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78677U - 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78677U CN202978677U CN 201220731285 CN201220731285U CN202978677U CN 202978677 U CN202978677 U CN 202978677U CN 201220731285 CN201220731285 CN 201220731285 CN 201220731285 U CN201220731285 U CN 201220731285U CN 202978677 U CN202978677 U CN 20297867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exchanger
- power converter
- water inlet
- plate heat
- interi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电力变流器,具体为一种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占用面积大且极易发生结露的问题。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外循环进水管、外循环出水管、内循环进水管、内循环出水管、循环泵组、以及含有PLC控制器的电器柜;循环泵组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还包括双层钢框架,内循环进水管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电气三通阀,电气三通阀的另一端与加热器相连,加热器的出水口与内循环出水管的板式换热器端相连。本实用新型将所有部件安装于双层钢框架上,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抗冲击、振动效果好,可广泛适用于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电力变流器,具体为一种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外循环进水口上且设有外循环过滤器的外循环进水管、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外循环出水口上的外循环出水管、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内循环进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的出水口上的内循环进水管、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内循环出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的进水口上的内循环出水管、安装于内循环出水管上且由主循环泵和备用循环泵并联而成的循环泵组、以及含有PLC控制器的电器柜;内循环进水管上安装有内循环过滤器;循环泵组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外循环水可选用海水或船舶上的中央冷却水;内循环水吸收电力变流器产生的热量后经内循环进水管进入板式换热器中将热量传给板式换热器的板片上,板片再将热量传给从经外循环进水管进入板式换热器中的外循环水,外循环水吸收热量后再经外循环出水管从板式换热器中排出;内循环水换热后从板式换热器流出后进入循环泵组的入口,再由循环泵组加压后流回电力变流器,从而完成一次热交换循环。循环泵组的主循环泵和备用循环泵之间交替工作,由PLC控制器进行调节。板式换热器、循环泵组、电器柜等部件都直接固定在船舶的平面式钢底座上,虽然安装和维护方便,但占用空间大,抗冲击、振动效果不好;而且由于冷却装置长期工作在船舶上震动环境中,时常发生因为振动和冲击造成的管路泄漏,进而造成电力变流器停机,船舶无法行驶的事故。同时冷却装置长期运行时管路上的水温会降低,极易发生结露。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占用面积大且极易发生结露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外循环进水口上且设有外循环过滤器的外循环进水管、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外循环出水口上的外循环出水管、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内循环进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的出水口上的内循环进水管、固定于板式换热器的内循环出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的进水口上的内循环出水管、安装于内循环出水管上且由主循环泵和备用循环泵并联而成的循环泵组、以及含有PLC控制器的电器柜;内循环进水管上安装有内循环过滤器;循环泵组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还包括双层钢框架,电器柜固定于双层钢框架的上层而板式换热器、循环泵组固定于双层钢框架的下层;内循环进水管上的板式换热器端到内循环过滤器之间依次安装有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的温度传感器、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的电气三通阀,电气三通阀的另一端与加热器相连,加热器的出水口与内循环出水管的板式换热器端相连。
工作时,如图1所示,安装于内循环进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将测得的温度信号传输给PLC控制器,当测得的温度值低于10℃且大于等于5℃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气三通阀与加热器相连的端口打开从而使内循环水进入加热器中,再经循环泵组流回电力变流器,不经过板式换热器,减少换热;当测得的温度值低于5℃时,PLC控制器控制加热器打开对内循环进行加热;当测得的温度值大于等于10℃时,PLC控制器控制电气三通阀与加热器相连的端口闭合;这样加热器在内循环水温度过低时给内循环水加热,从而防止管路上因水温低发生结露。
进一步地,所述内循环进水管上还安装有位于内循环过滤器与电气三通阀之间的去离子罐,去离子罐的出水口与内循环出水管的电力变流器端相连,去离子罐的进水口还通过管道与补水泵相连;内循环出水管上安装有位于循环泵组与板式换热器端之间的膨胀罐。内循环水的一小部分会进入去离子罐中吸附内循环水中的正、负离子,使水电导率达到0.1-0.5μs/cm;补水泵用于给系统注入冷却介质;膨胀罐用于吸收系统的压力波动。
本实用新型将所有部件安装于双层钢框架上,结构紧凑,占用面积小,抗冲击、振动效果好,可以保证系统长期在船舶的冲击、震动环境中工作,电器柜安装于双层钢框架的上层,方便操作和维护;避免了结露的发生;解决了现有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占用面积大且极易发生结露的问题,可广泛适用于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板式换热器;2-外循环过滤器;3-外循环进水管;4-外循环出水管;5-电力变流器;6-内循环进水管;7-内循环出水管;8-主循环泵;9-备用循环泵;10-电器柜;11-内循环过滤器;12-双层钢支架;13-去离子罐;14-补水泵;15-温度传感器;16-电气三通阀;17-加热器;18-排气装置;19-膨胀罐;2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1、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外循环进水口上且设有外循环过滤器2的外循环进水管3、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外循环出水口上的外循环出水管4、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内循环进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5的出水口上的内循环进水管6、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内循环出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5的进水口上的内循环出水管7、安装于内循环出水管7上且由主循环泵8和备用循环泵9并联而成的循环泵组、以及含有PLC控制器的电器柜10;内循环进水管6上安装有内循环过滤器11;循环泵组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还包括双层钢框架12,电器柜10固定于双层钢框架12的上层而板式换热器1、循环泵组固定于双层钢框架12的下层;内循环进水管6上的板式换热器端到内循环过滤器11之间依次安装有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的温度传感器15、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的电气三通阀16,电气三通阀16的另一端与加热器17相连,加热器17的出水口与内循环出水管7的板式换热器端相连。所述内循环进水管6上还安装有位于内循环过滤器11与电气三通阀16之间的去离子罐13,去离子罐13的出水口与内循环出水管7的电力变流器端相连,去离子罐13的进水口还通过管道与补水泵14相连;内循环出水管7上安装有位于循环泵组与板式换热器端之间的膨胀罐19。
具体实施时,所述双层钢框架12的外壁上还水平固定有分别位于距板式换热器1、去离子罐13、循环泵组的底部距离为板式换热器1、去离子罐13、循环泵组高度的2/3的挡板20;从而使板式换热器、去离子罐、循环泵组的重心在冲击、振动时产生的扭矩的力臂减小,结构稳定,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内循环进水管6上还安装有位于电力变流器端与内循环过滤器11之间的排气装置18,从而排除管路中的气体。
Claims (4)
1.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包括板式换热器(1)、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外循环进水口上且设有外循环过滤器(2)的外循环进水管(3)、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外循环出水口上的外循环出水管(4)、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内循环进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5)的出水口上的内循环进水管(6)、固定于板式换热器(1)的内循环出水口上且另一端固定于电力变流器(5)的进水口上的内循环出水管(7)、安装于内循环出水管(7)上且由主循环泵(8)和备用循环泵(9)并联而成的循环泵组、以及含有PLC控制器的电器柜(10);内循环进水管(6)上安装有内循环过滤器(11);循环泵组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双层钢框架(12),电器柜(10)固定于双层钢框架(12)的上层而板式换热器(1)、循环泵组固定于双层钢框架(12)的下层;内循环进水管(6)上的板式换热器端到内循环过滤器(11)之间依次安装有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的温度传感器(15)、与PLC控制器的控制端相连的电气三通阀(16),电气三通阀(16)的另一端与加热器(17)相连,加热器(17)的出水口与内循环出水管(7)的板式换热器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进水管(6)上还安装有位于内循环过滤器(11)与电气三通阀(16)之间的去离子罐(13),去离子罐(13)的出水口与内循环出水管(7)的电力变流器端相连,去离子罐(13)的进水口还通过管道与补水泵(14)相连;内循环出水管(7)上安装有位于循环泵组与板式换热器端之间的膨胀罐(1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钢框架(12)的外壁上还水平固定有分别位于距板式换热器(1)、去离子罐(13)、循环泵组的底部距离为板式换热器(1)、去离子罐(13)、循环泵组高度的2/3的挡板(2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内循环进水管(6)上还安装有位于电力变流器端与内循环过滤器(11)之间的排气装置(1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31285 CN202978677U (zh) | 2012-12-27 | 2012-12-27 | 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731285 CN202978677U (zh) | 2012-12-27 | 2012-12-27 | 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78677U true CN202978677U (zh) | 2013-06-05 |
Family
ID=485197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73128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978677U (zh) | 2012-12-27 | 2012-12-27 | 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78677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39316B2 (en) | 2014-04-03 | 2016-09-0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ubmersibl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thereof |
CN106605049A (zh) * | 2014-08-01 | 2017-04-26 | Imo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海水冷却系统 |
-
2012
- 2012-12-27 CN CN 201220731285 patent/CN20297867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439316B2 (en) | 2014-04-03 | 2016-09-06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ubmersibl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methods of assembly thereof |
CN106605049A (zh) * | 2014-08-01 | 2017-04-26 | Imo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海水冷却系统 |
CN106605049B (zh) * | 2014-08-01 | 2019-11-15 | 色蔻泵北美有限责任公司 | 智能海水冷却系统 |
US10583908B2 (en) | 2014-08-01 | 2020-03-10 | Circor Pumps North America, Llc | Intelligent sea water cooling system |
US10669002B2 (en) | 2014-08-01 | 2020-06-02 | Circor Pumps North America, Llc | Intelligent sea water cooling system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48721B (zh) | 双通道换热管式移动供热车 | |
CN103606384B (zh) | 一种模拟核反应堆上腔室液滴夹带的压力容器及方法 | |
CN106340696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散热冷却装置 | |
CN202978677U (zh) | 船用电力变流器的冷却装置 | |
CN103811831A (zh) | 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液体冷却结构 | |
CN109532886B (zh) | 混合动力调车机车动力系统 | |
CN103776755A (zh) | 一种钢筋混凝土腐蚀浸烘试验系统 | |
CN203385645U (zh) | 钢筋混凝土腐蚀浸烘试验装置 | |
CN206035636U (zh) | 一种柴油发电机组 | |
CN202337459U (zh) | 油箱和油液过滤装置 | |
CN118801004A (zh) | 海底储能装置 | |
CN212162024U (zh) | 一种应用于电池包液冷系统的温度传感器 | |
CN210425216U (zh) | 一种电热型相变蓄热换热器 | |
CN201626656U (zh) | 集装箱沥青高温罐 | |
CN116296248A (zh) | 模拟极地海洋环境下低温-波浪耦合作用效应的试验装置 | |
CN203570419U (zh) | 高密封性中冷器 | |
CN201141741Y (zh) | 气体介质铝电解槽余热回收装置 | |
CN206479067U (zh) | 一种方便固定的高效新型换热器 | |
CN206469753U (zh) | 一种板壳式热网加热器 | |
CN206758486U (zh) | 方形电池包液体换热装置 | |
CN206469512U (zh) | 开水器加热管除污装置 | |
CN205807812U (zh) | 房车换热水箱 | |
CN216850012U (zh) | 一种燃料电池用全天候快速响应固态储氢装置 | |
CN102173481B (zh) | 带有防止海生物生长装置的船用舷外冷却井 | |
CN210487741U (zh) | 一种水质检测过滤设备与锅炉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