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181199U -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 Google Patents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81199U
CN203181199U CN 201320159971 CN201320159971U CN203181199U CN 203181199 U CN203181199 U CN 203181199U CN 201320159971 CN201320159971 CN 201320159971 CN 201320159971 U CN201320159971 U CN 201320159971U CN 203181199 U CN203181199 U CN 2031811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dio amplifier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loud speaker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32015997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峰
王博
曹登峰
肖雪平
何新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xi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3N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3No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3No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32015997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811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811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8119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udible-Bandwidth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包括:可相互磁吸的主音箱、副音箱以及连接件,所述主音箱包括:设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电路板、第一扬声器及第一无源辐射组件;所述副音箱包括:设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第二扬声器及第二无源辐射组件;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件接收所述第一电路板传输的音频电信号,所述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均朝向连接件,且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可与第二无源辐射组件磁吸或分离。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一般音箱组合状态下无法使用的缺陷,提高了低音效果,而且方便使用携带,具有防水、防尘、防摔的功能。

Description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扬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其不仅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而且兼具娱乐功能,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乐趣。
其中,音箱的结构越来越小巧、方便控制调节技术也很成熟,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然而,现有音箱还存在如下不足之处:
(1)现有的蓝牙音箱在两两磁吸组合使用时,该两个音箱通过其喇叭相对吸合连接在一起,此时由于该两个音箱的喇叭处于密封状态,其声音无法传播出来,故现有音箱在两两组合状态下无法使用;
(2)现有的音箱只能放置于桌面上使用,其使用方式较少;
(3)现有的音箱不具备防水、防尘及防摔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组合使用且具有三防功能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包括:
可相互磁吸的主音箱、副音箱以及连接于所述音箱及副音箱的连接件,所述主音箱包括:第一外壳、设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池以及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于第一电路板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侧设有用于低音振荡的第一无源辐射组件;
所述副音箱包括:第二外壳、设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电池以及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设于第二电路板一侧,所述第二电路板另一侧设有用于低音振荡的第二无源辐射组件;
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件接收所述第一电路板传输的音频电信号,所述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均朝向连接件,且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可与第二无源辐射组件磁吸或分离。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振膜、磁盆支架、磁盆、环状PC网及装饰盖,所述振膜相对于第一扬声器设置,所述振膜贴设于所述磁盆支架一侧,所述磁盆收容于磁盆支架中,所述环状PC网套设于磁盆支架上,所述装饰盖盖设于所述磁盆上。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一外壳上套设有第一硅胶套,所述第一硅胶套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声孔,所述多个声孔靠近第一无源辐射组件。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二外壳上套设有第二硅胶套,所述第二硅胶套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声孔,所述多个声孔靠近第二无源辐射组件。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二无源辐射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振膜、磁盆支架、磁盆、环状PC网及装饰盖,所述振膜相对于第二扬声器设置,所述振膜贴设于所述磁盆支架一侧,所述磁盆收容于磁盆支架中,所述环状PC网套设于磁盆支架上,所述装饰盖盖设于所述磁盆上。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柄状部、由所述柄状部的两端对称延伸的第一杆部、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杆部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头。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一扬声器与连接件之间还设有第一金属支架及第一钢网,所述连接件的第一杆部依次穿设第一外壳的端面、第一钢网并通过第一连接头卡合固定于第一金属支架的中部。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二扬声器与连接件之间还设有第二金属支架及第二钢网,所述第二金属支架四角固定于第二扬声器上,所述第二钢网盖设于第二金属支架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二杆部依次穿设第二外壳的端面、第二钢网并通过第二连接头卡合固定于第二金属支架的中部。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接收外部的音频电信号的蓝牙接收模块,及/或所述主音箱设有用于充电及音频信号传输的外接接口。
进一步,在上述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指示音箱的工作状态的LED灯,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连接有按键。
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简化了音箱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一般音箱组合状态下无法使用的缺陷,提高了低音效果,而且方便使用携带,具有防水、防尘、防摔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在分离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主音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副音箱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在组合状态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在组合状态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包括可相互磁吸的主音箱1、副音箱2以及连接于所述音箱1及副音箱2的连接件3,所述主音箱1包括第一外壳10、设于第一外壳10内的第一电路板11、第一电池12以及第一扬声器13,所述第一扬声器13设于第一电路板11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11另一侧设有用于低音振荡的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所述副音箱2包括第二外壳20、设于第二外壳20内的第二电路板21、第二电池22以及第二扬声器23,所述第二扬声器23设于第二电路板21一侧,所述第二电路板21另一侧设有用于低音振荡的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所述第二电路板21通过连接件3接收所述第一电路板11传输的音频电信号,所述第一扬声器13与第二扬声器23的发声方向均朝向连接件3,且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可与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磁吸或分离。
其中,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包括依次设置的振膜142、磁盆支架143、磁盆144、环状PC网145及装饰盖146,所述振膜142相对于第一扬声器13设置,所述振膜142贴设于所述磁盆支架143一侧,所述磁盆144收容于磁盆支架143中,所述环状PC网145套设于磁盆支架143上,所述装饰盖146盖设于所述磁盆144上。所述振膜142、第一电路板11以及第一扬声器13之间形成了一密闭空间,当所述第一扬声器13发声时,其声波在该密闭空间内激发空气振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的振膜142产生低音共振,该低音声波经过磁盆支架143、磁盆144后遇到装饰盖146进行反射,起到了低音反弹的作用,从而加重了低音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磁盆144为环形磁铁,其进一步提高了磁铁的磁力,增加了主音箱1及副音箱2组合后相互磁吸的牢固程度。
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中,所述第一电路板可通过有线及\或无线的方式来接收外部的音频电信号,即所述第一电路板11上设有用于接收外部的音频电信号的蓝牙接收模块(图未示),以通过蓝牙无线传输的方式接收音频电信号;
所述主音箱1还可设有用于充电及音频信号传输的外接接口102,方便充电及通过有线电缆输入音频电信号。
因此,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可通过蓝牙无线接收、及/或有线电缆接收输入的音频电信号。
所述第一电路板11上设有LED灯(图未示),用于指示音箱的工作状态。所述第一电路板11上朝向LED灯的一侧还盖设有透光板113及塑胶片114,所述第一电路板11上背离LED灯的一侧电连接于所述电池12。所述第一电路板11上还连接有按键15,用于控制调节音箱声音。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包括依次设置的振膜242、磁盆支架243、磁盆244、环状PC网245及装饰盖246,所述振膜242相对于第二扬声器23设置,所述振膜242贴设于所述磁盆支架243一侧,所述磁盆244收容于磁盆支架243中,所述环状PC网245套设于磁盆支架243上,所述装饰盖246盖设于所述磁盆244上。所述振膜242、第二电路板21以及第二扬声器23之间形成了一密闭空间,当所述第二扬声器23发声时,其声波在该密闭空间内激发空气振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的振膜242产生低音共振,该低音声波经过磁盆支架243、磁盆244后遇到装饰盖246进行反射,起到了低音反弹的作用,从而加重了低音效果。本实施例中,所述磁盆244为环形磁铁,其进一步提高了磁铁的磁力,增加了主音箱1及副音箱2组合后相互磁吸的牢固程度。
当所述主音箱1与副音箱2需要组合使用时,只需将主音箱1中装饰盖146一端与副音箱2中装饰盖246一端对接,由于所述磁盆144及磁盆244的磁性作用,所述主音箱1及副音箱2组合后相互磁吸在一起。当所述主音箱1与副音箱2需要单独使用时,只需用外力将主音箱1中装饰盖146一端与副音箱2中装饰盖246分离即可,操作简单快捷。
请一并参阅图3,所述连接件3包括柄状部32、由所述柄状部32的两端对称延伸的第一杆部34、第二杆部35,所述第一杆部34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36,所述第二杆部35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头38;所述第一扬声器13与连接件3之间还设有第一金属支架16及第一钢网17,所述第一金属支架16四角固定于第一扬声器13上,所述第一钢网17盖设于第一金属支架16上,所述连接件3的第一杆部34依次穿设第一外壳10的端面、第一钢网17并通过第一连接头36卡合固定于第一金属支架16的中部。
所述第二扬声器23与连接件3之间还设有第二金属支架26及第二钢网27,所述第二金属支架26四角固定于第二扬声器23上,所述第二钢网27盖设于第二金属支架26上,所述连接件3的第二杆部35依次穿设第二外壳20的端面、第二钢网17并通过第二连接头38卡合固定于第二金属支架16的中部。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3为长条形的硅胶线,所述连接件3内设有金属导线(图未示),所述金属导线的一端由第一连接头36伸出后电连接于第一电路板11,所述金属导线的另一端由第二连接头38伸出后电连接于第二电路板21。这样就通过连接件3不仅将主音箱1、副音箱2固定连接在一起,而且通过内设于连接件3的金属导线实现了音箱左右声道(即主音箱与副音箱分别为左、右声道)的连接。
为了提高音箱的防摔及防水性能,所述第一外壳10上套设有第一硅胶套18,所述第一硅胶套18与第一外壳10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二外壳20上套设有第二硅胶套28,所述第二硅胶套28与第二外壳20的尺寸相适配。所述第一硅胶套18及第二硅胶套28可起到防水保护的作用。
所述第一硅胶套18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声孔182,所述多个声孔182靠近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的低音声波可由该多个声孔182传播出去,从而起到良好的低音效果。
同理,所述第二硅胶套28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声孔282,所述多个声孔282靠近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所述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的低音声波可由该多个声孔282传播出去。
另外,所述第一外壳10、第二外壳20的端部,以及第一扬声器13、第二扬声器23、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及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均进行了密封防水防尘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无线蓝牙音箱的防水防尘的功能。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在使用时,所述主音箱1的第一电路板11上通过其蓝牙接收模块接收外部的音频电信号,或直接由所述外接接口102通过有线电缆输入音频电信号,并产生音频信号电流,该音频信号电流经过第一扬声器13的音圈时,所述音圈在磁场中受力振动,从而带动第一扬声器13发出声音,所述第一扬声器13发出的声音由第一外壳10靠近连接件3的端面传出;同时,该音频电信号通过所述连接件3的金属导线传输到副音箱2的第二电路板21,并产生音频信号电流,该音频信号电流经过第二扬声器23的音圈时,所述音圈在磁场中受力振动,从而带动第二扬声器23发出声音,所述第二扬声器23发出的声音由第二外壳20靠近连接件3的端面传出。这样,就实现了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的左右声道的发声。
当所述第一扬声器13发声时,其声波激发空气振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的振膜142产生低音共振,该低音声波经过磁盆支架143、磁盆144后遇到装饰盖146进行反射,并最终由第一硅胶套18的多个声孔182及第一硅胶套18的端部传出。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起到了低音反弹的作用,形成了良好的低音效果。
同理,当所述第二扬声器23发声时,其声波激发空气振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的振膜242产生低音共振,该低音声波经过磁盆支架243、磁盆244后遇到装饰盖246进行反射,并最终由第二硅胶套28的多个声孔282及第二硅胶套28的端部传出。所述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也起到加强低音效果的作用。
当所述主音箱1与副音箱2磁吸组合使用时,将主音箱1中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一端与副音箱2中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一端对接,由于所述磁盆144及磁盆244的磁性作用,所述主音箱1及副音箱2组合后相互磁吸在一起。此时,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14及第二无源辐射组件24产生的低音声波均从硅胶套侧面的多个声孔传出,不仅保证了音箱的正常使用,而且也具有较佳的低音效果。
因此,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在使用时有多种方式,可将主音箱与副音箱组合磁吸、或将主音箱与副音箱各自分别悬挂并可甩动。本实用新型中主音箱与副音箱通过将扬声器与无源辐射组件相对设置,充分利用了声学空间和圆筒的形态特性,形成了良好的低音效果。
综上,本实用新型多用途便携式音箱简化了音箱结构,有效地解决了一般音箱组合状态下无法使用的缺陷,提高了低音效果,而且方便使用携带,具有防水、防尘、防摔的功能。
这里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Claims (10)

1.一种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相互磁吸的主音箱、副音箱以及连接于所述音箱及副音箱的连接件,所述主音箱包括:第一外壳、设于第一外壳内的第一电路板、第一电池以及第一扬声器,所述第一扬声器设于第一电路板一侧,所述第一电路板另一侧设有用于低音振荡的第一无源辐射组件;
所述副音箱包括:第二外壳、设于第二外壳内的第二电路板、第二电池以及第二扬声器,所述第二扬声器设于第二电路板一侧,所述第二电路板另一侧设有用于低音振荡的第二无源辐射组件;
所述第二电路板通过连接件接收所述第一电路板传输的音频电信号,所述第一扬声器与第二扬声器的发声方向均朝向连接件,且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可与第二无源辐射组件磁吸或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源辐射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振膜、磁盆支架、磁盆、环状PC网及装饰盖,所述振膜相对于第一扬声器设置,所述振膜贴设于所述磁盆支架一侧,所述磁盆收容于磁盆支架中,所述环状PC网套设于磁盆支架上,所述装饰盖盖设于所述磁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壳上套设有第一硅胶套,所述第一硅胶套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声孔,所述多个声孔靠近第一无源辐射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外壳上套设有第二硅胶套,所述第二硅胶套的端部沿其轴向设有多个声孔,所述多个声孔靠近第二无源辐射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无源辐射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振膜、磁盆支架、磁盆、环状PC网及装饰盖,所述振膜相对于第二扬声器设置,所述振膜贴设于所述磁盆支架一侧,所述磁盆收容于磁盆支架中,所述环状PC网套设于磁盆支架上,所述装饰盖盖设于所述磁盆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柄状部、由所述柄状部的两端对称延伸的第一杆部、第二杆部,所述第一杆部端部设有第一连接头,所述第二杆部端部设有第二连接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扬声器与连接件之间还设有第一金属支架及第一钢网,所述连接件的第一杆部依次穿设第一外壳的端面、第一钢网并通过第一连接头卡合固定于第一金属支架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扬声器与连接件之间还设有第二金属支架及第二钢网,所述第二金属支架四角固定于第二扬声器上,所述第二钢网盖设于第二金属支架上,所述连接件的第二杆部依次穿设第二外壳的端面、第二钢网并通过第二连接头卡合固定于第二金属支架的中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接收外部的音频电信号的蓝牙接收模块,及/或所述主音箱设有用于充电及音频信号传输的外接接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便携式音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设有用于指示音箱的工作状态的LED灯,所述第一电路板上还连接有按键。
CN 201320159971 2013-04-01 2013-04-01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11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9971 CN203181199U (zh) 2013-04-01 2013-04-01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320159971 CN203181199U (zh) 2013-04-01 2013-04-01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81199U true CN203181199U (zh) 2013-09-04

Family

ID=49077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320159971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81199U (zh) 2013-04-01 2013-04-01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181199U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1216A1 (zh) * 2013-04-01 2014-10-09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GB2522125A (en) * 2014-01-13 2015-07-15 Fender Musical Instr Corp Portable studio monitor system
WO2015149247A1 (zh) * 2014-03-31 2015-10-08 刘骏涛 一种便携式迷你音响
CN107659859A (zh) * 2016-07-26 2018-0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箱及其组合
CN113179466A (zh) * 2021-04-22 2021-07-27 深圳市瀚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易于防尘的音响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61216A1 (zh) * 2013-04-01 2014-10-09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WO2014161475A1 (en) * 2013-04-01 2014-10-09 Puma Se. Speaker system
CN104105036A (zh) * 2013-04-01 2014-10-15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US9609406B2 (en) 2013-04-01 2017-03-28 Puma SE Speaker system
CN104105036B (zh) * 2013-04-01 2018-05-01 深圳市三诺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GB2522125A (en) * 2014-01-13 2015-07-15 Fender Musical Instr Corp Portable studio monitor system
WO2015149247A1 (zh) * 2014-03-31 2015-10-08 刘骏涛 一种便携式迷你音响
CN107659859A (zh) * 2016-07-26 2018-02-0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音箱及其组合
CN113179466A (zh) * 2021-04-22 2021-07-27 深圳市瀚宏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拆卸易于防尘的音响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05036A (zh)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CN203181199U (zh) 多用途便携式音箱
US20200029149A1 (en) In ear stereo headphones with integrated charging means
CN101527873A (zh) 耳机
CN103179483A (zh) 具有多动态驱动单元的入耳式耳机
KR101469907B1 (ko) 무선 이어폰
TW201441926A (zh) 具播音及收音之電子裝置
CN208768259U (zh) 主动式抗噪耳机总成及连接线组件
CN203243510U (zh) 一种立体声蓝牙耳机
CN202276436U (zh) 手机座音响
CN203167250U (zh) 移动终端卡拉ok混响转换器
CN215379170U (zh) 一种音箱
CN206963037U (zh) 拼接式蓝牙音响以及音频播放设备
CN201860327U (zh) 无线音频传输接收装置
CN201234347Y (zh) 一种多功能音箱
CN104144363A (zh) 具播音及收音的电子装置
CN208462001U (zh) 一种与特效器无线或有线连接的直播麦克风
CN207802322U (zh) 一种带有无线麦克风的小提琴形蓝牙音箱
CN105049988A (zh) 一种带无线充电装置的便携式音箱
CN205408111U (zh) 一种耳机
CN205610878U (zh) 一种带有音响的头戴耳机
CN21867936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4967393U (zh) 多功能移动电源
CN204350233U (zh) 一种多功能音箱
CN208874705U (zh) 主动式抗噪耳机总成、连接线组件及可拆式耳塞式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GUANGXI SANNUO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

Effective date: 20140429

Owner name: SHENZHEN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HENZHEN 3NOD ELECTRONICS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140429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18000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O: 518057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40429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Songgang Tangxia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Chung Hui Lu Lang community building D No. 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XI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3NOD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6 hi tech Industrial Park, Guangdong, Shenzhen Province, two software park two, 11, building on the second floor of Nanshan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3NOD ELECTRONICS Co.,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418

Address after: Baoan District Songgang Tangxia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00 Chung Hui Lu Lang community building D No. 8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GUANGXI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Baoan District Songgang Tangxia stree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8057 Chung Hui Lu Lang community building D No. 8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XI 3NOD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3NOD ELECTRONICS Co.,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