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65732U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65732U CN203165732U CN2013201840695U CN201320184069U CN203165732U CN 203165732 U CN203165732 U CN 203165732U CN 2013201840695 U CN2013201840695 U CN 2013201840695U CN 201320184069 U CN201320184069 U CN 201320184069U CN 203165732 U CN203165732 U CN 20316573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iver plate
- circuit breaker
- automatic change
- mounting groove
- circular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rea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转换开关。该自动转换通过单根圆轴和传动板的配合,传动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圆轴上,一侧的弹簧利用弹力抵住传动板,使在另一侧的传动板与安装在其下的断路器紧密配合,这样的结构保证了不同型号的断路器虽具有高度差异但也能和自动转换开关配合使用;传动板上设置可调整位置的拨动支架,不同型号的断路器的开关手柄也会有上下的位置差,通过螺钉设置在传动板上的拨动支架可方便的调整上下位置与断路器配合;设置微动开关检测传动板上下位置的到位情况,保证实时了解两侧断路器各自处于的分合闸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气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背景技术
自动转换开关广泛的应用于各种需不间断供电的场所,其实现了电源的自动转换,以保证用户供电的可靠性。为了实现两台断路器的分合闸转换,目前公知的自动转换开关采用的是由电机带动旋转开关控制两侧的拨动支架上下交替活动,拨动支架带动断路器开关的分合闸。
现有的自动转换开关的整体结构固定,主要是拨动支架部分安装好后前后上下的位置不可再调整,但是断路器却具有不同的型号规格,一款自动转换开关不能适用于多种不同型号规格的断路器。现有技术中采用在断路器开关处增加一个外套与拨动支架配合,这样使小型号的断路器也可使用,但这样的结构对自动转换开关和断路器的空间位置装配的要求较高,若装配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断路器开关的工作质量,导致分合闸不到位,无法供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分合闸交替切换到位可靠、可根据不同型号断路器方便调整配合的自动转换开关。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组件、第一圆轴、第二圆轴、安装支架、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所述第一圆轴和第二圆轴设置在安装支架上且分别位于切换组件的两侧,第一断路器设置在第一传动板相对切换组件的外侧,第二断路器设置在第二传动板相对切换组件的外侧,切换组件带动第一传动板和第二传动板上下交替运动实现第一断路器和第二断路器的分合闸转换,所述第一传动板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圆轴上且在第一圆轴轴向上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板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圆轴上且在第二圆轴轴向上可滑动设置。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切换组件包括有弹簧,所述第一传动板与弹簧相抵接,所述第二传动板与弹簧相抵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板包括有第一传动板本体、第一拨动支架和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平行于第一平动杆设置第一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一拨动支架通过穿过第一安装槽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二传动板包括有第二传动板本体、第二拨动支架和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平行于第二平动杆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上,所述第二拨动支架通过穿过第二安装槽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上。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具有与螺钉形状相匹配的波浪形边缘。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拨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一断路器的开关手柄配合,所述第二拨动支架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二断路器的开关手柄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都具有折起,所述安装支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折起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第二传动板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自动转换开关通过单根平动杆和传动板的配合,传动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平动杆上,这样的结构保证了不同型号的断路器虽具有高度差异但也能和自动转换开关配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正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侧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为实用新型自动转换开关的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切换组件1、第一圆轴2a、第二圆轴2b、安装支架5、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第一断路器4a和第二断路器4b,第一圆轴2a和第二圆轴2b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且分别位于切换组件1的两侧,第一断路器4a设置在第一传动板3a相对切换组件1的外侧,第二断路器4b设置在第二传动板3b相对切换组件1的外侧,切换组件1带动第一传动板3a和第二传动板3b上下交替运动实现第一断路器4a和第二断路器4b的分合闸转换,第一传动板3a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圆轴2a上且在第一圆轴2a轴向上可滑动设置;第二传动板3b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圆轴2b上且在第二圆轴2b轴向上可滑动设置。本实用新型的切换组件1顺时针旋转,分别与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联动,左侧的第一传动板3a向上运动,第一传动板3a与第一断路器4a联动实现第一断路器4a的合闸动作,右侧的第二传动板3b向下运动,第二传动板3b与第二断路器4b联动实现第二断路器4b的分闸动作;相反的切换组件1逆时针旋转,左侧的第一传动板3a向下运动,第一传动板3a与第一断路器4a联动实现第一断路器4a的分闸动作,右侧的第二传动板3b向上运动,第二传动板3b与第二断路器4b联动实现第二断路器4b的合闸动作。通过单根圆轴和传动板的配合,传动板可转动的设置在圆轴上,这样的结构保证了不同型号的断路器虽具有高度差异但也能和自动转换开关配合使用。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切换组件1包括有弹簧1a,第一传动板3a与弹簧1a相抵接,第二传动板3b与弹簧1a相抵接。弹簧1a利用弹力抵住第一传动板3a的一侧,使第一传动板3a的另一侧与安装在其下的第一断路器4a紧密配合;弹簧1a利用弹力抵住第二传动板3b的一侧,使第二传动板3b的另一侧与安装在其下的第二断路器4b紧密配合。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板3a包括有第一传动板本体30a、第一拨动支架31a和第一安装槽31b,第一安装槽31b平行于第一平动杆2a设置第一传动板本体30a上,第一拨动支架31a通过穿过第一安装槽31b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30a上;第二传动板3b包括有第二传动板本体30b、第二拨动支架32a和第二安装槽32b,第二安装槽32b平行于第二平动杆2b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30b上,第二拨动支架32a通过穿过第二安装槽32b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30b上;第一安装槽31b和第二安装槽32b具有与螺钉形状相匹配的波浪形边缘。第一安装槽31b和第二安装槽32b具有的波浪形边缘使螺钉的固定更牢固,且可以根据第一断路器4a和第二断路器4b的开关手柄位置差异方便的分别调整第一拨动支架31a和第二拨动支架32a的上下位置。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拨动支架31a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一断路器4a的开关手柄配合,第二拨动支架32a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二断路器4b的开关手柄配合。开口向下的“U” 型结构能够更好的与第一断路器4a和第二断路器4b开关手柄的配合,且调整更灵活。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都具有折起6,安装支架5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折起6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两对微动开关分别装配在安装支架5一侧边的上部和中部,在使用过程中,当切换组件1顺时针旋转,左侧的第一传动板3a向上运动,到位后第一断路器4a合闸,第一传动板3a接触左侧上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合闸状态,右侧的第二传动板3b向下运动,到位后第二断路器4b分闸,第二传动板3b接触右侧中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分闸状态;当切换组件1逆时针旋转,左侧的第一传动板3a向下运动,到位后第一断路器4a分闸,第一传动板3a接触左侧中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分闸状态,右侧的第二传动板3b向上运动,到位后第二断路器4b合闸,第二传动板3b接触右侧上部的微动开关,得到信号提示处于合闸状态。
Claims (10)
1.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切换组件(1)、第一圆轴(2a)、第二圆轴(2b)、安装支架(5)、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第一断路器(4a)和第二断路器(4b),所述第一圆轴(2a)和第二圆轴(2b)设置在安装支架(5)上且分别位于切换组件(1)的两侧,第一断路器(4a)设置在第一传动板(3a)相对切换组件(1)的外侧,第二断路器(4b)设置在第二传动板(3b)相对切换组件(1)的外侧,切换组件(1)带动第一传动板(3a)和第二传动板(3b)上下交替运动实现第一断路器(4a)和第二断路器(4b)的分合闸转换,所述第一传动板(3a)可转动设置在第一圆轴(2a)上且在第一圆轴(2a)轴向上可滑动设置;所述第二传动板(3b)可转动设置在第二圆轴(2b)上且在第二圆轴(2b)轴向上可滑动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切换组件(1)包括有弹簧(1a),所述第一传动板(3a)与弹簧(1a)相抵接,所述第二传动板(3b)与弹簧(1a)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板(3a)包括有第一传动板本体(30a)、第一拨动支架(31a)和第一安装槽(31b),第一安装槽(31b)平行于第一平动杆(2a)设置第一传动板本体(30a)上,所述第一拨动支架(31a)通过穿过第一安装槽(31b)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一传动板本体(30a)上;所述第二传动板(3b)包括有第二传动板本体(30b)、第二拨动支架(32a)和第二安装槽(32b),第二安装槽(32b)平行于第二平动杆(2b)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30b)上,所述第二拨动支架(32a)通过穿过第二安装槽(32b)的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传动板本体(30b)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安装槽(31b)和第二安装槽(32b)具有与螺钉形状相匹配的波浪形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拨动支架(31a)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一断路器(4a)的开关手柄配合,所述第二拨动支架(32a)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二断路器(4b)的开关手柄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拨动支架(31a)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一断路器(4a)的开关手柄配合,所述第二拨动支架(32a)为“U”型结构且“U”型开口向下与第二断路器(4b)的开关手柄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都具有折起(6),所述安装支架(5)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折起(6)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都具有折起(6),所述安装支架(5)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折起(6)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都具有折起(6),所述安装支架(5)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折起(6)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自动转换开关,其特征是所述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都具有折起(6),所述安装支架(5)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折起(6)配合使用且用于判断第一传动板(3a)、第二传动板(3b)上下位置是否到位的微动开关。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840695U CN203165732U (zh) | 2013-04-13 | 2013-04-13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201840695U CN203165732U (zh) | 2013-04-13 | 2013-04-13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65732U true CN203165732U (zh) | 2013-08-28 |
Family
ID=490268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1840695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3165732U (zh) | 2013-04-13 | 2013-04-13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65732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8383A (zh) * | 2013-04-13 | 2013-07-17 |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CN110970241A (zh) * | 2019-12-31 | 2020-04-07 | 德布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操作的储能式操作机构 |
-
2013
- 2013-04-13 CN CN2013201840695U patent/CN203165732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208383A (zh) * | 2013-04-13 | 2013-07-17 | 浙江现代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CN110970241A (zh) * | 2019-12-31 | 2020-04-07 | 德布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操作的储能式操作机构 |
CN110970241B (zh) * | 2019-12-31 | 2022-02-08 | 德布森电气(上海)有限公司 | 一种双向操作的储能式操作机构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48380U (zh) | 一种可正反接线的漏电断路器 | |
EP1691385A3 (en) | Trigger switch | |
CN105225861A (zh) | 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3165732U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
CN106373833A (zh) | 一种可正反接线的漏电断路器 | |
CN204928355U (zh) | 一种可调整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102496530B (zh) | 安装有断路器再扣补偿机构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 | |
CN103208383B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4303669U (zh) | 一种相控永磁真空断路器 | |
CN204991513U (zh) | Pc级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102983032B (zh) | 带复位机构的开关 | |
CN202905493U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转换机构 | |
CN201178059Y (zh) | 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 | |
CN105098969A (zh) | 一种可调整双电源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2871662U (zh) | 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 | |
CN205039090U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断路器分合闸位置反馈机构和一种自动转换开关 | |
CN201438434U (zh) | 一种多触点行程开关 | |
CN210984569U (zh) | 按钮开关 | |
CN203165700U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 |
CN101231915A (zh) | 无间断双电源转换开关 | |
CN210607054U (zh) | 一种开关组合模块及家用电器 | |
CN203839314U (zh) | 一种微动开关组合式辅助开关 | |
CN103208380B (zh) | 一种自动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 | |
CN202977246U (zh) | 一种手感可调节型座椅调节开关 | |
CN202771977U (zh) | 转换开关的内部转换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7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28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41217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