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8669U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Google Patents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98669U CN203198669U CN 201320113642 CN201320113642U CN203198669U CN 203198669 U CN203198669 U CN 203198669U CN 201320113642 CN201320113642 CN 201320113642 CN 201320113642 U CN201320113642 U CN 201320113642U CN 203198669 U CN203198669 U CN 20319866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rsion bar
- torsion
- crossbeam
- semi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为可拆卸结构,包括扭力梁焊合件、扭杆焊合件和扭杆稳定件;扭力梁焊合件由焊接成一体构的纵臂、轮毂支架、弹簧座、横梁、横梁加强板构成,横梁加强板上有焊接螺母;扭杆焊合件包括扭杆、位于扭杆两端的扭杆支架和位于扭杆中部的2个垫盘,扭杆、扭杆支架和位于扭杆中部的2个垫盘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扭杆支架上有2个焊接螺母;扭杆稳定件一边有开口,通过该开口卡入扭杆中部两块垫盘之间,扭杆稳定件不能左右移动;装配有扭杆稳定件的扭杆焊合件通过扭杆支架的2个螺栓装配在扭力梁焊合件的横梁上、1个螺栓装配在横梁加强板上,该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可拆卸,有利于扭转梁性能的调试以及易损件扭杆的更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的后独立悬架机构,特别是一种可拆卸的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背景技术
扭转梁半独立悬架是目前常用的汽车后悬挂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占用空间小等优点,通过一根整体的V型或U型断面的横梁构成的扭力梁把两侧的纵臂焊接在一起,纵臂的前端通过衬套与车身连接,焊接在纵臂后端上的轮毂支架与轮毂相连,减振器通过螺栓与纵臂相连,弹簧安装在焊接在纵臂与扭梁之间的弹簧座上。扭力梁的纵臂可绕前端衬套上下摆动,弹簧起传递车身与车轮之间的各种力和力矩,主要承受载荷,缓和冲击,并通过减振器衰减振动,保证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当两侧悬架变形不等时,扭力梁扭转变形,可起到横向稳定器的作用,减少转弯行驶时车身的侧倾角和横向角振动。扭力梁是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的关键部件,起到传力、受力和连接平衡两侧的作用,其扭转刚度的大小,影响到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的侧倾刚度,为了增加扭力梁的侧倾刚度,以保证扭转梁的操稳性,大多需在横梁下面增加一根扭杆,特别是V型横梁。
现有扭转梁半独立后悬结构如图1所示为左右对称件,由纵臂101a、轮毂支架102a、弹簧座103a、扭杆支架104a、扭杆105a、横梁106a焊接而成;;在制作验证过程中,此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扭转梁半独立后悬的结构一般确定之后,通常会用更换扭杆直径的大小来调整扭转梁半独立后悬的侧倾刚度,以便达到所需的汽车操纵性能,但由于扭杆直接焊接在扭力梁上,若改变扭转梁的侧倾刚度,就必须整体换扭力梁,浪费成本及时间。
2)在路试过程中,为了保证安全性,一般设计为扭杆先断裂,由于扭杆焊接在扭力梁上,在扭杆断裂后,扭力梁需要整体更换,维修成本高。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扭杆比较长,扭杆受力复杂,容易脱焊、断裂及激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拆卸并带有扭杆稳定装置的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该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的扭力梁扭杆不直接焊接在扭力梁上,通过螺栓装配在扭力梁上,便于拆卸;带有的扭杆稳定装置使扭杆在工作中不容易脱焊、断裂、振动;以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为可拆卸结构,包括扭力梁焊合件、扭杆焊合件和扭杆稳定件;
所述扭力梁焊合件 包括横梁、位于横梁两端的纵臂、轮毂支架、弹簧座,所述横梁两端端部分别开有两孔并连接有一横梁加强板,横梁、位于横梁两端的纵臂、轮毂支架、弹簧座以及横梁加强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其中横梁加强板上固定有焊接螺母;
所述扭杆焊合件包括扭杆、位于扭杆两端的扭杆支架和位于扭杆中部的2个垫盘,扭杆、扭杆支架和位于扭杆中部的2个垫盘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其中扭杆支架上固定有2个焊接螺母;
所述扭杆稳定件一边有开口,通过该开口卡入扭杆中部两块垫盘之间,扭杆稳定件不能左右移动;
装配有扭杆稳定件的扭杆焊合件通过扭杆支架的2个螺栓装配在扭力梁焊合件的横梁上、1个螺栓装配在横梁加强板上。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扭杆稳定件为橡胶件,呈三角形结构,中间开有通过扭杆的圆孔,与扭杆为过盈配合;所述扭杆稳定件与横梁接触的一边有开口,与所述横梁过盈配合,通过挤压装配在扭杆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之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为可拆卸结构,由分立结构的扭力梁焊合件、扭杆焊合件和扭杆稳定件装配而成,因此本实用新型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扭杆、扭杆支架、垫片单独焊接为一个整体的扭杆焊合件,便于喷丸涂装,而且将其先进行电泳涂装,再装配扭杆稳定件,能有效保证扭杆及其支架寿命。
2.扭杆稳定件通过挤压的方式装配在扭杆焊合件上,便于装配拆卸, 减小了扭杆扭曲应力及激振;并确保所述扭杆稳定件在扭力梁扭曲等工作中不会脱落。
3.扭杆焊合件通过螺栓连接在扭力梁焊合件的横梁上,便于更换扭杆,加工简单、成本低。
4.扭杆稳定装置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能有效的控制扭转梁模态,避免了扭杆在工作过程中脱焊、断裂及振动。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之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结构(左边)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结构(左边)示意图;
图3:扭力梁焊合件结构(左边)示意图;
图4:扭杆焊合件结构(左边)示意图;
图5:装配有扭杆稳定件的扭杆焊合件结构(左边)示意图;
图6:扭杆稳定件结构及其装配示意图。
图2-6中:
1-扭力梁焊合件,101-纵臂、102-轮毂支架、103-弹簧座、104-横梁加强板,105-横梁;
2-扭杆焊合件,201-扭杆,202-扭杆支架,203-垫盘;
3-扭杆稳定件, 301-通过扭杆的圆孔,302-开口。
图1中:
101a-纵臂、102a-轮毂支架、103a-弹簧座、104a-扭杆支架,105a-扭杆,106a-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如图2所示,该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为为可拆卸结构,包括扭力梁焊合件1、扭杆焊合件2和扭杆稳定件3;
所述扭力梁焊合件1 包括横梁105、位于横梁两端的纵臂101、轮毂支架102、弹簧座103,所述横梁两端端部分别开有两孔并连接有一横梁加强板4,横梁、位于横梁两端的纵臂、轮毂支架、弹簧座以及横梁加强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其中横梁加强板104上固定有焊接螺母;
所述扭杆焊合件2包括扭杆201、位于扭杆201两端的扭杆支架202和位于扭杆201中部的2个垫盘203,扭杆、扭杆支架和位于扭杆中部的2个垫盘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其中扭杆支架(202)上固定有2个焊接螺母(参见图4);
所述扭杆稳定件3一边有开口302,通过该开口302卡在扭杆201中部两块垫盘203之间不能左右移动;
装配有扭杆稳定件3的扭杆焊合件2(参见图5)通过扭杆支架202的2个螺栓装配在扭力梁焊合件1的横梁105上、1个螺栓装配在横梁加强板104上(参见图2)。
所述扭杆稳定件3为橡胶件,呈三角形结构,中间开有通过扭杆201的圆孔301,与扭杆201为过盈配合;所述扭杆稳定件3与横梁105接触的一边有开口302,与横梁105过盈配合,通过挤压固定装配在扭杆201上(参见图6)。
Claims (2)
1.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其特征在于:该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为可拆卸结构,包括扭力梁焊合件(1)、扭杆焊合件(2)和扭杆稳定件(3);
所述扭力梁焊合件(1) 包括横梁(105)、位于横梁两端的纵臂(101)、轮毂支架(102)、弹簧座(103),所述横梁两端端部分别开有两孔并连接有一横梁加强板(104),横梁、位于横梁两端的纵臂、轮毂支架、弹簧座以及横梁加强板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其中横梁加强板(104)上固定有焊接螺母;
所述扭杆焊合件(2)包括扭杆(201)、位于扭杆(201)两端的扭杆支架(202)和位于扭杆(201)中部的2个垫盘(203),扭杆、扭杆支架和位于扭杆中部的2个垫盘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成一体,其中扭杆支架(202)上固定有2个焊接螺母;
所述扭杆稳定件(3)一边有开口(302),通过该开口(302)卡入在扭杆(201)中部两块垫盘(203)之间不能左右移动;
装配有扭杆稳定件(3)的扭杆焊合件(2)通过扭杆支架(202)的2个螺栓装配在扭力梁焊合件(1)的横梁(105)上、1个螺栓装配在横梁加强板(104)上。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稳定件(3)为橡胶件,呈三角形结构,中间开有通过扭杆(201)的圆孔(301),与扭杆(201)为过盈配合;所述扭杆稳定件(3)与横梁(105)接触的一边开有开口(302),与所述横梁(105)过盈配合,通过挤压固定装配在扭杆(201)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13642 CN203198669U (zh) | 2013-03-13 | 2013-03-13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13642 CN203198669U (zh) | 2013-03-13 | 2013-03-13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98669U true CN203198669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28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13642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98669U (zh) | 2013-03-13 | 2013-03-13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9866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1384A (zh) * | 2013-03-13 | 2013-05-29 | 柳州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CN105835652A (zh) * | 2016-03-19 | 2016-08-10 | 安徽国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整体式扭力梁 |
CN111907283A (zh) * | 2019-05-07 | 2020-11-10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
-
2013
- 2013-03-13 CN CN 201320113642 patent/CN20319866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21384A (zh) * | 2013-03-13 | 2013-05-29 | 柳州孔辉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CN105835652A (zh) * | 2016-03-19 | 2016-08-10 | 安徽国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整体式扭力梁 |
CN111907283A (zh) * | 2019-05-07 | 2020-11-10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结合扭转梁式车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21384A (zh)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
CN207000090U (zh) | 一种纯电动汽车后扭力梁半独立悬架系统 | |
CN103009951A (zh) | 一种多连杆悬架结构 | |
JP2012240460A (ja) | サスペンション構造、サスペンションリンク形成方法 | |
CN110435374A (zh) | 一种新型空气悬挂导向臂及含有该导向臂的汽车 | |
CN203198669U (zh) | 汽车扭转梁半独立后悬架 | |
CN201023405Y (zh) | 一种汽车下控制臂总成 | |
CN102218981B (zh) |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 |
CN201092243Y (zh) | 一种汽车前悬架结构 | |
CN202046172U (zh) | 一种汽车扭力梁半独立悬架 | |
CN109367623B (zh) | 一种fsae赛车驱动系统及其组装方式 | |
CN108382459B (zh) | 一种前悬架转向节总成系统 | |
CN202169855U (zh) | 后桥总成 | |
CN104057795A (zh) | 一种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机构 | |
CN109484118B (zh) | 复合材料弹簧ctba悬架系统 | |
CN111959214A (zh) | 一种连接汽车导向臂与车轴的方法及连接结构 | |
CN203186017U (zh) | 一种汽车双横臂独立悬架机构 | |
CN201849279U (zh) | 用于汽车扭力梁上的扭杆稳定装置 | |
CN104859394A (zh) | 用于后扭梁悬架的横梁结构 | |
CN202046173U (zh) | 一种汽车扭转梁半独立悬架结构 | |
CN102107677B (zh) | 上控制臂支架总成 | |
JP2005041402A (ja) | ブラケット構造 | |
CN203142332U (zh) | 汽车后扭力梁以及汽车 | |
CN202703177U (zh) | 一种新型扭转梁悬架 | |
CN102358129A (zh) | 轿车后桥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