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29188U - 腰部热能磁通仪 - Google Patents
腰部热能磁通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29188U CN203329188U CN2013203075833U CN201320307583U CN203329188U CN 203329188 U CN203329188 U CN 203329188U CN 2013203075833 U CN2013203075833 U CN 2013203075833U CN 201320307583 U CN201320307583 U CN 201320307583U CN 203329188 U CN203329188 U CN 2033291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manent magnet
- magnet unit
- face
- matrix
- amalga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gnetic Treatment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部热能磁通仪,包括一基体,该基体具有一内腔,该内腔中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场发生装置,磁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柱状永磁体及驱动装置;柱状永磁体至少由磁感应强度和长度均相同的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拼合固定而成,第一永磁体单元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永磁体单元横截面积,且第一、二永磁体单元N、S极均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其中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S极拼合,第一永磁体单元S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N极拼合;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端面靠近基体顶面且位于其正下方。磁场发生装置提供一种旋转偏磁场,向人体腰部各穴位提供N极特性较强的旋转磁场,优化磁疗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腰部热能磁通仪。
背景技术
研究发现磁场对人体以及其他生物体都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N极磁场具有氧化、碱性化、活化、兴奋的作用效果,可以利用N极磁场的作用对人及其他生物体的各种疾病进行治疗和修复,并且旋转磁场相对于静止磁场效果更佳。
现有的磁疗装置,参见公开号为CN102921106A,名称为《磁疗装置》的专利申请文件,如图1所示,磁疗装置包括磁疗室1,所述磁疗室1内设有顶部2、底部3,所述顶部2与底部3互相对应设有磁体层,所述磁体层内排布有多个磁体4,所述磁体4分别组合排布在多块磁体板5上。在磁疗室内形成一循环磁场,所述磁疗室的一侧设有加热装置,对应所述加热装置的另一侧铺设有黄土层。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磁疗的自然物理方法,在磁疗室内形成一个均匀的循环磁场,可以对人体进行筋络疏通,缓解人体疼痛,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充分利用黄土中的各项微量元素,能够防癌抗衰老,对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黄土配合加热,对人体的治疗的功效更好。所述磁疗室1装配有移动门6。可以将门关闭,让磁疗室1内保持在一定温度湿度内,发挥更好的磁疗作用。
可见现有的磁疗装置直接在磁体层内设置静止的永磁体,利用永磁体形成N、S极均衡且相对静止的磁场,不能提供N极特性较强的旋转磁场,进而影响磁疗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部热能磁通仪,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通过磁场发生装置提供一种旋转偏磁场,向人体腰部的各穴位提供N极特性较强的旋转磁场,并优化磁疗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包括一基体,该基体具有一内腔,该内腔中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场发生装置,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产生偏磁场的柱状永磁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柱状永磁体绕其中心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柱状永磁体至少由磁感应强度和长度均相同的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拼合固定而成,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均为N极,另一端均为S极;其中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S极通过各自拼合面拼合,第一永磁体单元S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N极通过各自拼合面拼合;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端面靠近基体顶面且位于其正下方。
其中,所述磁场发生装置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其中,所述基体顶面正面设有多个微震电机。
进一步地,所述基体顶面背面并在两所述磁场发生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红外灯加热管。
特别是,所述基体内设有为所述驱动装置、微震电机和红外灯加热管供电的充电锂电池,所述基体上具有电源线接头,该电源线接头位于基体内的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锂电池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外置电源。
特别是,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均为平面或均为曲面。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均呈波浪形。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均呈锯齿状。
其中,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之间通过胶粘层粘结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柱状永磁体还包括一呈筒状的外框,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均置于该外框中,且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外侧面均通过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外框内壁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热能磁通仪,使用时,可将基体的顶面直接紧贴在腰部上,启动驱动装置,带动柱状永磁体转动,由于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端面正对于基体顶面,因此,能够为腰部的各穴位提供旋转的磁场,并且靠近磁场的N极处,即N极磁场特性明显,修复、消炎和止痛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部热能磁通仪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部热能磁通仪中基体顶面的正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腰部热能磁通仪中的磁场发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柱状永磁体的横截面示意图一;
图6为图4中柱状永磁体的横截面示意图二;
图7为图4中柱状永磁体的横截面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7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腰部热能磁通仪,包括一基体7,该基体7具有一内腔,该内腔中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场发生装置20,磁场发生装置20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产生偏磁场的柱状永磁体8以及用于驱动柱状永磁体8绕其中心轴旋转的驱动装置9;柱状永磁体8至少由磁感应强度和长度均相同的第一永磁体单元8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82拼合固定而成,第一永磁体单元81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永磁体单元82的横截面积,且第一永磁体单元8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82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均为N极,另一端均为S极;其中第一永磁体单元的N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的S极通过各自拼合面拼合,第一永磁体单元的S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的N极通过各自拼合面拼合;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端面811靠近基体顶面71且位于其正下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腰部热能磁通仪,使用时,可将基体顶面直接紧贴在腰部上,启动驱动装置,带动柱状永磁体转动,由于横截面积较大的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端面正对于基体顶面,因此,能够为腰部的各穴位提供旋转的磁场,并且靠近磁场的N极处,即N极磁场特性明显,修复、消炎和止痛效果较好。利用中医针灸原理,人体腰背部穴位特别多,利用本装置能够使偏差磁场渗透皮肤并作用于人体腰背部各个穴位,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增氧,放松腰背肌肉,结合热疗和振动效果更好,物理理疗,安全有效。
如图2、图3所示,磁场发生装置20沿基体7长度方向间隔排列。该位置正好对应多处穴,能大大增强磁疗效果。如图3所示,基体顶面正面上还设有多个微震电机12;如图2所示,基体顶面背面并在两磁场发生装置20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红外灯加热管13。微震电机12用于增加振动理疗功能,红外灯加热管13用于增加加热理疗功能,与旋转偏磁场配合功能更好。参见图2,基体两侧还设有固定扣15,通过固定扣15能将该颈部旋磁器固定在椅子上,以方便在工作或开车时使用。
为了方便磁通仪的使用,基体内设有为驱动装置9、微震电机12和红外灯加热管13供电的充电锂电池91,基体上具有电源线接头14,该电源线接头位于基体内的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锂电池91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外置电源。对锂电池充电后,不需要接头外接电源,便于携带并适宜于在没有电源的情况下使用。
柱状永磁体的拼合结构如下,如图5所示,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10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20均为平面或均为曲面。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制造成本较低。如图6所示,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10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20均呈波浪形。拼合后的结构稳定性较高,不易产生变形。如图7所示,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10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20均呈锯齿状。拼合后的结构稳定性较高,不易产生变形。
如图5-7所示,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10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820之间通过胶粘层83粘结在一起。柱状永磁体8还包括一呈筒状的外框84,第一永磁体单元8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82均置于该外框84中,且第一永磁体单元81和第二永磁体单元82的外侧面均通过胶粘层83与外框84内壁固定连接。易于制造、制造成本较低。外框84用于防止拼合后的永磁体单元产生错位变形,有利于偏磁组合体结构的稳定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腰部热能磁通仪,包括一基体,该基体具有一内腔,该内腔中安装有至少两个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用于产生偏磁场的柱状永磁体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柱状永磁体绕其中心轴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柱状永磁体至少由磁感应强度和长度均相同的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拼合固定而成,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横截面积大于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横截面积,且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均为N极,另一端均为S极;其中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极通过各自拼合面拼合,第一永磁体单元S极与第二永磁体单元N极通过各自拼合面拼合;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N极端面靠近基体顶面且位于其正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发生装置沿所述基体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顶面正面设有多个微震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顶面背面并在两所述磁场发生装置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红外灯加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内设有为所述驱动装置、微震电机和红外灯加热管供电的充电锂电池,所述基体上具有电源线接头,该电源线接头位于基体内的一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充电锂电池连接,另一端用于连接外置电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均为平面或均为曲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均呈波浪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均呈锯齿状。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拼合面之间通过胶粘层粘结在一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腰部热能磁通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永 磁体还包括一呈筒状的外框,所述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均置于该外框中,且第一永磁体单元和第二永磁体单元的外侧面均通过所述胶粘层与所述外框内壁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075833U CN203329188U (zh) | 2013-05-30 | 2013-05-30 | 腰部热能磁通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3075833U CN203329188U (zh) | 2013-05-30 | 2013-05-30 | 腰部热能磁通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29188U true CN203329188U (zh) | 2013-12-11 |
Family
ID=49697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3075833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329188U (zh) | 2013-05-30 | 2013-05-30 | 腰部热能磁通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29188U (zh) |
-
2013
- 2013-05-30 CN CN2013203075833U patent/CN2033291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668973B1 (en) | Electromagnetic therapeutic apparatus and supporting physiotherapy liquid thereof | |
CN207286452U (zh) | 基于激光疗法的电灸治疗仪 | |
CN202036700U (zh) | 一种新型多功能妇科治疗仪使用的治疗头 | |
CN206261948U (zh) | 远红外负离子旋磁磁疗椅 | |
CN203379494U (zh) | 颈肩热能旋磁器 | |
CN203329188U (zh) | 腰部热能磁通仪 | |
CN203329191U (zh) | 脚部热能磁通仪 | |
CN101700423A (zh) | 一种旋转磁性保健仪 | |
CN210250890U (zh) | 一种石墨烯远红外温灸颈带 | |
CN203329190U (zh) | 关节磁活器 | |
CN202173687U (zh) | 软体颈肩骨关节保健治疗体 | |
CN202184913U (zh) | 除电荷刮痧按摩器 | |
CN203379493U (zh) | 心脏磁通仪 | |
CN203329189U (zh) | 胸部磁通仪 | |
CN201453636U (zh) | 一种多功能理疗按摩椅 | |
CN203647557U (zh) | 电热磁疗一体的安全电极 | |
CN203777280U (zh) | 一种皮肤病理疗器 | |
CN203469234U (zh) | 顺通治疗机 | |
CN103341233B (zh) | 一种电磁热疗服及其配套电源背包 | |
CN202982938U (zh) | 一种内科理疗带 | |
CN2520854Y (zh) | 内裤式治疗仪 | |
CN204863929U (zh) | 异型多足中药电磁疗颈脑养生保健器具 | |
CN204734715U (zh) | 一种人体穴位水浴保健治疗仪 | |
CN211434769U (zh) | 一种能量补充型电磁波发生器 | |
CN201727845U (zh) | 一种康复治疗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2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