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118213U -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118213U
CN203118213U CN2013201491887U CN201320149188U CN203118213U CN 203118213 U CN203118213 U CN 203118213U CN 2013201491887 U CN2013201491887 U CN 2013201491887U CN 201320149188 U CN201320149188 U CN 201320149188U CN 203118213 U CN203118213 U CN 20311821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block
signal receiving
area
infra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14918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小平
杨亮
曹继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Wis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Wistron Infocomm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2014918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118213U/zh
Priority to TW102207101U priority patent/TWM4619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11821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118213U/zh
Priority to US14/086,211 priority patent/US20140294396A1/en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41One-way transmiss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Selective Calling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该信号接收结构用于电子装置以接收红外线信号,并传输至信号接收模块,信号接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区域、第一区块、第二区块以及第三区块;信号接收区域用以接收红外线信号;第一区块连接于信号接收区域,红外线信号传送经过第一区块;第二区块连接于第一区块,且与第一区块相夹特定角度,使红外线信号能藉由全反射以传送经过第二区块;第三区块连接于第二区块,且具有信号输出区域,使红外线信号在全反射后得以自信号输出区域射出至信号接收模块,其中信号接收区域的面积小于信号输出区域的面积。本实用新型更灵活且增加电子装置的外观美观程度,并可避免因折射而导致信号的减弱。

Description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特别是一种较小信号接收区域的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的创作。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演进,利用红外线信号来进行遥控控制电子装置的方式已经是非常广泛的应用。只要电子装置上具有可以接收红外线信号的区域,来搭配具有红外线信号发送装置的遥控器时,遥控器即可控制电子装置执行各项功能。以电视机为例,在现今的电视机的显示屏幕的边框都会预留一个区域来作为接收红外线的区域。若以现在显示屏幕的发展趋势来看,使用者会希望显示屏幕的厚度越来越薄,同时边框越来越窄。但如此一来显示屏幕的边框面积可能会过小,使得现今红外线信号的接收区域的面积超过边框的范围,导致新发展出的无边框显示屏幕无法设置红外线信号接收区域,而无法藉由遥控器来控制。
因此,有必要创作出一种新的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以解决先前技术的缺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号接收结构,其具有较小的信号接收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结构用于一电子装置以接收一红外线信号,并传输至一信号接收模块,该信号接收结构包括:一信号接收区域、一第一区块、一第二区块以及一第三区块;该信号接收区域用以接收该红外线信号;该第一区块连接于该信号接收区域,该红外线信号传送经过该第一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且与该第一区块相夹一特定角度,使该红外线信号能藉由全反射以传送经过该第二区块;该第三区块连接于该第二区块,且具有一信号输出区域,使该红外线信号在全反射后得以自该信号输出区域射出至该信号接收模块,其中该信号接收区域的面积小于该信号输出区域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用以接收外界的一红外线信号,该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一信号接收结构、一信号接收模块以及一信号处理模块;该信号接收结构包括:一信号接收区域、一第一区块、一第二区块以及一第三区块;该信号接收区域用以接收该红外线信号;该第一区块连接于该信号接收区域,该红外线信号传送经过该第一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且与该第一区块相夹一特定角度,使该红外线信号能藉由全反射以传送经过该第二区块;该第三区块连接于该第二区块,且具有一信号输出区域,使该红外线信号在全反射后得以自该信号输出区域射出,其中该信号接收区域的面积小于该信号输出区域的面积;该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一电路板上,并邻近于该信号输出区域,用以接收自该信号输出区域射出的该红外线信号;该信号处理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电性连接该信号接收模块,用以处理该红外线信号。
本实用新型可减少信号接收结构在电子装置的正面所外漏的部分,让电子装置的设计可以更灵活且增加电子装置的外观美观程度,且信号接收结构也可以避免接收的红外线信号因折射而导致信号的减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A为根据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在A-A侧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结构接收红外线信号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电子装置           1                  信号输出区域      141
边框               2                  限位结构          142
显示面板           3                  电路板            20
信号接收结构       10                 信号接收模块      21
信号接收区域       11                 信号处理模块      22
第一区块           12                 特定角度          θa
第二区块           13                 红外线信号        IR
第三区块           14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以下请先参考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在图1中电子装置1以显示器为例进行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结构10仅能用于显示器上。电子装置1的外观可包括边框2、显示面板3及信号接收结构10。显示面板3用以显示影像,边框2则用来保护显示面板3。由于自显示面板3显示影像的技术并非本实用新型所要改进的重点所在,故在此不再赘述其原理。信号接收结构10设置于边框2内,且仅信号接收结构10的信号接收区域11外露于边框2的正面来接收红外线信号IR(如图2所示)。
在此请同时参考图1A,图1A为根据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装置在A-A侧的剖视图。
信号接收结构10可利用透明的压克力所制成,并可将其区分成信号接收区域11、第一区块12、第二区块13以及第三区块14。信号接收区域11外露于边框2的正面,用以直接接收外界的红外线信号IR。并且信号接收区域11的表面的截面积不超过边框2的范围。如此一来,使用者从电子装置1的正面来看就只会看见边框2上具有较小面积的信号接收区域11,甚至不容易察觉到信号接收区域11的位置。
第一区块12的其中一端连接于信号接收区域11,信号接收区域11所接收的红外线信号IR会传送通过第一区块12。第一区块12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区块13,且第一区块12与第二区块13之间相夹一特定角度θa,藉此特定角度θa使得红外线信号IR入射后,可以利用全反射以传输到第二区块13。第三区块14连接于第二区块13的末端,且具有信号输出区域141。当红外线信号IR通过第二区块13后,可再经过第三区块14来由信号输出区域141射出。并且,信号接收区域11的面积小于信号输出区域141的面积。如此一来,电子装置1的边框2就只须预留面积较小的信号接收区域11,而不用设置面积较大的信号输出区域141,可以缩小边框2的表面积。
另外由图1A可知,电子装置1除了边框2、显示面板3及信号接收结构10外,电子装置1内部还可以包括信号接收模块21及信号处理模块22。信号接收模块21与信号处理模块22同样设置于同一电路板20上,且彼此电性连接。信号接收模块21所设置位置邻近于信号输出区域141,藉此当红外线信号IR经过信号输出区域141而射出时,即会被信号接收模块21所接收。信号处理模块22可由一硬件芯片架构而成,当信号接收模块21接收红外线信号IR后,信号处理模块22即可处理得到的红外线信号IR,藉此控制电子装置1执行相对应的功能。
接着请参考图2,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结构接收红外线信号的示意图。
当光线通过两介质时,由折射定律:即可得知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其中n1、n2为两介质的折射率,θ1、θ2则分别代表入射及折射的角度,因此可以得到临界角θc的公式为:sinθc=n2/n1。上述公式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中,且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故在此不再赘述其公式。
所以当信号接收结构10的材质为透明压克力时,其折射率约为1.5。因此即可藉由临界角的公式推算出其临界角θc约为41.81度。如此一来,第一区块12与第二区块13之间相夹的特定角度θa要让红外线信号IR的入射角大于41.81度,藉此让红外线信号IR可以产生全反射,而不会因折射而损失能量。就如同图2所示,红外线信号IR经过第一区块12及第二区块13时,会有两次全反射,再经由信号输出区域141来射出。且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红外线信号IR的入射角为大于45度,第一区块12与第二区块13之间相夹的特定角度θa可为135度,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如此一来,红外线信号IR不论是从信号接收区域11的最上方或是最下方射入,皆可藉由全反射而经过第一区块12、第二区块13,最后再由信号输出区域141射出。
最后请参考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信号接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另外,为使信号接收模块21能够顺利接收红外线信号IR,第三区块14上还可具有限位结构142,用以将信号接收结构10与电路板20固定,以进一步使得信号接收模块21可以被固定于一特定位置,也就是信号输出区域141会射出红外线信号IR之处。藉此红外线信号IR射出后就会被信号接收模块21直接接收,避免红外线信号IR的能量的无谓消耗。
藉由上述的信号接收结构10以及其电子装置1,本实用新型即可减少信号接收结构10在电子装置1的正面所外漏的部分,让电子装置1的设计可以更灵活且增加电子装置1的外观美观程度。另外信号接收结构10也可以避免接收的红外线信号IR因折射而导致信号的减弱。
综上所陈,本实用新型无论就目的、手段及功效,处处均显示其迥异于公知技术的特征,恳请审查员明察,早日赐准专利,使嘉惠社会,实感德便。惟应注意的是,上述诸多实施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而举例而已,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范围自然应当以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述为准,而非仅限于上述实施例。

Claims (12)

1.一种信号接收结构,该信号接收结构用于一电子装置以接收一红外线信号,并传输至一信号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结构包括:
一信号接收区域,该信号接收区域用以接收该红外线信号;
一第一区块,该第一区块连接于该信号接收区域,该红外线信号传送经过该第一区块;
一第二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且与该第一区块相夹一特定角度,使该红外线信号能藉由全反射以传送经过该第二区块;以及
一第三区块,该第三区块连接于该第二区块,且具有一信号输出区域,使该红外线信号在全反射后得以自该信号输出区域射出至该信号接收模块,其中该信号接收区域的面积小于该信号输出区域的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结构为一透明的压克力信号接收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接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块及该第二区块之间相夹的该特定角度使得该红外线信号的入射角得以大于45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接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块及该第二区块之间相夹的该特定角度为135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区块进一步具有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用以固定该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位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接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一边框,该信号接收结构设置于该边框,并仅外露该信号接收区域。
7.一种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该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用以接收外界的一红外线信号,该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包括:
一信号接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结构包括:
一信号接收区域,该信号接收区域用以接收该红外线信号;
一第一区块,该第一区块连接于该信号接收区域,该红外线信号传送经过该第一区块;
一第二区块,该第二区块连接于该第一区块,且与该第一区块相夹一特定角度,使该红外线信号能藉由全反射以传送经过该第二区块;以及
一第三区块,该第三区块连接于该第二区块,且具有一信号输出区域,使该红外线信号在全反射后得以自该信号输出区域射出,其中该信号接收区域的面积小于该信号输出区域的面积;
一信号接收模块,该信号接收模块设置于一电路板上,并邻近于该信号输出区域,用以接收自该信号输出区域射出的该红外线信号;以及
一信号处理模块,该信号处理模块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以电性连接该信号接收模块,用以处理该红外线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信号接收结构为一透明的压克力信号接收结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块及该第二区块之间相夹的该特定角度使得该红外线信号的入射角得以大于45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区块及该第二区块之间相夹的该特定角度为135度。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区块进一步具有一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与该电路板固定连接,用以进一步固定该信号接收模块的设置位置。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装置具有一边框,该信号接收结构设置于该边框,并仅外露该信号接收区域。
CN2013201491887U 2013-03-28 2013-03-28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1821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491887U CN203118213U (zh) 2013-03-28 2013-03-28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TW102207101U TWM461946U (zh) 2013-03-28 2013-04-18 訊號接收結構及其具有訊號接收結構之電子裝置
US14/086,211 US20140294396A1 (en) 2013-03-28 2013-11-21 Signal receiving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1491887U CN203118213U (zh) 2013-03-28 2013-03-28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118213U true CN203118213U (zh) 2013-08-07

Family

ID=48898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14918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118213U (zh) 2013-03-28 2013-03-28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40294396A1 (zh)
CN (1) CN203118213U (zh)
TW (1) TWM461946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2385B2 (ja) * 2006-06-13 2014-12-17 ウェイヴィーン・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光源の輝度を増大させるために光をリサイクルする照明システムと方法
JP4428403B2 (ja) * 2006-06-28 2010-03-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赤外線信号受光装置、液晶ディスプレイ及び光学素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40294396A1 (en) 2014-10-02
TWM461946U (zh) 2013-09-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92163B (zh) 显示屏、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7135290A (zh) 一种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显示器组件以及终端
CN109300942B (zh) 显示面板和具有其的显示装置
US20160329003A1 (en) Annular multi-surface display device
CN206490700U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01666932B (zh) 光学式触控显示面板
CN101963716A (zh) 液晶显示器
CN105005365A (zh) 电子设备
CN108566460B (zh) 显示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6444997A (zh) 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CN106453723A (zh) 传感器组件及终端
CN110276187A (zh) 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5028278U (zh) 背投式互动显示装置
CN206629105U (zh) 一种移动终端
TWI517001B (zh) 觸控模組與電子裝置
CN202217252U (zh) 采用蓝牙通信的基于摄像头的触摸屏
WO2021190481A1 (zh) 显示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03118213U (zh) 信号接收结构及具有信号接收结构的电子装置
TW202032230A (zh) 整合感測功能的軟性基板顯示器
CN206686222U (zh) 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US20160341893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1840289B (zh) 触控模块及感测装置
CN206282255U (zh) 阻挡件、传感器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KR20210060734A (ko) 광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206930977U (zh) 传感器组件、盖板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50328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