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58789U - 一种自锁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锁开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58789U CN202758789U CN 201220322385 CN201220322385U CN202758789U CN 202758789 U CN202758789 U CN 202758789U CN 201220322385 CN201220322385 CN 201220322385 CN 201220322385 U CN201220322385 U CN 201220322385U CN 202758789 U CN202758789 U CN 20275878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lf
- lever
- slide post
- locking
- gathering sil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锁开关,包括一端为转轴的杠杆、包括水平导向板的壳体、设有第一滑动柱和第二滑动柱的自锁芯和弹性件,所述杠杆设置有包括自锁点的自锁导向槽,所述水平导向板设置有水平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动柱置于所述自锁导向槽,所述第二滑动柱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槽,所述自锁芯与所述杠杆相连接,所述杠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杠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如此设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开关,特别是涉及一种自锁开关。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采用车身控制模块(BCM)技术来提高汽车的性能。
而一些汽车的开关要求开关触发后需要一直接通或向车身控制模块(BCM)发送信号,如大电流告警开关,这种开关一般为自锁开关。
自锁开关,是在开关按钮第一次按时,开关接通并保持,即自锁,在开关按钮第二次按时,开关断开,同时开关按钮弹出来。
参看图1和图2,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自锁开关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自锁开关的圆心片结构示意图。
这种自锁开关包括开关按钮11、设有自锁点的导向槽12、设有小圆柱13的圆心片14,开关按钮11与导向槽12相连接,小圆柱13置于导向槽12内。
当按压开关按钮11时,导向槽12随开关按钮11沿着力的方向线性运动,当开关按钮11到达一定位置时,小圆柱13与导向槽12的起始点侧壁相接触,开关按钮11继续受力,小圆柱13将沿着导向槽12的路线运动,当达到导向槽12的自锁点时,开关按钮11的运动将被锁定,此时开关按钮11将会一直处于触发状态。当继续按压开关按钮11时,小圆柱13就会离开自锁点,将继续沿着导向槽12的路线运动,直至到达导向槽12的起始点,此时开关按钮11处于断开状态。
但是由于这种按钮是沿着力的方向线性运动的,在按压时需要手指连同手臂共同运动,操作起来比较生硬。
因此,如何使自锁开关操作方便,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锁开关,其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锁开关,包括一端为转轴的杠杆,包括水平导向板的壳体、设有第一滑动柱和第二滑动柱的自锁芯和弹性件,杠杆设置有包括自锁点的自锁导向槽,所述水平导向板设置有水平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动柱置于所述自锁导向槽内,所述第二滑动柱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槽,所述自锁芯与所述杠杆相连接,所述杠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杠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柱和所述第二滑动柱相对的设置于所述自锁芯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自锁芯为圆柱型的自锁芯。
优选的,所述水平导向板的横截面为中间部分是矩形,两侧是半圆形的组合形状。
优选的,所述水平导向槽设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板的横截面为矩形部分的中心位置。
优选的,所述自锁导向槽包括起始段、上升段、预备锁止段、包括自锁点的锁止段以及回旋段,所述自锁导向槽与所述第一滑动柱相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杠杆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包括一端为转轴的杠杆,包括水平导向板的壳体、设有第一滑动柱和第二滑动柱的自锁芯、弹性件,杠杆设置有包括自锁点的自锁导向槽,水平导向板设置有水平导向槽,第一滑动柱置于自锁导向槽内,第二滑动柱置于水平导向槽,自锁芯与杠杆相连接,杠杆与壳体相连接,弹性件一端与杠杆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相连接。
当按压开关时,杠杆会带动壳体沿着转轴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自锁芯的第二滑动柱置于水平导向板的水平导向槽内,以此来保证自锁芯始终在水平的方向运动。自锁芯的第一滑动柱与自锁导向槽的侧壁相接触,并受到自锁导向槽的驱动,沿着自锁导向槽的路线运动。与此同时,弹性件压缩并产生与按压方向相反的力。当弹性件对杠杆产生最大的反向推力,停止按压操作。受到弹性件反向推力的作用,杠杆开始反向运动,第一滑动柱沿着自锁导向槽的路线继续运动,到达自锁点。当自锁芯到达自锁点时,由于自锁芯只能水平方向运动,因此杠杆的运动被锁止,杠杆停止运动,自锁开关将处于触发状态。当再次按压开关时,第一滑动柱将会脱离自锁点,杠杆继续运动,直至第一滑动柱回到自锁导向槽的起始位置,自锁开关关闭。
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自锁开关,开关按钮沿着按压方向作线性运动,按压时需要手指和手臂同时运动,操作生硬。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杠杆沿着转轴旋转,并且会受到来自弹性件的作用力。在操作时,只需要手指按压自锁开关即可,弹性件会对杠杆的运动产生助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便于操作。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自锁导向槽包括起始段、上升段、预备锁止段、包括自锁点的锁止段以及回旋段,自锁导向槽与第一滑动柱相匹配设置。在起始段,第一滑动柱与自锁导向槽的侧壁相接触,并开始受自锁导向槽的驱动沿着自锁导向槽运动,同时弹性件开始压缩并产生与按压方向相反的力;上升段相对于杠杆正向旋转一个角度,第一滑动柱沿着上升段运动,第一滑动柱相对于杠杆的运动方向是上升的;预备锁止段相对于杠杆到达最大的正向旋转角度,第一滑动柱沿预备锁止段运动到达终点时,停止按压操作,此时弹性件对杠杆产生最大推力;受到弹性件的作用力,杠杆开始反向旋转,第一滑动柱沿着锁止段运动到达自锁点,第二滑动柱受到水平导向槽的限制,自锁芯只能水平运动,因此杠杆反向旋转运动将会被锁止,自锁开关将处于触发状态;当再次对自锁开关进行按压操作时,第一滑动柱将会离开自锁点,沿着回旋段返回到初始位置,此时自锁开关将会处于关闭状态。自锁导向槽与第一滑动柱相匹配设置,可以防止因自锁导向槽的宽度过大而使第一滑动柱脱离自锁导向槽,保证在操作过程中自锁开关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自锁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自锁开关的圆心片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杠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自锁芯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水平导向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起始段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上升段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预备锁止段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锁止段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回旋段示意图;
其中,图1—图2中:
开关按钮11、导向槽12、小圆柱13、圆心片14;
图3—图11中:
杠杆1、转轴2、自锁导向槽3、壳体4、弹性件5、水平导向板6、水平导向槽7、自锁芯8、第一滑动柱9、起始段10、上升段11、预备锁止段12、锁止段13、回旋段1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自锁开关,其操作方便。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开关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杠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水平导向板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3中自锁芯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开关包括一端为转轴2的杠杆1、设有水平导向板6的壳体4、设有第一滑动柱9和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的自锁芯8和弹性件5,杠杆1设有自锁导向槽3,水平导向板6设有水平导向槽7,第一滑动柱9置于自锁导向槽3中,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置于水平导向槽7内,杠杆1与壳体4相连接,弹性件5一端与杠杆1相连接,另一端与壳体4相连接。
当按压开关时,杠杆1会带动壳体4沿着转轴2转动,在转动过程中,自锁芯8的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置于水平导向板6的水平导向槽7内,以此来保证自锁芯8始终在水平的方向运动。自锁芯8的第一滑动柱9与自锁导向槽3的侧壁相接触,并受到自锁导向槽3的驱动,沿着自锁导向槽3的路线运动。与此同时,弹性件5压缩并产生与按压方向相反的力。当弹性件5对杠杆1产生最大的反向推力时,停止按压操作。杠杆1受到弹性件5反向推力的作用,杠杆1开始反向运动,第一滑动柱9沿着自锁导向槽3的路线继续运动,到达自锁点(图中未标示)。当自锁芯8到达自锁点(图中未标示)时,由于自锁芯8只能在水平方向运动,因此杠杆1的反向运动被锁止,杠杆1停止运动,自锁开关将处于触发状态。当再次按压开关时,第一滑动柱9将会脱离自锁点(图中未标示),杠杆1继续运动,直至第一滑动柱9回到自锁导向槽3的起始位置,自锁开关关闭。
现有技术所提供的自锁开关,开关按钮沿着按压方向作线性运动,按压时需要手指和手臂同时运动,操作生硬。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杠杆1沿着转轴2旋转,在运动过程中会受到来自弹性件5的作用力。在操作时,只需要手指按压自锁开关即可,并且弹性件5会对杠杆1的运动产生助力,因此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便于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滑动柱9和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相对的设置于自锁芯8的中心位置,当然也不排除采用其他的布置方式,如第一滑动柱9位于自锁芯8的中心位置处,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位于远离中心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自锁芯8采用的是圆柱型的自锁芯,因为横截面为圆形,在杠杆1旋转的过程中,可以减少圆柱型的自锁芯与其他部件间的摩擦,可以保证自锁开关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水平导向板6的横截面为中间部分是矩形,两侧为半圆形的组合形状。如此设置,两侧为半圆形可以减少水平导向板8与其他部件的摩擦。
水平导向槽7设置于水平导向板6横截面为矩形部分的中心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水平导向槽7与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也是相匹配设置的,如此设置,可以保证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始终位于水平导向槽7中,从而保证自锁开关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在本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自锁导向槽3包括起始段10、上升段11、预备锁止段12、包括自锁点(图中未标示)的锁止段13和回旋段14。
请参看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起始段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上升段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预备锁止段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锁止段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自锁芯位于回旋段示意图。
当按压开关时,杠杆1沿转轴2旋转,自锁芯3的第一滑动柱9与自锁导向槽3的侧壁相接触,第一滑动柱9首先沿着起始段10运动,与此同时,弹性件5受力开始压缩并产生与按压方向相反的力。上升段11相对于杠杆1正向旋转5°,第一滑动柱9沿着上升段11运动,第一滑动柱9相对于杠杆1的运动方向是向上的,此时弹性件5继续压缩。预备锁止段12相对于杠杆1正向旋转9°,第一滑动柱9沿着预备锁止段12运动,当运动到该段的终点位置时,停止按压操作,此时弹性件5对杠杆1产生反向的最大推力。受到弹性件5的作用力,杠杆1开始反向旋转,第一滑动柱9进入锁止段13,锁止段13相对于杠杆1反向旋转8°,第一滑动柱9沿着锁止段13运动至自锁点(图中未标示)。因为在运动过程中,自锁芯8的第二滑动柱(图中未标示)始终置于水平导向槽7中,因此自锁芯8始终保持水平方向的运动。自锁芯8由于受到水平方向的限制,从而使得杠杆1的反向旋转运动被锁止。此时,自锁开关将会处于触发状态。当再次按压自锁开关时,第一滑动柱9将会脱离自锁点(图中未标示),沿着回旋段14返回初始位置。回旋段相对于杠杆1反向旋转5°,第一滑动柱9相对于杠杆1的运动方向向下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预备锁止段12相对于杠杆1正向旋转9°以及锁止段13相对于杠杆1反向旋转8°是根据自锁开关的行程要求设定的,当然也不排除根据实际需要而采用其他的角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升段11相对于杠杆1正向旋转5°以及回旋段14相对于杠杆1反向旋转5°,只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自锁开关所设定的角度,当然,也不排除设定其他的角度。
自锁导向槽3是与第一滑动柱9相匹配设置的,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第一滑动柱9能够在自锁导向槽3中滑动,而且还可以防止因自锁导向槽的宽度过大而使第一滑动柱9脱离自锁导向槽,因此可以保证在操作过程中自锁开关工作性能的稳定性。
上述部分介绍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的工作过程,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是连接于杠杆1的中心位置处。
需要说明的是,也不排除将弹性件5连接于杠杆1的其他位置处,如靠近转轴2的某位置。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弹性件5采用的是弹簧,当然也不排除使用其他的弹性零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自锁开关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为转轴的杠杆、包括水平导向板的壳体、设有第一滑动柱和第二滑动柱的自锁芯和弹性件,所述杠杆设置有包括自锁点的自锁导向槽,所述水平导向板设置有水平导向槽,所述第一滑动柱置于所述自锁导向槽,所述第二滑动柱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槽,所述自锁芯与所述杠杆相连接,所述杠杆与所述壳体相连接,所述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杠杆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柱和所述第二滑动柱相对的设置于所述自锁芯的中心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芯为圆柱型的自锁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板的横截面为中间部分是矩形,两侧是半圆形的组合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导向槽设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板的横截面为矩形部分的中心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导向槽包括起始段、上升段、预备锁止段、包括自锁点的锁止段以及回旋段,所述自锁导向槽与所述第一滑动柱相匹配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杠杆的中心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22385 CN202758789U (zh) | 2012-07-04 | 2012-07-04 | 一种自锁开关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322385 CN202758789U (zh) | 2012-07-04 | 2012-07-04 | 一种自锁开关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58789U true CN202758789U (zh) | 2013-02-27 |
Family
ID=47737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322385 Expired - Lifetime CN202758789U (zh) | 2012-07-04 | 2012-07-04 | 一种自锁开关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58789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1277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按钮开关 |
CN109411272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按钮开关 |
-
2012
- 2012-07-04 CN CN 201220322385 patent/CN20275878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411277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按钮开关 |
CN109411272A (zh) * | 2017-08-15 | 2019-03-01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按钮开关 |
CN109411272B (zh) * | 2017-08-15 | 2019-11-29 | 施耐德电气(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 按钮开关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47742Y (zh) | 一种电磁继电器 | |
CN202758789U (zh) | 一种自锁开关 | |
CN108695082B (zh) | 储能传动机构及使用该储能传动机构的旋转式开关操作装置 | |
CN106373819B (zh) | 面板开关 | |
CN103560029A (zh) | 一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开关 | |
CN203882844U (zh) | 双单元组合式异步联动微动开关 | |
CN203165772U (zh) | 一种按钮开关 | |
CN202523585U (zh) | 行程开关 | |
CN108493060B (zh) | 一种开关的操作机构 | |
CN201237978Y (zh) | 断路器操作机构的预储能合闸机构 | |
CN203644626U (zh) | 一种汽车用组合开关的v型轨迹按压结构 | |
CN113643912B (zh) | 一种双电源转换开关的操作机构和双电源转换开关 | |
CN102280287A (zh) | 按动复位键的装置 | |
CN103811202B (zh) | 开关电器的凸轮合分闸机构 | |
CN102306566B (zh) | 发电机断路器触头异步双速运动执行机构 | |
CN201369289Y (zh) | 高压真空永磁断路器手动合闸、分闸及其锁扣保护装置 | |
CN206628429U (zh) | 一种动触头快合机构以及具备该动触头快合机构的断路器 | |
CN203521227U (zh) | 一种具有断电保护功能的开关 | |
CN104505295B (zh) | 一种翘板开关 | |
CN202796770U (zh) | 一种大功率继电器 | |
CN202871662U (zh) | 一种带有复位机构的开关 | |
CN203859031U (zh) | 一种汽车电动后视镜开关结构 | |
CN202352555U (zh) | 一种利用电动力自锁的接地开关 | |
CN216133788U (zh) | 一种三工位开关操作机构微动开关的绝缘隔片及操作机构 | |
CN202394798U (zh) | 一种侧装式真空断路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