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86465U -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86465U CN203186465U CN 201320155081 CN201320155081U CN203186465U CN 203186465 U CN203186465 U CN 203186465U CN 201320155081 CN201320155081 CN 201320155081 CN 201320155081 U CN201320155081 U CN 201320155081U CN 203186465 U CN203186465 U CN 20318646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orsion bar
- bar spring
- vehicle
- turning mechanism
- cab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及车辆。所述车辆具有所述驾驶室翻转机构。所述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扭杆弹簧、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其中,所述扭杆弹簧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支撑,在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定位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由此,可以将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布置在左侧,从而避开位于右侧的方向机,较好地解决了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安装困难不好调节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载货汽车驾驶室翻转机构,以及具有所述驾驶室翻转机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的载货汽车中,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座7、右支座10和扭杆弹簧9。扭杆弹簧9的两端分别由左支座7和右支座10支撑。驾驶室在原位时(未翻转的状态,或称为锁止状态)时,扭杆弹簧9的扭转角度最大,扭力矩也最大。左支座7和右支座10通过由螺母2、加强板3、平垫4、弹垫5和螺栓6组成的螺纹连接组件与车架1连接。当锁止解除后,扭杆弹簧9的扭力作用于驾驶室13上,克服驾驶室重力矩,并施加扭矩使驾驶室13实现翻转。
在图2所示的驾驶室翻转机构中,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扭杆弹簧定位螺栓12和限位板11安装在右侧。这适用于方向机安装在驾驶室左侧的左架车,以避开设置在驾驶室左侧的方向机。
由于各国习惯和交通规则的不同,在一些国家,要求车辆驾驶员的位置位于驾驶室左侧,此种车辆称为“左驾车”;在另一些国家,要求车辆驾驶员的位置有的位于驾驶室右侧,此种车辆称为“右驾车”。对于右驾车,由于其方向机在驾驶室右侧,因此将扭杆弹簧定位螺栓12和限位板11设置在右侧会安装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驾驶室翻转机构来解决右驾载货汽车扭杆弹簧成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安装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所述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扭杆弹簧、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其中,所述扭杆弹簧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支撑,在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定位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
由此,可以将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布置在左侧,从而避开位于右侧的方向机,较好地解决了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安装困难不好调节的问题。
优选地,在右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定位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从而,所述驾驶室翻转机构既可以将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安装在左侧(安装在左支架上),也可以安装在右侧(安装在右支架上)。
优选地,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构件。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
优选地,所述左支架相对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从而在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构件时,安装后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受力。
优选地,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通过第一安装定位结构安装在扭杆弹簧的左侧。
优选地,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通过第一安装定位结构安装在扭杆弹簧的右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所述车辆可以是载货汽车,例如,可以是右驾载货汽车。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左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左支架部分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右支架部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1c | 车架 | 10,10c | 右支座 |
2,2a,2b,2c | 螺母 | 11,11c | 限位板 |
3,2c | 加强板 | 12,12c | 扭杆弹簧定位螺栓 |
4,4a,4b,4c | 平垫 | 13 | 驾驶室 |
5,5a,5b,5c | 弹垫 | ||
6,6a,6b,6c | 螺栓 | ||
7,7c | 左支座 | ||
8,8c | 挡圈 | ||
9,9c | 扭杆弹簧 |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左支架部分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右支架部分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的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座7c、右支座10c和扭杆弹簧9c。
参见图3,左支座7c通过螺栓6c、弹垫5c、平垫4c和螺母2c与驾驶室13连接。图3示出左支架7c采用三个单排排列的螺纹连接组件与驾驶室13,但是连接左支架7c可以采用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单排排列的螺纹连接组件与驾驶室13连接,还可以采用四个(每排两个)、六个(每排三个)等数量的双排排列的螺纹连接组件与驾驶室13连接。
参见图4,右支座10c通过螺栓6b、弹垫5b、平垫4b和螺母2b与驾驶室13连接。图4示出右支架10c采用三个单排排列的螺纹连接组件与驾驶室13,但是连接右支架10c可以采用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单排排列的螺纹连接组件与驾驶室13连接,还可以采用四个(每排两个)、六个(每排三个)等数量的双排排列的螺纹连接组件与驾驶室13连接。
左支座7c通过螺母2c、加强板3c、平垫4c、弹垫5c、螺栓6c组成的螺纹连接组件与车架1c连接。右支座10c与左支座7c类似地通过螺母、加强板、平垫、弹垫、螺栓与车架1c连接。
扭杆弹簧9c插入在驾驶室13支承轴管内花键中,在扭杆弹簧9c扭转时,将带动驾驶室翻转。扭杆弹簧9c的两端分别由左支座7c和右支座10c支撑。驾驶室为锁止状态时,扭杆弹簧9的扭转角度最大,扭力矩也最大。当锁止解除后,扭杆弹簧9c的扭力作用于驾驶室13上,克服驾驶室重力矩,并施加较小的向上推力可使驾驶室13实现翻转。
扭杆弹簧9c的作用:当驾驶室13从翻起的位置降下至原位时,驾驶室13连同限位板11c绕着扭杆弹簧9轴线转动,由于扭杆弹簧9一端已固定,另一端绕着扭杆弹簧9轴线转动,产生扭转变形,存储势能,且使驾驶室连同限位板11c承受一个向上转动的反作用力。
限位板11c的作用:起到连接驾驶室13与扭杆弹簧定位螺栓12c之间的桥梁作用。
扭杆弹簧定位螺栓12c的作用:起调节扭杆弹簧9扭转变形大小的作用。通过扭杆弹簧定位螺栓12c调节限位板11的旋转角度来调节扭杆弹簧9扭转变形大小。
也就是说,图2-4所示的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扭杆弹簧、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扭杆弹簧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支撑,在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定位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由此,可以将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布置在左侧,从而避开位于右侧的方向机,较好地解决了右驾车驾驶室翻转机构的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安装困难不好调节的问题。
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未图示)中,在右支架上也设置有第二安装定位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从而,所述驾驶室翻转机构既可以将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安装在左侧(安装在左支架上),也可以安装在右侧(安装在右支架上)。
有利的是,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构件。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更有利的是,所述相同的支架(左支架和右支架)相对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从而在安装后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受力。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通过第一安装定位结构安装在扭杆弹簧的左侧。但是,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也可以通过第二安装定位结构安装在扭杆弹簧的右侧。
上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可以应用于任何车辆,例如应用于载货汽车,或者右驾载货汽车。或者应用于有一定进行“左右改装”可能的车辆。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包括左支架、右支架、扭杆弹簧、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所述扭杆弹簧的两端分别由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支撑,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支架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定位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支架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定位结构,用于安装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和所述右支架在结构上是相同的构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架相对于其竖直中心面对称。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通过第一安装定位结构安装在扭杆弹簧的左侧。
6.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弹簧定位螺栓和限位板通过第二安装定位结构安装在扭杆弹簧的右侧。
7.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驾驶室翻转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是载货汽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是右驾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55081 CN203186465U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320155081 CN203186465U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86465U true CN203186465U (zh) | 2013-09-11 |
Family
ID=49103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32015508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86465U (zh) | 2013-03-29 | 2013-03-29 |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86465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4492A (zh) * | 2013-10-17 | 2015-04-2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双扭杆翻转机构及车辆 |
CN106428296A (zh) * | 2016-11-01 | 2017-02-22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扭杆弹簧前连接支架刻线工装及刻线方法 |
-
2013
- 2013-03-29 CN CN 201320155081 patent/CN20318646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554492A (zh) * | 2013-10-17 | 2015-04-2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双扭杆翻转机构及车辆 |
CN104554492B (zh) * | 2013-10-17 | 2018-06-19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双扭杆翻转机构及车辆 |
CN106428296A (zh) * | 2016-11-01 | 2017-02-22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扭杆弹簧前连接支架刻线工装及刻线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86465U (zh) | 一种驾驶室翻转机构及车辆 | |
CN204870563U (zh) | 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撑总成 | |
CN201833845U (zh) | 非独立悬架系统中的钢板弹簧支架 | |
CN201890143U (zh) | 传动轴中间支承 | |
DE102012111203A1 (de) | Struktur eines Fahrzeugunterrahmens | |
CN201078271Y (zh) | 车用空调压缩机支架 | |
CN103057498A (zh) | 支撑装置 | |
CN205131397U (zh) | 发动机罩支撑架 | |
CN202319892U (zh) | 变速器安装支架 | |
CN204915268U (zh) | 一种电动客车驱动电机用悬置安装支架 | |
CN204255659U (zh) | 一种汽车转向管柱试验台上的转向管柱固定装置 | |
CN103253293A (zh) | 一种转向管柱安装结构及矿用自卸车 | |
CN204296440U (zh) | 一种发动机多功能前悬置支架 | |
CN201971055U (zh) | 转向器支架和转向器安装结构 | |
CN202986786U (zh) | 一种电动汽车及其动力总成固定装置 | |
CN205365139U (zh) | 一种新型平衡梁及应用其的新型半挂车悬架系统 | |
CN204526820U (zh) | 变速箱辅助支撑装置 | |
CN204623044U (zh) | 一种分体式v型推力杆装置 | |
EP1442247B1 (de) | Halter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saugelement | |
DE10212347A1 (de) | Halterung mit mindestens einem Saugelement | |
CN205085946U (zh) | 一种汽车维修部件 | |
CN111806350B (zh) | 一种支撑结构和车辆 | |
CN203920337U (zh) | 一种汽车冷凝器及汽车 | |
CN205059226U (zh) | 发动机前悬置及发动机总成 | |
CN202686478U (zh) | 车架元宝梁安装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11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