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249383U - 双热源热水器 - Google Patents

双热源热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249383U
CN203249383U CN 201320166968 CN201320166968U CN203249383U CN 203249383 U CN203249383 U CN 203249383U CN 201320166968 CN201320166968 CN 201320166968 CN 201320166968 U CN201320166968 U CN 201320166968U CN 203249383 U CN203249383 U CN 2032493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heat pump
subsystem
mcu
temperat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6696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zhou Aquapower Electric Water Hea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zhou Aquapower Electric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zhou Aquapower Electric Water Hea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zhou Aquapower Electric Water Hea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66968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2493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2493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24938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热源热水器,包括热泵系统和水侧系统,热泵系统包括电机和风机、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以及除霜子系统;水侧系统包含电加热系统,电加热系统包含MCU以及分别与MCU电连接的进水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端子台以及可控硅组件,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除霜子系统分别对应地通过工作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MCU电连接,MCU用于根据进水温度信号、热泵出水温度信号、总出水温度信号及水流量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通断以及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的功率输出。

Description

双热源热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热源热水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一般由主机部分和水箱部分组成,对于家用型水箱来说,容量一般在150L到320L,体积庞大,安装时需占据很大的空间,即使有的水箱使用支架安装于墙外,由于水箱本身加水的重量很重,此类安装方式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另外,水箱内胆本身所采用的材料及工艺,不管是不锈钢的还是搪瓷的内胆,总是难以避免的会出现漏水,且在水质较差地区,水箱内部的换热管容易被腐蚀并穿孔,导致冷媒泄漏;进一步地,由于储水式热泵的特性,将水温升至较高温度所耗的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即时用水的需求,并且到用水后期,水温波动较大,影响使用的舒适性;在用水时一般都需要混水,水箱里面的热水使用率不高,在保温过程中水温不可避免的出现下降,增加能耗。传统带水箱的机组长期在高冷凝温度和高冷凝压力下运行,对压缩机的寿命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带有大功率的双热源、能够恒温出水的热水器,一方面能提高用水的舒适度,另一方面通过智能控制保证用电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双热源热水器,包括热泵系统和水侧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电机和风机、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以及除霜子系统;所述水侧系统由依次相连的进水接头、进水温度传感器、水流开关、板式换热器、水流量计、水流量调节阀、电加热系统、以及出水接头组成,其中,所述电加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发热体组件出水管、发热体组件以及发热体组件进水管,所述发热体组件出水管与出水接头相连通,所述发热体组件进水管与所述水流量调节阀相连;该电加热系统还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端子台以及可控硅组件,可控硅组件与所述发热体组件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热体组件出水管的总出水温度并将总出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热体组件进水管的热泵出水温度并将热泵出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水流量计以及水流量调节阀分别与MCU电连接,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温度并将进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所述水流量计用于检测水流量并将水流量信号发送至MCU;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除霜子系统分别对应地通过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MCU电连接,所述MCU用于根据进水温度信号、热泵出水温度信号、总出水温度信号及水流量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通断以及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的功率输出。
其中,所述MCU用于根据进水温度信号判断进水温度是否低于启动温度,根据热泵出水温度信号判断热泵出水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以及根据总出水温度信号判断总出水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进水温度低于启动温度时,接通第一电磁阀启动热泵加热子系统;当判定进水温度未低于启动温度时,切断第一电磁阀关闭热泵加热子系统;当判定总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不输出;当判定总出水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根据总出水温度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输出相应的电加热功率以及控制水流量调节阀的调节幅度以使总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其中,当判定进水温度低于启动温度、总出水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且热泵出水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输出数值低于发热体全功率的70%的电加热功率以及控制水流量调节阀调节幅度以使总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其中,所述MCU还用于判断总出水温度是否高于最大设定温度,并当判定进水温度低于启动温度且总出水温度高于最大设定温度时接通第二电磁阀开启卸压子系统。
其中,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是由压缩机、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板式换热器、过滤器、膨胀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用于对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卸压子系统是由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电磁阀、卸压冷凝器、卸压毛细管、所述蒸发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所述除霜子系统是由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三电磁阀、除霜毛细管、蒸发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
其中,所述热泵系统和水侧系统集成于箱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无水箱化设计,节省安装空间,安装方便和使用安全;2、实现空气能热泵与大功率电加热的灵活切换,能够扬长避短,避免机组在使用时超出电线的负载;3、减少了使用连接管的环节,极大的降低了冷媒泄漏的机率;4、可做到即开即用,省去等待热水的时间,保证恒温出水和用水的可持续性,提高用水的舒适性,机组在此用水情况下能效更高,有利于热泵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保障机组的使用寿命;5、通过使用卸压冷凝器,避免总出水温度过高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机组的运行负荷,大大降低了机组能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双热源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电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压缩机;2、第一电磁阀;3、板式换热器;4、水流量调节阀;
6、电加热系统;8、出水接头;9、进水接头;10、水流开关;11、过滤器;
12、膨胀阀;13、第三电磁阀;14、除霜毛细管;15、第二电磁阀;
16、卸压毛细管;17、风机;18、电机;19、蒸发器;20、卸压冷凝器;
21、气液分离器;22、水流量计;61、发热体组件出水管;
62、发热体组件;63、第一温度传感器;64、箱体;65、第二温度传感器;
66、端子台;67、可控硅组件;68、发热体组件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一种双热源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该双热源热水器包括热泵系统和水侧系统,集成于箱体64内。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电机18和风机17、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以及除霜子系统。
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是由压缩机1、第一电磁阀2、板式换热器3、过滤器11、膨胀阀12、蒸发器19、气液分离器21以及压缩机1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用于对通过板式换热器3的水进行加热。所述卸压子系统是由压缩机1、第二电磁阀15、卸压冷凝器20、卸压毛细管16、蒸发器19、气液分离器21以及压缩机1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所述除霜子系统是由压缩机1、第三电磁阀13、除霜毛细管14、蒸发器19、气液分离器21以及压缩机1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所述热泵系统运行时,电机18和风机17根据需求开启或关闭。
所述水侧系统由依次相连的进水接头9、进水温度传感器(图未示)、水流开关10、板式换热器3、水流量计22、水流量调节阀4、电加热系统6、以及出水接头8组成。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电加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加热系统6包括依次相连的发热体组件出水管61、发热体组件62以及发热体组件进水管68,所述发热体组件出水管61与出水接头8相连通,所述发热体组件进水管68与所述水流量调节阀4相连。
该电加热系统6还包括MCU(图未示)以及分别与MCU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63、第二温度传感器65、端子台66以及可控硅组件67,可控硅组件67与所述发热体组件62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63用于检测发热体组件出水管61的总出水温度并将总出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第二温度传感器65用于检测发热体组件进水管68的热泵出水温度并将热泵出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所述压缩机1及电机18、风机17、水流量计22、进水温度传感器以及水流量调节阀4分别与MCU电连接,所述水流量计22用于检测水流量并将水流量信号发送至MCU。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除霜子系统分别对应地通过工作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3与MCU电连接,所述MCU用于根据进水温度信号、热泵出水温度信号、总出水温度信号及水流量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2、第二电磁阀15、第三电磁阀13的通断以及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的功率输出。
具体地,所述MCU用于根据进水温度信号判断进水温度是否低于启动温度,根据热泵出水温度信号判断热泵出水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以及根据总出水温度信号判断总出水温度是否达到设定温度。以及是否高于最大设定温度;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进水温度低于启动温度时,接通第一电磁阀2并开启热泵加热子系统,即启动压缩机1、风机17以及电机18等热泵加热子系统部件,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MCU用于当判定进水温度低于启动温度且压缩机1处于停机保护期间未上电工作时,即压缩机关机后1~5分钟内不能再启动期间,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可以在全动率的0~100%之间输出电加热功率,当压缩机1解除停机保护并启动,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可以在全动率的0~70%之间输出电加热功率。
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进水温度未低于启动温度时,关闭压缩机1、风机17以及电机18,切断第一电磁阀2并关闭热泵加热子系统;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总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可控硅组件67控制发热体组件62不输出;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总出水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根据总出水温度通过可控硅组件67控制发热体组件62输出相应的电加热功率以及控制水流量调节阀4的调节幅度以使总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进水温度低于启动温度、总出水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且热泵出水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可控硅组件67控制发热体组件62输出数值低于发热体全功率的70%的电加热功率,同时所述MCU还用于控制水流量调节阀4的调节幅度以使总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保证电线的负荷不至于超过其所能承受的负载。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总出水温度高于最大设定温度时接通第二电磁阀15开启卸压子系统;所述MCU还用于当判定进水温度高于启动温度且总出水温度未达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可控硅组件67控制发热体组件62可以在全动率的0~100%之间输出电加热功率,以使总出水温度达到设定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无水箱化设计,节省安装空间,安装方便和使用安全;2、实现空气能热泵与大功率电加热的灵活切换,能够扬长避短,避免机组在使用时超出电线的负载;3、减少了使用连接管的环节,极大的降低了冷媒泄漏的机率;4、可做到即开即用,省去等待热水的时间,保证恒温出水和用水的可持续性,提高用水的舒适性,机组在此用水情况下能效更高,有利于热泵机组安全稳定的运行,从而保障机组的使用寿命;5、通过使用卸压冷凝器,避免总出水温度过高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机组的运行负荷,大大降低了机组能耗,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3)

1.一种双热源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热泵系统和水侧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电机和风机、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以及除霜子系统;所述水侧系统由依次相连的进水接头、进水温度传感器、水流开关、板式换热器、水流量计、水流量调节阀、电加热系统、以及出水接头组成,其中,所述电加热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发热体组件出水管、发热体组件以及发热体组件进水管,所述发热体组件出水管与出水接头相连通,所述发热体组件进水管与所述水流量调节阀相连; 
所述电加热系统还包括MCU以及分别与MCU电连接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端子台以及可控硅组件,可控硅组件与所述发热体组件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热体组件出水管的总出水温度并将总出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发热体组件进水管的热泵出水温度并将热泵出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水流量计以及水流量调节阀分别与MCU电连接,所述进水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进水温度并将进水温度信号发送至MCU,所述水流量计用于检测水流量并将水流量信号发送至MCU; 
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卸压子系统、除霜子系统分别对应地通过工作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与MCU电连接,所述MCU用于根据进水温度信号、热泵出水温度信号、总出水温度信号及水流量信号控制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通断以及通过可控硅组件控制发热体组件的功率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源热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是由压缩机、所述第一电磁阀、所述板式换热器、过滤器、膨胀阀、蒸发器、气液分离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所述热泵加热子系统用于对通过板式换热器的水进行加热; 
所述卸压子系统是由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电磁阀、卸压冷凝器、卸压毛细管、所述蒸发器、所述气液分离器以及所述压缩机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 
所述除霜子系统是由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三电磁阀、除霜毛细管、蒸发器、气液分离器以及压缩机顺次连接组成的闭环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热源热水器,其特征在于:热泵系统和水侧系统集成于一箱体内。 
CN 201320166968 2013-04-03 2013-04-03 双热源热水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493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6968 CN203249383U (zh) 2013-04-03 2013-04-03 双热源热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66968 CN203249383U (zh) 2013-04-03 2013-04-03 双热源热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249383U true CN203249383U (zh) 2013-10-23

Family

ID=493758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6696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49383U (zh) 2013-04-03 2013-04-03 双热源热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249383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1139A (zh) * 2014-07-23 2014-10-1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01088A (zh) * 2013-04-03 2014-10-15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双热源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01088B (zh) * 2013-04-03 2016-11-30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双热源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40772A (zh) * 2018-07-29 2019-01-04 杨彬 基于一种热泵与快速电热模块组合的热水器及地暖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01088A (zh) * 2013-04-03 2014-10-15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双热源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01088B (zh) * 2013-04-03 2016-11-30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双热源热水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4101139A (zh) * 2014-07-23 2014-10-1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140772A (zh) * 2018-07-29 2019-01-04 杨彬 基于一种热泵与快速电热模块组合的热水器及地暖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00251B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103900247B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1246924Y (zh) 空气源热泵及中高温水源热泵联合供热装置
CN203190623U (zh) 具有取暖功能的双热源热水器
CN201242315Y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及中高温水源热泵联合供热装置
CN103017245A (zh) 一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
CN202008185U (zh) 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燃气即热式热水器综合供暖供热系统
CN103542614B (zh) 供热制冷系统
CN203052983U (zh) 即热式空气能热泵热水器
CN203024251U (zh) 一种多能源集成热水系统
CN203240756U (zh) 一种节能型热泵热水器
CN202485208U (zh) 一种节能双水箱恒温连续供水系统
CN101476781B (zh) 智能加热太阳能热水器
CN103900248A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3249383U (zh) 双热源热水器
CN201599940U (zh) 一种整体挂壁式热泵热水器
CN203052987U (zh) 即热式热水器
CN203052805U (zh) 混合能源远程智能控制供热供暖系统
CN201532057U (zh) 太阳能热水空调装置
CN202008224U (zh) 一种直热恒温式空气能热水器
CN102162652A (zh) 一种即热式太阳能综合供暖供热系统
CN201187879Y (zh) 无水箱二次快速加热空气源热水器
CN112038949A (zh) 一种配电房智能降温装置及降温方法
CN200946871Y (zh) 太阳能和电热水器集成供热水系统
CN2854255Y (zh) 一种双向进水快速电热水龙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