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019999U - 后悬架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后悬架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019999U CN203019999U CN 201220707030 CN201220707030U CN203019999U CN 203019999 U CN203019999 U CN 203019999U CN 201220707030 CN201220707030 CN 201220707030 CN 201220707030 U CN201220707030 U CN 201220707030U CN 203019999 U CN203019999 U CN 2030199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utomobile
- rear suspension
- spring
- leaf
- gradually chang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5000014676 Phragmite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6
- 244000273256 Phragmites commu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悬架及汽车。所述后悬架包括汽车后轴以及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长度方向的中部分别与所述汽车后轴轴向的两端连接。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后悬架,其中,所述汽车后轴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个后轮制动部连接,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车身纵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为采用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的非独立悬架,其兼顾了汽车的舒适性和承载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和维修方便;尤其适合前置前驱的多功能乘用车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悬架及汽车。
背景技术
汽车的非独立悬架结构是指汽车的左右车轮用一根整体轴连接,再经过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两端车轮安装后与后桥为统一整体,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是在颠簸路面行驶时,一个车轮颠簸,另外一个车轮也会随之运动颠簸,振动强烈,舒适性较差。因此,现有技术中,前置前驱多功能乘用车型后悬架系统均采用独立或半独立悬架结构。独立悬架结构是指汽车的左右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与车架(或车身)连接,其在颠簸路面行驶时,车轮随路况各自做相对运动,对其他车轮影响很小,舒适性较好,但是由于其结构比较复杂,因此制造成本高、装配和维修不方便;另外独立悬架负载能力差,不能有效兼顾多功能乘用车的舒适性和承载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和维修方便的后悬架及汽车。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后悬架,包括汽车后轴和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长度方向的中部分别与所述汽车后轴轴向的两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包括多片钢板弹簧,所述多片钢板弹簧包括多片等刚度的主簧片、以及一片渐变刚度的副钢板弹簧片,所述多片等刚度的主簧片的长度沿朝向靠近副钢板弹簧片的方向依次变短成阶梯状分布并与所述副钢板弹簧片在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包括三片主簧片。
优选地,所述副钢板弹簧片沿长度方向从中间向两端厚度逐渐变薄。
优选地,相邻的钢板弹簧之间夹设有弹性垫块。
优选地,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汽车车身与所述汽车后轴之间的横向稳定杆组件。
优选地,所述横向稳定杆组件包括一个U形杆和两个直杆,所述U形杆U形的底部沿车身的横向布置并且与所述汽车后轴连接;所述U形杆U形的两臂沿车身的纵向布置并且U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直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直杆的上端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权上述的后悬架,其中,所述汽车后轴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个后轮制动部连接,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车身纵梁连接。
优选地,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通过其中最靠近车身的钢板弹簧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为采用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的非独立悬架,其兼顾了汽车的舒适性和承载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和维修方便;尤其适合前置前驱的多功能乘用车使用;
本实用新型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的钢板弹簧之间设有弹性垫块,起到降噪、耐磨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还增加了横向稳定杆组件,有效提高了车辆在颠簸路面和高速行驶情况下转弯、变道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后悬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虚线位置为最靠近车身的主簧片自由状态下的形态,实线为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负载变形后的状态);
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其中最靠近车身的主簧片的两端沿连接孔的径向被剖开;
图5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图6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图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
图1和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记载的一种后悬架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后悬架包括:汽车后轴110以及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120,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120长度方向的中部分别与所述汽车后轴110轴向的两端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120与所述汽车后轴110之间通过板簧夹板130和骑马螺栓140连接。
图3至图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120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120包括四片钢板弹簧,所述四片钢板弹簧包括三片主簧片121、以及一片副钢板弹簧片122,所述副钢板弹簧片122长度方向的中部通过螺栓123与所述三片主簧片121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主簧片121和副钢板弹簧片122的个数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其它值。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其中离所述副钢板弹簧片122最远的主簧片121长度方向的两端卷曲形成与汽车车身连接的连接孔121a。
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片主簧片121的长度方向依次变短并成阶梯状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钢板弹簧之间夹设有弹性垫块125,用于起到降噪、耐磨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垫块125为橡胶垫块,图3所示相邻主簧片121之间的弹性垫块125为T形结构,其大端与上下两个主簧片121接触,小端嵌入下方主簧片121的固定孔中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三片主簧片121通过板簧夹124固定为一个整体,如图6所示,副钢板弹簧片122与三个主簧片121通过另一个板簧夹124限位,防止车辆行驶过程中,由于各片钢板弹簧受力不同使得钢板弹簧之间产生位移、发生错位。
图7所示为本实施例副钢板弹簧片122的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所述副钢板弹簧片122沿长度方向从中间向两端厚度逐渐变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后悬架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汽车车身与所述汽车后轴110之间的横向稳定杆组件15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稳定杆组件150包括一个U形杆151和两个直杆152,所述U形杆151U形的底部151a沿车身的横向a布置并且与所述汽车后轴110连接;所述U形杆151U形的两臂151b沿车身的纵向b布置并且U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直杆152的下端152a连接,所述直杆152的上端152b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
上述的横向稳定杆组件,有效提高了车辆在颠簸路面和高速行驶情况下转弯、变道时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汽车后轴110轴向的两端与汽车车身之间还连接有后减震带套总成160。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前置前驱多功能汽车,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后悬架,其中,所述汽车后轴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个后轮制动部连接,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车身纵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通过其中的最靠近车身的钢板弹簧(如实施例一图3中长度最长的主簧片)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后悬架为采用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的非独立悬架,其兼顾了汽车的舒适性和承载性,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和维修方便;尤其适合前置前驱的多功能乘用车使用。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9)
1.一种后悬架,包括汽车后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长度方向的中部分别与所述汽车后轴轴向的两端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包括多片钢板弹簧,所述多片钢板弹簧包括多片等刚度的主簧片、以及一片渐变刚度的副钢板弹簧片,所述多片主簧片的长度沿朝向靠近副钢板弹簧片的方向依次变短成阶梯状分布并与所述副钢板弹簧片在长度方向的中部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包括三片主簧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钢板弹簧片沿长度方向从中间向两端厚度逐渐变薄。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相邻的钢板弹簧之间夹设有弹性垫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连接在汽车车身与所述汽车后轴之间的横向稳定杆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后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稳定杆组件包括一个U形杆和两个直杆,所述U形杆U形的底部沿车身的横向布置并且与所述汽车后轴连接;所述U形杆U形的两臂沿车身的纵向布置并且U形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直杆的下端连接,所述直杆的上端用于与汽车车身连接。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后悬架,其中,所述汽车后轴轴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两个后轮制动部连接,所述两组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汽车的车身纵梁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刚度钢板弹簧组通过其中最靠近车身的钢板弹簧长度方向的两端与所述车身纵梁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07030 CN203019999U (zh) | 2012-12-19 | 2012-12-19 | 后悬架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07030 CN203019999U (zh) | 2012-12-19 | 2012-12-19 | 后悬架及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019999U true CN203019999U (zh) | 2013-06-26 |
Family
ID=48644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0703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019999U (zh) | 2012-12-19 | 2012-12-19 | 后悬架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019999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0464A (zh) * | 2015-06-15 | 2015-09-09 | 清华大学 | 一种采用斜置板簧的半独立悬架 |
DE202016102649U1 (de) | 2016-04-14 | 2016-06-1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fhängungssystem |
DE102016206294A1 (de) | 2016-04-14 | 2017-10-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fhängungssystem |
CN108216369A (zh) * | 2016-12-13 | 2018-06-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
2012
- 2012-12-19 CN CN 201220707030 patent/CN20301999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890464A (zh) * | 2015-06-15 | 2015-09-09 | 清华大学 | 一种采用斜置板簧的半独立悬架 |
CN104890464B (zh) * | 2015-06-15 | 2017-01-11 | 清华大学 | 一种采用斜置板簧的半独立悬架 |
DE202016102649U1 (de) | 2016-04-14 | 2016-06-1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fhängungssystem |
DE102016206294A1 (de) | 2016-04-14 | 2017-10-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Aufhängungssystem |
CN108216369A (zh) * | 2016-12-13 | 2018-06-29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副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76939B2 (en) | Suspension systems for laterally tiltable multitrack vehicles | |
CN205573522U (zh) | 一种多连杆式横减震臂独立悬架 | |
CN203401898U (zh) | 一种汽车独立后悬架 | |
CN203019999U (zh) | 后悬架及汽车 | |
CN103434364A (zh) | 用于四轮车辆的液压互联消扭悬架系统 | |
CN204726180U (zh) | 车辆及其横向稳定杆系统 | |
CN203449878U (zh) | 用于四轮车辆的液压互联消扭悬架系统 | |
CN203945936U (zh) | 用于驱动桥的四气簧l形梁空气悬架 | |
DE60100184D1 (de) | Radaufhängung für ein fahrzeug | |
CN204749784U (zh) | 一种车用空气弹簧后悬架系统 | |
CN103434361A (zh) | 一种抗俯仰并提高车辆舒适性的被动液压互联悬架 | |
CN204095429U (zh) | 一种四轮环保电动车 | |
KR20100045789A (ko) | 현가장치용 트레일링 암 어셈블리 | |
CN201863674U (zh) | 一种改进的重型卡车平衡悬架 | |
CN201931955U (zh) | 变截面板簧作为导向臂的复合式空气悬架系统 | |
CN103921640A (zh) | 集成式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前轴总成 | |
CN201010007Y (zh) | 三轮车独立悬架装置 | |
CN203186020U (zh) | 挂车或半挂车的直联式液压悬架 | |
CN201235720Y (zh) | 载重汽车双后桥可变刚度平衡悬架 | |
CN202439532U (zh) | 一种汽车承载桥全空气独立悬架系统 | |
CN105015298A (zh) | 一种前置前驱双横臂扭杆弹簧独立悬架总成 | |
CN104527360A (zh) | 电动厢式运输车拖曳臂式后悬挂系统 | |
CN104260606A (zh) | 一种无人车悬挂系统 | |
CN2823017Y (zh) | 轿车的后悬架系统 | |
CN103486174B (zh) | 一种减震弹簧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26 Termination date: 20181219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