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66434U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锁芯及钥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66434U CN202866434U CN 201220511155 CN201220511155U CN202866434U CN 202866434 U CN202866434 U CN 202866434U CN 201220511155 CN201220511155 CN 201220511155 CN 201220511155 U CN201220511155 U CN 201220511155U CN 202866434 U CN202866434 U CN 20286643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hoodle
- lower pellet
- disjunctor
- 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芯及钥匙,锁芯包括锁壳和装在锁壳的锁胆,锁胆上设有钥匙孔,锁壳和锁胆上分别设有若干对应的上弹珠孔和下弹珠孔,在下弹珠孔和上弹珠孔内分别设有可伸入至钥匙孔的下弹珠、上弹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珠孔包括至少一个由两个下弹珠孔相互连通的连体弹珠孔,所述连体弹珠孔内设有与其适应的由两颗下弹珠相互连接的连体弹珠。本实用新型就是利用在锁胆内设置宽度不同的下弹珠和连体弹珠来达到防止用电动开锁工具开锁的目的,可大大提高锁具的防盗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锁具,具体涉及一种锁芯及钥匙。
背景技术
现在市面上的大部分锁芯由于其结构的问题,即使使用技术开启手段很难开启,但是如果使用电动开锁工具来开启,同样可以在几秒钟内开启,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已不能满足广大人民对锁芯的最基本的防盗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可以防止电动开锁工具开锁的锁芯及钥匙。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芯,包括锁壳和装在锁壳的锁胆,锁胆上设有钥匙孔,锁壳和锁胆上分别设有若干对应的上弹珠孔和下弹珠孔,在下弹珠孔和上弹珠孔内分别设有可伸入至钥匙孔的下弹珠、上弹珠;所述下弹珠孔包括至少一个由两个下弹珠孔相互连通的连体弹珠孔,所述连体弹珠孔内设有与其适应的由两颗下弹珠相互连接的连体弹珠。
所述连体弹珠孔包括第一下弹珠孔和第二下弹珠孔,在第一下弹珠孔和第二下弹珠孔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过渡孔。
所述连体弹珠包括第一下弹珠和第二下弹珠,在第一下弹珠和第二下弹珠底部设有将它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所述第一下弹珠、第二下弹珠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弹珠孔、第二下弹珠孔和过渡孔相适应。
所述下弹珠孔、第一弹珠孔、第二弹珠孔内设有向内的内台阶,所述下弹珠、第一弹珠、第二弹珠上设有向外的外台阶可分别与对应的下弹珠孔、第一弹珠孔、第二弹珠孔内的内台阶配合。
所述上弹珠孔、下弹珠孔和连体弹珠孔按一排设置。
所述上弹珠孔、下弹珠孔按二排设置,连体弹珠孔中的第一下弹珠孔和第二下弹珠孔成斜向设置跨在二排下弹珠孔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与所述锁芯配套的钥匙,包括匙片,所述匙片上至少有一个面设有与下弹珠、连体弹珠分别配合的下弹珠牙花槽、连体弹珠牙花槽,连体弹珠牙花槽的宽度大于下弹珠牙花槽宽度。
所述匙片上的下弹珠牙花槽、连体弹珠牙花槽设置成一排。
所述下弹珠牙花槽设置成二排,所述连体弹珠牙花槽成斜向设置在二排下弹珠牙花槽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锁胆内混合设置与钥匙配合的下弹珠和连体弹珠,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动开锁工具开锁。现有的锁芯之所以不能防电动开锁工具开锁,其原因是电动开锁工具包括可插入锁芯钥匙孔内的匙片和电动枪体,匙片安装在电动枪体的前端,匙片上设有一排间隔排列的突起。开锁时,匙片插入钥匙内,电动枪体带动匙片高速前后运动,利用匙片上的突起作用弹子,使弹子在锁胆和锁壳内振动上下运动,同时扭转锁胆,在某一时刻,锁壳和锁胆内的上下弹子的接触部同时分别位于锁胆和锁壳之间的分界面,这时利用扭力就可将锁胆转动实现开锁。在锁胆内设置下弹珠和连体弹珠后,连体弹子的第一下弹珠和第二下弹珠之间的宽度大于电动开锁工具匙片上突起之间的宽度,匙片在钥匙孔内高速前后运动时,在任何时刻总有突起作用于连体弹珠上的一个下弹珠,使得连体弹珠不会在锁胆和锁壳内上下振动,也就是说只要插入开锁工具的匙片后,连体弹珠就会伸入锁壳内连,其高度始终不变,因此无法转动锁胆将锁打开。
如果要使连体弹珠产生上下振动,就必须将电动开锁工具匙片上的突起之间的距离拉大,这时的突起对普通的下弹珠又无法起作用,同样无法开锁。
在锁胆内设置二排下弹珠的情况下,由于连体弹珠采用斜向设置,连体弹珠也不会受高速前后运动的匙片影响而上下振动。
本实用新型就是利用在锁胆内设置宽度不同的下弹珠和连体弹珠来达到防止用电动开锁工具开锁的目的,可大大提高锁具的防盗性能。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图;
图4是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连体弹珠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锁胆的俯视图;
图6是图5的A-A处剖面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钥匙主视图;
图8是图7的B-B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连体弹珠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锁胆的俯视图;
图13是图12的C-C处剖面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钥匙主视图;
图15是图14的D-D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8,本实用新型锁芯包括有锁壳1和装在其内的锁胆2,在锁胆2上设有用于插入钥匙3的钥匙孔21,在锁胆2顶部设有与钥匙孔21相通的若干下弹珠孔22和至少一个连体弹珠孔23,该连体弹珠孔23包括第一弹珠孔231和第二弹珠孔232以及将它们连通的过渡孔233,过渡孔233的孔径小于第一弹珠孔231和第二弹珠孔232的孔径,在下弹珠孔22、连体弹珠孔23内分别装有与钥匙3配合的下弹珠4、连体弹珠5,该连体弹珠5包括第一弹珠51和第二弹珠52,在第一弹珠51和第二弹珠52底部设有将它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53,第一弹珠51和第二弹珠52的头部为契形(参见图4)所述第一弹珠51、连接部53、第二弹珠52分别对应放置在第一弹珠孔231、过渡孔233、第二弹珠孔232内;在锁壳1顶部与下弹珠孔22、第一弹珠孔231、第二弹珠孔232相对的位置上设有上弹珠孔11,在上弹珠孔11内放置有封珠6、正面压簧7以及可伸入到下弹珠孔22、第一弹珠孔231、第二弹珠孔232内的上弹珠8。在使用时,插入与本实用新型相配套的钥匙3,在钥匙3的推动和拉动下,解除对锁胆2的锁定,这时就可用钥匙3转动锁胆2来开锁了。
与本实用新型锁芯配套的钥匙3如图?所示,包括匙片3′,在匙片3′的正面设有与下弹珠、连体弹珠分别配合的下弹珠牙花槽31、连体弹珠牙花槽32,连体弹珠牙花槽32的宽度大于下弹珠牙花槽31宽度。
在所述的匙片3′上开有供侧面弹珠30的弹销301滑进并推动侧面弹珠30移动的蛇形弹销槽33,匙片3′的背面与正面相同设置。
所述连体弹珠孔23与一些下弹珠孔22排成一排,另一些下弹珠孔22排成另外一排;所述上弹珠孔11对应排成两排。
上弹珠8和下弹珠4在正面压簧7的作用下往下移动,使上弹珠8卡于锁胆2与锁壳1之间,锁胆2无法旋转,从而达到锁定的目的。当插入正确的钥匙3时,下弹珠4和上弹珠8往上移动,这时上弹珠8的底部与锁壳1的内孔101相切,下弹珠4的顶部与锁胆2的外径202相切,上弹珠8解除对锁胆2的锁定。
在下弹珠孔22、第一弹珠孔231、第二弹珠孔232内设有向内的内台阶9,在下弹珠4、第一弹珠51、第二弹珠52上设有可向下卡到台阶9的向外、的外台阶10。
在锁壳1内壁底部设有方槽12,在锁胆2底部设有与方槽12相通的横片槽25,在横片槽25内放置有可向下卡入到方槽12内的横片26,在横片两端分别设有凸起261,在锁胆2内设有封片27,在凸起261与封片27之间设有横片复位弹簧28;锁胆2侧壁上设有若干侧面弹珠孔29,侧面弹珠孔29设置在钥匙孔21的下方且与钥匙孔21相通,在侧面弹珠孔29内装有侧面弹珠30,该侧面弹珠30的上方设有与钥匙3配合的弹销301,在侧面弹珠30下方设有供横片26一部分向上滑入的横片滑进槽302。
在锁定状态时,所有侧面弹珠30的横片滑进槽302在纵向方向是错乱的排列的,不排成一排,此时横片26被侧面弹珠30向下顶,横片26的顶部卡在横片滑进槽302内。当插入钥匙3时,所有侧面弹珠30的弹销30依次滑入到蛇形弹销槽33内,并在钥匙3的作用下往左移动不相同的距离后,所有侧面弹珠30下方的横片滑进槽302在纵向方向上排成一排,且刚好与横片26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在横片复位弹簧28的作用下,横片26沿着横片槽25向上移动,当横片26底部从方槽12内退出而完全缩入锁胆2的横片槽25内,这时转动钥匙3,锁胆2可以相对锁壳1转动,此时锁胆2就可以任意转动,从而达到开启锁芯的目的。
拔出钥匙3,所有侧面弹珠30的横片滑进槽302被打乱,横片26的向下移动并卡于锁胆2与锁壳1之间,锁胆2无法相对锁壳1旋转,从而达到侧面弹珠30在侧面方向锁定的目的。
实施例2:连体弹珠孔中的第一下弹珠孔和第二下弹珠孔成斜向设置跨在二排下弹珠孔之间
参见图9-图15,所述下弹珠孔22按二排设置,所述连体弹珠孔23斜向设置,其上的第一弹珠孔231与一些下弹珠孔22排成一排,其上的第二弹珠孔232与另一些下弹珠孔22排成另外一排,第一下弹珠孔231和第二下弹珠孔232成斜向设置跨在二排下弹珠孔22之间,连体弹珠孔23内的连体弹珠5也斜向设置,连体弹珠5上的第一弹珠51和第二弹珠52的头部为圆锥形(参见图11);所述上弹珠孔11对应排成两排。
与锁芯配套的钥匙3,其匙片3′上设置有二排下弹珠牙花槽31,连体弹珠牙花槽32斜向设置在二排下弹珠牙花槽31之间。
实施例3:
所述连体弹珠孔23与所有下弹珠孔22排成一排;所述上弹珠孔11也对应排成一排。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应用于其它现有技术的各类弹子锁具。
Claims (9)
1.一种锁芯,包括锁壳和装在锁壳的锁胆,锁胆上设有钥匙孔,锁壳和锁胆上分别设有若干对应的上弹珠孔和下弹珠孔,在下弹珠孔和上弹珠孔内分别设有可伸入至钥匙孔的下弹珠、上弹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珠孔包括至少一个由两个下弹珠孔相互连通的连体弹珠孔,所述连体弹珠孔内设有与其适应的由两颗下弹珠相互连接的连体弹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弹珠孔包括第一下弹珠孔和第二下弹珠孔,在第一下弹珠孔和第二下弹珠孔之间设有将它们连通的过渡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体弹珠包括第一下弹珠和第二下弹珠,在第一下弹珠和第二下弹珠底部设有将它们连为一体的连接部,所述第一下弹珠、第二下弹珠和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下弹珠孔、第二下弹珠孔和过渡孔相适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珠孔、第一弹珠孔、第二弹珠孔内设有向内的内台阶,所述下弹珠、第一弹珠、第二弹珠上设有向外的外台阶可分别与对应的下弹珠孔、第一弹珠孔、第二弹珠孔内的内台阶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珠孔、下弹珠孔和连体弹珠孔按一排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弹珠孔、下弹珠孔按二排设置,连体弹珠孔中的第一下弹珠孔和第二下弹珠孔成斜向设置跨在二排下弹珠孔之间。
7.一种与所述锁芯配套的钥匙,包括匙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匙片上至少有一个面设有与下弹珠、连体弹珠分别配合的下弹珠牙花槽、连体弹珠牙花槽,连体弹珠牙花槽的宽度大于下弹珠牙花槽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匙片上的下弹珠牙花槽、连体弹珠牙花槽设置成一排。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钥匙,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弹珠牙花槽设置成二排,所述连体弹珠牙花槽成斜向设置在二排下弹珠牙花槽之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11155 CN202866434U (zh) | 2012-10-08 | 2012-10-08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511155 CN202866434U (zh) | 2012-10-08 | 2012-10-08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66434U true CN202866434U (zh) | 2013-04-10 |
Family
ID=480331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51115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66434U (zh) | 2012-10-08 | 2012-10-08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66434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0275A (zh) * | 2012-10-08 | 2013-01-30 |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CN110630099A (zh) * | 2019-11-04 | 2019-12-31 | 利泰五金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 钥匙、锁芯和电磁锁 |
-
2012
- 2012-10-08 CN CN 201220511155 patent/CN20286643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00275A (zh) * | 2012-10-08 | 2013-01-30 |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CN102900275B (zh) * | 2012-10-08 | 2015-08-19 | 中山市基信锁芯有限公司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CN110630099A (zh) * | 2019-11-04 | 2019-12-31 | 利泰五金制品(东莞)有限公司 | 钥匙、锁芯和电磁锁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00275B (zh)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
CN201535096U (zh) | V型复合锁芯 | |
CN202866434U (zh) | 一种锁芯及钥匙 | |
CN203223066U (zh) | 可变换钥匙门锁 | |
CN103132801A (zh) | 三合一结构防盗锁芯 | |
CN203729698U (zh) | 一种磁力锁 | |
CN108131054B (zh) | 一种智能锁的锁芯及其多边形钥匙 | |
CN102535968A (zh) | 一种锁芯 | |
CN102050172A (zh) | 两段对顶式自动寻位碟刹锁 | |
CN206346598U (zh) | 箱包锁 | |
CN102720399A (zh) | 新型防盗锁具 | |
CN201605893U (zh) | 防盗锁芯 | |
CN201915729U (zh) | 摩托车自动寻位碟刹锁 | |
CN201981871U (zh) | 密码防盗锁 | |
CN203612105U (zh) | 摩托车锁的双卡销式自动寻位结构 | |
CN202278922U (zh) | 车辆轮胎防盗装置 | |
CN2911111Y (zh) | 一种锁具 | |
CN204002041U (zh) | 互锁式防盗锁 | |
CN202611362U (zh) | 三合一结构防盗锁芯 | |
CN201198676Y (zh) | 一种防盗锁 | |
CN202689703U (zh) | 一种防盗锁 | |
CN203684811U (zh) | 弹子锁芯 | |
CN202689702U (zh) | 一种防盗锁 | |
CN202689710U (zh) | 防互开的排片式锁具及其锁芯和钥匙 | |
CN202706702U (zh) | 串联式防盗锁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