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242692U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242692U CN203242692U CN2013202396184U CN201320239618U CN203242692U CN 203242692 U CN203242692 U CN 203242692U CN 2013202396184 U CN2013202396184 U CN 2013202396184U CN 201320239618 U CN201320239618 U CN 201320239618U CN 203242692 U CN203242692 U CN 2032426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ab
- ptc thermistor
- lug
- lithium ion
- hea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包括头部极耳、尾部极耳、PTC热敏电阻和密封圈,PTC热敏电阻串联于头部极耳和尾部极耳之间,并且头部极耳的一端通过PTC热敏电阻与尾部极耳的一端电连接,头部极耳的另一端伸出于密封圈且与外电路电连接,尾部极耳的另一端与集流体焊接。该极耳结构操作简单、易加工、感应迅速、不易受外部力量而损坏,当电池过热或者电流过大时,串联于头部极耳和尾部极耳之间的PTC热敏电阻可以迅速的感温电阻增大而断开电路,提高电池安全性而且该极耳的保护功能具有可恢复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在电子产品上的大量使用,电池能量密度不断提高,电池的安全性需要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对于电池容量大于8Ah的,如果因为使用不当出现了过充短路等情况,电池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为了保护电池的安全性一般会在电芯外部加装保护装置,当电池被滥用如短路过充引起电池发热时,热量由电池主体传导至外部保护装置,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外部保护装置动作切断电路,从而起到保护作用。当电池外部保护电路元件被滥用拆卸或者遇到热传导不畅外部元件感应不及时等情况时,电芯失去外部保护增大了安全隐患。中国专利03223363.9中公开了PTC置于电池内部,且PTC其中一条引线与集流体相连接,另一条引线与电池外接引出导线连接或直接作为电池的引出导线,这项专利虽然起到了安全保护作用,但是导线与集流体的连接加工操作不便; 中国专利200420056421.8中提供了将极耳热熔材料复合到PTC的关断部位上的极耳,这种方法虽然可以节省电池的内外部空间,但是由于电池内外必然会存在温度差,这种结构中因PTC不能及时监测到电池的温度变化而不能及时工作,致使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该极耳结构操作简单、易加工、感应迅速、不易受外部力量而损坏,而且该极耳保护功能具有可恢复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包括头部极耳、尾部极耳、PTC热敏电阻和密封圈,所述PTC热敏电阻串联于所述头部极耳和所述尾部极耳之间,并且所述头部极耳的一端通过所述PTC热敏电阻与所述尾部极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头部极耳的另一端伸出于密封圈且与外电路电连接,所述尾部极耳的另一端与集流体焊接。
所述PTC热敏电阻距离所述密封圈的距离为3~7mm。
所述PTC热敏电阻距离所述密封圈的距离为5~6mm。
所述PTC热敏电阻的表面包覆有PP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包括头部极耳、尾部极耳、PTC热敏电阻和密封圈,PTC热敏电阻串联于头部极耳和尾部极耳之间,并且头部极耳的一端通过PTC热敏电阻与尾部极耳的一端电连接,头部极耳的另一端伸出于密封圈且与外电路电连接,尾部极耳的另一端与集流体焊接。该极耳结构操作简单、易加工、感应迅速、不易受外部力量而损坏,当电池过热或者电流过大时,设置于头部极耳和尾部极耳之间的PTC热敏电阻可以迅速的感温而断开电路,提高电池安全性;当电池温度和电流恢复正常时,串联于头部极耳和尾部极耳之间的PTC热敏电阻可以恢复到正常电阻值,电池可以恢复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包括头部极耳1、尾部极耳2、PTC热敏电阻3和密封圈4,PTC热敏电阻3串联于头部极耳1和尾部极耳2之间,并且头部极耳1的一端通过PTC热敏电阻3与尾部极耳2的一端电连接,头部极耳1的另一端伸出于密封圈4且与外电路电连接,尾部极耳2的另一端与集流体焊接,这样的极耳结构可以设置在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极耳或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极耳,也可以两个极耳同时设置成这样的结构。
优选的,PTC热敏电阻3距离密封圈4的距离为3~7mm,避免由于密封时的高温辐射引起PTC热敏电阻3动作。
更优的,PTC热敏电阻3距离密封圈4的距离为5~6mm。
PTC热敏电阻3的表面包覆有PP薄膜层5,PTC热敏电阻3两端的头部极耳1和尾部极耳2的材质正极为铝,负极可以选自铜或镍,头部极耳1的一端与PTC热敏电阻3焊接,尾部极耳2的一端与PTC热敏电阻3焊接,PP薄膜层5可以避免电解液腐蚀PTC热敏电阻3,而且避免了头部极耳1和尾部极耳2刺破隔离膜。
优选的,PTC热敏电阻3的室温电阻为3~20mΩ,85℃时电阻值为10~2500Ω。
更优的,PTC热敏电阻3的室温电阻为6~15mΩ,100℃时电阻值为10~2500Ω。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Claims (4)
1.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部极耳、尾部极耳、PTC热敏电阻和密封圈,所述PTC热敏电阻串联于所述头部极耳和所述尾部极耳之间,并且所述头部极耳的一端通过所述PTC热敏电阻与所述尾部极耳的一端电连接,所述头部极耳的另一端伸出于密封圈且与外电路电连接,所述尾部极耳的另一端与集流体焊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热敏电阻距离所述密封圈的距离为3~7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热敏电阻距离所述密封圈的距离为5~6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TC热敏电阻的表面包覆有PP薄膜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396184U CN203242692U (zh) | 2013-05-07 | 2013-05-07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2396184U CN203242692U (zh) | 2013-05-07 | 2013-05-07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242692U true CN203242692U (zh) | 2013-10-16 |
Family
ID=493199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239618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242692U (zh) | 2013-05-07 | 2013-05-07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242692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9148A (zh) * | 2015-11-30 | 2016-03-30 | 江门市拓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锂电池极耳 |
CN108615590A (zh) * | 2018-04-27 | 2018-10-02 |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热敏电阻材料、热敏电阻、热敏极耳以及锂离子电池 |
CN112018317A (zh) * | 2020-09-18 | 2020-12-01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极耳及制备方法、电池 |
CN112242595A (zh) * | 2019-07-17 | 2021-01-19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流或者持续载流自保护型极耳及其制造方法 |
CN114221051A (zh) * | 2020-09-04 | 2022-03-22 | 惠州市聚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成组的多功能集流片 |
-
2013
- 2013-05-07 CN CN2013202396184U patent/CN2032426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49148A (zh) * | 2015-11-30 | 2016-03-30 | 江门市拓联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带过流保护的锂电池极耳 |
CN108615590A (zh) * | 2018-04-27 | 2018-10-02 | 湖南丰源业翔晶科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复合热敏电阻材料、热敏电阻、热敏极耳以及锂离子电池 |
CN112242595A (zh) * | 2019-07-17 | 2021-01-19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过流或者持续载流自保护型极耳及其制造方法 |
CN114221051A (zh) * | 2020-09-04 | 2022-03-22 | 惠州市聚鼎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成组的多功能集流片 |
CN112018317A (zh) * | 2020-09-18 | 2020-12-01 |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极耳及制备方法、电池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242692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极耳结构 | |
CN102570403B (zh) | 锂电池充电放电的温度保护电路 | |
CN203674303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安全结构 | |
CN201985214U (zh) | 一种高安全性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 |
CN202585594U (zh) | 电池及其极耳 | |
CN111430655A (zh) | 一种带有温度弹片的熔断保护结构 | |
CN202352795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安全结构 | |
CN201927682U (zh) | 一种具有七重保护功能的锂离子电池 | |
CN205692924U (zh) | 一种超低温锂离子电池结构 | |
CN204375830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 | |
CN204558577U (zh) | 锂电池负极耳安全保护结构 | |
CN203631652U (zh) | 锂离子电池极耳连接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 |
CN203910923U (zh) | 一种高性能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芯 | |
CN202633427U (zh) | 方形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自保护装置 | |
CN206210949U (zh) | 一种可有效防爆的安全锂离子电池 | |
CN204651382U (zh) | 软包电池用铝转镍带胶极耳片 | |
CN202817080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及其锂离子电池 | |
CN103825053A (zh) | 一种高性能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电芯的制作工艺 | |
CN205508931U (zh) | 过流保护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极耳及其极耳带 | |
CN206401419U (zh) | 一种提高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 | |
CN109378435A (zh) | 一种电池极耳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电池 | |
CN206595737U (zh) | 一种锂电池充电系统 | |
CN204204985U (zh) | 锂离子电池抗针刺结构电芯及其锂离子电池 | |
CN203850386U (zh) | 动力锂离子电池 | |
CN202523785U (zh) | 锂电池的极耳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