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56470U -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56470U CN203356470U CN 201320341243 CN201320341243U CN203356470U CN 203356470 U CN203356470 U CN 203356470U CN 201320341243 CN201320341243 CN 201320341243 CN 201320341243 U CN201320341243 U CN 201320341243U CN 203356470 U CN203356470 U CN 20335647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 tank
- minute
- send
- support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9924 canning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826 seam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08000028804 PERCHING syndrome Diseas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467 final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82 po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47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losing Of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包括机台,机台中心位置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进罐转盘,进罐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卡口可从送料带内拾取罐身送入卷封机构;其中,所述的卷封机构包括安装在进罐转盘下方的托罐器,托罐器由液压缸支撑。送盖机构包括送盖托板及固定安装在其上的储盖器,储盖器内安放若干相互层叠的罐盖,所述罐盖的最底端承载于分盖滑板上,分盖滑板两侧安装有分盖铲刀,分盖滑板由分盖气缸推动可在送盖托板上作前后滑移运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通用性好,能适合各种罐形的封盖工作。2)本送盖机构通过更换左右分盖铲刀的高度,即可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平底罐盖或是反口罐盖,提升其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容器的生产设备,具体是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金属包装罐在包装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市场需求量极大。然而现有的制罐、封罐工序的自动化程度较低,效率也不高。限制制罐封罐速度的瓶颈之一便是封罐前的分盖和放盖步骤。分盖指将成摞的罐盖一个个地分离开来,放盖是将罐盖准确地放至罐体端面开口中。在现有技术中,分盖和放盖是两个单独的步骤,分别具有单独的动力。在全自动封罐机中,两个工步要么在包含控制器、传感器和信号处理单元的控制系统控制下相互协调工作,要么通过复杂的传动链联系,系统构成比较复杂。为确保放盖时罐盖己完成定位,通常在两工步问设置一个时间延时,影响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罐机构、卷封机构及送盖机构:
其中,所述的送罐机构包括机台,机台中心位置安装有由电机驱动的进罐转盘,进罐转盘上设有若干个卡口可从送料带内拾取罐身送入卷封机构;
其中,所述的卷封机构包括安装在进罐转盘下方的托罐器,托罐器由液压缸支撑,将罐身向上推入送盖机构内与罐盖对接后再进入卷封机内,卷封机设有内模伸入罐口内,设于罐身外的若干卷封轮由靠模带动其转动,将罐盖的延边卷封在罐身上定型;
其中,所述的送盖机构包括送盖托板及固定安装在其上的储盖器,储盖器内安放若干相互层叠的罐盖,所述罐盖的最底端承载于分盖滑板上,分盖滑板两侧安装有分盖铲刀,分盖滑板由分盖气缸推动可在送盖托板上作前后滑移运动;所述的送盖托板内还设有相互连通罐盖定位孔和送盖滑道,送盖滑道的尾端设有送盖滑板,其将掉入送盖滑道内的罐盖推入罐盖定位孔内。
所述的分盖滑板上设有漏料口,当分盖滑板向后运动分盖后,漏料口运动至储盖器下方,使储盖器下方悬空。
所述的分盖铲刀通过设于其上的动滑轨安装在送盖托板上的静滑轨上,分盖铲刀前端设有圆弧状的导向面,分盖时,分盖铲刀向后滑动插入倒数第二个罐盖的延边下。
所述的送盖滑板的顶端设有与罐盖外弧形相配的接触面,送盖滑板由送盖气缸推动可在送盖滑道内前后滑动。
所述的储盖器包括与送盖托板固定连接的支架板,支架板上开设有圆形通孔,通孔外围设有若干立柱,所述的罐盖被限制在若干立柱围闭的区域内,立柱的下方延伸至分盖滑板处。
驱动进罐转盘转动的电机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所述的进罐转盘外设有环形导向架,在送料带前端设有将罐身导入送料转盘的进料挡板,在送料带的后端设有将罐身导入送料带的退料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所有运动机构中均有数控编程控制装置进行运动程序控制。机构工作稳定、不出故障。2)通用性好,能适合各种罐形的封盖工作。3)本送盖机构通过更换左右分盖铲刀的高度,即可适用于各种高度的平底罐盖或是反口罐盖,提升其适用范围。4)通过安装本自动送盖机构可实现封罐机连成自动生成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装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托罐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卷封机结构示意图。
图5、6为本实用新型中送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8为本实用新型中送盖机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罐机构1、卷封机构2及送盖机构3:
其中,所述的送罐机构包括机台,机台中心位置安装有由电机14驱动的进罐转盘11,进罐转盘11上设有若干个卡口12可从送料带13内拾取罐身4送入卷封机构;
其中,所述的卷封机构包括安装在进罐转盘11下方的托罐器21,托罐器由液压缸支撑,将罐身4向上推入送盖机构内与罐盖5对接后再进入卷封机6内,卷封机设有内模61伸入罐口内,设于罐身4外的若干卷封轮62由靠模63带动其转动,将罐盖5的延边51卷封在罐身4上定型;
其中,所述的送盖机构3包括送盖托板31及固定安装在其上的储盖器7,储盖器7内安放若干相互层叠的罐盖5,所述罐盖5的最底端承载于分盖滑板32上,分盖滑板两侧安装有分盖铲刀33,分盖滑板32由分盖气缸34推动可在送盖托板31上作前后滑移运动;所述的送盖托板31内还设有相互连通罐盖定位孔35和送盖滑道36,送盖滑道36的尾端设有送盖滑板37,其将掉入送盖滑道内的罐盖推入罐盖定位孔35内。
所述的分盖滑板32上设有漏料口321,当分盖滑板32向后运动分盖后,漏料口321运动至储盖器7下方,使储盖器下方悬空。
所述的分盖铲刀33通过设于其上的动滑轨38安装在送盖托板31上的静滑轨39上,分盖铲刀33前端设有圆弧状的导向面331,分盖时,分盖铲刀33向后滑动插入倒数第二个罐盖的延边下。
所述的送盖滑板37的顶端设有与罐盖外弧形相配的接触面,送盖滑板37由送盖气缸371推动可在送盖滑道36内前后滑动。
所述的储盖器7包括与送盖托板31固定连接的支架板71,支架板上开设有圆形通孔72,通孔外围设有若干立柱73,所述的罐盖5被限制在若干立柱围闭的区域内,立柱73的下方延伸至分盖滑板32处。
驱动进罐转盘11转动的电机14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所述的进罐转盘11外设有环形导向架15,在送料带13前端设有将罐身导入送料转盘的进料挡板16,在送料带13的后端设有将罐身4导入送料带的退料挡板17。
工作原理:制罐时,送料带13将罐身向卷封机方向传送,控制系统通过电机驱动进罐转盘每次旋转一定的角度,使得送料转盘上的卡口每次带动罐身停留在托罐器的上方。托罐器在气缸的支撑下向上抬升,此时送盖机构将罐盖推入罐盖定位孔内,罐身在上升过程中,首先与罐盖对接。托罐器继续上升,将罐身送入卷封机内,卷封机设有内模61伸入罐口内,设于罐身4外的若干卷封轮62由靠模63带动其转动,通过卷封轮与内模的配合,将罐盖5的延边51卷封在罐身4上定型,完成罐身与罐盖的卷封工作。托罐器下降,送料转盘继续旋转一定角度,在将成品送走的同时,下一罐身被送入托罐器处,依次往复循环工作。
其中送盖机构的工作过程为:首先人工将若干罐盖同方向层叠放入由若干立柱围闭而成的限位区间内,罐盖的最底端承载于分盖滑板上。当卷封机构在执行封盖过程时,分盖滑板在封盖气缸的驱动下向后滑动,同时带动分盖铲刀向后滑动,分盖铲刀插入倒数第二个罐盖的延边下方,使得整摞罐盖承载于分盖铲刀上,此时分盖滑板上的漏料口321运动至储盖器下方,位于储盖器最底端的罐盖从该漏料口处落入送盖滑道内,此时送盖气缸推动送盖滑板向罐盖定位孔方向运动,将罐盖推入罐盖定位孔内,限定罐盖的位置,以便与罐身对接,然后送盖滑板,分盖气缸、分盖铲刀、分盖滑板复位,分盖铲刀与罐盖脱离,整摞罐盖向下滑动,最底端的罐盖重新承载于分盖滑板上,完成一个分盖、送盖过程,以后过程周而复始,故不再详赘。这个过程需要收工或自动往储盖器内添加罐盖。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只需要更换相应高度的分盖铲刀,即可适用具有一定高度的反口式盖圈,或是通用型平底罐盖。同时,该设备为模块化装置,即当罐径或罐形改变时,只需要更换换相应的自动进盖装置模块即可,效率高通用性好。
本设备经投入使用后,经过计算,其效益表现如下:
1)每台机可节约人员一人,封底机和封盖机全部使用自动进罐进盖装置可实现一人看二台机工作,由原先二人操作改一人操作。每条生产线节约一人其工资为2000元/月,一年节约2万元。假定有十条生产线则可节约十人,年节约工资大约20万元。
2)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分析。该全自动制罐封盖机机构为机电一体化动作,结构简单,一旦调试好在生产运行中不需要人工干预只是根据需要加盖即可,作一些辅助性看护。进罐进盖装置不需要调试,只需要做一些小的微调如气压气量、输送带线速度、进罐转盘定位微调等。操作人员只要看着二台封罐机给机加盖即可。
3)安全性分析。该进罐进盖机构安装后几乎无安全问题,反尔排除了由人工操作封罐带来的生产安全问题如封罐时底盖飞出划伤人的事故。
4)效率分析。封罐机的工作转速是一定的,人工操作封罐机封罐作业时人的操作速度大大慢于机的实际生产速度,在产能上有一定的制约。改为自动进罐和自动进盖装置后封罐机可实现连续作业,可实现与焊机焊罐速度匹配。
Claims (7)
1.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罐机构(1)、卷封机构(2)及送盖机构(3):
其中,所述的送罐机构包括机台,机台中心位置安装有由电机(14)驱动的进罐转盘(11),进罐转盘(11)上设有若干个卡口(12)可从送料带(13)内拾取罐身(4)送入卷封机构;
其中,所述的卷封机构包括安装在进罐转盘(11)下方的托罐器(21),托罐器由液压缸支撑,将罐身(4)向上推入送盖机构内与罐盖(5)对接后再进入卷封机(6)内,卷封机设有内模(61)伸入罐口内,设于罐身(4)外的若干卷封轮(62)由靠模(63)带动其转动,将罐盖(5)的延边(51)卷封在罐身(4)上定型;
其中,所述的送盖机构(3)包括送盖托板(31)及固定安装在其上的储盖器(7),储盖器(7)内安放若干相互层叠的罐盖(5),所述罐盖(5)的最底端承载于分盖滑板(32)上,分盖滑板两侧安装有分盖铲刀(33),分盖滑板(32)由分盖气缸(34)推动可在送盖托板(31)上作前后滑移运动;所述的送盖托板(31)内还设有相互连通罐盖定位孔(35)和送盖滑道(36),送盖滑道(36)的尾端设有送盖滑板(37),其将掉入送盖滑道内的罐盖推入罐盖定位孔(3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盖滑板(32)上设有漏料口(321),当分盖滑板(32)向后运动分盖后,漏料口(321)运动至储盖器(7)下方,使储盖器下方悬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盖铲刀(33)通过设于其上的动滑轨(38)安装在送盖托板(31)上的静滑轨(39)上,分盖铲刀(33)前端设有圆弧状的导向面(331),分盖时,分盖铲刀(33)向后滑动插入倒数第二个罐盖的延边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送盖滑板(37)的顶端设有与罐盖外弧形相配的接触面,送盖滑板(37)由送盖气缸(371)推动可在送盖滑道(36)内前后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盖器(7)包括与送盖托板(31)固定连接的支架板(71),支架板上开设有圆形通孔(72),通孔外围设有若干立柱(73),所述的罐盖(5)被限制在若干立柱围闭的区域内,立柱(73)的下方延伸至分盖滑板(32)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进罐转盘(11)转动的电机(14)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罐转盘(11)外设有环形导向架(15),在送料带(13)前端设有将罐身导入送料转盘的进料挡板(16),在送料带(13)的后端设有将罐身(4)导入送料带的退料挡板(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41243 CN203356470U (zh) | 2013-06-15 | 2013-06-15 |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341243 CN203356470U (zh) | 2013-06-15 | 2013-06-15 |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56470U true CN203356470U (zh) | 2013-12-25 |
Family
ID=49804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341243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356470U (zh) | 2013-06-15 | 2013-06-15 |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5647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691832A (zh) * | 2013-12-31 | 2014-04-02 | 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 | 一种食品罐全自动生产装置 |
CN104226848A (zh) * | 2013-06-15 | 2014-12-24 | 广东大地伟业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WO2021047025A1 (zh) * | 2019-09-09 | 2021-03-18 | 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翻边封底生产工艺 |
-
2013
- 2013-06-15 CN CN 201320341243 patent/CN203356470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26848A (zh) * | 2013-06-15 | 2014-12-24 | 广东大地伟业包装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CN103691832A (zh) * | 2013-12-31 | 2014-04-02 | 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 | 一种食品罐全自动生产装置 |
CN103691832B (zh) * | 2013-12-31 | 2015-10-28 | 东莞市铁生辉制罐有限公司 | 一种食品罐全自动生产装置 |
WO2021047025A1 (zh) * | 2019-09-09 | 2021-03-18 | 苏州华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翻边封底生产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226848B (zh) | 一种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
CN203921252U (zh) | 一种纸塑包装机 | |
CN104627404B (zh) | 一种自动摇控器打包机 | |
CN102745357B (zh) | 一种装箱机 | |
CN202766272U (zh) | 灌装加盖装置 | |
CN102874423B (zh) | 高速全自动包装机 | |
CN110937180A (zh) | 一种快速包装机械设备 | |
CN102701127A (zh) | 灌装加盖装置 | |
CN202539931U (zh) | 过滤器自动装配机 | |
CN203921347U (zh) | 一种半自动式纸塑热合机 | |
CN104058358A (zh) | 一种自动上瓶、灌装、上塞、上盖一体式包装机 | |
CN109835703B (zh) | 料仓机构 | |
CN203601630U (zh) | 装盒机取盒机构 | |
CN105667855A (zh) | 一种装盒机 | |
CN204297176U (zh) | 一种盒子自动装箱设备 | |
CN205471783U (zh) | 纸板码垛装置及纸板码垛机 | |
CN104226843A (zh) | 一种电机定转子冲片多用途送料机械手 | |
CN201989963U (zh) | 一种全自动无间歇抽真空充氮封罐生产线 | |
CN203356470U (zh) | 一种新型全自动制罐封盖机 | |
CN106219225A (zh) | 一种全自动铝制瓶盖生产线 | |
CN118431578A (zh) | 一种锂电池全自动一封线 | |
CN201385793Y (zh) | 食品纸卡包装机 | |
CN203612265U (zh) | 给袋式包装机送袋机构 | |
CN102717927B (zh) | 一种打包机 | |
CN111392125A (zh) | 一种自动化管材包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330 |
|
C25 |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