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98453U - 纸张用夹 - Google Patents
纸张用夹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98453U CN203198453U CN 201320161490 CN201320161490U CN203198453U CN 203198453 U CN203198453 U CN 203198453U CN 201320161490 CN201320161490 CN 201320161490 CN 201320161490 U CN201320161490 U CN 201320161490U CN 203198453 U CN203198453 U CN 2031984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clamps
- holding part
- connecting portion
- paper
-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heet Hold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纸张用夹,包括:一第一夹具、一第二夹具、一夹持结构、一固定元件及一盖板。第一夹具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一容置部。第二夹具包括至少一第二连接部及一第二容置部,至少一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第二连接部相配合,第一夹具与第二夹具之间具有一间隙部。夹持结构包括一设置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一设置于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盖板相对应地设置于第二容置部的另一端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纸张用夹通过“设置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设置于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及“第一夹具具有第一弧形斜面及第二夹具具有第二弧形斜面”的设计,使得由间隙部的任一方向插入的纸张均能稳固地被夹持,从而提高操作便利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张用夹,尤指一种利用单手即能迅速夹持与拆卸纸张的便利夹。
背景技术
一般人经常会有将便条纸粘贴于布告栏、冰箱外壳、门板、隔板、架子等习惯,主要利用便条纸提醒传递信息给自己、朋友或工作伙伴等,然而,以往暂时性地夹持或固定纸张的对象,可以为胶带、磁铁、大头针等,但是这些对象部分具有危险性、容易消耗、污染及毁损纸张等缺点。
然而,目前市面上各式的纸张用夹,在夹持与拆卸纸张时都必须使用两次以上的动作,且必须利用双手操作才能完成。因此,当使用者手上有脏污或仅能使用单手操作时,对使用者来说非常不便利,容易有污染纸张或其他的问题产生。再者,最大缺点为无法在夹持件上印制图案、花纹或文字。所以传统的纸张用夹不管在操作便利性还是在应用上均具有限制。
本申请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的缺点,且积累个人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实务上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问题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纸张用夹,通过设置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设置于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使纸张能够迅速拆卸与夹持,从而达到提高操作便利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张用夹,包括:一第一夹具、一第二夹具、一夹持结构及一固定元件。所述第一夹具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二夹具包括至少一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具有一间隙部。所述夹持结构包含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所述固定元件相对应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另一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具进一步包括:一邻近所述间隙部的上平面、一相反于所述间隙部的下平面、一由所述上平面的一第一侧边朝下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侧平面及一由所述上平面朝所述下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斜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软刷。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为一具有相同曲率的第一弹性件及第二弹性件。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的间隙介于0.1至5厘米之间。
优选地,所述固定元件可为黏着件、磁性件或其他可附着于待黏着面上的附着件。
优选地,所述盖板为铭板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纸张用夹,包括:一第一夹具、一第二夹具、一夹持结构、一固定元件及一盖板。所述第一夹具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部及一第一容置部。所述第二夹具包括至少一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具有一间隙部。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所述固定元件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另一端。所述盖板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的另一端表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纸张用夹,包括:一第一夹具、一第二夹具、一夹持结构及一固定元件。所述第一夹具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部、一第一容置部及一第一弧形斜面。所述第二夹具包括至少一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二连接部、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弧形斜面的第二弧形斜面,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具有一间隙部。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所述固定元件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提供一种纸张用夹,其可通过“设置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设置于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及“第一夹具具有第一弧形斜面及第二夹具具有第二弧形斜面”的设计,以使得由间隙部的任一方向插入的纸张均能稳固地被夹持,从而提供提高操作便利性及附加价值的目的。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组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夹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夹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夹具的俯视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夹具的仰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纸张用夹 M
第一夹具 1 上平面 10
第一侧边 100
第一弧形边 102
第一凸部 104
下平面 12
第二侧边 120
第二弧形边 122
第二凸部 124
侧平面 14
第一弧形斜面 16
第一连接部 18
第一容置部 19
第一内底面 190
第一外底面 192
第二夹具 2 上平面 20
第一侧边 200
第一弧形边 202
第一凸部 204
下平面 22
第二侧边 220
第二弧形边 222
第二凸部 224
侧平面 24
第二弧形斜面 26
第二连接部 28
第二容置部 29
第二内底面 290
第二外底面 292
夹持结构 3 第一夹持件 30
第一底板 300
第一软刷 302
第一弹性件 304
第二夹持件 32
第二底板 320
第二软刷 322
第二弹性件 324
固定元件 4
盖板 5 凹凸结构 50
间隙部 6
纸张 7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考图1至图3B所示。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纸张用夹M,包括:一第一夹具1、一第二夹具2、一夹持结构3、固定元件4及盖板5。
首先,第一夹具1包括:一邻近间隙部6的上平面10、一与间隙部6相背对的下平面12、一由上平面10的一第一侧边100朝向下平面12的方向延伸的侧平面14及一由上平面10朝下平面12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斜面16。
更进一步来说,上平面10包括至少一第一连接部18及一第一容置部19。上平面10包括一第一侧边100、一连接第一侧边100的两端的第一弧形边102及一第一凸部104。下平面12包括一第二侧边120、一连接第二侧边120的两端的第二弧形边122及一第二凸部124。其中,第一凸部104与第一侧边100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凸部124与第二侧边120之间的距离。因此,上平面10的第一弧形边102与下平面12的第二弧形边122相连接形成第一弧形斜面16。
其中,第一连接部18邻近侧平面14,第一连接部18为至少一由第一夹具1的上平面10朝下平面12的方向延伸的凹陷槽体。在本实施例中,槽体的外形为矩形的形态且上平面10上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槽体。然而,本实用新型的槽体形态及数量不以此为限。同样地,第一容置部19为由第一夹具1的上平面10朝下平面12的方向延伸的凹陷槽体,具体而言,第一容置部19的外形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凹陷槽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部19的外形呈一D形的外形,其一端部邻近第一连接部18。然而,本实用新型第一容置部的外形不以此为限。并且,第一容置部19内具有一第一内底面190及一与第一内底面190相背对的第一外底面192,该第一内底面190主要的目的是用于与第一夹持件30的第一底板300相连接。
接着,请参考图4A、图4B及图5所示,第二夹具2包括:一与间隙部6相背对的上平面20、一邻近间隙部6的下平面22、一由上平面20的一第二侧边220朝下平面22方向延伸的侧平面24及一由上平面20朝下平面22方向延伸的第二弧形斜面26。
更进一步来说,下平面22包括至少一对应地配合于第一连接部18的第二连接部28及对应于第一容置部19的第二容置部29,第一夹具1与第二夹具2之间具有一间隙部6,该间隙部6主要的目的是用于容置纸张7的厚度且容置厚度介于0.1至5厘米之间。
上平面20包括一第一侧边200、一连接第一侧边200的两端的第一弧形边202及一第一凸部204。下平面22包括一第二侧边220、一连接第二侧边220的两端的第二弧形边222及一第二凸部224。其中,第一凸部204与第一侧边20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凸部224与第二侧边220之间的距离。因此,上平面20的第一弧形边202与下平面22的第二弧形边222相连接形成第二弧形斜面26。
其中,第二连接部28邻近侧平面24,第二连接部28为至少一由第二夹具2的下平面22朝第一连接部18的方向延伸的凸出部。在本实施例中,凸出部的外形为矩形的形态且下平面22上设有两个凸出部。然而,本实用新型的凸出部的形态及数量不以此为限。同样地,第二容置部29为由第二夹具2的下平面22朝上平面20的方向延伸的凹陷槽体。具体而言,第二容置部29的外形可为圆形、三角形、矩形或多边形的凹陷槽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容置部29的外形呈一D形的外形,其端部分别连接于第二连接部28及部分的第二侧边220。然而,本实用新型第二容置部的外形不以此为限。并且,第二容置部29内具有一第二内底面290及一相反于第二内底面290的第二外底面292,该第二内底面290主要的目的是用于与第二夹持件32的第二底板320相连接。必须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的外形为相互对称,并且其夹固纸张7的夹持力最佳。然而,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的外形也可为不相互对称。
然后,请参考图2所示,夹持结构3包括一设置于第一容置部19的第一夹持件30及一设置于第二容置部29的第二夹持件32。具体而言,第一夹持件30包含一端与第一内底面190相连接的第一底板300及一设置于第一底板300另一端的第一软刷302。第二夹持件32包含一端与第二内底面290相连接的第二底板320及一设置于第二底板320另一端的第二软刷322。因此,通过第一软刷302及第二软刷322达到夹持与拆卸纸张7的目的。
再者,请参考图3A及图3B所示,固定元件4相对应地设置于第一容置部19的另一端上,进一步来说,固定元件4通过卡合结构连接于第一容置部19的第一外底面192上,具体而言,且固定元件4为一磁性元件。请参考图1、图2及图4A所示,盖板5相对应地设置于第二容置部29的另一端表面。然而,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态样也可以没有设置盖板5。最后,请参考图5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态样的示意图。
〔第二实施例〕
请参考图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纸张用夹M,包括:第一夹具1、第二夹具2、夹持结构3、固定元件4及盖板5。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夹持结构3为具有相同曲率的第一弹性件304及第二弹性件324,第一弹性件304及第二弹性件324的外形分别为相反的半圆弧面。因此,通过第一弹性件304及第二弹性件324相互接触来达到夹持与拆卸纸张7的目的。
〔第三实施例〕
请参考图7所示,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示意图。由上述图中可知,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提供一种纸张用夹M,包括:第一夹具1、第二夹具2、夹持结构3、固定元件4及盖板5。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最大的差别在于:在第三实施例中,盖板5为铭板(name plate,铭牌)构件,因此,可于铭板构件上形成凸出或凹陷的凹凸结构50,从而提高纸张用夹M的附加价值。当然,本实施例的盖板5更可为一透光盖板,通过透光盖板的设计,可直接了解成形于第二夹具2的第二外底面292上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在于,提供一种纸张用夹,其可通过“设置于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设置于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及“第一夹具具有第一弧形斜面及第二夹具具有第二弧形斜面”的设计,以使得由间隙部的任一方向插入的纸张均能稳固地被夹持,从而提供提高操作便利性及附加价值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做出的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一第一容置部及至少一第一连接部;
一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包括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第二连接部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具有一间隙部;
一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以及
一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外底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进一步包括:一邻近所述间隙部的上平面、一相反于所述间隙部的下平面、一由所述上平面的一第一侧边朝所述下平面的方向延伸的侧平面及一由所述上平面朝所述下平面的方向延伸的第一弧形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夹持件分别设有相对应的软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件为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为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件具有相同曲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的间隙介于0.1厘米至5厘米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为能够附着于待黏着面上的附着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为黏着件或磁性件。
8.一种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一第一容置部以及至少一第一连接部;
一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包括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第二连接部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具有一间隙部;
一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
一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外底面上;以及
一盖板,所述盖板相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外底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铭板构件。
10.一种纸张用夹,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一第一容置部、一第一弧形斜面及至少一第一连接部;
一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包括对应于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的至少一第二连接部、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二容置部及一对应于所述第一弧形斜面的第二弧形斜面,至少一所述第一连接部与至少一所述第二连接部相配合,所述第一夹具与所述第二夹具之间具有一间隙部;
一夹持结构,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第一夹持件及一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部的第二夹持件;以及
一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部的外底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61490 CN203198453U (zh) | 2013-04-02 | 2013-04-02 | 纸张用夹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61490 CN203198453U (zh) | 2013-04-02 | 2013-04-02 | 纸张用夹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98453U true CN203198453U (zh) | 2013-09-18 |
Family
ID=491425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6149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98453U (zh) | 2013-04-02 | 2013-04-02 | 纸张用夹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98453U (zh) |
-
2013
- 2013-04-02 CN CN 201320161490 patent/CN20319845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D587312S1 (en) | Stylus pen clip | |
CN203198453U (zh) | 纸张用夹 | |
JP3165969U (ja) | マグネットクリップ | |
CN202399716U (zh) | 多功能笔帽 | |
CN201736563U (zh) | 插笔式双面板夹 | |
TWM464333U (zh) | 紙張便利夾 | |
CN205381043U (zh) | 一种便携组合书夹 | |
CN201670027U (zh) | 带黑板的笔筒 | |
CN202165784U (zh) | 一种手持笔记本电脑托架 | |
CN203027836U (zh) | 一种塑料膜夹 | |
CN201362060Y (zh) | 一种磁性便条板 | |
CN201931771U (zh) | 书夹 | |
CN202293778U (zh) | 一种资料夹 | |
CN210807369U (zh) | 一种多功能桌面手机支架 | |
CN202088682U (zh) | 新型书脊 | |
JP2012061835A (ja) | ノート・手帳用多機能ボード | |
CN202283833U (zh) | 便携式文件夹 | |
CN203077911U (zh) | 法学师生用文件夹 | |
CN205722598U (zh) | 一种滑槽式标牌 | |
CN206149670U (zh) | 一种固定电源线的简易结构件 | |
CN201559387U (zh) | 一种新型便签 | |
CN2734502Y (zh) | 一种书写笔 | |
CN204077129U (zh) | 弹簧书夹 | |
CN102398441A (zh) | 学习用书夹 | |
CN204109595U (zh) | 书签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8 Termination date: 2017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