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77242U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77242U CN203177242U CN 201220476612 CN201220476612U CN203177242U CN 203177242 U CN203177242 U CN 203177242U CN 201220476612 CN201220476612 CN 201220476612 CN 201220476612 U CN201220476612 U CN 201220476612U CN 203177242 U CN203177242 U CN 2031772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um
- movement
- wire coil
- machine core
- air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属于生活家用电器领域。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所述机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线盘,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口、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及机芯散热风机,其中,机芯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口、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及线盘散热风机,其中,线盘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本实用新型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属于生活家用电器领域。
背景技术
一种现代厨房革命的产物,是无需明火或传导式加热的煮食厨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以磁场感应电流的加热原理进行加热,由锅体自身发热来烹饪食物,具有升温迅速、高效节能、安全可靠、清洁环保、方便快捷等优点、是倡导绿色厨房发展的高科技产品。
高频电磁加热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加热方式,通过高频大电流向被绕制成环状或其它形状的电磁加热线圈,由此在线圈内产生极性瞬间变化的强磁场,将金属等被加热物质放置在线圈附近,磁场就会穿透被加热物质,在被加热物质内部与加热电源相反的方向产生很大的涡电流,由于被加热物质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使物质自身的温度迅速上升。
电磁灶是采用磁场感应电流(又称涡流)的加热原理,电磁灶热源的产生就是电流形成高频交变磁场,当用含铁质锅具放置在微晶玻璃灶面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金属部分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磨擦而产生热能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从面将电能转换为热能。
电磁灶主要构成部分:电子线路部分,线圈盘,散热风机和结构外壳。
1、电磁灶作为厨具市场的一种新型灶具。它打破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电磁加热的工作原理是在线圈盘中通上高频电流,在线圈盘的轴向两面产生磁场,当铁质锅具处于磁场范围内时,锅具即切割交变磁力线而在锅具底部产生交变的电流(即涡流),涡流使锅具铁分子高速无规则运动,分子互相碰撞、摩擦而产生热能使器具本身自行高速发热,用来加热和烹饪食物,从而达到煮食的目的。(故:电 磁灶煮食的热源来自于锅具底部自身发热而不是电磁灶本身发热传导给锅具,所以热效率要比所有炊具的效率均高出近1倍)具有升温快、热效率高、无明火、无烟尘、无有害气体、对周围环境不产生热辐射、体积小巧、安全性好和外观美观等优点,能完成绝大多数烹饪任务。因此,电磁灶被人们誉之为″烹饪之神″和″绿色炉具″。
2、电磁炉采用全电脑控制系统,操作方便,性能稳定。
3、商用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生产的商用电磁炉,是一种自身能量损耗超低,能量转化和利用率高的节能设备,其热利用率可达90%以上。在能量转化过程中,除了系统工作时,所损耗的能量外(<2~5%),几乎无任何额外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磁炉灶,可以适用于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烹饪,并且低碳环保、工作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磁炉灶,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所述机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线盘,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
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口、机芯风道、出风口及机芯散热风机,其中,机芯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
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口、线盘风道、出风口及线盘散热风机,其中,线盘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
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
进一步的,所述线盘形状锅体相匹配,所述线盘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条紧贴锅底。
进一步的,还进一步包括微晶板及锅圈,线盘、微晶板及锅圈依次组成支撑锅体。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1、安全性
与传统明火炉相比:由于不需燃烧柴油或石油气,就不用再担心 点火或调火不当引起炸炉。在防漏电方面:由于电磁炉感应线圈采用本身高度绝缘且耐高温的高温线制作,安装时与锅体并没有直接接触,中间是用厚15~20mm的隔热材料隔开的,其工作是靠电磁场感应使锅体自身发热,再加上系统本身的防过流设计及电源上安装的以防万一的高灵敏度的漏电开关这三重保护措施,绝没有漏电危险发生的可能。防辐射方面:电磁炉感应线所产生的电涡流磁场,对铁质物质最大有效距离约30mm,超出这个距离的铁质物质感应强度会随距离的增加而迅速衰减,约离开100mm时,几乎五感应效果;再加上感应线圈背锅面有磁场切割磁条陈列,加强锅体对磁力线的汇聚吸收作用,使得电涡流磁场外散播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尤其经过完全密封的金属外壳包裹屏蔽后,任何电涡流磁场均不可能再对人体造成伤害。
2、高效性:
在能量的吸收利用方面:由于传统明火炉燃烧柴油或石油气时属于爆炸性燃烧,加上锅体为弧形表面,它的热吸收转化率仅达到20~35%左右,其余热量都经烟囱排放了,决定了传统明火炉必然是一种高耗能低利用率的设备;而商用电磁炉采用最先进的电磁感应加热技术,除了系统本身工作时的微量耗能外,几乎五任何浪费,其热利用率可达90%以上。
在烹饪火力方面:(1)商用电磁炉采用大功率加热技术,可以使锅内温度在短时间内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程度,所用时间远少于传统明火炉;
(2)商用电磁炉采用磁杆式八档位火力调节,只需要轻轻拨动,就可完全控制火力大小,与传统明火相比,它的火力钢架精确、细腻。
3、节能性:与传统的烹饪相比,本实用新型大大的节省了能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芯的电气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芯接线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炉灶的整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炉灶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炉灶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机芯电气原理图,它包括机芯壳、主电路及控制电路等。机芯是电磁炉灶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实现加热。
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机芯接线图。包括显示板1、旋钮板2、传感器出线3、空气漏电开关4及线盘5等。本实用新型的额定电压:380V±10% 50Hz三相三线制 设备外壳接地。额定功率:标称值的90%-110%各挡功率分配:第一挡-额定功率的20%;第二挡-额定功率的40%;第三挡-额定功率的60%;第四挡-额定功率的80%;第五挡-额定功率的100%;热效率:90.3%;适用锅具:铁锅(430材质);工作环境:-10℃~40℃ 相对湿度90%以下。
图3-图5是本实用新型炉灶的整体示意图。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6,所述机芯6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线盘5,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
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口7、机芯风道8、出风口9及机芯散热风机10,其中,机芯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
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口11、线盘风道12、出风口13及线盘散热风机14,其中,线盘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
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
图6是本实用新型烹饪的线盘与锅体组装示意图。线盘形状锅体相匹配,所述线盘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条15紧贴锅底。其主要适用于大锅类的烹饪。
图7是本实用新型烹饪的线盘与锅体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组装示 意图。进一步包括微晶板16及锅圈17,线盘、微晶板及锅圈依次组成支撑锅体。其主要适用于小锅类的烹饪。
图8是本实用新型烹饪的线盘与锅体另一具体实施方式组装示意图。其主要适用于平底锅类的烹饪。
注意事项
1)安装时请保证线圈盘与被加热容器之间的距离在11-13mm。
2)请勿尝试加热铁质以外的金属物体,很容易对机器造成严重损害。铁锅的热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0.3%。
3)在线盘轴向7cm以内的金属物体容易受磁场感应而发热。
4)为避免危险若两小时内无任何操作将自动关机。
5)线盘本身发热比锅具发热小很多,为避免锅具的热量辐射到线盘请在线盘与锅具之间垫上隔热棉。请用隔热棉将整个锅底包覆,以利于提高热效率。
6)线盘在工作中由于铜损的作用会发热,请在离线盘下10cm处安装200mm散热风机。
7)整机一定要做好防渗漏水。
8)整机一定要做好通风,若通风不好机器很容易出现过热保护停止工作。
9)当机芯IGBT模块过热(75℃)时机器会降功率运行,直到温度恢复正常后才能恢复到设定的功率,若温度继续上升则停止工作并闪烁显示“1”。当线圈盘过热(160℃)时机器会停止工作并闪烁显示“5”。
10)当电网中有浪涌干扰时机器会出现加热停顿。
11)当锅具弧底或材质不合适时可能出现功率不足。
操作说明
数码显示类 将锅具放置在电磁灶面板上,接通电源,数码管:显示“-”,红色电源指示灯闪烁。根据需要的火力大小旋转开关,数码管会根据选择的火力显示数字“1”-“5”,“1”功率最小,“5”功率最大。这时红色电源指示灯和绿色工作状态指示灯点亮。工作结束后将旋转开关旋至“OFF”位置关机。
11位LED灯显示类 将锅具放置在电磁灶面板上,接通电源,D1 亮红灯。根据需要的火力大小旋转开关,LED灯会根据选择的火力点亮D1-D3,D1-D5......D1-D11,每增加一挡多点亮两个LED灯。当锅具渐渐远离炉面时功率跟随减少,LED灯相应地减少点亮个数。工作结束后将旋转开关旋至“OFF”位置关机。
数码显示类故障代码:
闪烁显示“1”——IGBT模块超温。
闪烁显示“2”——IGBT模块传感器开路。
闪烁显示“3”——IGBT模块传感器短路。
闪烁显示“5”——线圈盘超温。
闪烁显示“6”——线圈盘传感器开路。
闪烁显示“7”——线圈盘传感器短路。
11位LED灯显示类故障代码:
线盘传感器开路————工作2分钟后D2,D3显示绿灯。
线盘传感器短路,线盘超温————即时D1,D6,D7显示绿灯。
功率模块传感器开路————工作2分钟后D6,D7显示绿灯。
线盘传感器短路,线盘超温————即时D2,D3,D6,D7显示绿灯。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锅灶在节能性方面的对比数据如下:
电能与液化石气比对实测数据
电能与柴油比对实测数据
职工食堂客户利益(600人食堂案列)
酒店客户利益(共300人、厨房案例)
注释:
表中数据由相同工作环境下,连续烹饪同一种菜系1小时测得。
液化气按26.6元/立方米计算。
柴油按6.06元/升计算。
电按0.95元/度计算。
Claims (3)
1.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包括灶体、控制面板、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机芯,所述机芯将电能转换为热能;一线盘,所述线盘承载锅体并传导热能;
所述机芯设置有机芯进风口、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及机芯散热风机,其中,机芯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机芯散热风机、机芯风道,机芯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底部;
所述线盘设置有线盘进风口、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及线盘散热风机,其中,线盘进风口设置在灶体最底部,从下往上依次安装线盘散热风机、线盘风道,线盘出风口设置在灶体的背面顶部;
所述机芯风道及线盘风道为独立的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炉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盘形状与锅体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线盘上设置有多个支撑条紧贴锅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炉灶,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微晶板及锅圈,线盘、微晶板及锅圈从下往上依次叠放组成支撑锅体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76612 CN203177242U (zh) | 2012-09-16 | 2012-09-16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76612 CN203177242U (zh) | 2012-09-16 | 2012-09-16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77242U true CN203177242U (zh) | 2013-09-04 |
Family
ID=49073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7661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77242U (zh) | 2012-09-16 | 2012-09-16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7724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3958A (zh) * | 2012-09-16 | 2013-02-06 | 郑福荣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
2012
- 2012-09-16 CN CN 201220476612 patent/CN20317724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13958A (zh) * | 2012-09-16 | 2013-02-06 | 郑福荣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335433Y (zh) | 红外电磁一体炉 | |
CN201368497Y (zh) | 电热电磁一体炉 | |
CN202012957U (zh) | 电热炉 | |
CN203177242U (zh)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
CN202371782U (zh) | 一种光波炉或热波炉 | |
CN102913958A (zh) | 一种多功能电磁炉灶 | |
CN102894864B (zh) | 一种真空保温电磁式电饭煲 | |
CN201593825U (zh) | 速热型全桥电磁炉 | |
CN203349322U (zh) | 一种加热区域是凹底的红外辐射炉 | |
CN203506504U (zh) | 柜式多功能组合食品处理机 | |
CN201593826U (zh) | 双炉头全桥电磁炉 | |
CN201310957Y (zh) | 高效节能电热炉 | |
CN201594932U (zh) | 多温度显示全桥电磁炉 | |
CN209341315U (zh) | 一种平凹锅具双用单灶电磁炉 | |
CN101545648A (zh) | 一种可取暖光波炉 | |
CN105919454A (zh) | 高效精确控温智能光波炉 | |
CN202122503U (zh) | 高频感应电饼铛 | |
CN201387049Y (zh) | 多功能取暖光波炉 | |
CN2297147Y (zh) | 电炒锅 | |
CN201503067U (zh) | 红外线多功能电热炉 | |
CN203388486U (zh) | 蒸炒组合餐车 | |
CN201194747Y (zh) | 大功率电磁炸锅 | |
CN214510749U (zh) | 一种通用型电磁电热火锅 | |
CN204830066U (zh) | 一种高散热性电磁炉 | |
CN2495219Y (zh) | 电磁炒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Zheng Furong Document name: payment instructions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Addressee: Zheng Furong Document name: Notice of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
|
DD01 | Delivery of document by public notic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6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