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844492U - 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 Google Patents
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844492U CN202844492U CN 201220426978 CN201220426978U CN202844492U CN 202844492 U CN202844492 U CN 202844492U CN 201220426978 CN201220426978 CN 201220426978 CN 201220426978 U CN201220426978 U CN 201220426978U CN 202844492 U CN202844492 U CN 20284449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wing
- section
- bottom section
- type
- foo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包括:曲形主架体,包括前横向区段、后立向区段及转折部;腰部顶撑按摩件,连设于转折部;旋摆式驱动支架,包括顶段部、底段部及旋支轴,旋摆式驱动支架利用旋支轴枢组于前横向区段前端而可前后向旋摆;腿部按摩件,设于所述顶段部供腿部对位抵靠;至少一弹性复位件,设于后立向区段与所述底段部之间,以令底段部产生向后方复位的弹性拉引作用;脚部置放架,包括枢接端,其中脚部置放架通过枢接端枢组于所述底段部,可旋摆作动;最低摆角限位件,设于脚部置放架与所述底段部相对应位置处,以令脚部置放架向下旋摆的角度受到限制;本实用新型能够锻炼人体多个部位,且兼具按摩腿部及挺腰等附加功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健身器材,特别涉及一种创新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背景技术
按,由于现今社会人们生活十分繁忙,能够从事户外运动的时间很少,因此较不受时间、空间与天候状况限制的运动健身器材,遂成为现代人们从事健身运动的最佳选择;目前市面上可见的运动健身器材种类相当多元丰富,诸如跑步机、仰卧健身器、踏步机、摇摆机、扭腰机、举重健身器等等,其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及作动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训练效果,可供用户锻炼身体不同位置的肌肉。
虽然目前运动健身器材在相关业界竞相开发突破现况下,机种已相当多元丰富,但运动健身器材领域发展上其实仍旧具有相当大的可进展空间存在,概因,人体能够运动锻炼的部位与作动姿态极为多种,可想而知,习知运动健身器材势必无法完全满足用户需求,且若使用者长期使用同一机型,久而久之,难免会感到单调乏味与厌倦感,因此运动健身器材产品往往必须在一段时间后推陈出新,创造出不同运动型态与机能整合的新机种,方可因应使用消费者求新求变的心态及多元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健身器包括:一曲形主架体,呈倒L形弯曲型态而包括有一前横向区段、一后立向区段以及一转折部,其中后立向区段下端连结有一着置部;一腰部顶撑按摩件,连设于转折部呈向上延伸型态;一座垫,设于前横向区段上方;一旋摆式驱动支架,旋摆式驱动支架包括一顶段部、一底段部以及介于 顶段部与底段部之间的一旋支轴,旋摆式驱动支架利用旋支轴枢组于前横向区段前端而呈可前后向旋摆状态,顶段部上端向二侧延伸设有把手架,底段部下端则设有支撑滚轮,且其中顶段部与底段部之间具有一曲形部位,构成底段部呈向后倾斜型态;腿部按摩件,设于旋摆式驱动支架的顶段部,向二侧延伸设置;至少一弹性复位件,设于后立向区段与旋摆式驱动支架底段部之间,以令底段部产生向后方复位的弹性拉引作用,构成旋摆式驱动支架的顶段部于常态下前倾,而当顶段部受力向后旋摆时,相对可令底段部呈抵抗弹性复位件的弹性拉力并向前旋摆的后倾使用状态;一脚部置放架,包括一延伸端以及一枢接端,其中脚部置放架通过枢接端枢组于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底段部而呈可旋摆作动型态,脚部置放架的延伸端更设有一滚轮组以及向上延伸型态的脚踏部;最低摆角限位件,设于脚部置放架与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底段部相对应位置处,藉以令脚部置放架向下旋摆的角度受到限制,且令脚部置放架能够随着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后摆动作而向上抬起;
藉此创新独特设计,使本实用新型对照先前技术而言,使用者可握持把手架并向后施力,以抵抗弹性复位件的弹性拉力并带动顶段部向后旋摆,而同时使用者也会逐渐向后倾仰至抵靠于后方腰部顶撑按摩件,可达到同时锻炼到手部与腹部的肌肉且兼具挺腰及舒展腹肌与背部等多种运动效果的实用进步性;除此的外,更通过设于顶段部的腿部按摩件的同步上下摆动状态,而能够兼具按摩腿部的附加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更可通过脚部置放架能够随着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后摆动作向上抬起的技术特征,以当旋摆式驱动支架被拉动成为后摆角度而构成使用者上半身呈后仰姿态时,其小腿部位亦可被相对抬起而令使用者整个身体概呈平躺伸展姿态,藉此而能获得最大的身体舒展运动效果,且到达平躺伸展姿态时,使用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被向上顶撑拱起而无重力、漂浮感的舒适境界,此运动健身效果绝非习知运动健身器材所能匹比。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更通过设置腿部按摩件及腰部顶撑按摩件的又一技术特征,让健身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达到运动锻炼效果过程中,同时获得相当大面积而显著按摩功效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平面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一的作动示意图。
图4为对应第3图所示脚部置放架与最低摆角限位件状态的构件立体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二的作动示意图。
图6为对应第5图脚部置放架抵靠于最低摆角限位件而受到限位的构件立体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三的作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A包括下述构成:
一曲形主架体10,呈倒L形弯曲型态而包括有一前横向区段11、一后立向区段12以及一转折部13,其中后立向区段12下端连结有一着置部14;
一腰部顶撑按摩件15,连设于转折部13呈向上延伸型态;如图1、2所示,腰部顶撑按摩件15可包括相对延伸设于转折部13二侧的二曲形架杆151以及设于二曲形架杆151延伸端部之间的一筒状抵靠垫152,其中所述筒状抵靠垫152可为硬质筒体外部包覆有软质材料所构成的型态,但并不局限于此种实施型态;
一座垫16,设于前横向区段11上方;
一旋摆式驱动支架20,旋摆式驱动支架20包括一顶段部21、一底段部22以及介于顶段部21与底段部22之间的一旋支轴23,旋摆式驱动支架20利用旋支轴23枢组于前横向区段11前端而呈可前后向旋摆状态,顶段部21上端向二侧延伸设有把手架211,藉以供使用者双手握持使用,底段部22下端则设有支撑滚轮221,且其中顶段部21与底段部22之间具有一曲形部位24,构成底段部22呈向后倾斜型态;
腿部按摩件30,设于旋摆式驱动支架20的顶段部21且呈向二侧延伸设置 型态,腿部按摩件30可供人体腿部对位抵靠(如图3所示)而产生按摩效果;如图1所示,其中腿部按摩件30可为向旋摆式驱动支架20二侧相对延伸的筒体型态,材质方面则可以软质弹性者构成,但不局限于此,例如设成表面具有按摩凸粒的滚筒型态,也是可行的实施型态;
至少一弹性复位件40,设于后立向区段12与旋摆式驱动支架20底段部22之间,以令底段部22产生向后方复位的弹性拉引作用,构成旋摆式驱动支架20的顶段部21于常态下呈前倾状态,而当顶段部21受力向后旋摆时,相对可令底段部22呈抵抗弹性复位件40的弹性拉力并向前旋摆的后倾使用状态;如图7所示,上述旋摆式驱动支架20底段部22的所以呈向后倾斜型态,为了防止底段部22向前旋摆时与前横向区段11之间的夹角超过90度(注:如图所示,所述底段部22已向前旋摆至最大角度,但其与前横向区段11间的夹角并未超过90度),而导致弹性复位件40难以将底段部22向后拉引复位的情形产生;
一脚部置放架50,包括一延伸端51以及一枢接端52,其中脚部置放架50通过枢接端52枢组于旋摆式驱动支架20的底段部22而呈可旋摆作动型态,脚部置放架50的延伸端51更设有一滚轮组53以及向上延伸型态的脚踏部54;如图3、5所示,脚踏部54可供用户脚底对位置放抵靠之用;
最低摆角限位件60,设于脚部置放架50与旋摆式驱动支架20的底段部22相对应位置处,藉以令脚部置放架50向下旋摆的角度受到限制;其中最低摆角限位件60可为延伸设于旋摆式驱动支架20底段部22的抵顶柱61所构成,藉以令脚部置放架50向下旋摆时能够抵靠定位于抵顶柱61而与底段部22之间呈具有一夹角型态;请参阅图3所示,当多功能健身器A于未受力的非使用状态时,旋摆式驱动支架20的顶段部21呈前倾状态,而脚部置放架50则相对呈上摆定位状态(请对照图4所示,脚部置放架50的枢接端52与抵顶柱61呈间隔对应关系,并无相互抵靠),接着请对照参阅图5所示,当使用者通过把手架211向后施力令顶段部21向后旋摆时,所述脚部置放架50会相对受力上抬而产生向下旋摆作用,且当脚部置放架50向下摆动一预定角度时即会抵靠于抵顶柱61(详示于图6所示,为脚部置放架50抵靠定位于抵顶柱6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藉以产生限位效果而不会持续向下旋摆,避免撞击底段部22且令使用者脚部能 够获得较佳置放抵靠效果。
如图1、2所示,其中前横向区段11及后立向区段12之间还可连设有一曲形补强架17;所述弹性复位件40可为弹性拉绳型态而包括一第一端41及一第二端42,第一端41连设于曲形补强架17一侧,第二端42则连设于旋摆式驱动支架20的底段部22。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设计,兹就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作动情形说明如下:
如图3所示,所述多功能健身器A于使用时,使用者可先将臀部坐于座垫16上,双手握持于把手架211,腿部则跨越过腿部按摩件30,并令脚部置放抵靠于脚部置放架50的脚踏部54,藉此构成人体略微向前倾的坐姿态样。
接着如图5所示,使用者可通过把手架211向后施力以带动旋摆式驱动支架20的顶段部21向后旋摆(如箭号L1所示),进而相对驱使底段部22向前旋摆呈抵抗弹性复位件40的弹性拉力状态,可构成使用者上半身逐渐向后倾仰,此过程中可同时锻炼使用者手部与腹部的肌肉,另外,在顶段部21向后旋摆过程中,设于顶段部21的腿部按摩件30亦会同步向上摆动,其摆动过程可对使用者的腿部后侧进行按摩动作,此详如图5所示,腿部按摩件30的摆动路径可呈滑动摩擦接触状态从用户的小腿区域按摩到大腿区域(如箭号L2所示),如此使得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健身器A使用上不仅能够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更可达到兼具按摩腿部的效果。
接着如图7所示,当使用者持续向后倾摆呈一仰躺型态时,用户腰部可抵靠于后方腰部顶撑按摩件15上,此时使用者的姿势将由先前图3所示上半身略为前倾的坐姿,大幅度地转变成为上半身后仰且小腿部位被抬起的平躺伸展姿态,藉此而能获得最大的身体舒展运动效果,且到达平躺伸展姿态时,因使用者身体下方被前后间隔分布的几个点所顶撑,包括脚踏部54、腿部按摩件30、座垫16及腰部顶撑按摩件15,所以使用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被向上顶撑拱起而无重力、漂浮感的舒适境界;其中当使用者上半身仰躺而接触到腰部顶撑按摩件15时,随着使用者持续向后拉动把手架211加上腿部逐渐抬起与伸直的动作变化,使用者的腰部会在腰部顶撑按摩件15上产生由前向后的滑动位移,如此相对令使用者感到腰部被腰部顶撑按摩件15所抵顶与按摩的舒适效果;由上述说 明可以了解,本实用新型相较于既有习知运动健身器材的极大差异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健身器A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达到运动锻炼效果(包括锻炼手臂、腰背肌肉、腿部肌肉、腹部肌肉等)过程中,同时获得相当大面积而显著的按摩功效,至少包括小腿到大腿部位以及腰部,此功效优点显然是习知运动健身器材所望尘莫及的。
另外,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对于使用者腹部的锻炼效果也特别显著,此部份对照参阅图3、7的差异变化可以看出,使用者尚未拉动把手架211时的上半身角度是呈现相当大的前倾角度姿态,但当将把手架211后拉至尽端角度时,使用者上半身则是呈完全平躺的角度姿态,故对于腹部肌肉能够产生相当大的伸缩锻炼效果。
接着,使用者再通过手臂对把手架211施力及配合腹部的力量向前倾摆,即可利用弹性复位件40对底段部22的复位弹力而令多功能健身器A回复到起始状态(如图3所示)。
功效说明:
本实用新型功效增进的事实如下:
本实用新型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主要通过曲形主架体、腰部顶撑按摩件、座垫、旋摆式驱动支架、弹性复位件、脚部置放架以及最低摆角限位件所构成的创新结构型态设计,令多功能健身器于使用上,使用者可握持把手架并向后施力,以抵抗弹性复位件的弹性拉力并带动顶段部向后旋摆,而同时使用者也会逐渐向后倾仰至抵靠于后方腰部顶撑按摩件,可达到同时锻炼到手部与腹部的肌肉且兼具挺腰及舒展腹部与背部等多种运动健身效果的实用进步性。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更通过设于顶段部的腿部按摩件的同步上下摆动状态,而能够兼具按摩腿部的附加功效。
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更可通过脚部置放架能够随着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后摆动作向上抬起的技术特征,以当旋摆式驱动支架被拉动成为后摆角度而构成使用者上半身呈后仰姿态时,其小腿部位亦可被相对抬起而令使用者整个身体概呈平躺伸展姿态,藉此而能获得最大的身体舒展运动效果,且到达平躺伸展 姿态时,使用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被向上顶撑拱起而无重力、漂浮感的舒适境界,此运动健身效果绝非习知运动健身器材所能匹比,实为一令人惊叹的创新结构型态创作。
又,通过设置腿部按摩件及腰部顶撑按摩件的技术特征,更可让健身器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在达到运动锻炼效果过程中,同时获得相当大面积而显著腿部及腰部按摩功效的实用进步性,大幅提升了健身器的使用效益与附加价值。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曲形主架体,呈倒L形弯曲型态而包括有一前横向区段、一后立向区段以及一转折部,其中后立向区段下端连结有一着置部;
一腰部顶撑按摩件,连设于转折部呈向上延伸型态;
一座垫,设于前横向区段上方;
一旋摆式驱动支架,旋摆式驱动支架包括一顶段部、一底段部以及介于顶段部与底段部之间的一旋支轴,旋摆式驱动支架利用旋支轴枢组于前横向区段前端而呈可前后向旋摆状态,顶段部上端向二侧延伸设有把手架,底段部下端则设有支撑滚轮,且其中顶段部与底段部之间具有一曲形部位,构成底段部呈向后倾斜型态;
腿部按摩件,设于旋摆式驱动支架的顶段部,且向二侧延伸设置;
至少一弹性复位件,设于后立向区段与旋摆式驱动支架底段部之间,以令底段部产生向后方复位的弹性拉引作用,旋摆式驱动支架的顶段部于常态下前倾,而当顶段部受力向后旋摆时,相对可令底段部呈抵抗弹性复位件的弹性拉力并向前旋摆的后倾使用状态;
一脚部置放架,包括一延伸端以及一枢接端,其中脚部置放架通过枢接端枢组于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底段部而呈可旋摆作动型态,脚部置放架的延伸端更设有一滚轮组以及向上延伸型态的脚踏部;
最低摆角限位件,设于脚部置放架与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底段部相对应位置处,藉以令脚部置放架向下旋摆的角度受到限制,且令脚部置放架能够随着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后摆动作而向上抬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前横向区段及后立向区段之间还连设有一曲形补强架;所述弹性复位件为弹性拉绳型态而包括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连设于曲形补强架一侧,第二端则连设于旋摆式驱动支架的底段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腰部顶撑按摩件包括相对延伸设于转折部二侧的二曲形架杆以及设于二曲形架杆延伸端部之间的一筒状抵靠垫。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最低摆角限位件为延伸设于旋摆式驱动支架底段部的抵顶柱所构成,藉以令脚部置放架向下旋摆时能够抵靠定位于抵顶柱而与底段部之间呈具有一夹角型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其特征在于腿部按摩件为向旋摆式驱动支架二侧相对延伸的筒体型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26978 CN202844492U (zh) | 2012-08-24 | 2012-08-24 | 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426978 CN202844492U (zh) | 2012-08-24 | 2012-08-24 | 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844492U true CN202844492U (zh) | 2013-04-03 |
Family
ID=479757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426978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844492U (zh) | 2012-08-24 | 2012-08-24 | 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844492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84001A (zh) * | 2017-05-19 | 2017-07-28 | 济南力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室外按摩运动器材 |
-
2012
- 2012-08-24 CN CN 201220426978 patent/CN20284449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984001A (zh) * | 2017-05-19 | 2017-07-28 | 济南力生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室外按摩运动器材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282702U (en) | Sit-up device | |
JP4478208B1 (ja) | 運動補助装置 | |
CN102133468B (zh) | 具腹背作用的健身器 | |
CN202909370U (zh) | 一种装有可调节靠枕的腹肌锻炼器 | |
US9895574B2 (en) | Exercise device for strengthening of abdominal muscles | |
CN201342209Y (zh) | 健身器结构 | |
CN202844492U (zh) | 后拉式多功能健身器 | |
CN102961853B (zh) | 一种腹肌锻炼器 | |
KR20130134802A (ko) | 다리운동 겸용 복부 운동기구 | |
TW201729872A (zh) | 蹲立健身器 | |
JP5103477B2 (ja) | 腹筋運動マシン | |
CN207323962U (zh) | 深蹲机 | |
CN214286552U (zh) | 锻炼装置 | |
CN215781315U (zh) | 一种心内科临床康复锻炼器 | |
US20130137557A1 (en) | Machine for gymnastic exercises, particularly for exercising the abdominal muscles | |
CN205145515U (zh) | 多功能运动机构 | |
CN109432743B (zh) | 多功能智能辅助练功椅 | |
CN203016324U (zh) | 一种做腰腹运动的座椅 | |
CN204862122U (zh) | 多功能拉伸椅 | |
TWM511882U (zh) | 具強化腰臀腿訓練的仰臥起坐健身機 | |
CN205019630U (zh) | 拉力健身器 | |
CN2925535Y (zh) | 仰卧健身器的构造 | |
CN220558469U (zh) | 多功能健身座椅 | |
TWM536960U (zh) | 深蹲輔助裝置 | |
CN203525238U (zh) | 可调式仰卧起坐垫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03 Termination date: 2015082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