶体谐振器基座用导线 | |
CN106132667B (zh) | 树脂成形品的熔接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1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7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