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9336U - 用于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69336U CN203169336U CN201190000541.4U CN201190000541U CN203169336U CN 203169336 U CN203169336 U CN 203169336U CN 201190000541 U CN201190000541 U CN 201190000541U CN 203169336 U CN203169336 U CN 20316933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cessing device
- surface processing
- light source
- light
- l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2—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C—DENTISTRY;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ORAL OR DENTAL HYGIENE
- A61C8/00—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 A61C8/0012—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 A61C8/0013—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with a surface layer, coating
- A61C8/0015—Means to be fixed to the jaw-bone for consolidating natural teeth or for fixing dental prostheses thereon; Dental implants; Implanting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composition, e.g. ceramics, surface layer, metal alloy with a surface layer, coating being a conversion layer, e.g. oxide lay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Dent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al Prosthetics (AREA)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牙植入物表面处理装置包括:具有接收表面处理物体的处理室的本体;结合到本体以选择性地打开处理室的盖;将紫外光照射到表面处理物体表面的光源;以及放置在处理室的底部以朝表面处理物体反射从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的反射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口腔健康保健感兴趣。
如果发生了牙齿脱落,就丧失了咀嚼功能,造成食物摄入的限制和消化紊乱,并由于面部变形和不正确的发音而影响人际关系。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过去有使用假牙和齿桥的牙齿修复治疗方法,但随着植入治疗费用的显著降低,植入治疗变得流行,通过植入治疗使之看起来像自然牙齿。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和牙科技术发展,植入治疗被认为是用于牙齿脱落的一般治疗方法。
牙植入物用来将人造牙齿永久地植入在人体颌骨上,并通过连接颌骨和人造牙齿、支撑和分摊咀嚼食物时产生的负荷而执行与自然牙齿相同的功能。牙植入物是机械制造的,以用作更稳定的牙齿。因此,植入物应由非常稳定的用于人体组织的生物相容材料制成。此外,植入物能防止人体的副作用、其他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和人体排斥反应。非常困难的是选择适合的材料,因为植入物应具有高机械强度,以便甚至在重复负载和瞬时压力的作用下也不发生变形或损坏。
已尝试开发作为植入物适合材料的各种金属和合金,但目前,主要使用钛金属或钛合金。钛或钛合金具有容易加工的能力、对人体组织的高生物相容性、高机械强度和生物惰性。但缺点是,钛或钛合金在它们植入人体中时花费很长时间与骨结合,并在植入之后随着时间过去,金属离子融入人体中。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已通过适当地处理这些材料的表面来发展应用可增强骨结合的技术。骨结合的速度和质量与诸如表面成分、表面粗糙度和亲水性的表面性能和化学成分具有密切关系。特别地,已报道,具有亲水表面的植入物优选地适于与生物流体、细胞和组织相互作用。
已报道,用钛氧化物涂覆现有钛表面的植入物。
二氧化钛(TiO2)允许人体是稳定的,由于与细胞的反应,提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正作用,并且氧化处理的植入物比机械处理的植入物具有更好的骨结合性。
为了将氧化钛层涂覆在植入物表面上,已知诸如等离子喷涂、溅射和移植等技术。
然而,由上述方法形成的氧化膜不具有对骨头的足够粘合强度,并具有其过程复杂的缺点。
此外,最近,作为长时间保持亲水性的存储容器的产品,可使用表面处理的植入物固定装置。但是,因为包含存储容器的固定装置非常昂贵,所以缺点是消费者具有经济负担。此外,虽然价格高,但消费者仍仅能使用特定的公司。因此,缺点是消费者对产品的选择很窄。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改进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入物表面处理装置,其可通过将UV(紫外)光照射在形成在植入物表面的氧化钛膜上的简单过程来促进细胞活化。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牙植入物表面处理装置,其可通过刚好在植入手术之前在植入物表面上进行高亲水性处理并立刻植入病人,来防止外部污染或细菌感染。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表面处理装置,其使得所有类型植入物的商业可获得产品是通用的,并提供了广泛的消费者选择和低成本。
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设置处理室以接收表面处理物体的本体;结合到本体以选择性地打开处理室的盖;将UV光照射到表面处理物体表面的光源;以及放置在处理室底部以朝表面处理物体反射从光源发出的UV光的反射板。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以可拆卸方式结合到所述本体,并在所述表面处理物体联接到所述安装模块的情况下,将所述表面处理物体插入到所述处理室的内部。
所述安装模块包括驱动机构,以旋转所述表面处理物体。
所述安装模块包括:接收所述驱动机构的模块壳体;形成在所述模块壳体的外周表面的柄;以及突伸到所述模块壳体的一个表面并为所述驱动机构提供电力的终端。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由通过所述终端供应的电力产生扭矩的驱动马达;连接到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齿轮;以及接合到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个或多个从动齿轮。
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插入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部分中的连接器;以及具有以可分离方式插入所述连接器中的一个端部以及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所述表面处理物体的另一端部的轴构件。
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有接收所述安装模块的接收部分,并且所述安装模块构造成滑动的,以插入所述接收部分或从所述接收部分收回。
所述安装模块与所述本体分开,阻止为所述光源供应电力。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中并冷却所述处理室内部的冷却扇。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处理室底部的一侧以将空气吸进所述处理室内的进气口;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一个表面以将所述处理室内的空气排到外部的排气格栅。
所述冷却扇的进气口与所述处理室底部的进气口连通,并且所述冷却扇的排气口与所述本体的排气格栅连通。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盖的内部上并冷却所述处理室的热电元件。
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盖的内侧表面,并包括至少包含卤素灯或高压汞UV灯的第一光源和包含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光源中的任一个或两个。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处理室内周表面的一侧上的第三光源,其中,所述第三光源是与所述第一光源或所述第二光源中的任一个同类的光源。
所述盖以预定的曲率弯曲,并以可转动方式联接到所述本体。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放置在所述反射板之上的透明板。
所述透明板放置为向上与所述反射板间隔开。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检测所述盖打开的传感器,其中,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盖打开时,阻止为所述光源供应电力。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本体任一侧的控制面板,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用于输入各种命令的输入部分;以及示出通过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命令信息和所述表面处理装置的操作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显示部分。
所述表面处理装置还包括告知所述表面处理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故障、所述处 理室内过热和突发情况中的至少一个的报警部分。
所述光源发出具有365nm波长的UV光。
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牙植入物表面处理装置具有以下效果。
首先,在本实用新型中,存在的优点是,通过使用将UV光照射在植入物表面上的简单过程重形成具有亲水性的氧化钛。
其次,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效果是,可通过刚好在植入手术之前进行表面处理,并将表面处理的植入物植入病人,以防止由外部污染或细菌引起的感染,来使植入点的感染现象最小化。
第三,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是,使所有类型植入物的商业可获得产品是通用的,提供广泛的消费者选择和低成本植入物,使病人的负担最小化。
第四,可在一个过程中在多个植入构件上进行表面处理,因此减少植入多个植入物的手术时间。
第五,因为UV光在植入构件旋转时照射在植入物上,所以存在的优点是,在整个植入表面上进行均匀的表面重整。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牙植入物的植入状态的横截面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表面处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面处理装置的正视图。
图4是示出放置在表面处理装置的植入构件的横截面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牙植入物表面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6是分析样品表面残留物的曲线图。
图7至12是示出每个液滴形状和在控制组与测试组形成的平均接触角的图片。
图13是示出控制组和测试组的吸光率的曲线图。
图14至18是示出放大250倍的细胞图像的图片,其中,细胞附加到控制组和测试组。
图19至23是示出放大1000倍的细胞图像的图片,其中,细胞附加到控制组和测试组。
图24是附加到控制组和测试组的量化的细胞的数量的图。
图2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表面处理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图26是示出打开盖的表面处理装置的正视立体图。
图27是示出打开盖的表面处理装置的后视立体图。
图28是表面处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9是沿图25截取的纵向横截面图。
图30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牙植入物表面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
典型地,牙植入是指替代脱落的自然牙齿,或指通过将螺丝形的固定装置紧固到牙槽骨,并在预定周期期间与骨头融合,然后将例如基牙的连接部分和诸如人造牙冠的修补物固定在与骨头融合的紧固装置上,而恢复牙齿的原始功能的牙科手术。植入物是指脱落的自然牙齿的替代物,具体是指,植入牙槽骨膜中的固定装置。但是,除了固定装置之外,应注意,与软骨细胞结合的植入构件由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表面处理装置施加表面处理。
图1是示出牙植入物的植入状态的横截面图。
参见图1,例如自然牙齿的替代物的人造牙齿包括插入牙槽骨膜中的固定装置3、结合到固定装置3上部的基牙5、将基牙5固定到固定装置3的固定螺钉7和安装在基牙5上的人造牙冠9。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增加亲水性的表面处理装置。将结合附图描述表面处理装置。
图3是表面处理装置的正视图。图4是示出放置在植入构件处的表面处理装置的横截面图,以及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牙植入物表面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参见图2至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面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0、门20、工作台30、光源阵列模块50和旋转装置。
更具体地,用于处理表面的处理室11形成在本体10内,并且处理室11的前表面具有打开的结构。门20安装在处理室11的打开的前表面处,以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处理室11。门20通过结合到在本体10上部处形成的支架13的铰链向上和向下可伸缩地连接到本体10。
此外,支撑本体10的基部25安装在本体10的下部。基部25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操作表面处理装置的输入部分27,而其另一侧设置有用于输出许多信息的显示部分29。输入部分27包括能够输入命令(菜单、上/开始、下/暂停、设置)的多个按钮,这些命令由输出值和马达、马达转数、操作时间等组成。此外,基部25的内部安装有控制部分和各种电路。
此外,工作台30安装在形成在本体10内部的处理室11处。具体地,工作台30安装成固定到本体或安装成与本体10分开。植入构件放置在工作台30上。
植入构件3包括在由钛制成或由除钛之外的其他材料制成的物体的外周表面处涂覆有钛的固定装置。氧化钛膜(TiO2)形成在植入构件3的表面处。氧化钛膜与空气接触,自然或人工地形成在植入构件的表面上。
表面处理装置包括附接到工作台30的植入构件3由旋转装置旋转的结构。这可在植入构件3的表面上提供均匀的紫外光照射。
同时,工作台30包括下盖31、结合到下盖31上部的上盖36和可伸缩地接收到下盖36的接收空间33的多个旋转盘40。
具体地,接收空间33形成在下盖31内,并且下盖的顶部是打开的。此外,下盖31安装成与本体10分开。多个竖直突出的插入突出部形成在下盖31的下表面。插入突出部插入在本体10底部形成的,特别是在处理室11底部形成的结合孔12中。
此外,多个第一通孔以预定间距形成在下盖31处。第一通孔35具有相同的直径,还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
上盖36是具有打开的下部的结构,打开的下部结合到下盖31的上部。此外,上盖36可拆卸地结合到下盖31。为此,弹性件39可形成在上盖36的两个侧表面处。弹性件39的一个表面从上盖36的上表面整体地延伸,而其其余三个表面可从上盖36的侧表面斜切。弹性件39可前后形成有矩形铰接孔38。插入铰接孔38中的悬挂突出部34在对应铰接孔38的位置形成在下盖31的侧表面。
因此,当上盖36结合到下盖31时,弹性件39通过悬挂突出部34变得向外打开上盖36,并且当悬挂突出部34插入铰接孔中时,弹性件39通过弹力关闭下盖31的侧表面。
多个第二通孔37形成在上盖36的上表面。第二通孔37形成在对应于第一通孔35的位置处。即,多个第二通孔中的每一个形成在面向多个第一通孔35中的每一个的位置处。第二通孔37具有相同的直径,还可以具有不同的直径。第二通孔37形成在对应于第一通孔35的位置处。
多个旋转盘40形成在下盖31与上盖36之间。在所示示例中,多个旋转盘40是可伸缩互锁的结构,但是,每个旋转盘可独立地旋转。此外,安装多个旋转盘40,也可以安装一个。此外,旋转盘40的数量可改变为不像附图所示的不同数量。
在所示旋转盘的示例中,每个旋转盘与相邻的旋转盘串接,并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通孔直径的小齿轮41、形成在小齿轮41的下部并插入第一通孔35中的第一盘部分43(见图4)、形成在小齿轮41的上部并插入第二通孔37中并安装有植入构件3的第二盘部分、以及形成在第二盘部分处并防止植入构件在旋转盘40旋转时波动的紧固装置。
具体地,紧固装置可应用各种结构,并且在一实施例中,可应用从上表面中心突出的固定杆47。固定杆47从第二盘部分45的上表面竖直延伸预定高度。固定杆47的直径可应用不同的尺寸,并具有多边形截面,如正方形、三角形、五角形等。
固定杆47插入在植入构件3形成的孔中,并防止植入构件3在旋转盘40旋转时摇动或掉落。如图4所示,当植入构件3的一个示例施加到固定装置时,固定杆47可插入在固定装置内部形成的螺孔中。
同时,用于使旋转盘40旋转的旋转装置附接到基部25的内部。具体地,旋转装置包括驱动轴61延伸进本体10内部中的电动马达60和可伸缩地接收在下盖31的接收空间33中并与驱动轴61结合的驱动齿轮66。电动马达可使旋转盘40从最小的10rpm到最大的60rpm旋转。电动马达60可以是DC齿轮马达。即使DC齿轮马达加载,存在的优点是可能在初始操作基于强大的力操作,并可获得恒定速度控制。
驱动齿轮66不坚固地支撑下盖31和上盖36。每个支撑轴67都朝驱动齿轮66的下部和上部突出,并且每个支撑轴都可插入在下盖31和上盖36形成的轴插入孔68、69中。轴插入孔68、69可形成为比支撑轴67的直径稍大。与电动马达60的驱动轴61结合的半圆截面的结合凹槽(未示出)可形成在在驱动齿轮66的下部处形成的支撑轴的中心。此外,驱动齿轮66与任一旋转盘40不坚固地接合。因此,当电动马达60旋转时,驱动齿轮66旋转。随着驱动齿轮66旋转,旋转盘40同时旋转。
同时,光源阵列模块50附接到模块安装空间(未示出),并由支撑框架62支撑。此外,模块安装空间被结合到本体10后表面侧的格栅盖63遮蔽。格栅盖63形成有使空气流动的多个通风口65。用于插入附接到光源插入孔15的光源的多个光源插入孔15形成在本体10的后表面。
实施例示出两个光源阵列模块,其中,两个光源阵列模块50中的一个将UV光照射到本体10的处理室内,而另一光源阵列模块安装为在处理室11内将UV光从上方倾斜地照射到下方。这可在植入构件3的表面上提供均匀的UV光照射。
具体地,每个光源阵列50放置为多个发光二极管芯片彼此间隔开。散热片填料施加在发光二极管芯片53与散热片之间,以将发光二极管芯片53的热有效地传递到散热板51。应用到光源阵列模块50的光源是发光二极管。由发光二极管(LED)照射的光不产生大量的热,并可精确地控制波长以保持宽波束。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照射具有365nm波长的UV光的LED元件。
同时,用于控制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表面处理装置的操作的控制部分70可以是微控制器。控制部分70通过输入部分27的操作来设置使用者想要的UV光的输出和马达的旋转速度和操作时间,并且显示部分29显示设置细节。
此外,当使用者在光照射期间不注意地打开门20时,使用者必须快速地关闭电源,以确保安全,减少由UV光造成的损伤。为了实现这一点,应安装传感器部分,用于感测门20的打开和关闭,当门20通过来自传感器部分的检测信号输出打开时,控制部分70设计为阻止电力施加到光源阵列模块50。同时,放置在基部25处的蜂鸣器75发出信号音。此外,传感器部分可以是限位开关80。
作为一个示例,限位开关80可以安装在形成在本体10前表面的开关安装部分17。此外,当门20关闭时,在门20内侧形成的连接杆(未示出)插入开关安装部分17中,以接触限位开关80。
将结合图2至5描述使用表面处理装置重整牙植入物表面的方法。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重整牙植入物表面的方法将形成有氧化钛膜的植入构件3安装到工作台30,工作台30安装在设置在表面处理装置本体处的处理室11处。此时,植入构件3仅附接到多个旋转盘40的一部分旋转盘,或所有植入构件附接到每个旋转构件。
植入构件3附接到工作台30,然后关闭门20,并操作输入部分27,以驱动电动马达60。此时,电动马达的旋转速度可通过输入部分27的操作而可选择地控制在10至60rpm内。旋转盘40随着电动马达60旋转,并且附接到旋转盘40的植入构件3一起旋转。
同时,电力施加到光源阵列模块50,以使UV光照射在植入构件3的表面上。使用者可通过输入部分27设置UV光的输出和操作时间。通过显示部分29显示设置值。在UV光的照射过程中,UV光可以2mW/cm2的光量照射3小时至24小时。在光量和照射时间内,亲水性有效地增加。
<实验性示例>
为了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表面处理装置检查植入构件的改进效果,检查了用于亲水性和可浸润性(syphilis)的毒性和增殖。
1.样本件的制造
利用诸如现有植入构件等相同方法制造了经由可吸收研磨介质(RBM)处理的盘形样本件。
所用样本件在植入体专用精度CNC(CINCOM,L20VⅢ,日本)内加工呈直径14mm和厚度3mm的盘形形式的钛(CP Ti Gr4,DYNAMET A Carpenter公司,美国),然后将该盘置于送风机(blustering machine)上,并在该盘表面上喷射羟基磷灰石(hydroxide apatite)且在该盘上执行RBM工艺,然后通过酸洗从该盘移除残留物。
样本件的经处理残留物利用XPS(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ESCALAB250,VG Scientific,英国)分析,结果在图6中示出。
参见图6的曲线,确认经表面处理的盘表面由C、O、N、Ti元素构成。
这意味着,羟基磷灰石(主要成分:Ca、P)通过酸洗工艺完全移除。鉴于数据峰值的结合能,可看到Ti-2P相和O-1S相形成各自大约457eV、531eV的氧化钛。氧化钛(TiO2)是稳定氧化物,并在该盘的整个表面内形成。
2.UV光辐射
利用图2所示的表面处理装置将UV光辐射到样本件的表面。此时,样本件置于未形成悬挂杆的转动盘上,且UV光辐射到样本件上。发光二极管用作UV光源,使用Nichia Chemical Industry(型号:NCSU033A,365nm)的UV LED。
辐射时间改变为光量的2mW/cm2,同时以35rpm转动样本件,进行实验。
3.亲水措施
用于样本件的亲水措施利用座滴法。
蒸馏水滴落于各样本0.025ml,利用具有视频摄像机(Sometech,韩国)的测量设备对着已滴落蒸馏水的样本拍摄照片,测量照片内的左侧和右侧的接触角,利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美国)获得测量平均值。
图7至12图示示出持续了3h、6h、12h、18h、24h的液滴形状和平均接触角(辐射对照组,且UV光365nm、2mW/cm2)的图片。
参见图7至12,辐射时间越长,平均接触角越小。如图7所示,示出具有例如0h的UV光辐射时间的样本件,也即,UV光的平均接触角尚未被辐射的样本是60°。相反,在辐射UV光的样本件(下文称作测试组)中,示出平均接触角小于60°。在18小时期间辐射UV光的样本件表面内,平均接触角示出为19.43°,且因此亲水性显示为显著增加。这就表示,植入体表面的亲水性的转变结构通过在氧化钛膜上辐射UV光而诱发生成的Ti-OH而得到改进。
表1:图7中的样本件的测量参数
表2:图8中的样本件的测量参数
表3:图9中的样本件的测量参数
表4:图10中的样本件的测量参数
表5:图11中的样本件的测量参数
表6:图12中的样本件的测量参数
4.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实验
用于成骨细胞的毒性和增殖被验证当经UV光辐射的植入构件植入身体内时,周围细胞是否具有毒性。
实验中所用的成骨细胞使用MG63(骨肉瘤、原发的、人类的、韩国细胞株银行)细胞。为了培养细胞,包含10%胎牛血清(FBS,Gibco,Grand Island,NY,美国)、100U/ml的青霉素和100μg/ml的链霉素的DMEM(最小必需培养基)(Gibco,Grand Island,NY,美国)放置进具有直径100mm尺寸的细胞培养板内,并在培养介质内于37℃、100%湿度和5%CO2的条件下培养上述细胞。当细胞变成70%融合状态时,它们执行次培养。
辐射UK光(365nm,2mW/cm2)持续6h、12h、18h、24h的多个样本逐个放置进24孔培养板(corning Co.,美国)内,将细胞培养液按照5×104倒入板内、将400μl的10%DMEM添加进孔并且处理它6个小时,在细胞培养介质内培养它1、4和7天,以及通过XTT试验验证毒性和生长方面。
200μl的细胞培养的培养液的吸光率在A450处测量,且培养液的吸光值和试剂在A630处测量,并校正A450处的值。实验结果示出在表7至9中以及图13的曲线中。
【表7】
如从表7的结果中已知的,培养物一天中的吸光率示出如果UK光辐射6小时和12小时则稍微低于对照组,但示出如果UK光辐射18小时则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
【表8】
如从该表中结果已知的,4天的吸光率示出如果UV光辐射6小时则比对照组低大约13%,但示出如果UV光辐射超过12小时则与对照组无较大差异。
【表9】
如可从表9结果中已知的,培养物7天的吸光率示出不比对照组的大。
鉴于表7至9以及图13的结果,测试组示出与对照组相比在细胞毒性和增殖方面无差异。细胞存活率示出至细胞培养物7天时与对照组相比95.3%(所有值的数字整合),且未示出在测量各样本持续1、4和7天后细胞的数量时大约低于87%的细胞存活率。以上结果验证了什么将UV光辐射到植入构件上并不显著影响细胞毒性和增殖。
5.细胞附着测试
已表明,成骨细胞附着到样本件,使得当UV光辐射过的植入构件植入身体内时,材料对周围细胞的附着反应有影响。关于测试,辐射UV光6h、12h、18h和24h的多个样本件放置进24孔的培养皿内,成骨细胞的培养液按照5×104倒入,然后将400μl的10%DMEM添加到各孔并处理它。另外,培养液在6小时后移除,对细胞预处理以便于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并验证细胞附着。
在图14至18中,附着到辐射UV持续6、12、18和24小时的样本件的对照组和成骨细胞的图像是250倍放大图片。另外,检查示出表10和图14至18的图像的细胞数量,并且确定附着细胞的数量。定量水平的细胞附着拍摄五个区域(上部、下部、左部、右部和中间部)。
【表10】
总体而言,观察到测试组的数量高于附着到对照组的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平均108.9%的附着率)。
在图19至23中,附着到辐射UV持续6、12、18和24小时的对照组和成骨细胞的图像是1000倍放大图片。作为1000倍放大图像观察的结果,在搜索UV光的样本中验证了差异化工艺中确定的细胞增殖和细胞-细胞接触。
总结上述结果,可观察到在测试组中,亲水性将60°的平均接触角减小至19.43°或更小以改善亲水性,并且对毒性和增值无显著影响。另外,据报道,用于在植入体进入身体时与周围细胞发生附着反应的测试组与对照组和细胞相比具有更多细胞附着。
因此,可以看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紫外光辐射涂覆有形成的氧化钛膜或人工形成的氧化钛膜的植入构件的天然表面,而给植入构件提供亲水性。可能的是,具有亲水性的表面改良植入构件改善与生物溶液、细胞和组织的互相作用,以改善骨整合。
图25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牙表面处理装置的前视立体图。图26是示出表面处理加工装置的已打开盖的前视立体图。图27是示出表面处理加工装置的已打开盖的后视立体图。图28是表面处理装置的分解立体图,以及图29是沿图28所剖得的纵截面视图。
参见图25至29,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牙植入体的表面处理装置100包括本体100和盖,本体100设置有用于处理表面的处理腔114,盖覆盖处理腔114的打开部分的上侧和安装模块200,安装模块200在安装有表面处理物体的状态下能滑动地从上述本体的一侧插入和取出。另外,电源线130自本体110的后表面延伸,通过电源线130供应的电源分开并供应到安装模块的驱动马达和冷却盘、下述的光源和控制面板。
详细而言,处理腔114凹陷或形成为具有与本体110的上表面相距预定深度的阶台。 另外,处理腔114可由处理盖120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也即,处理腔114通过关闭盖120而形成单一封闭空间。
在处理腔114的底部处形成有托盘座置槽116,托盘座置在托盘座置槽116处。诸如固定装置等表面处理物体可以直立状态放置在托盘150处。详细而言,固定装置的头部直立着与托盘150接触。
另外,托盘150包括置于座置槽116内的反射板152和置于反射板152上表面内的透明板151。反射板152放置在透明板151的下侧处,使得从光源(下文描述)辐射的光穿透透明板151,然后在反射板152上反射离开。另外,从反射板152反射的光的一部分可辐射到固定装置的底部。例如,当光源安装在托盘15的上侧时,固定装置的表面的部分未接收到从光源辐射的光,且可能均匀进行表面处理。为了避免这样,固定装置放置在透明板151处,且从置于透明板151下侧处的反射板152处反射的光辐射到固定装置的底部。为达到此目的,透明板151和反射板152优选地以预定间隔放置。也即,表面处理物体与反射板152间隔开,使得从反射板152反射的光辐射到表面处理物体。
另外,在处理腔114的底部边缘的一侧处可形成有缝隙形进入端口118。详细而言,当光源开通以处理表面时,因为处理腔114的内部变热,因此处理腔114的内部应该被冷却。为达到此目的,在处理腔114的内周缘表面处形成进入端口118,且提供通过本体110的任一表面将气体排入内部的气流结构。
详细而言,为了形成气流结构,如图29所示,冷却盘160放置在本体110内部,具体地,本体的与处理腔114底部的下侧对应的内部,且在本体110的一个表面处形成有格栅117。作为一实施方式,进入端口118形成在底部的后侧的边缘处,且排出格栅117形成在本体110的后表面处。另外,冷却盘160的进入端口与进入端口118连通,排出端口117与排出格栅117连通。冷却盘160可以为任何一种风扇,特别地可选自横流风扇、离心风扇和轴流式风扇。在该实施方式中,可应用诸如横流盘的多叶片式风扇。
同时,盖120的下表面安装有发射UV光的光源140。详细而言,光源140包括卤素灯、高压水银UV灯、发光二极管(LE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其从盖120的左端部覆盖到右端部。
详细而言,光源140可包括包含卤素灯或高压水银UV灯的第一光源141或包含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光源。在当前实施方式中,第一光源141横跨过盖120的底表面中心而安装,第二光源142以多个方式安装在盖120的除了第一光源141所在区域的底部处,但不局限于此。也即,仅第一光源141和第二光源142之一可安装在盖120处。另外,第三光源143还可安装在处理腔114的侧表面部分处。第三光源143可 应用于上述种类光源的任一种或全部。另外,光源140发射具有300~400nm波长的UV光,并优选地发射具有365nm波长的UV光。
此外,盖120形成为圆形类型,使得从反射板152反射的光照射在下表面上。因此,UV光均匀地辐射到置于处理腔114内部的表面处理物体的表面,以提高表面处理的均匀性。另外,锁定构件121自盖120的前表面部分突伸出,使用手指保持锁定构件的使用者易于提升盖120,并防止盖被自动打开或摇晃。详细而言,锁定构件121包括自盖120前表面部分突伸出的凸部121和自盖120前边缘延伸的钩部122。钩部122可与凸部121一体形成。另外,处理腔114的前边缘形成有槽缝115,钩部122插入槽缝115内。另外,在钩部122插入槽缝115情况下,钩部122可为通过施压凸部121而与槽缝115分离的结构。另外,盖120的后侧边缘能转动地连接到后侧,尤其处理腔114的后侧边缘。因此,特别地,如果使用者在施压凸部121的同时提升凸部121,则盖120向上转动从而被打开。
另外,冷却构件可安装在盖120内部。也即,可安装替换冷却盘的冷却构件,且冷却构件可与冷却盘160安装在一起。另外,当供应电力时,其一侧被冷却,而相对一侧可包括形成散发热的散热片的热电元件。热电元件可包括利用帕尔帖效应的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或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器。热电元件可为矩形柔性板,且可依据盖120在盖120内部的形状而关闭。
另一方面,安装模块200插入模块孔116内,模块孔116形成在本体110的与安装有第三光源143的侧表面相对的侧表面部分处。
详细而言,安装模块200包括模块壳体210、覆盖模块壳体210的打开表面的壳体盖220、形成在壳体盖220的外周缘表面上的柄部221、以及容纳进模块壳体210内部内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提供扭矩的驱动马达230、连接到驱动马达230的输出轴的驱动齿轮240、以及与驱动齿轮240啮合的多个从动齿轮250。另外,诸如固定装置等表面加工物体连接到多个从动齿轮250的中心。
更详细地,各钻轴270的一个端部插入多个从动齿轮250的中心。连接器260插入从动齿轮250的中心,连接器260自模块壳体210的内表面突伸出,该内表面即与安装有壳体盖220的表面相对的表面。另外,钻轴270的一个端部插入连接器260内。在当前实施方式中,如果包括固定装置300的表面处理物体与钻轴270的另一端部结合,则钻轴270的所述一个端部穿过连接器260插入多个从动齿轮250中的每一个内,但不局限于此。也即,用于连接固定装置300和用于将该固定装置连接到连接器260的方法利用安装装置是可行的。钻轴270被描述为安装装置的一个示例的原因是在植入手术的过 程中使用手钻将固定装置300植入在牙槽骨膜内形成的钻槽。也即,这就是为什么在将固定装置300插入已插入头钻内的钻轴的端部的条件下处理表面,并且无需分离已经过表面处理的固定装置300就将钻轴连接到手钻的本体,然后将固定装置植入牙槽骨膜内。因此,当使用者保持固定装置时,不将细菌传递到固定装置300。
另外,末端211自模块壳体210突伸出,且用于插入末端的插座可形成在模块孔116的与末端对应的一个表面处。因此,当安装模块220插入模块孔116内时,末端211插入插座内。因此,通过电源线130供应的电力由驱动马达230供应。另外,安装模块200与模块孔116分离,且同时切断至驱动马达230的电源。进一步地,优选地,控制电路设计为使得安装模块200分离且同时切断至光源140的电源。这可防止从光源140辐射的UV的一部分通过模块孔116泄漏到外部的现象。
本体100设置有输入部分111和显示部分112,输入部分111用于设定和调整多种指令,显示部分112能够检查通过输入部分111输入的指令和表面处理装置100的操作状态。所述多种指令包括光源140的辐射时间和波长、以及冷却风扇150的转速(气流)。PCB电路板连接到输入部分111和显示部分112的后表面,它们可限定为控制面板或控制器。
扬声器113可安装在本体110的前表面处。详细而言,当达到输入的辐射时间、盖120被不小心打开、或者安装模块200与本体100分离、或者处理腔114的内部过热时,通过扬声器113输出报警声。
图3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包括牙植入体的表面处理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方块图。
参见图3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表面处理装置1100包括控制部分500、用于将多种指令输入控制部分500的输入部分111、呈现所输入指令的内容和/或表面处理装置100的操作状态的显示部分112、用于辐射UV光的光源140、包括驱动马达230的驱动部分和驱动冷却风扇160的风扇马达504、用于输出警报声的报警部分505和用于感测盖120的打开的盖打开检测传感器502。
详细而言,报警部分505可包括扬声器113。另外,盖打开检测传感器502可安装在盖与本体110接触的区域处。替代地,盖120的钩部122可安装在插入钩部122的槽缝的内部处。也即,当从槽缝移出钩部122时,盖打开检测传感器502设计为感测到此现象。另外,当盖打开被盖打开检测传感器502感测到时,切断至光源120的电源,使得UV光的辐射可被编程以停止。
根据包括上述构造的控制系统,它可输入光辐射时间、驱动马达230的转速以及冷却风扇160的气流。另外,输入的气流传送到控制部分500,并被转换成与从控制部分输入的指令对应的电信号。随此输入的指令信息在控制部分内被控制以通过显示部分112输出。另外,与所输入的指令对应的光辐射被设定,且计时器(未示出)的时间计数器起动。
同时,多种类型的音频信息可被编程以通过报警部分505输出。例如,如果完成指令输入并按压起动按钮,则输出音频信息“表面处理完成”,而如果表面处理完成,则音频信息“表面处理完成”输出。音频信息“打开盖并取出物体”可输出。另外,如果在表面处理期间用于打开盖120的操作进行,则用于阻止打开盖的自动锁定被设定,且同时可输出报警消息“当前不能打开盖,因为它正处于UV光辐射过程中”。另外,如果从本体110取出安装模块200,则停止光源140的UV光辐射,且同时可输出音频消息“停止辐射,因为安装模块分离出”。
在这种情况下,冷却风扇160可被编程以停止,且操作可被编程以在始自UV光辐射的停止时间的设定时间期间保持且然后停止。
这样,通过将UV光辐射到植入固定装置300以提供改进的可浸润性而改善亲水性。通过如果UV光的辐射就在程序之前起动且完成UV光的辐射之后就植入病人体内,最小化了植入体在程序之前暴露于空气的时间。
另外,由于在插入待处理物体的条件下辐射UV光,也即固定装置进入手钻的钻轴内;使用者不通过手接触或保持固定装置,由此最小化感染风险。
Claims (21)
1.一种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装置包括:
设置处理室以接收表面处理物体的本体;
结合到所述本体以选择性地打开所述处理室的盖;
将UV光照射到所述表面处理物体的表面的光源;以及
放置在所述处理室的底部以朝所述表面处理物体反射从所述光源发出的UV光的反射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模块,所述安装模块以可拆卸方式结合到所述本体,并在所述表面处理物体联接到所述安装模块的情况下,将所述表面处理物体插入到所述处理室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模块包括驱动机构,以旋转所述表面处理物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模块包括:
接收所述驱动机构的模块壳体;
形成在所述模块壳体的外周表面的柄;以及
突伸到所述模块壳体的一个表面并为所述驱动机构提供电力的终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
由通过所述终端供应的电力产生扭矩的驱动马达;
连接到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齿轮;以及
接合到所述驱动齿轮的一个或多个从动齿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
插入所述从动齿轮的中心部分中的连接器;以及
具有以可分离方式插入所述连接器中的一个端部以及以可分离方式连接到所述表面处理物体的另一端部的轴构件。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一侧形成有接收所述安装模块的接收部分,并且所述安装模块构造成滑动的,以插入所述接收部分或从所述接收部分收回。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模块与所述本体分开,阻止为所述光源供应电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本体内部中并冷却所述处理室内部的冷却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处理室底部的一侧以将空气吸进所述处理室内的进气口;以及
形成在所述本体的一个表面以将所述处理室内的空气排到外部的排气格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扇的进气口与所述处理室底部的进气口连通,并且所述冷却扇的排气口与所述本体的排气格栅连通。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盖的内部上并冷却所述处理室的热电元件。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安装在所述盖的内侧表面,并包括至少包含卤素灯或高压汞UV灯的第一光源和包含发光二极管或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光源中的任一个或两个。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处理室内周表面的一侧上的第三光源,
其中,所述第三光源是与所述第一光源或所述第二光源中的任一个同类的光源。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以预定的曲率弯曲,并以可转动方式联接到所述本体。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置在所述反射板之上的透明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板放置为向上与所述反射板间隔开。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所述盖打开的传 感器,
其中,当所述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盖打开时,阻止为所述光源供应电力。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在所述本体任一侧的控制面板,
其中,所述控制面板包括:
用于输入各种命令的输入部分;以及
示出通过所述输入部分输入的命令信息和所述表面处理装置的操作条件中的至少一个的显示部分。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告知所述表面处理过程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故障、所述处理室内过热和突发情况中的至少一个的报警部分。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发出具有365 nm波长的UV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00051036A KR101174837B1 (ko) | 2010-05-31 | 2010-05-31 | 골유착 증진을 위한 자외선 광조사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표면 개질방법 |
KR10-2010-0051036 | 2010-05-31 | ||
KR10-2011-0028367 | 2011-03-29 | ||
KR1020110028367A KR101102993B1 (ko) | 2011-03-29 | 2011-03-29 |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표면 처리 장치 |
PCT/KR2011/003987 WO2011152650A2 (ko) | 2010-05-31 | 2011-05-31 | 치과용 임플란트의 표면 처리 장치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69336U true CN203169336U (zh) | 2013-09-04 |
Family
ID=450671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90000541.4U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69336U (zh) | 2010-05-31 | 2011-05-31 | 用于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30062535A1 (zh) |
CN (1) | CN203169336U (zh) |
WO (1) | WO2011152650A2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5764A (zh) * | 2013-05-21 | 2013-11-13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一种用于牙科种植体批量表面处理的装置 |
CN106794054A (zh) * | 2014-09-10 | 2017-05-31 | 株式会社Gc | 技工用聚合装置 |
CN109069235A (zh) * | 2016-05-02 | 2018-12-21 |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 种植体包装容器 |
CN112055572A (zh) * | 2018-05-08 | 2020-12-08 | 圆益Qnc股份有限公司 | 种植体表面改性处理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L2014001654A1 (es) * | 2014-06-20 | 2014-09-05 | Jose Portela Leon Francisco | Un dispositivo electrico de entrega y embalaje para implantes dentales y ortopedicos, de cualquier forma tamaño o composicion porque esta provisto de una bateria interna o sistema de alimentacion electrica que suministre energia electrica a ledes o cualquier elemento de iluminacion, ubicados a una distancia minima, alrededor de los costados del implante y dispuestos en 360 grados alrededor de su superficie. |
US20190080812A1 (en) * | 2017-09-12 | 2019-03-14 |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Co., Ltd. | Ultraviolet radiation apparatus |
ES2790048B2 (es) * | 2019-04-25 | 2021-08-11 | Univ Del Pais Vasco / Euskal Herriko Unibertsitatea | Dispositivo de tratamiento superficial de implantes dentales |
KR102269661B1 (ko) * | 2019-08-26 | 2021-06-28 | 주식회사 원익큐엔씨 | 자외선 방전램프 장치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79445A (en) * | 1955-03-23 | 1957-01-29 | Moderne D App Menagers Conord |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for the driving of a secondary appliance |
IL36590A (en) * | 1971-04-12 | 1974-09-10 | Ashkenazy A | 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US3733455A (en) * | 1971-06-11 | 1973-05-15 | Amana Refrigeration Inc | Positive locking mechanical coupling arrangement |
US4015340A (en) * | 1975-08-20 | 1977-04-05 | Tec Systems, Inc. | Ultraviolet drying apparatus |
IT1210110B (it) * | 1984-07-09 | 1989-09-06 | Tecnomare Spa | Giunto meccanico reversibile per ancoraggi in tensione. |
DE3881473T2 (de) * | 1987-10-22 | 1993-09-09 | Duthie Jun Robert E | Verfahren und sterilisationsvorrichtung. |
DE3816796A1 (de) * | 1988-05-17 | 1989-11-30 | Kempten Elektroschmelz Gmbh | Laufzeug mit mechanischer kupplung |
US5248456A (en) * | 1989-06-12 | 1993-09-28 | 3D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leaning stereolithographically produced objects |
US5337151A (en) * | 1992-07-28 | 1994-08-09 | Optical Radiation Corporation | Double-sided circuit board exposure machine and method with optical registration and material variation compensation |
US5514214A (en) * | 1993-09-20 | 1996-05-07 | Q2100, Inc. | Eyeglass lens and mold spin coater |
US5807119A (en) * | 1996-11-08 | 1998-09-15 | Baechtle; David Robert | Mechanical coupling device |
US5837207A (en) * | 1997-04-17 | 1998-11-17 | Engineering Dynamics Limited | Portable germicidal air filter |
WO1999010717A1 (en) * | 1997-08-22 | 1999-03-04 | Morlock Richard C | Sensor housing for uv curing chamber |
US6022511A (en) * | 1998-07-09 | 2000-02-08 | Molecucare,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germicidally cleaning air in a duct system |
DE19916474A1 (de) * | 1999-04-13 | 2000-10-26 | Ist Metz Gmbh | Bestrahlungsgerät |
DE19923403C2 (de) * | 1999-05-21 | 2002-11-14 | Phonak Ag Staefa | Vorrichtung zum mechanischen Ankoppeln eines in einer Mastoidhöhle implantierbaren elektromechanischen Hörgerätewandlers |
US6461376B1 (en) * | 2001-02-21 | 2002-10-08 | Burrus D. Beshore | Tanning apparatus and handle for use therewith |
US20040210309A1 (en) * | 2001-10-11 | 2004-10-21 | Denzer Alain J | Osteophilic implants |
US6740892B2 (en) * | 2001-11-21 | 2004-05-25 | Fusion Uv Systems, Inc. | Air-cooled lamp, and article treatment system and method utilizing an air-cooled lamp |
US6991699B2 (en) * | 2002-02-05 | 2006-01-31 | Lg.Philips Lcd Co., Ltd. | LCD bon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LCD by using the same |
US7399982B2 (en) * | 2003-01-09 | 2008-07-15 | Con-Trol-Cure, Inc | UV curing system and process with increased light intensity |
KR100971944B1 (ko) * | 2003-02-11 | 2010-07-23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자외선을 이용하는 기판세정장치 |
US20050039675A1 (en) * | 2003-08-22 | 2005-02-24 | Kang Tae Sik | Spin coating apparatus and coated substrate manufactured using the same |
US7585369B2 (en) * | 2004-08-04 | 2009-09-08 | Larson Marian L | Apparatus for coating medical devices |
US20060251827A1 (en) * | 2005-05-09 | 2006-11-09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Tandem uv chamber for curing dielectric materials |
US7638780B2 (en) * | 2005-06-28 | 2009-12-29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UV cure equipment with combined light path |
US7909595B2 (en) * | 2006-03-17 | 2011-03-22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xposing a substrate to UV radiation using a reflector having both elliptical and parabolic reflective sections |
US20070295012A1 (en) * | 2006-06-26 | 2007-12-27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Nitrogen enriched cooling air module for uv curing system |
US7554103B2 (en) * | 2006-06-26 | 2009-06-30 | Applied Materials, Inc. | Increased tool utilization/reduction in MWBC for UV curing chamber |
KR100814355B1 (ko) * | 2007-02-27 | 2008-03-18 | (주)메디사이텍 | 티타네이트 산화막 임플란트의 제조 방법 및 그 방법에의해 제조되는 티타네이트 산화막 임플란트 |
-
2011
- 2011-05-31 CN CN201190000541.4U patent/CN20316933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1-05-31 US US13/383,570 patent/US2013006253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5-31 WO PCT/KR2011/003987 patent/WO2011152650A2/ko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85764A (zh) * | 2013-05-21 | 2013-11-13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一种用于牙科种植体批量表面处理的装置 |
CN103385764B (zh) * | 2013-05-21 | 2016-03-02 | 广州市健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牙科种植体批量表面处理的装置 |
CN106794054A (zh) * | 2014-09-10 | 2017-05-31 | 株式会社Gc | 技工用聚合装置 |
US10245130B2 (en) | 2014-09-10 | 2019-04-02 | Gc Corporation | Polymerization apparatus for dental technique |
CN109069235A (zh) * | 2016-05-02 | 2018-12-21 |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 种植体包装容器 |
CN112055572A (zh) * | 2018-05-08 | 2020-12-08 | 圆益Qnc股份有限公司 | 种植体表面改性处理装置 |
US11872104B2 (en) | 2018-05-08 | 2024-01-16 | Wonik Qnc Corporation | Implant surface modification treatment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1152650A2 (ko) | 2011-12-08 |
WO2011152650A3 (ko) | 2012-05-03 |
US20130062535A1 (en) | 2013-03-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69336U (zh) | 用于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装置 | |
KR101174837B1 (ko) | 골유착 증진을 위한 자외선 광조사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치과용 임플란트 표면 개질방법 | |
Jakse et al. | Influence of low‐level laser treatment on bone regeneration and osseointegration of dental implants following sinus augmentation: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heep | |
CN208770029U (zh) | 用于牙植入物的表面处理的紫外线照射装置 | |
Dimitrova et al. | Colour stability of 3D-printed and prefabricated denture teeth after immersion in different colouring agents—An in vitro study | |
NZ515189A (en) | Derivatized porous silicon as a biomaterial to use as a material for componets in or on the surface of the human body | |
Corobea et al. | Modification of titanium surface with collagen and doxycycline as a new approach in dental implants | |
Stadlinger et al. | Surface‐conditioned dental implants: an animal study on bone formation | |
de Melo Moreno et al. | Abutment on titanium-base hybrid implant: A literature review | |
CN104093429B (zh) | 骨/组织再生诱导用膜及其制造方法 | |
Iodice et al. | Effect of post‐printing curing time on cytotoxicity of direct printed aligners: A pilot study | |
TW201207102A (en) | Cell activation method and cell activation apparatus | |
Kong et al. | Deep learning algorithms for identifying 79 dental implant types | |
US20090269720A1 (en) | Whitening Mouth Piece Device | |
Ferrés-Amat et al. | Histologic and Histomorphometric Evaluation of a New Bioactive Liquid BBL on Implant Surface: A Preclinical Study in Foxhound Dogs | |
KR20200083194A (ko) | 임플란트용 자외선 살균장치 | |
CN109331200A (zh) | 一种TiO2光触媒杀菌消毒设备及其工艺 | |
CN216268408U (zh) | 一种无接触式自动感应消毒笔筒 | |
KR20190088762A (ko) | 치아 임플란트의 표면처리용 자외선 조사장치 | |
Valente et al. | Analysis of the physical, mechanical and morph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 in the manufacture of dentistry prosthetic components | |
Pellew et al. | A Comparison of Abutment Screw Loosening in 24-Degree Angulation-Correcting and Straight Implants: An In Vitro Study. | |
US20230293273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terile delivery of prostheses | |
Öztürk et al. | Bulk-fill composite in challenging cavities: conversion rate, solubility, and water absorption analysis | |
Indrani et al. | Effects of different irradiance levels of the light curing unit on the dental resin composite's microhardness and cytotoxicity | |
Alsharif | Color Stability of CAD CAM Fabricated Complete Denture After Artificial Aging-In Vitro Comparison Stud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904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