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7083U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57083U CN203357083U CN 201320465098 CN201320465098U CN203357083U CN 203357083 U CN203357083 U CN 203357083U CN 201320465098 CN201320465098 CN 201320465098 CN 201320465098 U CN201320465098 U CN 201320465098U CN 203357083 U CN203357083 U CN 2033570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ock
- screw
- workpiece
- machining equipment
- workbe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38 desig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01 mi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53 supple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械加工设备,该机械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300)和安装在该工作台(300)上的工件定位装置,该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工件(200)的辅助支撑机构(800),其中,所述辅助支撑机构(800)包括支承座(801)、滑动轴(802)和锁紧组件(803),所述支承座(801)中设置有竖直的安装孔(804),该安装孔(804)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805),所述滑动轴(802)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安装孔(804)中且支撑在所述弹性件(805)上,所述锁紧组件(803)用于将所述滑动轴(802)锁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加工设备,可以方便地对工件进行支撑,而且也更容易支撑工件的特殊部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在挖掘机动臂、斗杆等的机加工过程中,需要先通过定位装置对工件进行定位,在工件定位完毕之后再通过刀具对工件进行镗削、铣削等加工。如图1所示,现有工件定位装置通常包括用于进行定位的两根轴4、底座1以及安装在该底座1上的夹紧机构400、纵向定位机构600、横向定位块3和支撑螺钉2。该工件定位装置以工件200上的两个孔进行定位,定位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将工件定位装置的两根轴4分别插入工件200的两个孔;2)通过吊具将工件200吊起并将工件200放置在横向定位块3上,使轴4支撑在横向定位块3上,并且使孔的端面紧贴横向定位块3的侧面,在该过程中通过纵向定位机构600防止工件200沿着工作台纵向方向移动;3)调整支撑螺钉2的高度,使支撑螺钉2顶住工件200,然后将两根轴4抽出;4)拔出横向定位块3上的第一销轴5,将横向定位块3向上旋转一定角度而避开两个孔的端面;5)夹紧所有夹紧机构400,开始加工。
上述现有工件定位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由于拼焊变形等原因导致工件200上的两个孔存在较大的公差,从而导致工件200上的两个孔之间的距离不固定,而工件定位装置的两个横向定位块3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所以导致两个孔中有一个孔无法实现有效的定位;2)在将轴4拔出时需要通过支撑螺钉2将工件200顶起一定高度,操作繁琐;3)由于横向定位块3的侧面紧贴工件200上的孔的端面,所以横向定位块3上的第一销轴5很难拔出,导致横向定位块3旋转困难。
此外,现有工件定位装置还普遍存在以下缺陷:1)在挖掘机斗杆的找正过程中,经常需要以机床的主轴为基准来检测挖掘机斗杆的耳板对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工作台的纵向中心轴线对称,耗时费力,导致加工效率低下;2)现有机械加工设备在加工不同型号的工件时,需要调整用于夹紧工件的夹紧机构之间的距离,而在调整夹紧机构之间的距离时,需要首先确定夹紧机构所需调整的位置,然后吊起夹紧机构,将夹紧机构调整到适当的位置;3)在现有的定位装置中,仅简单地通过螺钉或者固定支撑块对工件进行定位和支撑,从而导致工件的支撑高度不可调节、工件定位角度单一、工件定位不稳定以及不能方便地支撑工件的特殊部位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方便地支撑工件的特殊部位的机械加工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加工设备,该机械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和安装在该工作台上的工件定位装置,该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辅助支撑机构,其中,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支承座、滑动轴和锁紧组件,所述支承座中设置有竖直的安装孔,该安装孔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滑动轴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安装孔中且支撑在所述弹性件上,所述锁紧组件用于将所述滑动轴锁紧。
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包括锁紧销和锁紧螺钉,所述支承座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通的侧孔,所述锁紧销和锁紧螺钉均设置在所述侧孔中,所述锁紧销位于所述锁紧螺钉的内侧,所述锁紧螺钉与所述侧孔螺纹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锁紧销锁紧,使所述锁紧销的末端表面抵住所述滑动轴。
优选地,所述锁紧销的末端表面由下向上从内向外倾斜,所述滑动轴上形成有与该末端表面相互配合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锁紧螺钉上连接有手柄。
优选地,所述支承座的侧面安装有连接件,该连接件插入所述侧孔中,而且该连接件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锁紧销和锁紧螺钉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锁紧螺钉与所述第二通孔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滑动轴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滑动轴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引导凹槽,所述支承座的侧面安装有与所述引导凹槽位置相应的引导销钉,所述引导销钉插入所述引导凹槽中且所述引导销钉的末端表面与所述引导凹槽的底表面接触。
优选地,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工件的底面定位机构,该底面定位机构包括第三支座、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沿着所述工作台的横向方向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支座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块的支撑高度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块包括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固定在所述第三支座上,所述可移动部分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分上。
优选地,所述可移动部分的底面由内向外从上向下倾斜,所述固定部分的顶面与所述可移动部分的底面相匹配且相互贴合,所述固定部分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连接有调整螺钉,该调整螺钉的末端抵靠在所述可移动部分的外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支座上设置有沿着所述工作台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T形凹槽,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固定部分分别通过第二螺栓安装,所述第二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固定部分与止挡在所述第二T形凹槽中的螺母螺纹连接而分别将所述第一支撑块和第二支撑块的固定部分紧固在所述第三支座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机械加工设备,可以方便地对工件进行支撑,而且也更容易支撑工件的特殊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工件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主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定心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定心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与设置在斗杆上侧的耳板对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与设置在斗杆上侧的耳板对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与设置在斗杆后侧的耳板对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夹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底座的第一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底座的第一底座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底面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辅助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纵向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2:支撑螺钉;3:横向定位块;4:轴;5:第一销轴;10:第一底座;11:第二导轨;12:第二底板;13:定位座;14:定位插销;15:第一螺栓;16:第一T形凹槽;17:滑座;18:杆件;19:第一止挡壁;20:第二底座;100:定心机构;101:第一丝杠;101a:第一螺杆;101b:第一螺母;102:第二丝杠;102a:第二螺杆;102b:第二螺母;103:定位件;103a:翻板;103b:定位块;104:轴承座;105:轴肩;106:轴向定位座;107:容纳空间;108:限位面;109:安装座;110:第二销轴;111:导向件;112:第一导轨;113:第一支座;114:第一支撑件;115:手柄;200:工件;201:孔;202:耳板对;300:工作台;301:定位键;400:夹紧机构;401:第一底板;402:第四支座;403:第三螺杆;404:第一压块;405:螺纹套;406:夹持空间;407:第一压板;408:第二支撑件;409:第四螺杆;410:第三螺母;411:第二压块;412:第五螺杆;413:弹簧;500:耳板检测机构;501:第二支座;502:检测轴;503:辅助安装轴;504:检测板;505:止挡部;506:减重孔;600:纵向定位机构;601:座体;602:止挡块;603:第二压板;604:第三支撑件;605:第六螺杆;606:第四螺母;607:第二长孔;700:底面定位机构;701:第三支座;702:第一支撑块;703:第二支撑块;703a:固定部分;703b:可移动部分;704:第二T形凹槽;705:调整螺钉;706:第二螺栓;707:第二止挡壁;800:辅助支撑机构;801:支承座;802:滑动轴;803:锁紧组件;804:安装孔;805:弹性件;806:锁紧销;807:锁紧螺钉;808:手柄;809:连接件;810:引导销钉;811:引导凹槽;812:通孔;y:纵向中心轴线;C:定位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术语“纵向中心轴线”是指沿着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使用的方位词如“前、后、左、右”是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工作状态下定义的。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械加工设备,该机械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300和安装在该工作台300上的工件定位装置,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定心机构100、耳板检测机构500、用于夹紧所述工件200的夹紧机构400、底座、底面定位机构700、辅助支撑机构800和纵向定位机构600。
下面对工件定位装置的各个机构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定心机构
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定心机构100包括旋向相反的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杠102以及用于阻止所述第一丝杠101的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丝杠102的第二螺杆102a沿着所述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杠102的轴向方向运动的轴向定位座106,所述第一螺杆101a与所述第二螺杆102a轴向对齐且尾部相连,所述第一丝杠101的第一螺母101b和所述第二丝杠102的第二螺母102b上分别安装有定位件103,其中:
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垂直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而且所述第一螺母101b上的定位件103与所述第二螺母102b上的定位件103分别位于所述工件200的两侧,在旋转所述第一螺杆101a或第二螺杆102a时所述第一螺母101b上的定位件103与所述第二螺母102b上的定位件103能够朝向彼此运动而夹持所述工件200,使得所述工件200的被夹持部分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
上述定心机构100在工作时,通过旋转第一螺杆101a或者第二螺杆102a而使第一螺杆101a上的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杆102a上的第二螺母102b朝向彼此运动,从而第一螺母101b上的定位件103与第二螺母102b上的定位件103也朝向彼此运动,最终夹持工件200而使得所述工件200的被夹持部分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在工件200定位完毕后,通过夹紧机构400将工件200夹紧,然后通过旋转第一螺杆101a或者第二螺杆102a而使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母102b以及其上的定位件103返回到原始位置,开始对工件200进行加工。
上述定心机构100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从而缩短了找正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此外,可以根据需要在工作台300上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定心机构100,从而实现对工件200的有效定位。
为了能够对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提供稳定的支撑,优选地,所述定心机构100还包括轴承座104,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通过轴承(例如滚珠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座104上。轴承座104的数量和位置可以适当选择,为了方便布置并且通过轴承座104对螺杆提供稳定的支撑,优选地,所述轴承座104为两个,该两个轴承座104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的两端,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轴承座104上。
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的直径和螺距以及定位件103的定位面C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可以适当设计,只要能够保证第一螺母101b上的定位件103和第二螺母102b上的定位件103在夹持住工件200时使得所述工件200的被夹持部分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即可。为了方便设计,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的直径和螺距均相等;所述定位件103具有用于夹持所述工件200的定位面C,所述第一螺母101b上的定位件103的定位面C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螺母102b上的定位件103的定位面C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通过简单的设计就可以保证第一螺母101b上的定位件103的定位面C和第二螺母102b上的定位件103的定位面C能够同步到达工作台300的纵向中线轴线y而使得所述工件200的被夹持部分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
为了方便加工和装配并且优化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的传动性能,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整体形成为一个螺杆。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市场上直接购买成品左右旋滚珠丝杠。此外,作为选择,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也可以通过紧固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杠102旋向相反,也就是说,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杆102中的一个丝杠为左旋丝杠,而另外一个丝杠为右旋丝杠,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在旋转第一螺杆101a或者第二螺杆102a时保证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母102b能够同时朝向彼此或者背离彼此运动,从而通过定位件103将工件200夹住或者释放。此外,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杠102可以适当地选择,例如,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杠102可以选择滚珠丝杠。
轴向定位座106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并且适当地布置,只要能够阻止所述第一丝杠101的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丝杠102的第二螺杆102a沿着所述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杠102的轴向方向运动即可。为了简化结构并且方便布置,优选地,所述一个螺杆的中部形成有轴肩105,所述轴向定位座106中形成有容纳空间107且具有两个限位面108,所述轴肩105容纳在所述容纳空间107中且所述轴肩105的两个端面分别与所述两个限位面108贴合。
定位件103可以夹持工件200的适当部位,以使得该部位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例如,所述工件(例如挖掘机的斗杆或者动臂)200上可以设置有孔201,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使定位件103夹持孔201的两个端面,因此两个所述定位件103应当适于夹持所述孔201的两个端面;而由于孔201是工件上需要加工的部位,所以所述定位件103需要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一丝杠101的第一螺母101b和所述第二丝杠102的第二螺母102b上,并且所述定位件103能够在夹持位置和原始位置之间旋转,以在对所述工件200进行定位时,将所述定位件103旋转到夹持位置,而在对所述工件200进行加工时,将所述定位件103旋转到原始位置,从而避免定位件103与刀具发生干涉。
为了方便定位件103的安装,优选地,两个所述定位件103分别通过两个安装座109安装在所述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母102b上,两个所述安装座109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母102b上,所述定位件103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9上。安装座109例如可以通过紧固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母102b上。
例如,所述定位件103可以通过第二销轴110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9上,而为了方便定位件103在夹持位置和原始位置之间旋转,优选地,所述第二销轴110平行于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
定位件103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为了避免定位件103与工件200的除待定位部位以外的其它部位发生干涉并且减轻定位件103的重量,优选地,所述定位件103包括翻板103a和定位块103b,所述翻板103a的一端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座109上,所述定位块103b固定在所述翻板103a的另一端。定位块103b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固定在翻板103a的另一端。为了在将定心机构100安装在工作台300上之后定位块103b的定位面C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与预定距离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方便对定位块103b的定位面C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优选地,所述定位块103b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翻板103a的另一端。这样,可以通过在定位块103b与翻板103a之间增减垫片的方式来调整定位块103b的定位面C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符合预定距离的要求。其中,预定距离是在设计过程中确定的能够使定位块103b的定位面C将工件200夹紧以使得所述工件200的被夹持部分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的距离。
为了能够方便地对定位件103的运动进行引导,使定位件103朝向工件200运动或者远离工件200运动,优选地,定心机构100还包括导向件111和第一导轨112,所述第一导轨112沿着所述第一丝杠101和第二丝杠102的轴向方向延伸,所述安装座109安装在所述导向件111上,所述导向件111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112移动。
导向件111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为了减少导向件111与第一导轨112之间的摩擦力,方便导向件111沿着第一导轨112移动,优选地,所述导向件111包括滑板(未显示)和安装在该滑板底部的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导轨112移动的滑块或者滚轮(未显示)。在图5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导轨112成对地布置。安装座109可以通过例如紧固件安装在导向件111上。第一导轨112、滑块和滚轮的结构以及滑块和滚轮在滑板底部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第一导轨112的结构需要与滑块或者滚轮的结构相互匹配,第一导轨112和滑块(或者滚轮)可以配套地从市场上商购得到。
为了方便定心机构100在工作台300上的安装,优选地,定心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支座113,所述轴承座104、第一导轨112和轴向定位座106安装在所述第一支座113上。这样,可以通过第一支座113将定心机构100安装在工作台300上。轴承座104、第一导轨112和轴向定位座106可以通过例如紧固件安装在第一支座113上。
为了在定位件103旋转到夹持位置时方便地对定位件103提供支撑以固定定位件103的位置,优选地,所述定心机构100还包括第一支撑件114,该第一支撑件114用于在所述定位件103旋转到所述夹持位置时对所述定位件103提供支撑。第一支撑件114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例如第一支撑件114可以为安装在安装座109上的挡块。挡块可以通过例如焊接或者紧固连接的方式安装在安装座109上。
为了能够方便地旋转第一螺杆101a和第二螺杆102a,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杆101a和/或所述第二螺杆102a的末端连接有手柄115。手柄115可以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紧固连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螺杆101a和/或第二螺杆102a的末端。
二、耳板检测机构
此外,如图2、图3以及图6至图8所示,所述工件(例如挖掘机斗杆)200可以具有耳板对202,此时,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检测所述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的耳板检测机构500,该耳板检测机构500包括第二支座501和安装在该第二支座501上的检测轴502,所述检测轴5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检测部D,两个所述检测部D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而且所述检测轴502能够容纳在所述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之间的空间中。
这样,可以方便地通过耳板检测机构500的检测轴502来检测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而不需要以机床的主轴为基准来检测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从而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
检测轴502可以固定安装在第二支座501上,也可以可旋转地安装在第二支座501上,为了能够方便地调整检测轴502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检测轴502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座501上。这样,可以在对耳板对202进行检测时,将检测轴502旋转到检测位置,而在检测完毕后,将检测轴502回复到原始位置,以避免影响耳板的加工。
为了防止检测轴502影响工件的加工,优选地,所述检测轴502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二支座501上。这样,可以在对耳板对202进行检测时,将检测轴502安装在第二支座501上,而在检测完毕后,将检测轴502拆下,以避免影响工件的加工。
检测轴502可以适当地安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耳板检测机构500还包括辅助安装轴503,该辅助安装轴503垂直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所述检测轴502固定在所述辅助安装轴503的中部且与所述辅助安装轴503垂直,所述辅助安装轴503的两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座501上。这样,可以通过辅助安装轴503将检测轴502方便地安装到第二支座501上。具体地,检测轴502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紧固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辅助安装轴503的中部。为了简化结构,优选地,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第二支座501为U形支座,该U形支座为两个,所述辅助安装轴503的两端分别可旋转地安装在该两个U形支座上,所述辅助安装轴503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止挡部505,两个所述止挡部505分别止挡在两个所述U形支座的内侧壁上,从而阻止辅助安装轴503沿着辅助安装轴503的轴向方向移动。通过该种结构,在使用时,可以直接将辅助安装轴503安放在两个U形支座上并且通过旋转辅助安装轴503而调整检测轴502的位置,而在使用完毕后,可以直接将辅助安装轴503取下,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辅助安装轴503的旋转和拆装。止挡部505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凸缘的形式。此外,检测轴502通常固定在辅助安装轴503的正中间位置,两个U形支座通常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地安装。
为了在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耳板检测机构500安装在工作台300上之后两个检测部D不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也就是说检测部D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与预定距离存在偏差)的情况下方便对检测部D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进行调整,优选地,所述检测轴502的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安装有两个检测板504,该两个检测板504的一个侧面与所述检测轴502相互配合,另一个侧面形成为所述检测部D。这样,可以通过在检测板504与检测轴502之间增减垫片的方式来调整检测板504的检测部D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之间的距离,使该距离符合要求。此外,为了方便判断,优选地,所述另一个侧面为平面。
此外,如图8所示,检测轴502上还可以设置有减重孔506,以减轻检测轴502的重量。
所述工件200可以为各种具有耳板对的工件,例如工件200可以为挖掘机的斗杆,该斗杆具有两对所述耳板对202,其中一对所述耳板对202设置在所述斗杆的上侧,另外一对所述耳板对202设置在所述斗杆的后侧,所述工件定位装置包括分别与两对所述耳板对202对应的两个所述耳板检测机构500。
此外,耳板检测机构500可以在工作台300上适当地安装,如图2和图3所示,为了方便安装,优选地,与设置在斗杆上侧的所述耳板对202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500(例如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夹紧机构400上,与设置在斗杆后侧的所述耳板对202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500(例如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工作台300上设置的底座(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为第二底座20)上。
在利用上述耳板检测机构500对耳板对202进行检测时,可以旋转检测轴502,使该检测轴502容纳在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之间的空间中,通过判断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与检测轴502的两个相应的检测部D之间的距离是否相等(可以通过目测的方式,也可以借助测量尺)来判断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也就是说,当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与检测轴502的两个相应的检测部D之间的距离相等时,则说明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当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与检测轴502的两个相应的检测部D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时,则说明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不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当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不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时,可以通过调整工件200的定位角度而使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进而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工件200上的孔201的端面来保证工件200上的孔201和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均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
三、夹紧机构:
夹紧机构400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如图9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夹紧机构400包括第一底板401和相对安装在所述第一底板401上的两个第四支座402,两个所述第四支座402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406,并且两个所述第四支座402上螺纹连接有相对的第三螺杆403,该第三螺杆403的末端安装有第一压块404。此时,与设置在斗杆上侧的所述耳板对202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500的两个U形支座可以分别安装于两个第四支座402的顶面。
为了方便调整工件200的装夹角度,从而方便工件200的加工,优选地,每个所述第四支座402上安装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三螺杆403,该至少两个第三螺杆403沿着所述第四支座402的高度方向布置。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每个第四支座402上安装有两个第三螺杆403,该两个第三螺杆403分别位于第四支座402的上部和下部。这样,例如当通过耳板检测机构500检测出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不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时,可以通过调整位于第四支座402上部的第三螺杆403来改变工件200的定位角度,从而使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进而通过在加工过程中加工工件200上的孔201的端面来保证工件200上的孔201和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均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
为了方便加工,优选地,所述第四支座402上固定安装有螺纹套405,所述第三螺杆403穿过所述第四支座402与所述螺纹套405螺纹连接。螺纹套405可以通过例如焊接或者紧固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四支座402上。在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螺纹套405安装在第四支座402的内侧。
为了能够在工件200的上方将工件200压紧,优选地,所述夹紧机构400还包括第一压板407,所述第四支座402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支撑件408和竖直设置的第四螺杆409,所述第一压板407套在所述第四螺杆409上,该第四螺杆409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第一压板407的第三螺母410,所述第一压板407的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二支撑件408上,所述第一压板407的另一端用于压紧所述工件200。第二支撑件408可以为各种适当的结构,例如,第二支撑件408可以为螺纹连接在第四支座402上的螺钉。第四螺杆409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第四支座402上。此外,优选地,所述第四螺杆409的位于所述第一压板407下方的部分套设有弹簧413。这样,当第三螺母410旋松之后,第一压板407可以自动复位,从而节省了人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板407的所述另一端螺纹连接有带第二压块411的第五螺杆412。这样,可以通过将第五螺杆412旋入或者旋出来调整第一压板407的压紧高度,从而适应不同高度的工件。第二压块411可以通过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五螺杆412的末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压板407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压板407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长孔,所述第四螺杆409安装在所述第一长孔中,使得所述第一压板407能够沿着所述第一压板407的长度方向移动。这样,在工件加工完毕后,可以使第一压板407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而缩回,以避免影响下一个工件的放置。
第四支座402可以通过例如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底板401上。第一压块404可以通过例如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三螺杆403的末端。
上述夹紧机构400在使用时,通过相对的第三螺杆403将工件200的左右侧夹紧,并通过第一压板407将工件200的上侧压紧,从而起到良好的夹紧工件的效果。
四、底座
所述工件定位装置通常包括底座。如图2、图3、图10和图1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座包括沿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20,所述第一底座10包括相对于所述第二底座20沿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可移动的滑座17,所述第一底座10的滑座17和第二底座20上均安装有所述夹紧机构400和定心机构100。
为了避免滑座17在工件200的定位及加工过程中移动,优选地,当所述滑座17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滑座17能够定位在所述预定位置。滑座17的运动可以通过人手的推动来实现。其中,预定位置是指为了适应不同型号的工件而预先确定的滑座17的位置。
为了能够对滑座17的移动进行引导,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10还包括沿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二导轨11,所述滑座17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轨11移动。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二导轨11成对地安装。
为了方便滑座17沿着第二导轨11移动,减少摩擦阻力,优选地,所述滑座17的底部安装有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导轨11移动的滑块或者滚轮。第二导轨11、滑块和滚轮的结构以及滑块和滚轮在滑座17底部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第二导轨11的结构需要与滑块或者滚轮的结构相互匹配,第二导轨11和滑块(或者滚轮)可以配套地从市场上商购得到。
为了方便第一底座10的安装,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10还包括第二底板12,所述第二导轨11安装在所述第二底板12上。这样,可以通过第二底板12将第一底座10整体安装在工作台300上。第二导轨11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二底板12上。
滑座17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定位在预定位置,为了方便滑座17的定位,优选地,所述滑座17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未显示),所述第二底板12上安装有定位座13,该定位座13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未显示),所述滑座17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的定位插销14定位在所述第二底板12上。定位座13可以通过例如紧固件安装在第二底板12上。
为了方便布置,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为一列,所述定位座13为多列,该多列定位座13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间隔布置。这样,在对不同型号(长度)的工件进行定位时,可以移动滑座17,使第一定位孔移动到与所选型号工件相应的定位座13所在的位置,从而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一定位孔和第二定位孔中的定位插销14将滑座17定位在所述第二底板12上。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定位座13之间的间距是根据不同型号的工件而预先确定的。此外,定位座13的列数根据需要定位的工件的型号种类而定,只要能够满足需要即可。作为选择,也可以将第一定位孔沿着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设置为多列,而将定位座13设置为一列。这样,可以通过移动滑座17而使与不同型号工件对应的不同的第一定位孔与定位座3上的第二定位孔对齐而进行定位,从而适应不同型号工件的定位。
每列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可以适当选择,例如一个或者两个,而每列定位座13的数量和位置与每列第一定位孔的数量和位置相应。为了将滑座17稳定地定位在第二底板12上,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孔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布置,所述定位座13相应地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布置。
为了固定滑座17的位置,优选地,当所述滑座17运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滑座17通过第一螺栓15紧固在所述第二底板12上。
为了方便第一螺栓15将滑座17紧固在第二底板12上,优选地,所述第二底板12上设置有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第一T形凹槽16,所述滑座17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螺栓15穿过所述滑座17上的第一通孔与止挡在所述第一T形凹槽16中的螺母螺纹连接而将所述滑座17紧固在所述第二底板12上。第一T形凹槽16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形成,例如,第一T形凹槽16可以由设置在第二底板12上的两个相对的杆件18形成,杆件18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在第二底板12上。如图10所示,螺母通过第一T形凹槽16的第一止挡壁19止挡。
为了能够更加稳定地固定滑座17的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螺栓15将所述滑座17的沿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的两端紧固在所述第二底板12上。
此外,所述第一底座10可以为前底座,也可以为后底座,所述第二底座20可以为前底座,也可以为后底座。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底座10为前底座,所述第二底座20为后底座。
第二底座20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其结构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此外,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20在工作台300上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20可以通过定位键301定位,而后通过螺栓固定。此外,夹紧机构400和定心机构100例如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底座10的滑座17和第二底座20上。
当需要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定位装置定位不同型号(长度)的工件时,首先确定滑座17所需移动的位置,然后将滑座17移动到该位置,进而通过定位插销14将滑座17定位在该位置,通过第一螺栓15将滑座17紧固在第二底板12上,完成工件定位装置的换型操作。可见,通过上述底座,只需要沿着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移动滑座17就可以改变第一底座10的滑座17上的夹紧机构400和定心机构100相对于第二底座20上的夹紧机构400和定心机构100的位置,从而能够将不同型号的工件定位在工作台300上,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吊起夹紧机构,从而简化了装夹机构的位置的调整,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五、底面定位机构:
通常情况下,所述第一底座10和/或第二底座20上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工件200的底面定位机构700。
如图12所示,所述底面定位机构700包括第三支座701、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横向方向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支座701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可调节。其中,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沿工作台300的横向方向的间隔距离可以适当地设定。
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调整,为了能够方便地调整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块703包括固定部分703a和可移动部分703b,所述固定部分703a固定在所述第三支座701上,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分703a上。
可移动部分703b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可升降地设置在固定部分703a上,为了简化可移动部分703b的结构并且方便可移动部分703b的设置,优选地,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的底面由内向外从上向下倾斜,所述固定部分703a的顶面与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的底面相匹配且相互贴合,所述固定部分703a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连接有调整螺钉705,该调整螺钉705的末端抵靠在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的外侧壁上。其中,可移动部分703b的底面的倾斜角度可以适当地设定。这样,当需要使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上升时,则向里旋入调整螺钉705,使可移动部分703b沿着固定部分703a的顶面向上移动;而当需要使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下降时,则向外旋出调整螺钉705,可移动部分703b在重力作用下沿着固定部分703a的顶面向下移动。可见,可以通过调整螺钉705的旋入或旋出而方便地实现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的调节。
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固定在第三支座701上,为了方便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的固定并且方便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沿着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移动以调整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三支座701上设置有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T形凹槽704,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分别通过第二螺栓706安装,所述第二螺栓706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与止挡在所述第二T形凹槽704中的螺母螺纹连接而分别将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紧固在所述第三支座701上。如图12所示,螺母通过第二T形凹槽704的第二止挡壁707止挡。
此外,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顶面应当适于支撑所述工件200,该顶面通常形成为平面的形式。
底面定位机构700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顶面对工件200提供支撑,当工件底面不平或者需要调整工件的定位角度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而使工件200保持水平或者稍微倾斜,从而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此外,与通过螺钉对工件提供支撑的结构相比,上述底面定位机构700可以对工件200提供稳定的支撑。
六、辅助支撑机构:
辅助支撑机构800用于对工件200提供辅助支撑。如图13所示,所述辅助支撑机构800包括支承座801、滑动轴802和锁紧组件803,所述支承座801中设置有竖直的安装孔804,该安装孔804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805,所述滑动轴802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安装孔804中且支撑在所述弹性件805上,所述锁紧组件803用于将所述滑动轴802锁紧。
锁紧组件803用于将滑动轴802锁紧,其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结构。为了能够方便地将滑动轴802锁紧,优选地,所述锁紧组件803包括锁紧销806和锁紧螺钉807,所述支承座801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804相通的侧孔,所述锁紧销806和锁紧螺钉807均设置在所述侧孔中,所述锁紧销806位于所述锁紧螺钉807的内侧,所述锁紧螺钉807与所述侧孔螺纹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锁紧销806锁紧,使所述锁紧销806的末端表面抵住所述滑动轴802,从而将滑动轴802锁紧。具体地,通过旋转锁紧螺钉807而推动锁紧销806做直线运动,从而使锁紧销806的末端表面抵住滑动轴802。
为了能够在利用锁紧螺钉807的轴向推力将滑动轴802锁紧的同时对滑动轴802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滑动轴802的位置更加稳固,优选地,所述锁紧销806的末端表面由下向上从内向外倾斜,所述滑动轴802上形成有与该末端表面相互配合的表面。
为了能够方便地将锁紧螺钉807旋入或者旋出,优选地,所述锁紧螺钉807上连接有手柄808。手柄808可以通过例如焊接或者紧固连接的方式与锁紧螺钉807连接。
为了方便锁紧螺钉807与支承座801连接,优选地,所述支承座801的侧面安装有连接件809,该连接件809插入所述侧孔中,而且该连接件809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锁紧销806和锁紧螺钉807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锁紧螺钉807与所述第二通孔螺纹连接。连接件809例如可以形成为法兰的形式,通过例如紧固件安装在支承座801的侧面。
另外,为了方便设置,优选地,所述侧孔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安装孔804的中心轴线垂直。
为了能够引导滑动轴802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而避免滑动轴802旋转,优选地,所述滑动轴802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滑动轴80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引导凹槽811,所述支承座801的侧面安装有与所述引导凹槽811位置相应的引导销钉810,所述引导销钉810插入所述引导凹槽811中且所述引导销钉810的末端表面与所述引导凹槽811的底表面接触。引导销钉810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在支承座801的侧面,例如,支承座801的侧面可以设置有与引导凹槽811相通的通孔812,引导销钉810穿过该通孔812插入引导凹槽811中。
弹性件805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式,例如螺旋弹簧的形式。此外,在图1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安装孔804为通孔,这样,可以直接将支承座801以及弹性件805放置在工作台300上,方便弹性件805的放入与取出。
辅助支撑机构800在使用时,首先使滑动轴802处于自由状态,滑动轴802的自由状态高度比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高出5到10mm。因此,当放置工件时,工件会将滑动轴802向下压,直到工件放置于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上,这时滑动轴802的顶表面会紧贴工件,通过锁紧组件803将滑动轴802锁紧,则滑动轴在锁紧状态下不会上下移动,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工件加工完毕而从工作台上拆除之后,滑动轴802在弹性件805的弹力作用下回复到原始位置。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支撑机构800,可以方便地对工件进行支撑,而且也更容易支撑工件的特殊部位。
七、纵向定位机构:
为了防止工件200沿着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移动,优选地,所述第一底座10上设置有用于阻止所述工件200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移动的纵向定位机构600。
纵向定位机构600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结构。如图14所示,例如,纵向定位机构600可以包括座体601、安装在所述座体601一侧的止挡块602以及安装在所述座体601上的第二压板603。纵向定位机构600设置在工件200的前方,所述止挡块602用于止挡工件200的前表面,第二压板603用于从上方压住工件200。
第二压板603可以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在座体601上。为了能够使第二压板603方便地将工件200压紧,优选地,所述座体601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三支撑件604和竖直设置的第六螺杆605,所述第二压板603套在所述第六螺杆605上,该第六螺杆605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压紧所述第二压板603的第四螺母606,所述第二压板603的一端支撑在所述第三支撑件604上,所述第二压板603的另一端用于压紧所述工件200。第三支撑件604可以为各种适当的结构,例如,第三支撑件604可以为螺纹连接在座体601上的螺钉。第六螺杆605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座体601上。这样,可以通过旋紧第四螺母606而将第二压板603的另一端压紧在工件200上。此外,止挡件602可以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座体601一侧。
此外,优选地,所述第二压板603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二压板603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长孔607,所述第六螺杆605安装在所述第二长孔607中,使得所述第二压板603能够沿着所述第二压板603的长度方向移动。这样,在工件加工完毕后,可以使第二压板603沿着其长度方向移动而缩回,以避免影响下一个工件的放置。
上述纵向定位机构600在使用时,通过止挡块602止挡工件200的前表面,通过第二压板603从上方压住工件200,从而有效地防止工件200沿着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定心机构100为两个,该两个定心机构100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20上;夹紧机构400为三个,其中一个夹紧机构40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底座10上,另外两个夹紧机构40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二底座20上;耳板检测机构500为两个,与设置在斗杆上侧的所述耳板对202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50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夹紧机构400上,与设置在斗杆后侧的耳板对202相对应的耳板检测机构50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二底座20上;底面定位机构700为两个,该两个底面定位机构700分别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底座10和第二底座20上;辅助支撑机构800为一个,该一个辅助支撑机构800设置在第一底座10上;纵向定位机构600为一个,该一个纵向定位机构600通过紧固件安装在第一底座10上。此外,第二底座20上还设置有支撑螺钉2,以对工件200提供支撑。此外,上述各个机构的位置和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化。
工件定位装置在工作台300上的安装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此外,机械加工设备的其它部分(例如刀具)的结构和设置方式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下面以加工挖掘机斗杆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的定位过程进行说明。
如图2至图14所示,定位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通过吊具将工件200吊起并将工件200放置在底面定位机构700上,同时通过纵向定位机构600定位工件200,以防止工件200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移动;2)将定位件103旋转到夹持位置,旋转第一螺杆101a或者第二螺杆102a而使第一螺杆101a上的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杆102a上的第二螺母102b朝向彼此运动,从而第一螺母101b上的定位件103与第二螺母102b上的定位件103也朝向彼此运动,最终夹持工件200而使得所述工件200的被夹持部分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3)通过耳板检测机构500的检测轴502来检测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当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不关于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时,通过调整位于第四支座402上部的第三螺杆403使工件200轻微倾斜,从而使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4)调整底面定位机构700的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使第二支撑块703与工件200紧贴,然后再将辅助支撑机构800和支撑螺钉2顶紧;5)通过夹紧机构400将工件200夹紧;6)旋转第一螺杆101a或者第二螺杆102a而使第一螺母101b和第二螺母102b以及其上的定位件103返回到原始位置,然后旋转定位件103,使定位件103返回到原始位置,之后开始对工件200进行加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工件定位装置包括两个耳板检测机构500,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只保证与一个耳板检测机构500相对应的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而另外一个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的对称通过额外的加工来实现;另外,当两个耳板对202的误差不大时,可以通过适当地调整工件200的定位角度来保证两个耳板对202都基本上满足加工要求(也就是说,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并不是完全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而是存在些许误差,但是已经满足加工要求)。
此外,当一种型号的工件加工完毕,而需要对另外一种型号的工件进行加工时,首先确定滑座17所需移动的位置,然后将滑座17移动到该位置,进而通过定位插销14将滑座17定位在该位置,通过第一螺栓15将滑座17紧固在第二底板12上,完成工件定位装置的换型操作。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机械加工设备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机械加工设备的定心机构100结构简单而且操作方便,可以根据需要在工作台300上设置一个、两个或者多个,从而实现对工件200的有效定位;
2)可以方便地通过耳板检测机构500的检测轴502来检测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而不需要以机床的主轴为基准来检测耳板对202的两个耳板是否关于工作台300的纵向中心轴线y对称,从而省时省力,提高了加工效率;
3)只需要沿着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移动滑座17就可以改变第一底座10的滑座17上的夹紧机构400和定心机构100相对于第二底座20上的夹紧机构400和定心机构100的位置,从而能够将不同型号的工件定位在工作台300上,而不需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吊起夹紧机构,从而简化了装夹机构的位置的调整,节约了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4)底面定位机构700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顶面对工件200提供支撑,当工件底面不平或者需要调整工件的定位角度时,可以通过调整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而使工件200保持水平或者稍微倾斜,从而适应不同工况的需求,此外,与通过螺钉对工件提供支撑的结构相比,上述底面定位机构700可以对工件200提供稳定的支撑;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辅助支撑机构800,可以方便地对工件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从而适应不同型号的工件的加工,而且也更容易支撑工件的特殊部位。
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件定位装置可以适用于各种工件的定位,尤其是挖掘机动臂和斗杆。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机械加工设备,该机械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300)和安装在该工作台(300)上的工件定位装置,该工件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支撑工件(200)的辅助支撑机构(800),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机构(800)包括支承座(801)、滑动轴(802)和锁紧组件(803),所述支承座(801)中设置有竖直的安装孔(804),该安装孔(804)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805),所述滑动轴(802)可移动地插入所述安装孔(804)中且支撑在所述弹性件(805)上,所述锁紧组件(803)用于将所述滑动轴(802)锁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组件(803)包括锁紧销(806)和锁紧螺钉(807),所述支承座(801)的侧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804)相通的侧孔,所述锁紧销(806)和锁紧螺钉(807)均设置在所述侧孔中,所述锁紧销(806)位于所述锁紧螺钉(807)的内侧,所述锁紧螺钉(807)与所述侧孔螺纹连接并且用于将所述锁紧销(806)锁紧,使所述锁紧销(806)的末端表面抵住所述滑动轴(8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销(806)的末端表面由下向上从内向外倾斜,所述滑动轴(802)上形成有与该末端表面相互配合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钉(807)上连接有手柄(8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座(801)的侧面安装有连接件(809),该连接件(809)插入所述侧孔中,而且该连接件(809)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锁紧销(806)和锁紧螺钉(807)均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锁紧螺钉(807)与所述第二通孔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轴(802)的侧面设置有沿所述滑动轴(802)的轴向方向延伸的引导凹槽(811),所述支承座(801)的侧面安装有与所述引导凹槽(811)位置相应的引导销钉(810),所述引导销钉(810)插入所述引导凹槽(811)中且所述引导销钉(810)的末端表面与所述引导凹槽(811)的底表面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定位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工件(200)的底面定位机构(700),该底面定位机构(700)包括第三支座(701)、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横向方向间隔地安装在所述第三支座(701)上,其中所述第二支撑块(703)的支撑高度可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块(703)包括固定部分(703a)和可移动部分(703b),所述固定部分(703a)固定在所述第三支座(701)上,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分(703a)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的底面由内向外从上向下倾斜,所述固定部分(703a)的顶面与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的底面相匹配且相互贴合,所述固定部分(703a)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连接有调整螺钉(705),该调整螺钉(705)的末端抵靠在所述可移动部分(703b)的外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机械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座(701)上设置有沿着所述工作台(300)的纵向方向延伸的两个第二T形凹槽(704),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分别通过第二螺栓(706)安装,所述第二螺栓(706)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与止挡在所述第二T形凹槽(704)中的螺母螺纹连接而分别将所述第一支撑块(702)和第二支撑块(703)的固定部分(703a)紧固在所述第三支座(70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465098 CN203357083U (zh) | 2013-07-31 | 2013-07-31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465098 CN203357083U (zh) | 2013-07-31 | 2013-07-31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57083U true CN203357083U (zh) | 2013-12-25 |
Family
ID=498049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46509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57083U (zh) | 2013-07-31 | 2013-07-31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57083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8318A (zh) * | 2016-08-03 | 2016-11-30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体化支承座 |
CN110216311A (zh) * | 2019-06-03 | 2019-09-10 | 山东华宇工学院 | 一种机械加工用钻孔定位装置 |
-
2013
- 2013-07-31 CN CN 201320465098 patent/CN20335708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168318A (zh) * | 2016-08-03 | 2016-11-30 | 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一体化支承座 |
CN110216311A (zh) * | 2019-06-03 | 2019-09-10 | 山东华宇工学院 | 一种机械加工用钻孔定位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94933B (zh)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 |
CN104483140B (zh) | 白车身扭转刚度试验装置 | |
US20100011563A1 (en) | Flexible Fastening Machine Tool | |
CN112917140A (zh) | 一种电梯l板安装装置 | |
CN203357083U (zh)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 |
CN203357084U (zh) | 一种机械加工设备 | |
CN106826222A (zh) | 可翻转的变速箱试制装配台 | |
CN209793070U (zh) | 侧锁带旋转螺丝机 | |
CN202033178U (zh) | 多功能汽车部件性能检测柔性工装 | |
CN206348147U (zh) | 一种发动机及动力总成的试验台架装置 | |
CN102720928B (zh) | 一种可调式伺服作动器支撑装置 | |
CN106736344A (zh) | 汽车变速箱流水线用托盘装置 | |
CN221291189U (zh) | 一种阀门装配平台 | |
CN202825347U (zh) | 一种闸瓦托钻孔夹紧装置 | |
CN105772786A (zh) | 一种在线式自动钻孔机 | |
CN105834651B (zh) | 适于吊重行驶轮式起重机后车架中部总成的搭焊工装 | |
CN220374766U (zh) | 一种无人机光电侦查吊舱安装车 | |
CN114264458B (zh) | 一种配重支架疲劳寿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 |
CN206243752U (zh) | 一种汽车变速箱流水线用托盘 | |
CN213616583U (zh) | 一种组合式柔性工装台 | |
CN210605479U (zh) | 一种试验电机自动对中系统 | |
CN112536605B (zh) | 一种多姿态铆接训练装备 | |
CN116119493B (zh) | 一种快装式电梯轿厢承重梁 | |
CN218983851U (zh) | 一种加工拉紧器的双头旋铆设备 | |
CN215658987U (zh) | 一种斜度可调的夹具平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Termination date: 2016073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