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929523U - 保护套及用于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保护套及用于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929523U CN202929523U CN 201220501392 CN201220501392U CN202929523U CN 202929523 U CN202929523 U CN 202929523U CN 201220501392 CN201220501392 CN 201220501392 CN 201220501392 U CN201220501392 U CN 201220501392U CN 202929523 U CN202929523 U CN 20292952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kink
- elastomeric element
- protective sleeve
- connecting link
- inner be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平板型电子产品的保护套,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夹持部、对称设置的一对弹性部件,一端被固定在底板上,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内弯折夹持装置,经过拉伸后内弯折夹持装置能分别夹持住与电子产品第二侧边的两个边角从而夹紧电子产品,内弯折夹持装置包括平行而设的一对连接杆,从第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并在第一弯折部的末端再次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连接杆构成内弯折结构。第二弯折部被布置成发散状,它们之间的夹角α大致为90度,并且它们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第一连接杆以及第二连接杆通过其第二端与第一弹性部件或第二弹性部件连接。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平板电脑或电子读写器的保护套。
背景技术
人们在购买了一个平板电脑或电子读写器以后会频繁地使用它们。所以许多人希望买一个保护套来保护它们免受碰撞和划伤。如果太大的话就会不方便使用和携带,所以这个产品越小越好。
保护套通常具有两个功能:1,保护里面的产品。2,装好以后能方便地使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保护套通常只匹配一种平板电脑或者电子阅读器的尺寸,而对其他的平板电脑或者电子阅读器而言要么太小要么太大。例如,用于Ipad 1的保护套无法用于HP Touch Pad。
因此,一种能够同时匹配不同尺寸平板电脑或者电子阅读器的保护套已经面世,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ZL201120260086.3所揭示的一种平板电脑保护套。如图1所示,该保护套10包括底板11,盖板12,以及用于连接底板11及盖板12的连接部13,在使用时,底板11和盖板12可呈对折式开合。在底板11内侧面的左侧边并排设置有两个夹持部16,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第一侧边,在底板11上还对称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14及第二弹性部件15,这两个弹性部件分别由松紧带141,151和钩环142,152组成,松紧带的一端被固定在底板11上,另一端与钩环连接,在使用时,可拉伸松紧带,并通过钩环分别钩住与电子产品的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的两个边 角,以夹紧电子产品。另外,在底板11上还附着有一遮蔽部17,如图所示,夹持部16与底板11相固定连接的部分,以及松紧带141,151的大部分均被该遮蔽部17所遮盖,同时,遮蔽部17在相对于电子产品的第二侧边的两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开口,以露出两个弹性部件的钩环142,152以及松紧带141,151的小部分。很明显,遮蔽部17的功效之一在于使得保护套10的底板11内侧面更为美观。
但上述钩环的设计存有些许缺陷,即无法贴合平板电脑的两个边角,会有些许松动。由此,本实用新型旨在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加贴合平板电脑边缘并紧紧夹持住平板电脑的保护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平板型电子产品的保护套,其包括:
底板;
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第一侧边且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夹持部;以及
对称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各自的一端分别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内弯折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经过拉伸后,通过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能分别夹持住与所述电子产品的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的两个边角,以夹紧所述电子产品,
其中,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包括平行而设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从其第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并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末端再次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对应的连接杆构成内弯折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被布置成发散状,它们之间的夹角α大致为90度,并且它们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或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当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夹紧所述电子产品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边形成一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角度是可变化的以匹配不同尺寸大小的电子产品。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或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环状。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以及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裹覆有橡胶套。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护套进一步包括:
遮蔽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并且部分地遮蔽所述夹持部以及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
所述遮蔽部在相对于所述电子产品的第二侧边的两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从所述开口处伸出。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底板具有一凹陷区域,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以及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并限制它们的活动范围。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保护套进一步包括:
盖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呈对折式开合。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前述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其包括平行而设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从其第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并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末端再次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对应的连接杆构成内弯折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被布置成发散状,它们之间的夹角α大致为90度,并且它们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二连接部,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保护套中的弹性部件连接。
优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以及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裹覆有橡胶套。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内弯折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保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
请参见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内弯折夹持装置200,其包括平行而设的第一连接杆210及第二连接杆220,这对连接杆分别从它们的第一端向上弯折,各自形成第一弯折部211、221。并在第一弯折部211、221的末端再次弯折,分别形成第二弯折部212、222。如此,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与连接杆构成内弯折结构。
其中,第一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212与第二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22被布置成发散状,如图所示,它们之间的夹角α大致为90度,并且它们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部230相互连接,或者称为相互闭合。而这对连接杆的第二端则相互连接(相互闭合)以构成第二连接部240,该连接部240为环状,通过第二连接部240与如图3所示的保护套300的弹性部件相连接。
另外,在第一弯折部211、221、第二弯折部212、222、第一连接部230以及至少一部分的第一连接杆210及第二连接杆220的外侧(即内弯折结构部分)裹覆有橡胶套。
如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夹持平板电脑400的保护套300。该保护套300主要由底板310,盖板320,以及用于连接底板310及盖板320的连接部330组成。在使用时,底板310用于承载平板电脑400,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用来承载电子书、电子相框或其他平板型的电子产品,并且盖板320可相对底板310呈对折式开合。
在底板310内侧面的左侧边(图3中的左侧边)并排设置有两个夹持部313,用于夹持平板电脑400的第一侧边410。底板310上还对称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311及第二弹性部件312,弹性部件各自的一端分别被固定在底板310上,另一端则分别与如图2所示的内弯折夹持装置200的第二连接部240连接。弹性部件经过拉伸后,利用内弯折夹持装置200的内弯折结构分别夹持住平板电脑的第二侧边420(即第一侧边的对边)的两个边角421,从而配合夹持部313夹紧该平板电脑400。
优选地,在该实施例中,当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200夹紧平板电脑时,第一弹性部件311及第二弹性部件312分别相对于第一侧边410形成一夹角β,该夹角β的角度是可变化的以匹配不同尺寸大小的电子产品。在图3中,虚线状的内弯折夹持装置200就示出了在夹持不同尺寸大小的电子产品时,不同的拉伸方向及长度。
为了提高弹性部件以及内弯折夹持装置的安全性以及整个保护套的美观,在底板310上还加设有一块遮蔽部340(为了清楚地示出遮蔽部所遮蔽的部分,图中仅描绘出其边缘线,整个遮蔽部采用透明画法)。如图3所示,遮蔽部340大致呈一矩形,在相对于平板电脑的第二侧边的两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开口341。内弯折夹持装置200可以从开口341处伸出。如此设置,可以将第一弹性部件311及第二弹性部件312完全遮蔽,并遮蔽夹持部313的一部分,以及内弯折夹持装置200的一部分。
另外,可以在底板310上设置一凹陷区域350,如图3中虚线的扇形部分(至开口341为止)。通过与遮蔽部340的配合,能有效地限制内弯折夹持装置200以及弹性部件的活动范围。
再参见图4,经过上述设置,内弯折夹持装置200的内弯折结构可以完全贴合平板电脑的边角,这样使得夹持更加牢固可靠,橡胶套也能很好地起到防滑以及防磨损的作用。
应当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平板型电子产品的保护套,其包括:
底板;
用于夹持电子产品的第一侧边且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夹持部;以及
对称设置的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各自的一端分别被固定在所述底板上,各自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一内弯折夹持装置,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第二弹性部件经过拉伸后,通过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能分别夹持住与所述电子产品的第一侧边相对的第二侧边的两个边角,以夹紧所述电子产品,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包括平行而设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从其第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并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末端再次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对应的连接杆构成内弯折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被布置成发散状,它们之间的夹角α大致为90度,并且它们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其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或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夹紧所述电子产品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分别相对于所述第一侧边形成一夹角β,所述夹角β的角度是可变化的以匹配不同尺寸大小的电子产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或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为环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以及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裹覆有橡胶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进一步包括:
遮蔽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用于遮蔽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及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并且部分地遮蔽所述夹持部以及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
所述遮蔽部在相对于所述电子产品的第二侧边的两个边角处分别设有开口,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从所述开口处伸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具有一凹陷区域,用于收容所述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以及所述内弯折夹持装置,并限制它们的活动范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进一步包括:
盖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盖板和所述底板之间的连接部,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呈对折式开合。
9.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行而设的第一连接杆及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分别从其第一端向上弯折形成第一弯折部,并在所述第一弯折部的末端再次弯折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对应的连接杆构成内弯折结构;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弯折部被布置成发散状,它们之间的夹角α大致为90度,并且它们的末端通过第一连接部相互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相互连接以构成第二连接部,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保护套中的弹性部件连接。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弯折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第二弯折部、第一连接部以及至少一部分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及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侧裹覆有橡胶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01392 CN202929523U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保护套及用于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01392 CN202929523U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保护套及用于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929523U true CN202929523U (zh) | 2013-05-08 |
Family
ID=482194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0139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929523U (zh) | 2012-09-28 | 2012-09-28 | 保护套及用于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929523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0999A (zh) * | 2014-03-25 | 2015-09-30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保护外壳 |
CN107621852A (zh) * | 2017-09-19 | 2018-01-23 | 南京宝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平板显示屏保护套 |
CN111789363A (zh) * | 2019-04-09 | 2020-10-20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
2012
- 2012-09-28 CN CN 201220501392 patent/CN20292952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50999A (zh) * | 2014-03-25 | 2015-09-30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保护外壳 |
CN104950999B (zh) * | 2014-03-25 | 2019-03-26 | 和硕联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保护外壳 |
CN107621852A (zh) * | 2017-09-19 | 2018-01-23 | 南京宝丽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平板显示屏保护套 |
CN111789363A (zh) * | 2019-04-09 | 2020-10-20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1789363B (zh) * | 2019-04-09 | 2022-04-19 |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6164608U (zh) | 一种终端外壳、终端外壳的面板及终端 | |
CN104423461B (zh) | 电子装置 | |
CN105094224A (zh) | 可附着式计算机 | |
CN202929523U (zh) | 保护套及用于保护套的内弯折夹持装置 | |
CN104656789B (zh) | 保护套 | |
CN104076874A (zh) | 柔性转轴、开合装置和笔记本电脑 | |
CN209299345U (zh) | 一种手机壳 | |
US9256248B2 (en) | Protecting device for tablet device | |
CN104918430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4768826U (zh) | 一种无菌操作台遮光结构 | |
CN205017377U (zh) | 一种用于保护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的磁性保护壳 | |
CN206627919U (zh) | 平板电脑用支架键盘 | |
CN201327601Y (zh) | 掀盖式电子装置及其铰链 | |
CN206400391U (zh) | 笔记本电脑 | |
CN207074539U (zh) | 一种显示装置 | |
CN203234180U (zh) | 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多功能保护套 | |
CN204519653U (zh) | 一种可折叠的包袋 | |
CN204010047U (zh) | 一种可视电子签名仪 | |
CN203538567U (zh) | 一种平板电脑的多功能手提保护装置 | |
CN205563366U (zh) | 平板显示装置 | |
CN203812137U (zh) | 接口防尘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204127580U (zh) | 一种保护装置和电子设备组件 | |
CN109639938A (zh) | 一种电子设备 | |
CN203634807U (zh) | 电子设备支架及安装有该支架的多功能游戏手柄 | |
CN213338489U (zh) | 一种通用款平板电脑保护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508 Termination date: 2014092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