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103657U - 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 Google Patents
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103657U CN203103657U CN 201220701498 CN201220701498U CN203103657U CN 203103657 U CN203103657 U CN 203103657U CN 201220701498 CN201220701498 CN 201220701498 CN 201220701498 U CN201220701498 U CN 201220701498U CN 203103657 U CN203103657 U CN 20310365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ocket
- plug
- contact element
- insul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插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中装配有浮动绝缘体、插座接触件以及推压弹簧,浮动绝缘体上固定装配有转接接触件,所述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大于插座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减去插座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后剩余的部分便形成拉动浮动绝缘体向前移动的拉力,该拉力与相应的推压弹簧配合即可实现一推一拉配合,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带自我密封防护功能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浮动绝缘体在插头与插座分离后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连接器的应用范围也日益广泛,现有的电连接器一般包括壳体、固定装配在壳体中的绝缘体以及直接通过绝缘体固定装配在壳体中的接触件,其中壳体为保护件,接触件用于传递电能。然而部分场合要求电连接器在分离后仍然带电,并且这些场合常常会有热流、下雨等气候因素,这将导致相应电连接器处接点的短路,因此此种场合使用的电连接器需要具备分离后能够自我防护密封的功能,针对以上需求,有人研发了一种带有浮动绝缘体的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包括插头和插座,此处假设插头与插座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则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及通过插头绝缘体固定装配在插头壳体中的插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中一前一后装配有浮动绝缘体和插座绝缘体,浮动绝缘体的外周面与插座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密封配合,另外,浮动绝缘体可在插座壳体中前后活动并且固定装配有转接接触件,插座绝缘体固定装配在插座壳体中并固定装配有插座接触件,插头接触件、转接接触件以及插座接触件一一对应,另外,插座壳体中在浮动绝缘体的后方处还顶装有推压弹簧。当插头与插座分离时,浮动绝缘体在推压弹簧的作用下向插座前端移动并带动转接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分离,此时,由于转接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分离,并且电连接器的前端界面被浮动绝缘体以转接接触件密封,因此即使是在转接接触件之间互相短路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插座接触件之间的短路,由此便不会造成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电气设备等的短路损坏;当插头与插座插合时,插头绝缘体顶压浮动绝缘体并推动其后移,从而使得插头接触件、插座接触件分别与转接接触件的两端插接,从而导通相应的电路。
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插头与插座插合时的阻力不致过大,同时为了减轻插头与插座之间的锁紧机构的负担,上述电连接器组件的推压弹簧的弹力往往是有限的,而浮动绝缘体为了保证与插座壳体之间的密封与插座壳体之间的配合也是较为紧密的,这就使得浮动绝缘体在插头与插座分离时自动向插座前端复位的阻力较大,常常出现浮动绝缘体在插头与插座分离后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而此种问题一旦出现将直接导致插座的自我密封防护功能的失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于潮湿及沙尘环境中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以解决现有的带自我密封防护功能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浮动绝缘体在插头与插座分离后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
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座。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插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中装配有浮动绝缘体、插座接触件以及推压弹簧,浮动绝缘体上固定装配有转接接触件,所述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大于插座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
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针接触件,插头接触件的外径大于插座接触件的外径,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位于其两端的两插孔的内径相等。
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针接触件,插头接触件的外径与插座接触件的外径相等,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其两插孔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插接的一个的内径小于另一插孔的内径。
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孔接触件,插头接触件的内径小于插座接触件的内径,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端的两插针的外径相等。
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孔接触件并且二者的内径相等,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插针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配合的一个的外径大于另一个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插座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中装配有浮动绝缘体、插座接触件以及推压弹簧,浮动绝缘体上固定装配有转接接触件,转接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的分离阻力小于其与对应的插头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
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位于其两端的两插孔的内径相等。
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其两插孔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插接的一个的内径小于另一插孔的内径。
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端的两插针的外径相等。
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插针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配合的一个的外径大于另一个的外径。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中的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大于插座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因此在拉动插头来使插头与插座分离时,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减去插座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后剩余的部分便形成拉动浮动绝缘体向前移动的拉力,该拉力与相应的推压弹簧配合即可实现一推一拉配合,就像把一个人推桌子换成两个人一推一拉配合挪动桌子一样,由此便可实现浮动绝缘体的可靠复位,从而解决了现有的带自我密封防护功能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浮动绝缘体在插头与插座分离后无法自动复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如图1-3所示,包括插头101和插座102,插头101与插座102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
插头101包括插头壳体11及通过插头绝缘体12固定装配在插头壳体11中的插头接触件13,本实施例中,插头接触件13采用针接触件。
插座102包括插座壳体21,插座壳体21中一前一后的装配有浮动绝缘体22和插座绝缘体23,浮动绝缘体22沿前后方向活动装配在插座壳体21中,插座壳体21中设有密封圈24并通过密封圈24与浮动绝缘体22的外周面密封配合,浮动绝缘体22上固定装配有转接接触件25,转接接触件25与插头接触件13一一对应,本实施例中,转接接触件25采用双头孔接触件,其前后两端均具有插孔并且该两插孔的内径相等,插座绝缘体23上固定装配有插座接触件26,插座接触件26与转接接触件25一一对应并采用针接触件,其中插头接触件13与转接接触件25的分离阻力大于插座接触件26与转接接触件25之间的分离阻力,本实施例中,是通过调整插头接触件13与转接接触件25之间的公差来实现的,从而使得插头接触件13的外径大于插座接触件26的外径;另外,插座壳体21中还装配有推压弹簧27,推压弹簧27顶装在浮动绝缘体22的后侧并向前推压浮动绝缘体22。
当插头与插座分离时,浮动绝缘体在推压弹簧的作用下向插座前端移动并带动转接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分离,此时,由于转接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分离,并且电连接器的前端界面被浮动绝缘体以转接接触件密封,因此即使是在转接接触件之间互相短路的情况下,也不会导致插座接触件之间的短路,由此便不会造成与电连接器连接的电气设备等的短路损坏;当插头与插座插合时,插头绝缘体顶压浮动绝缘体并推动其后移,从而使得插头接触件、插座接触件分别与转接接触件的两端插接,从而导通相应的电路。
在本实用新型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使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大于插座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①将插头、插座接触件均设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针接触件,并使插头接触件的外径与插座接触件的外径相等,使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其两插孔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插接的一个的内径小于另一插孔的内径;②将插头、插座接触件均设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孔接触件,并使插头接触件的内径小于插座接触件的内径,将转接接触件设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端的两插针的外径相等;③将插头、插座接触件均设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孔接触件并且使二者的内径相等,将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使其两插针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配合的一个的外径大于另一个的外径;④采用外径不等的针接触件作为插头接触件和插座接触件,同时采用双头孔接触件作为转接接触件并且其两插孔的内径分别与插头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适应,但是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配合更紧一点;⑤采用外径不等的孔接触件作为插头接触件和插座接触件,同时采用双头针接触件作为转接接触件并且其两插针的内径分别与插头接触件和插孔接触件适应,但是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配合更紧一点。在插头壳体和插座壳体采用绝缘体材质时,所述插头绝缘体与插座绝缘体还可以省略。
本实用新型的插座的实施例1,如图4所示,该实施例与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插座的结构相同,此处不予赘述。
Claims (10)
1.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包括各自以前端为插接端的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以及插头接触件,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中装配有浮动绝缘体、插座接触件以及推压弹簧,浮动绝缘体上固定装配有转接接触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大于插座接触件与转接接触件的分离阻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针接触件,插头接触件的外径大于插座接触件的外径,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位于其两端的两插孔的内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针接触件,插头接触件的外径与插座接触件的外径相等,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其两插孔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插接的一个的内径小于另一插孔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孔接触件,插头接触件的内径小于插座接触件的内径,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端的两插针的外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插头、插座接触件均为与转接接触件对应的孔接触件并且二者的内径相等,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插针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配合的一个的外径大于另一个的外径。
6.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中装配有浮动绝缘体、插座接触件以及推压弹簧,浮动绝缘体上固定装配有转接接触件,其特征在于,转接接触件与插座接触件的分离阻力小于其与对应的插头接触件之间的分离阻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位于其两端的两插孔的内径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孔接触件并且其两插孔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插接的一个的内径小于另一插孔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端的两插针的外径相等。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接触件为双头针接触件并且其两插针中用于与插头接触件配合的一个的外径大于另一个的外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01498 CN203103657U (zh) | 2012-12-18 | 2012-12-18 | 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01498 CN203103657U (zh) | 2012-12-18 | 2012-12-18 | 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103657U true CN203103657U (zh) | 2013-07-31 |
Family
ID=488550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01498 Expired - Lifetime CN203103657U (zh) | 2012-12-18 | 2012-12-18 | 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103657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8410A (zh) * | 2013-08-09 | 2014-12-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104218411A (zh) * | 2013-08-09 | 2014-12-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电连接器组件中指定电气回路通断的方法 |
CN105874657A (zh) * | 2013-10-29 | 2016-08-17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包括可移动裙部的电连接器 |
CN109546449A (zh) * | 2018-11-30 | 2019-03-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带浮动功能前置手轮锁紧直线分离电磁分离机构 |
CN113937546A (zh) * | 2021-08-26 | 2022-01-14 |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密封防短路插座 |
-
2012
- 2012-12-18 CN CN 201220701498 patent/CN20310365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218410A (zh) * | 2013-08-09 | 2014-12-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件 |
CN104218411A (zh) * | 2013-08-09 | 2014-12-17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控制电连接器组件中指定电气回路通断的方法 |
CN105874657A (zh) * | 2013-10-29 | 2016-08-17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包括可移动裙部的电连接器 |
CN105874657B (zh) * | 2013-10-29 | 2018-07-13 | 莫列斯有限公司 | 提供连接的组件 |
CN109546449A (zh) * | 2018-11-30 | 2019-03-29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带浮动功能前置手轮锁紧直线分离电磁分离机构 |
CN113937546A (zh) * | 2021-08-26 | 2022-01-14 | 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耐高温密封防短路插座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03657U (zh) | 耐环境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 |
CN103503246A (zh) | 电磁电连接装置的改进构造 | |
EP2323226B1 (en) | Water-proof insulation connector | |
CN105914509A (zh) | 高压电连接器 | |
CN202084697U (zh) | 可改变接触件通路短路状态的连接器组件及其插座 | |
CN202977889U (zh) | 一种连接铁路机车线缆的电连接器 | |
CN101355204A (zh) | 零插拔力的弹性接触电连接器 | |
CN103050809B (zh) | 分离防护式电连接器 | |
CN203850498U (zh) | 一种圆形自短路分离式电连接器 | |
CN203660163U (zh) | 柱上开关控制器防开路圆形连接器 | |
CN205657217U (zh) | 高压电连接器 | |
CN103050829A (zh) | 耐环境插座及使用该插座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2797378U (zh) | 插头自导通圆形连接器 | |
CN201533089U (zh) | 一种浮动信号接触件及使用该接触件的电连接器 | |
CN202423624U (zh) | 端面接触的接触件机构 | |
CN203387001U (zh) | 电源插座 | |
CN201838815U (zh) | 一种微圆型电连接器 | |
CN205790655U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耐油充电线束的连接器 | |
CN203660156U (zh) | 带有弹性臂的连接器壳体、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 | |
CN203014435U (zh) | 迷你型车载充电器 | |
CN201374430Y (zh) | 接插件 | |
CN201369433Y (zh) | 一种连接器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连接器 | |
CN203135029U (zh) | 易拆装大电流接插件 | |
CN206379539U (zh) | 一种插座 | |
CN201270325Y (zh) | 防水绝缘性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