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38394U - 键开式程控报警器 - Google Patents
键开式程控报警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38394U CN203038394U CN 201220611406 CN201220611406U CN203038394U CN 203038394 U CN203038394 U CN 203038394U CN 201220611406 CN201220611406 CN 201220611406 CN 201220611406 U CN201220611406 U CN 201220611406U CN 203038394 U CN203038394 U CN 2030383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oor
- circuit
- switch
- lead
- dio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9000011889 copper foi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906 Bronz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74 bronz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copper tin Chemical compound [Cu].[Sn] KUNSUQLRTQLHQQ-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012 protect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06010040007 Sense of oppression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04 jo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6395 saturated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615 Pinus koraiens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7263 Pinus koraiens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40112822 chewing gum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5218 chewing gum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80 pun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16 rejuve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7 re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属于报警器技术领域,双重保护启动部分,电话报警部分,定时式多码发射电路,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共同构成;双重保护启动部分是:将一只干簧管开在装在门上方,一只行程开关装在防盗盖下方锁孔上方,由电阻二极管、电容组成的定时式反馈电路,安装在第一个三极管和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之间,利用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是第二块电子程序控制电路多个输出经反相器后与多块编码集成块电路相连接,编码集成电路输出经二极管或门电路与调制管相连。电路报警部分是从一部电话机按键印刷版铜箔中引出3组共6根引线,引线一端分别与有关按键所对应的铜箔相连,引线另一端分别于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单元相连。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盗门是家庭用得最普遍的一种保安器材。
防盗安全门作为一种最普遍的保安器材最大的优点是,它保护着屋内重要的通道部位---门,如果对它不能破解,它就能可靠地把非屋内人员,拒之于门外。使用者感到安全放心,同时使用也方便,它是一种最重要的也是一种最基本与必需的保护。
但防盗安全门主要缺点是一种被动式的保护,即是一种不能对自己本身进行保护,体现在如下:其一是如果用千斤顶之类的野蛮破坏法对门损坏,如果客观上又无人在场,则防盗门将显得苍白无力,二是防盗安全门的锁心的保安系数不高,它往往成为了作案的突破口,容易在该处造成人为破坏。一些媒体就有这样的情况报道,一是作案者可用口香糖或其它万能钥匙等等简单的方法通过锁孔开门,已引起社会关注,如果作案者采用这样的文明手段作案,则防盗安全门也会显得无可奈何。如果有些厂家锁的质量不高,更容易被人破解,诱发人通过锁孔作案。总之,防盗安全门这种最大不足的被动式保护是,如果作案时,主人在外,完全无法及时知道,也无法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或把损失减少到最小。
目前产品中,虽然存在很多报警器,报警器的优点是能弥补防盗安全门被动保护的弱点,但其最大弱点有二,第一是不具备把非屋内人员,拒之于门外的最重要的基本的功能。第二是其报警器的传感器通常有这样的弱点,存在着误报的可能。如声信传感器,不能准确地分辨出是屋内人发出的声音,还是作案者发出的声音;如红外线传感器取出的信号,也不能准确的分辨出是自己人还是他人,又如其它触摸式传感器等,都存在着准确分辨的问题。误报给人带来惊恐,这是生活上最不想发生的。
由于报警的起动是报警的器的关键性元件,他直接涉及到是否可靠起动,或是否有误动。经研究表明,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在机械与电路两个方面同时下功夫,相互配合,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但要要用怎样的机械结构,并配之怎样的电路的才是最好的处理方法,这也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的高级的产品常有(或必须有)无线电联系环节,而现在无线电发射产品主要是采用有编码的单码发射电路发射,这对于一般的家电是可行的,但对于较高档的产品却不能满足精度的要求,不仅因为现在社会上无线电遥控已普遍应用于各种领域,如汽车防盗的上锁去锁,均要用遥控,而这些都成为了广阔的干扰来源。还存在人为的仪器干扰与破解。为解决干扰的问题,如果采用高档的编码集成电路,又涉及成本等系列问题,因此用什么样的编码来实现彻底杜绝社会上的种种干扰,而又达到成本又低的目的,也成为一道难题。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产品需要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任务与目的是,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措施,这种措施能充分和发明人已有的专利与技术成果积极配合,研制一种新型的保安器品种,使本发明更符合时代的要求。这种新型的保安器能合乎社会要求的原因是,一是防盗门能与报警器紧密结合在一起,使之具有防盗门的特点,又具报警器的功能。二是在保护性能上有较高的科技含量,保护严密,增强了报警的效果。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双重保护启动部分,电话报警部分,定时式多码发射电路,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共同构成。
双重保护启动的结构是,其中双重保护启动部分是,在防盗门活动的门面上,位于门框与门的闭合位置,安了一只干簧管开关, 干簧管开关的磁铁部分固定在门框上,干簧管固定在门上;用一组两根引线的一边连接了干簧管开关的一对桩头,该组两根线另一边向外输出;在门锁孔的上方固定有一块盖片,盖片与门之间安有一定高度的空心垫圈,用一只行程开关,先焊在一块印刷板上,印刷板的铜箔面贴上了绝缘物,然后安装在空心垫圈之内,行程开关与盖片的相对关系是,当盖片紧贴固定于垫圈上时,盖片将压住开关按钮;当盖片松动时,行程开关按钮与盖片分离;用另一组两根引线的一边连接了行程开关触点两桩头,引线的另一边向外输出,用干簧管开关与行程开关向外输出的两组引线,分别连接在了装在门内的控制线路中的输入端。
电话报警部分是,从一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的铜箔矩阵中引出三组共六根引线,其中第一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的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免提按键所对应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的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贮存一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三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的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贮存二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
定时式反馈电路:用报警启动器的引线串联一只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接了一个电阻后与电源相接;之二是接了一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接了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
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串联了一个电阻后接在了电源;之二是接了一个反馈电容的一端,该反馈电容的另一端串联了一个二极管与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反馈电容的此端与地之间还接一个电阻。
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向外输出了引出信号线,然后连接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
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用第二块程序控制的多个输出分别连接多个反相器与之对应,用每个反相器的输出分别连接多块编码集成电路的选片端,用多块编码集成电路的输出分别连一个二极管的正极,多个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经过一个电阻串联后,连接在了发射单元中调制三极的基极。
2、干簧管开关是先粘在一个盒子中,盒子用螺丝固定在防盗安全门的上方。
3、锁孔开关印刷板与防盗安全门之间垫有绝缘物。
4、与电话机的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相连接的引线的端头是,先将焊片焊在引线的端头上,然后将焊片粘贴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的铜箔上。
5、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中所用的编码成电路是三块2262。
6、定时式反馈电路中反馈无极电容是用两个电解电容负极相串联而成。
7、定时式反馈电路中三极管是高反压大功率三极管。
为清楚了解本技术方案的意义,首先将作以下说明:
发明者已对防盗安全门作了长期研究,防盗安全门已到了如下进步的地步:正常开门不用机械钥匙开门,而是用电子遥控技术或电话开门的方式。在正常开门时,安装于门内的动力装置,将推动锁具动作,实现开门。与此同时,仍保留了机械钥匙开门的形式,其目的是当自动系统出现问题时能有一种开门作弥补。这即是如果用机械钥匙开门,大多数是想通过配机械钥匙作案的情况,也是需要电话报警的情况。而少数情况是自己因电器出问题自己想用机械钥匙开门的情况,但这种情况是自己在场清楚的情况,就是产生警声自己也不感到可怕与紧张, 由于排除了这种情况,所以非正常情况的开门,都是在外人员所需的电话报警。
当正常的方法用电子开门时,发明者已有的成果是,伴随电动器件动作,可以取出一种识别信号,同时启动电子线路工作,此时门上的开关一与开关二既是发出信号时,电子线路会锁闭开关一与开关二发出的信号,不会产生报警功能。反之如果作案时,没有采用电子方法开门,电动器件没有工作,也没有启动电子线路,也没有识别信号,所以当开关一与开关二发出信号时,无法封闭这种信号,就会启动报警系统。
在市场的普通通迅电话中,一般都具有号码的贮藏功能,电话机设计这种功能的主目的是可以用来方便地使用长途电话卡打长途电话,以省话资。所用的方法是,可以用键盘中的贮存按键一,按键二,分别预先贮存长途键中所必需的两组多位密码,这时,在使用长途卡打长话时,只需按对应的贮存按键一时,就可自动拨出卡所需的第一组的多位密码,而完全不必费事地按出该组多位密码相对应的多个按键,同理当需要第二组密码时,只需按贮存键二这时话机将又会自动拨出打长话卡所需的第二组的多位密码,也完全不必费事地按出多位密码对应的多个按键。本发明正是利用了电话机的这一可贮存功能,转变贮存思维,将原本设计为贮存打长途卡所用的两组多位密码,转变为分别贮存为两部手机的号码,从而为本发明实施措施一创造了重要前提。
在市场的普通通迅电话中,设计有贮存键功能的个数,有的为两个,有的则更多。
上述技术措施的意义,具体情况进一步解释如下:
措施方案一中对两开关的处理与安装,是本发明的报警启动部分,也是本发明的一个亮点,因为该部分与发明者已有的成果相互配合后,使本发明的报警做到了科学,也是与很多报警器不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报警十分正确,更不会产生令人惊恐的误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正常生活开门时,因为均是用电子遥控方法或电话开门方法,电动器件启动,均会产生识别信号,均不会报警。松锁孔上方盖片开门的情况只有两种状况:一种情况是他人想通过破解锁孔进屋的情况,这也是必须的报警情况,也是大多数情况,也是我们所希望的报警情况。其次是系统发生故障,主人需要揭开锁盖片用机械钥匙开门的情况,这种情况是主人在场知情下的报警,不仅不是误报,还可以把这种情况作为平时对产品的一种维护试验,因而这种情况可以从误报中排除。所以人在外发生有电话报警的情况,引起重视,是十分有必要的,因为这必然是有人在揭锁孔盖片,而没有其它原因。二是保护严密,因为作案者想通过门进入室内,只可能两种方法,一种情况是用野蛮方法推门而入,一种方法是破解锁孔后入门,但这两方法均会报警。三是两开关灵敏而可靠,对于开关1,如果门离开门框,开关触点必然会发生变化;对于开关2如果松盖,开关2的触点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完全揭盖,触点变化是一定的,所以是灵敏而可靠的。
还应说明的是,为产生现场报警与电话报警,在活动的门内,还装有电子控制线路,其中包括有无线电发射,与音响报警线路,与识别电路,该部分均受两开关控制,当两开关之一的触点发生变化时,只要电动器件未启动,立即会产生警声启动,发出现场警声,同时无线电线路会发出遥控信号启动安装于屋内的电话报警器。
为了使创新的电话机具有完整的电话报警功能,在本发明实施技术方案一时,在电话机中除采用了措施一所描述的技术方案装外,还增加了两种电子线路。一种是无线电接收线路,它能可靠接收从防盗安全门内发出的无线电信号,另一种部分是一种电子程控线路,这种程控电路的逻辑功能是,一种是无线电接收线路,它能可靠接收从防盗安全门内发出的无线电信号,能通过措施一中3组按键的引出线联系,首先瞬时开通免提键,继而开通贮存按键一键如P键,一定时间后,又关闭免提键,实现第一次周期的开通,以实现对所贮存的一部手机的呼唤。紧接着又按类似的程序,开通贮存二键如O键所贮存的手机,形成对第二部贮存电话的呼唤拨号,这样反复循环,直到终止。电话机中无线电接收线路主要作用是控制电子程控电路的起始点,他一旦接收到信号,就可以发出指令,让程控电路起动开始工作,电话机中无线电接收线路一是接收防盗门发出的信号,同时将该信号作为控制电子程控电路的起始点信号,他一旦接收到信号,就可以发出指令,让程控电路起动开始工作。
应说明的是,这种电话机是与门分开,是放在屋内任意部分,单独成一个报警部分。
由于技术方案一中采用了启动与报警两部分的紧密的组合,就形成了这样的保护程序与保护原理,正常时防盗安全门把他人拒之于门外。而他人当通过野蛮方法破坏门时,开关1会发出信号。当通过锁孔作案时,一旦揭开锁孔盖,装于锁盖与门之间的开关2会因从压迫状态变为非压迫状态,开关的常闭触点将会变为发信号状态,无论两种开关的那一种开关动作,经过线路识别后,其控制的电子线路产生两项功能,一种功能是接通推动警声电源,产生现场报警,对现场造成警示,更重要的一种功能是将控制发射板发射起动,报警部分收到发射信号后,立即起动电话机内贮存的四个手机贮存号码向外呼叫,通知手机的主人,及时确定,与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或进行弥补。
定时式反馈电路在本发明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此,电路有以下说明:
在未收到信号时,第一个三极管集电极为高位,第二个三极管的集电极为低,不输出信号。
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时,信号传送到了第一个三极管NPN基极,此时集电极为低,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为高,输出信号,与此同时,由于电容组成的正反馈支路同时作用,第一个三极管基极多加了正反馈电压,无论是否有信号输入到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始终为高,始终有信号输出,到了一定时间后,反馈支路电容微分充满电,反馈支路失效,所以正反馈是定时的,不是永远。
对于该电路还应说明以下几点:
1、所以要要加正反馈支路,有三点意义,(1)、放宽了对开关的要求,即是开关可以是按键型的,也可以是按钮型的,而且对触点的功率无影响,所以可以采用微型的,以减少开关安装的难度,同时增加门的美观。(2)、提高了报警起动的灵敏度与可靠性。原因一是,由于本发明的原理是,当它人有破解锁孔的行动时,锁孔保护开关动作,发出报警起动信号,立即起动无线电遥控电路起动,让屋内的电话机接收产生电话报警功能。因此如果有人在破解锁孔,(是指有松开锁孔上盖板上的螺丝的行为),开关产生了位移,自锁电路立即起动,而且不可挽回,将发出起动信号。原因二是,由于是保安产品,其无线电遥控均是采用多码发射电路,在发射时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不用此电路,在一些情况下,就有可能保证不了这么长的时间。而有了此电路,就可以保证每一次起动的发射都是十分可靠的。原因三是发明者本人应用于保安类产品,无线电编码集成电路非一块,而是多块,这比简单的发射电路时间要长得多,有了反馈支路后,那怕是暂短操作,都能确保每次发射所需时间。原因四是强化放大量,提高了控制无线电遥控发射电路的可靠性。
2、该反馈支路是十分可靠的。体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反馈过程可靠,此时第二管集电极为高,反馈支路电容为充电过程,第二管的集电极电阻对反馈电容微分充电,发生反馈,直至微分结束。第二方面是反馈的恢复过程可靠,当第一个三极管基极输入为低时,即是第二个三极管为饱时,反馈电容的正极迅速与地相连,通过饱和三极管对地线放电,由于饱和管内阻很小,放电时间很短,充分的满足下次反馈的必要准备。
3、反馈电容微与反馈电阻共组成了充电时间常数,灵活可调,适应于不同类型的开关。
4、反馈支路中电容选容量大的电容,调试余量更大,而选取用无极电容是漏电系统小,反馈支路更稳定,但是如果选用容量大的无极电容,有时不易找,而且价格较高,所以措施6中提出了用电解电容变无极的方法,图中选取用了两个电解电容的负极接在一起的方法,采用该法后,电容值可以方便组合,而且漏电系数可以提高很多很多,在本方案中因有正反馈线路,对提高线路的稳定性很有意义。
5、正反馈支路加了二极管的原因是,当开关状态发生变化,信号加在了第一管的基极时,不产生信号损失支路。
在技术方案1中实施了无线遥控发射采用多码发射方案,有重要的意义,主要好处是不易产生误动。本发明的结构是报警起动开关是锁孔保护开关,当破解锁孔时,开关触点发生位移,发出报警起动令,屋内电话座机便开始电话报警。由于产生电话报警是一件很严肃的事,如果是误报,将造成不必要的惊恐,后果是十分严重的。而现在使用遥控的器械多,如对汽车门保护的上锁,与解锁等等,都要遥控操作,便形成了可能的干扰源。而采用多码后就可以彻底杜绝这类的人为干扰。反之有了多码发射电路后,如果有报警电话必定是非正常开门,所以大大提高了本发明报警的可信度。本线路实现多码发射的其原理是;当程控电路的第一端输出高位时,所连接的反相器输出使所连的该编码集成电路的选片为低,所该选片工作,而其余的片不工作。当第二输出为高时,同理只有对应的科选片工作。第三块,第四块道理同前。由于各编码集成电路以或门方式输入到调制管,所以形成多码发射的形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防盗门将呈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有以下突出的优点:
1、本发明实施后,防盗安全门与报警器实现了科学的结合,具备了两种保安器的优点,平常既可以把人拒之于门外,遇到他人作案时,可以发出两种警示,对增加防盗门的“主动保护性”,都是十分有意义的,所以这种产品完全结束了防盗门被动防卫的局面,全面地提升了防盗门的保安性能。
2、报警系统具有十分优良的性质,最主要的一点是完全不会误报。对于报警器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如前所述,发生非常开门,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系统发生故障,屋内主人本身在现场用机械钥匙开门,但此情况主人在场知晓,不算误码报。一种情况则是不安全,是别人想破解防盗安全门进屋需要对主人提出警示的情况。
3、彻底解决了抗干扰的问题。
4、作为报警系统,还有以下突出的优点:一是保护严密,实现了对门的野蛮破坏与对锁孔的“文明”破解两部分。二是开关灵敏,只要对开关B的按钮松动就会立即发出报警信号。三是可靠,两种开关的机械结构就决定了具有这样的特性,开关在不同的两种状态,其触点接通状态就会发生明显转变。
5、两种警示中,电话报警利用了现代网络平台,所以优点是先进的。而现场报警虽然原始,但是报警仍然有意义,两种警示的结合与相互弥补,产生效果是很明显的。
6、能作到一机多用,改装后的电话机,即是一种电话报警器,但仍然保留了电话机的所有性能,仍可作通讯电话用,这样的最大好处是家庭不会有过多的器械摆设而影响美观。
7、其它还有使用方便,易于生产,增加了门的美观性等等优点。
8、放宽了对开关的要求,提高了报警起动的灵敏度与可靠性。当它人有破解锁孔的行动时,锁孔保护开关动作,发出报警起动信号,立即起动无线电遥控电路起动,让屋内的电话机接收产生电话报警功能。
9、强化放大量,提高了控制无线电遥控发射电路的可靠性。
10、彻底避免了社会上存在的各种干扰,如汽车的上锁解锁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锁孔行程开关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中:1、防盗安全门门面;2、盖片与防盗门的连接螺丝;3、锁孔;4、防盗盖;5、行程开关印刷板;6、绝缘物;7、行程开关;221、锁孔开关引出线。
图2是锁孔上的行程开关形状示意图。
222、开关上的滑轮;223、开关的按片;224、开关的按钮;225开关主体;226、开关的常开触片;227、开关的常闭触片;228、开关的常脚触片。
图3是本方案措施一中电话报警部分的说明。
图中:10、电话机免提键,11、与免提键对应引出的线,12、电话机贮存一键(如P键),13、与贮存一键(如P键)对应的引出线,14、电话机另一贮存键(如O键),15、与另一贮存键(如O键)对应的引出线,16、电话机的接键控制板,17、装于电话机内的电子程控控制线路,18、装于电话机内的无线电遥控电子接收线路。
图4是本方案措施一中防盗门部分开关一的位置图。
图中:1、防盗安全门门面;8、干簧管开关;9、防盗安全门门框;22、干簧管开关引出线;23、磁铁部分;24、干簧管开关触点部分;212、干簧管的盒子;213、固定盒子的螺丝。
图5是定时式反馈电路图。
图中:7、开关触点引出线;531、定时式反馈输入电阻;532、定时式反馈中第一级三极管;533、第一级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534、两级三级管之间隔离电阻;535、定时式反馈中第二级三极管;536、第二级三极管的集电极电阻;537、反馈电容;538、放电电阻;539、反馈电阻;540、反馈二极管;545、定时式反馈输出线;546、变为无极电容的电解电容。
图6是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图。
图中:601、程控器;602、程控器第一输出;603、程控器第二输出;604、程控器第三输出;605、程控器第一输出所连第一反相器;606、程控器第二输出所连第二反相器;607、程控器第三输出所连第三反相器;608、第一块编码集成电路选片端;609、第二块编码集成电路选片端;610、第三块编码集成电路选片端;611、第一块编码集成电路;612、第二块编码集成电路;613、第三块编码集成电路;614、第一块编码集成电路输出或门;615、第二块编码集成电路输出或门;616、第三块编码集成电路输出或门;617、限流电阻;618、调制三极管。
图7是电话按键引线与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之间的接口集成电路图。
图中:40、集成电路4066;41、集成电路4066内部的第一个电子开关;42、集成电路4066内部的第二个电子开关;43、集成电路4066内部的第三个电子开关;44、集成电路4066内部的第四个电子开关;45、与第一块程控电路相接的3个电子开关的控制端;46、与电话机接键3组引线相接的电子开关触头端。
图8、是电子电子部分关系示意图。
图中:111、配用电源;112、锁孔开关部分;113、干簧管开关部分;114、定时式反馈电路;115、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116、配套接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8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形式。
一、实施双重保护启动部分:
1、用一块硬质材料加工成冲压成比锁孔大的圆盖成为本发明的盖片。
2、将按钮开关焊在一块印刷板上让开关与印刷板成为一体,从印刷板引出开关触点的两根连线。
3、在盖片的周边打三个小孔,在门面锁孔安装盖片的地方打孔与之对应,门面的安装孔攻丝。
4、在盖片与门之间加上空心垫圈,让空心的地方露出锁孔。
5、将盖片固定在门面上。用螺丝将盖片固定在门上,在固定时,盖片应紧紧压住开关的按钮。
6、在防盗门的门框上开一个口,用粘接方法将干簧管开关固定在一块硬料板上,并将此硬料板用螺丝固定在门框上开的口的地方。
7、将干簧管开关A的触点部分用粘接的方法固定在一个盒子上,将此盒用螺丝固定在活动的门的上方,其位置是当门闭合于门框后距离最近的地方。
8、将电子控制板放入门,电子控制板包括有无线电发射,音响内容。并将干簧管开关与锁孔开关的引线与控制线路相连。
二、实施报警部分:
1、将警声音电路,识别电路、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板安装在门内。并将干簧管开关与锁孔开关的引线接入控制线路中。
2、找一部具有贮存号码的普通电话机,如具有拨打长途电话卡功能的电话机。
3、将电话机拆开,露出与键盘对应的印刷板。
4、用两根导线固定在键盘上免提按键按下时其导电橡胶对应连接的两铜泊上。
5、用两根导线固定在键盘上贮存一键按下时其导电橡胶对应连接的两铜泊上。
6、用两根导线固定在键盘上贮存二键按下时其导电橡胶对应连接的两铜泊上。
9、将无线电遥控接收线路与程控电路放入电话机中,在控制线路中,无线电遥控接收线路控制了程控电路启动的控制点。
10、将这三组共六根引线,连在与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的接口集成电路4066的电子开关触点端。
11、将第一块电子程控电路的输出端接集成电路4066的电子开关控制端。
12、将无线电遥控接收线路的输出连接在第一块程控电路起动端上。
三、定时式反馈电路的实施:按图5焊接。调接反馈电容与反馈电阻,使之反馈时间常数合乎要求。
四、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的实施:按图6进行焊接,用第二块程控电路第一位输出连接集成电路中第一个反相器输入,该反相器输出连接第一块编码集成电路2262的选片端,该编码集成电路2262的调制输出连接或门的一个输入,如法连接第二块程控电路第二位输出,该调制输出连接或门的另一输入,或门的输出串联电阻后连接无线电发射电路中的调制三极管基极。
Claims (7)
1.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其特征是:双重保护启动部分,电话报警部分,定时式多码发射电路,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共同构成;
双重保护启动的结构是,其中双重保护启动部分是,在防盗门活动的门面上,位于门框与门的闭合位置,安了一只干簧管开关, 干簧管开关的磁铁部分固定在门框上,干簧管固定在门上;用一组两根引线的一边连接了干簧管开关的一对桩头,该组两根线另一边向外输出;在门锁孔的上方固定有一块盖片,盖片与门之间安有一定高度的空心垫圈,用一只行程开关,先焊在一块印刷板上,印刷板的铜泊面贴上了绝缘物,然后安装在空心垫圈之内,行程开关与盖片的相对关系是,当盖片紧贴固定于垫圈上时,盖片将压住开关按钮;当盖片松动时,行程开关按钮与盖片分离;用另一组两根引线的一边连接了行程开关触点两桩头,引线的另一边向外输出,用干簧管开关与行程开关向外输出的两组引线,分别连接在了装在门内的控制线路中的输入端;
电话报警部分是,从一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的铜箔矩阵中引出三组共六根引线,其中第一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的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免提按键所对应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二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的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贮存一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第三组的两根引线的一边端头与电话机的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贮存二键所连接的两条铜箔相连接,另一边两端头分别与电子程控电路的两输入端相连接;
定时式反馈电路:用报警启动器的引线串联一只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线,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接了一个电阻后与电源相接;之二是接了一个电阻的一端,该电阻的另一端接了第二个三极管的基极;
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接了两路,之一是串联了一个电阻后接在了电源;之二是接了一个反馈电容的一端,该反馈电容的另一端串联了一个二极管与电阻后接在了第一个三极管的基极,该反馈电容的此端与地之间还接一个电阻;
第二个三极管集电极向外输出了引出信号线,然后连接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
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用第二块程序控制的多个输出分别连接多个反相器与之对应,用每个反相器的输出分别连接多块编码集成电路的选片端,用多块编码集成电路的输出分别连一个二极管的正极,多个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在一起,经过一个电阻串联后,连接在了发射单元中调制三极的基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其特征是:干簧管开关是先粘在一个盒子中,盒子用螺丝固定在防盗安全门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其特征是:锁孔开关印刷板与防盗安全门之间垫有绝缘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其特征是:与电话机的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相连接的引线的端头是,先将焊片焊在引线的端头上,然后将焊片粘贴在电话机拨号按键印刷板铜箔矩阵中的铜箔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其特征是:二极管或门式多码发射电路中所用的编码成电路是三块22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其特征是:定时式反馈电路中反馈无极电容是用两个电解电容负极相串联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开式程控报警器,其特征是:定时式反馈电路中三极管是高反压大功率三极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11406 CN203038394U (zh) | 2012-11-19 | 2012-11-19 | 键开式程控报警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611406 CN203038394U (zh) | 2012-11-19 | 2012-11-19 | 键开式程控报警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38394U true CN203038394U (zh) | 2013-07-03 |
Family
ID=486904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611406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38394U (zh) | 2012-11-19 | 2012-11-19 | 键开式程控报警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3839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94838A (zh) * | 2015-05-12 | 2015-07-22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高压用户计量互感室门闭提醒报警装置 |
-
2012
- 2012-11-19 CN CN 201220611406 patent/CN20303839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794838A (zh) * | 2015-05-12 | 2015-07-22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高压用户计量互感室门闭提醒报警装置 |
CN104794838B (zh) * | 2015-05-12 | 2017-03-0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高压用户计量互感室门闭提醒报警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038394U (zh) | 键开式程控报警器 | |
CN203097643U (zh) | 蔽性式保安门 | |
CN203070457U (zh) | 操作简易的报警装置 | |
CN202736207U (zh) | 一种进步的保安器 | |
CN203102495U (zh) | 触摸定时式保安器 | |
CN203070458U (zh) | 一种适用的保安器 | |
CN203102488U (zh) | 多功能触摸式防盗器 | |
CN203149750U (zh) | 开关型保安控制器 | |
CN203149684U (zh) | 一种安全门 | |
CN202596524U (zh) | 一种综合性的高密级的警卫器 | |
CN202249606U (zh) | 一种具有双重保护性质的防盗门 | |
CN203084856U (zh) | 双启动家用警戒器 | |
CN203055040U (zh) | 报警程控器 | |
CN203070456U (zh) | 综合式警示装置 | |
CN203050270U (zh) | 通讯网络平台报知器 | |
CN202500473U (zh) | 可靠而严密的家庭保安器 | |
CN203055041U (zh) | 远程遥控报警装置 | |
CN202596310U (zh) | 一种综合性的保安器 | |
CN203055042U (zh) | 定时启动警卫器 | |
CN203066659U (zh) | 多码发射的程控报警器 | |
CN203038393U (zh) | 不误报的报警器 | |
CN202230561U (zh) | 一种家庭适宜的保安器 | |
CN202309845U (zh) | 一种可靠的家庭保安器 | |
CN202500474U (zh) | 双重保护性质的防盗安全门 | |
CN203102485U (zh) | 触摸式家用报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703 Termination date: 20131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