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834995U -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 Google Patents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834995U
CN202834995U CN 201120545539 CN201120545539U CN202834995U CN 202834995 U CN202834995 U CN 202834995U CN 201120545539 CN201120545539 CN 201120545539 CN 201120545539 U CN201120545539 U CN 201120545539U CN 202834995 U CN202834995 U CN 2028349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flexible
backlight module
guide plate
light 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120545539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明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li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li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li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lier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1120545539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8349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8349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83499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包括:光源模块以及可挠式导光板。其中可挠式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可挠式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光源模块直接光耦合的结合,使得光源模块的入射光线可以完全耦合至可挠式导光板内,因此降低光折损率并提升了光使用效率。又入射光线进入可挠式导光板之后,借由反射面反射至出光面而出光,且由于可挠式导光板具有可挠曲的特质,所以能依实际需求弯曲,因此使得应用范围更广泛。

Description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背光模块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是目前市场上广泛应用的一种显示器,其应用范围包括了手机荧幕、笔记本型电脑、数码相机......等。一般来说,液晶显示面板与背光模块为构成液晶显示器的两个重要组件。其中,液晶显示面板是负责色彩呈现,但由于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因此需在液晶显示面板后方配置背光模块,借由背光模块以提供充足的光源,才能使得液晶显示器能显示出影像。 
目前积极开发的大尺寸显示器,其多半是用来作为户外广告之用,例如大型建筑物墙壁上的显示器。当制作户外大型广告的显示器时,若是面对不规则形状的外墙,则需先制作多个小型显示器之后,再互相接合而形成大型显示器。然而这样先制作小型显示器再接合的步骤,却使得大型显示器的制作成本及时间都将受到影响。至于小尺寸的显示器,则由于局限于制式化的形状,使得应用范围并也受到了限制。 
如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第I270724号“可挠性背光模块及其制造系统”中所揭露的一种可挠性背光模块,包括一下软板,其具有多个凹槽;至少一导光元件,其设置于该凹槽内,导光元件可提供光线从该凹槽的开口射出;以及一上软板,其覆盖于下软板上,上软板可接收由凹槽出射的光线,最后由上软板射出。 
上述的现有技术中,借由可挠式软板具可挠曲的特质,使得背光模块可弯曲,因此背光模块可贴合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所以能简化大型显示器的制作步骤。但此背光模块是使用导光材料将光源发出的光线耦合传递至背光模块中。因此光源发出的光线有可能在光耦合过程中产生漏光现象,使得影响了整体背光模块的效能。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可挠式背光模块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可挠式背光模块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可挠式背光模块,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可挠式导光板中的入光面是一体成型的与光源模块光耦合结合,因此可简化可挠式背光模块的组装步骤及元件,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光源模块提供的光源可完全耦合至可挠式导光板内,能够避免漏光产生并增加可挠式背光模块的发光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光源模块提供的光源可完全耦合至可挠式导光板内,能够避免漏光产生并增加可挠式背光模块的发光效率,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包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可挠式导光板,该可挠式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出光面,且该入光面与该光源模块直接光耦合的结合。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光源模块为一冷阴极管光源模块或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可挠式导光板为一板状或一条状。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可挠式导光板的材质为硅胶或环氧树脂。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反射面具有多个反射结构。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反射面形成设有多个反射凸部或一金属反射层。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出光面上形成设有多个微透镜。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出光面上具有多个微结构。 
前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中所述的反射面具有多个反射结构,且该出光面上具有多个微结构。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内容可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包括:一光源模块以及一可挠式导光板,该可挠式导光板具有一入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出光面,且入光面与光源模块紧密贴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包括:光源模块以及可挠式导光板。其中该可挠式导光板具有入光面、反射面及出光面。可挠式导光板的入光面与光源模块直接光耦合的结合,使得光源模块的入射光线可以完全耦合至可挠式导光板内,因此降低光折损率并提升了光使用效率。又入射光线进入可挠式导光板之后,借由反射面反射至出光面而出光,且由于可挠式导光板具有可挠曲的特质,所以能依实际需求弯曲,因此使得应用范围更广泛。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可挠式背光模块具有增进的突出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光源模块为直接与导光板光耦合的结合,使得光折损率有效降低,进而增加背光模块的发光强度。 
2、本实用新型简化组装步骤与元件,使得背光模块制造成本降低。 
3、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可依使用需求而弯曲,因而增加了应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10: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20:光源模块 
30:可挠式导光板          31:入光面 
32:反射面                321:反射结构 
322:金属反射层           33:出光面 
331:微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3是沿图2中A-A剖面线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10,其包括:一光源模块20以及一可挠式导光板30。 
上述的光源模块20,可以为一冷阴极管光源模块20或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当使用冷阴极管光源模块20时,将提供一线光源。而当使用单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时,则将可提供一点光源,若同时使用多个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20时,亦可形成线光源。 
上述的可挠式导光板30,其可以为一条状或一板状,且均具有一入光面31、一反射面32及一出光面33,又可挠式导光板30的材质可以为一可挠性导光材、一硅胶、一环氧树脂或一硅胶及一环氧树脂的混合物。 
可挠式导光板30的入光面31与光源模块20直接光耦合的结合,例如借由模具射出成型方式,将硅胶与光源模块20一体成型而结合。 
由于入光面31与光源模块20的一体成型设计,使得可挠式背光模块10中的元件得以简化,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同时由于入光面31与光源模块20两者之间为没有介质的紧密贴合,因此从光源模块20发出的光线,透过入光面31后可完全耦合至可挠式导光板30中。用以避免产生漏光及光损失,进一步亦可增加可挠式背光模块10的发光效率。 
当光源模块20的入射光线经入光面31进入条状或板状可挠式导光板30之后,借由反射面32反射至出光面33而出光。又反射面32可以具有多个反射结构321,例如:多个反射凸部、多个锥形凸出体、多个方形网点结构、多个不规则形网点结构、凹槽、沟槽...等。借由多个反射结构321的设置,可帮助控制入射光线的反射角度,使得所有入射光线皆可反射至出光面33。 
同时,上述可挠式导光板30的该出光面33可以设置有多个微结构331,例如多个微透镜、多个凹槽、多个集光棱镜、多个点状凸出物...等。多个微结构331用以调控来自反射面32的光线,借由多个微结构331作 用,可用以调控光线的出光角度。使得透过可挠式导光板30中出光面33的光线,可呈现出光均匀或是光线集中的功效。 
当可挠式导光板30为条状时,可以应用于小尺寸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10。而当可挠式导光板30为板状时,则可应用于大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10。且由于其皆具有可挠曲的性质,因此将可依实际需求弯曲变形,甚至可贴合形状不规则状的物体,不受形状限制,因而增加应用性。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的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中的可挠式导光板30,其反射面32可形成设有一金属反射层322,增加出光面的出光量。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的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中,由于可挠式导光板30具有可挠曲的性质,因此可挠式背光模块10将可应用于弯曲变形之使用。且当可挠式导光板30形成设弯曲状时,其中的反射面32以及出光面33都将同时一并成为弯曲型态。 
为了避免光源模块20入射的光线,因反射面32与出光面33形成弯曲型态而造成光路径扭曲,导致远离光源模块20的区域产生光源强度减弱的问题。可挠式导光板30中的反射面32与出光面33可同时分别设置多个反射结构321与多个微结构331。 
借由多个反射结构321与多个微结构331的设置相互配合,使得入射光线不受可挠式导光板30弯曲影响,可以均匀分布于整体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10中,进而产生最佳的发光效率。因此,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10可依实际应用需求而随意弯曲,且仍稳定的提供最佳的发光效率。 
上述可挠式导光板30中反射面32所具有的多个反射结构321及金属反射层322,以及可挠式导光板30中出光面33所具有的多个微结构331,都将可依据实际需求选择搭配实施,以达到最佳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结构及技术内容作出些许的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一光源模块;以及
一可挠式导光板,其具有一入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出光面,且该入光面与该光源模块直接光耦合的结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光源模块为一冷阴极管光源模块或一发光二极管光源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挠式导光板为一板状或一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可挠式导光板的材质为硅胶或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射面具有多个反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射面形成设有多个反射凸部或一金属反射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出光面上形成设有多个微透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出光面上具有多个微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反射面具有多个反射结构,且该出光面上具有多个微结构。 
CN 201120545539 2011-12-20 2011-12-20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49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45539 CN202834995U (zh) 2011-12-20 2011-12-20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120545539 CN202834995U (zh) 2011-12-20 2011-12-20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834995U true CN202834995U (zh) 2013-03-27

Family

ID=47946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120545539 Expired - Lifetime CN202834995U (zh) 2011-12-20 2011-12-20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834995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6639A (zh) * 2013-04-19 2013-07-17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的柔性发光结构
CN104421681A (zh) * 2013-08-26 2015-03-18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CN111142181A (zh) * 2020-01-02 2020-05-12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导光板的加工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CN111856641A (zh) * 2019-04-28 2020-10-30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光导、包括该光导的发光装置以及机动车辆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06639A (zh) * 2013-04-19 2013-07-17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的柔性发光结构
CN103206639B (zh) * 2013-04-19 2015-06-10 四川九洲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Led的柔性发光结构
CN104421681A (zh) * 2013-08-26 2015-03-18 展晶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CN111856641A (zh) * 2019-04-28 2020-10-30 法雷奥照明湖北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光导、包括该光导的发光装置以及机动车辆
CN111142181A (zh) * 2020-01-02 2020-05-12 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导光板、导光板的加工方法、背光模组及显示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0003273A1 (zh)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TWI428646B (zh) 導光板與發光裝置
CN102943975B (zh) 背光模块及显示装置
CN101620338A (zh) 可挠式背光模组结构
US20110026274A1 (en) Backlight illumination assembly having a joining clip with diffusion means
US9022635B2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backlight unit
TW201426045A (zh) 導光板、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
CN101943351A (zh) 液晶显示装置及其侧光式背光模块
CN203849450U (zh) 一种导光板
CN202834995U (zh) 可挠式背光模块结构
CN201218442Y (zh) 一种背光模块及包含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装置
TW201215965A (en) Edge lighting back light module
WO2016086534A1 (zh) 导光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3900031A (zh) 一种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导光装置
CN201688243U (zh) 侧光式led灯罩改良结构
CN106896576A (zh) 一种超薄直下式背光结构
CN101871597A (zh) 背光模组
CN201078650Y (zh) 导光板
CN109407402B (zh) 一种薄型化新型背光模组及其显示装置
CN101761829A (zh) 背光模块及使用该背光模块的显示装置
JP2012169144A (ja) 導光板および照明装置
CN207380278U (zh) 一种led背光源结构
CN104122617A (zh) 导光板及背光模组
CN200965603Y (zh) 高效率背光模块的光源装置
WO2020042692A1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