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43278U - 防护网信息采集、分析和监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防护网信息采集、分析和监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43278U CN202743278U CN 201120546470 CN201120546470U CN202743278U CN 202743278 U CN202743278 U CN 202743278U CN 201120546470 CN201120546470 CN 201120546470 CN 201120546470 U CN201120546470 U CN 201120546470U CN 202743278 U CN202743278 U CN 2027432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ille guard
- fiber
- sensor
-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 la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4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355 external str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41000931526 Acer campestre Speci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954 brai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77 Nyl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19793 Trifolium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449 bri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72 burs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50 cellular structur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45 las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12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778 nylo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5 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268 woo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护网监测系统,包括: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和报警系统,在所述泥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确定发生防护网破裂和/或达到危险程度的情况,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号和/或情报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运行安全监测领域,具体地涉及监测铁路与其他道路(比如公路、或天桥)立体交叉的位置的轨道安全方面。
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测铁路轨道上方(例如立交桥上)的防护网的状况。
背景技术
目前,铁路系统正处在迅速建设和发展的时期,随着高速铁路网规模迅速扩大,技术装备水平也快速提升,速度提升及运力加大。同时,也必须意识到,铁路运输安全也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铁路周边环境更加复杂,自然气候环境变化频繁,灾害天气增加,对铁路运输安全尤其是高铁运行安全带来影响。
出于全面防护的考虑,技术人员研发出各种新技术,例如车载化探测装置、高速摄像技术、 GPS红外线探测技术、微波无线探测等,广泛应用于定位和监测,为铁路安全允许提供了有效的防护和监测手段。但是,各种单独的技术都有其局限性,分别会受环境,人文,设备等因素的限制,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解决铁路特别是高铁沿线的安全防护问题,而是需要靠各种手段的互补。
实践中,铁路轨道常常需要下穿公路或者其他铁路或者立交桥等。这样,在铁路与其他道路交叉口的上方常常会有坠落物。若这些坠落物落到铁路轨道上,将会对下面的铁路的允许安全,特别是高速运行的列车会,构成严重的威胁。为此,需要设置一定的措施来阻止坠落物掉到下面的铁路轨道上。
现有技术中,已经设计出设置一定的防护网来阻挡可能的坠落物,比如石块、砖头等杂物。然而,随着日积月累,坠落的杂物重量会不断增加,且防护网也会逐渐老化,遂产生了防护网破损从而杂物坠落的危险,从而威胁到铁路运行的安全。这是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到的一个问题。在本领域中,这常称为“异物侵线”监测。
目前,对防护网的监测多采取人工方式进行。并且,现有的可能非人工检测方式也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系统造价高、器件不耐用、金属器件易于腐蚀损坏和存在失窃隐患等。
与此相应地,近来光纤器件的快速发展和广泛运用,特别是先进的光纤光栅传感技术,为远程监测提供了可行性和便利性、以及经济性。
其中,光纤光栅传感器具有体积小、精度高、寿命长、高可靠性,与传输光纤兼容等优点,且易埋入到待测物体内部。其中,特别是,光纤Bragg光栅是一种新型的无源光子器件,可制成各种传感器件,在传感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已知,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用光纤光栅传感网络分析系统来监控铁路轨道上方的防护网的状态的案例。
鉴于现实中铁路沿线坠落物危险的监测需求,以及光纤传感器器件技术的发展,本发明旨创造出一种更经济和高效的异物侵线监测(防护网监测)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不足并且符合经济高效需求的用于监测坠落物防护网的技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用于收集与铁路轨道上方的防护网有关的信息,该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光纤光栅传感器个体或者由其构成的分布式阵列;和光纤光栅解调仪,其中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与所说光纤光栅传感器或由其构成的阵列通过光纤光缆相连接;其中,所述传感器个体或阵列设置在距离道路上方一定距离的防护网内,当防护网兜住坠落物时,所述传感器个体或者阵列能够感测到防护网的应力,并转换成感测信号返回给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
其中所述道路为铁路轨道;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为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以及其设置在防护网的主连接线上或其内部,优选地位于所述防护网的负荷承载位置的主连接线上或其内部,并能够感测所述主连接线的应力变化。其中,所述传感器可以以绑缚的方式置于主连接线上,或者通过环接方式夹在两段连接线之间。实际上,不排除以其他的方式来设置,使得传感器能够通过自身所受到的压力测量主连接线的应力。
其中,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包括激光发射装置,用于生成激光,和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将激光输出到传输光纤中,所述传输光纤与光纤光栅传感器相连接,激光经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后返回到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其中激光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反射时,若所述光纤光栅受到外部应力的作用,反射的激光的波长会发生变化,且所述变化与外部应力之间具有预定的相关性。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连接在多个分支光路中,每个分支光路通过光缆接续盒与主光缆连接,由主光缆将各个分路光缆连接到光纤光栅解调仪器上,其中,当入射激光经过光纤光栅传感器时,其向回反射的特定波段光由探测器检测到;当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某一点受力而产生应变,或者光缆受力断开,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回的波长会发生变化或波长信号消失。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对从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回来的激光进行解调处理,并得出反射激光的波长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包括:
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根据前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的信号,
处理器单元,设置成通过分析来确定:
1)每个激光波长信号涉及哪个光纤光栅传感器;
2)所涉激光的波长的变化以及对应的所代表的应力水平;
3)所述防护网中是否有坠落物,以及坠落物的总重量是否达到危险程度。
其中所述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包括存储装置,其中预先存储: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特征波长之间的对应关系;波长变化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所测的应力之间关系;应力与坠落物危险程度发生之间对应关系。
进一步地,其中处理器单元,设置成还用于:确定是否对应于一个或者几个光栅光纤传感器的波长信号消失;以及根据预定的逻辑规则,由此判断是何处位置发生了防护网破裂和/或哪条光纤光缆损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铁路轨道防护网监测系统,包括:
根据之前任一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
根据之前任一所述的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
报警系统,在所述泥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确定发生防护网破裂和/或达到危险程度的情况,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号和/或情报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网监测系统与所述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通过有线或者无线地方式远距离连接。
可选地,所述铁路轨道防护网监测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以及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向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提供收集的信息。所述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综合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所收集的信息,确定铁路沿线的多个监测位置的防护网情况。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光栅光纤应力传感器的结构简单、适应性强、稳定性、重复性好;与光纤之间存在天然的兼容性,易与光纤连接、低损耗、光谱特性好、可靠性高;具有非传导性,对被测介质影响小,抗腐蚀、抗电磁干扰,适合恶劣环境;轻巧柔软,可以在一根光纤中写入多个光栅,构成传感阵列,与波分复用和时分复用系统相结合,实现分布式测量;测量信息是波长编码的,所以光纤光栅传感器不受光源的光强波动、光纤连接及耦合损耗;实现对物体的高精度、无干扰的实时监测。可实现数字化传感,尤其是在铁路无人区、无电区以及恶劣的环境下可长期稳定工作。
光纤光栅传感器在保证光路畅通的前提下,不受外界电磁环境、温度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并且自身又具有抗电磁干扰、尺寸小(标准裸光纤为125um)、重量轻、耐温性好(工作温度上限可达400℃-600℃)、复用能力强、传输距离远(传感器到解调端可达几公里)、耐腐蚀、高灵敏度、无源器件等优点,仅在分辨率一项技术指标上,就是传统电子类传感器的1000倍。
附图说明
图1为位于易发生坠落物侵入铁路轨道立交桥附近的防护网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防护网受到坠落物压迫导致产生应力情况的示意图;
图3为传感器布置在主连接线上用于测量其应力变化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防护网监测系统的示意图,其中包括了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和报警系统;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的逻辑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地进行详细描述。
其中,文中的术语“立交桥”指的是跨越铁路轨道的桥型构造。上面的道路与铁路存在交叉,且一般系开放式道路。例如,尽管以立交桥的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应用场景,但是实际上,也可以用于与铁路平行但位于其上方的道路侧面的防护网的情形。
参照图1所示,为了使得铁路运行更加安全,在铁路轨道上方跨有立交桥等的区域,通常会在立交桥两侧相关位置设置防护网,以避免有杂物落到铁轨上从而危害通行安全。可以想见地,在其他可能的情况下,如需要也可以设置防护网,以使得避免从上方落下杂物,从而铁路处于更好的安全保护。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在立交桥的俯视铁路轨道的一侧或者两侧,可以根据需要设置适当形状和构造的防护网,该防护网一般具有水平设置的部分,用来竖直拦截从上面掉下来或者扔下来的杂物,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竖直的部分,从而更好的避免杂物从上面的立交桥上落入下面的铁路轨道上。
如图所示,所述的防护网一般具有编织的网格结构,包括具有较大网格或者间距的主连接线,用于兜住较大的杂物并承载整体的重量。另外,优选地,也可以具有和较为细密的编织结构,用于兜住较小的杂物。另外,所述防护网优选地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从而避免积水。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在所述防护网的水平部分,或者是基本上水平的防护网中,设置传感器系统,用来监测防护网中是否有坠落物,以及防护网是否还处于安全的范围内。在本发明中,优选地采用光纤光栅传感器,尤其以应力传感器为例进行描述。但是,也不排除使用其他类型的传感器的可能方案。
在此为简单起见,将所述的防护网仅表示为水平的面。上表面受到坠落物的冲击。可知的是,在坠落物的冲击或积压下,防护网的各条连接线产生一定的应力形变。根据一般原理,防护网的承载主要由主连接线承担。只要例如作为经和/或纬线的主连接线不发生断裂,特别是重心位置处的主连接线不发生断裂,即不会发生溃漏时事件。由此,主连接线优选地作为监测的对象。一般地,住连接线有具有一定弹性和延展性的金属线构成。进一步可选地,在牵拉防护网水平部分的向上牵引线也可以作为监测的对象。优选地,一个或者几个所述传感器设置在铁路轨道正上方的位置处。
为了能够准确的探测防护网的主连接线(或者牵引线)的应力变化,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光纤光栅传感器以一定的方式置入主连接线(或者牵引线)内。例如,如图所示,可以连接线通过一定的方式(例如环接)设置在两段连接线之间,并且在拉伸情况下传感器受到两段连接线挤压。
根据本发明,所述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
每个光纤光栅传感器从激光源(比如解调仪)接收激光,并反射回特定波长的激光。对于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在应力的影响下,由其反射回的激光波长发生偏移。对于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其反射的特征波长λ在1510-1590nm之间。波长偏移的量△λ与应力F之间存在既定的关系,该关系式可以表示为:
△λi=k*Fi (1)
其中K为预定的系数,为一个经验值或试验测定值。
为了利用上述的关系式来通过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来监测主连接线的应力变化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构建一种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
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
如图和图所示,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分布式阵列,和光纤光栅解调仪。
其中,所示传感器分布式阵列包括多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特例是仅仅包括一个该传感器。所述的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可以是串联连接,或者并联连接,也可以并联和串联相结合的方式。例如,每个被检测对象上可以设置一个传感器,也可以设置几个传感器,并且多个被测对象上的传感器经过一定的方式连接。
具体地,传感器的拓扑结构可如图所示,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连接在多个分支光路中,每个分支光路通过光缆接续盒与主光缆连接,由主光缆将各个分路光缆连接到光纤光栅解调仪器上。
由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向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通过光纤光缆发送激光信号。一般地,解调仪发送预定的一束激光,包括多个预定波长的激光。按照预定设置,正常状态下每个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特定波长的激光,而在外界应力的作用下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的激光的波长发生了偏移或者是消失。所述解调仪通过比较反射回到解调仪的激光的波长变化来观测各个传感器的外部环境对其所产生的影响。
其中,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包括:激光发射装置,用于生成激光束,和激光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将激光输出到传输光纤光缆中,所述传输光纤与光纤光栅传感器相连接,以传递激光。另外,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包括激光解调装置,用于解调被反射的激光信号。另外,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包括还包括另外的数据输出端口,用于向数据平台,比如服务器传输采集的数据信息。
其中,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与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相对匹配地设置在某一局部待测环境中,所述解调仪设置在较为安全稳定的位置。以及,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可以由外部电源来供电,或者是在外部电源掉电的情况下可由其自带的电源来供电。
通过本发明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可以收集得到关于某位置或者某局部区域例如某乘务段发生的信息。其中,如果得到某传感器反射的激光的波长发生偏移且持续一定的时间段,这意味着该传感器的位置出现了一定的坠落物;以及如果应该由该传感器反射的激光消失,则说明很可能是坠落物过重从而冲毁了该位置的防护网。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分析系统来分析上述信息采集系统所收集的信号,从而得出一定的结论。
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原理,需要设置信息分析系统来分析从上述信息采集系统收集得到的信息。优选地是,一个信息分析系统可以分析来自众多个信息采集系统的信息。其中,用于防护网信息的分析系统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比如光缆与信息采集系统连接。可替换地是,也可以通过无线方式发送和传递信息,这可以借助于卫星网络来实现。
其中,所述信息分析系统可以具体地实现为计算机服务器,如图2所示,其包括或者连接相应的数据库。根据本发明,所述信息分析系统对信息采集系统,包括处理器,其作为数据处理和逻辑判断单元,用于对解调仪发送的与传感器波长变化有关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所涉波长确定是属于哪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信息。
鉴于光纤光栅传感器波长偏移的量与每个所述传感器的特征波长相比较而言为很小的值,一般仅为一个或少数几个纳米的量,且变化后的波长一般与相邻波段的传感器特征波长也能够很好的区分。这样,确定了波长信息后就可以确定是对应哪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信息。
其中,每个光栅光纤传感器对应的特征波长λ及其可变范围预先存储在服务器中,或者根据预先确定的量来计算得出。
表1
反射波长 | 原始波长 | 对应传感器 | 对应偏移 |
λ1' | λ1 | S1 | △λ1 |
λ2' | λ2 | S2 | △λ2 |
λ3' | λ3 | S3 | △λ3 |
λ4' | λ4 | S4 | △λ4 |
… | … | … | … |
步骤102:确定所涉传感器的波长偏移及所表示的应力水平。
根据前文所述,防护网上传感器所感受到的压力与传感器的波长偏移相对应,反过来也就可以通过监测波长偏移的量来确定防护网上的传感器是否承担了相当的应力。参见如下的示例表格2
表2
对应偏移 | 应力水平 |
△λ1 | F1 |
△λ2 | F2 |
△λ3 | F3 |
△λ4 | F4 |
… | … |
通过如上所述的查找表2或者上述的公式(1),可以计算得出每个反射波长所代表的对应传感器所在位置处的应力水平。
步骤103:确定防护网上发生的情况以及严重程度。其中,应力水平与防护网上坠落物的重力之间的对应情况根据经验或者实验测定来估计,其关系反映在表3之中。这种对应关系不是固定的,而是人为设定的结果,所以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变动。
表3
应力水平 | 防护网情况 |
F1 | 情况1 |
F2 | 情况2 |
F3 | 情况3 |
F4 | 情况4 |
… | … |
其中,表1、2和3可以是一个整体的查找表的局部,或者三个分开的查找表。
其中,还需要判断应该出现的波长信号却消失的情况:
如果传输给服务器的传感器信号中不包括或者中断对应某个光纤光栅传感器的信号,则意味着发生了某种严重情况,比如安装传感器的防护网被冲毁。这需要马上进行安全处理。如果是由一条分光缆连接的传感器的信号消失,则很可能是该条光缆被损毁。根据高度可能性的判断标准,服务器将其归纳为“突发严重灾害情形”、“光缆损毁”等。判断的逻辑规则,可以由操作人员来具体设定,或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如果确定防护网上所测量的应力水平达到或超过一个预定的阈值, 则意味承载过重,需要进行维护和处理。
报警系统
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也就是图2中所示的服务器部分,在经过分析得到灾害发生或者危害程度的信息后,将此信息以某种媒介的形式发送给有关的人员,比如区域负责铁路安全的人员、维修人员,和上级决策者。
其中,由负责安全监控的人员,根据监测的情况,可以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比如电话、短信、广播、警示灯,向有关人员进行示警或通告。
作为进一步的例子,本发明适合用来通过自动报警功能来进行自动监控和报警,因为一个服务器可以用来监控众多的传感器和大面积的区域,并且也可以实现报警的即时性。
这样,包括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铁路轨道防护网监测系统相对于现有的方式具有突出的优点,即准确、安全、即时和低成本等方面。该系统也可以与其他和铁路轨道有关的监测系统相兼容或并行,以实现综合性的功能。
本发明以铁路防护网为例描述,实际上也适用于公路上方的防护网的情况。可选地,在存在竖直的防护网部分情况下,也可以在其上设置传感器,用于探测是否有异物从上面的桥上落下。
其中,防护网的主连接线除了可以由金属材料构成外,还可以包括其他的适当材料,例如尼龙等。传感器的设置方式也可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使得能够测量主连接线所承受的重量。
本发明的功能特征不限于前面给出的那些例子,这样可以设想本发明精神内的任意种类的功能。尽管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并非为了将本发明限制为这里所阐述的具体例子。相反,本发明的范围仅受限于所述权利要求。
Claims (13)
1.一种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用于收集与铁路轨道上方的防护网有关的信息,特征在于,该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包括:
光纤光栅传感器个体或者由其构成的分布式阵列,和
光纤光栅解调仪,其中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与所说光纤光栅传感器或由其构成的阵列通过光纤光缆相连接;
其中,所述传感器个体或阵列设置在距离道路一定距离上方的防护网内,当防护网兜住坠落物时,所述传感器个体或者阵列能够感测到防护网的应力,并转换成感测信号返回给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特征在于,
所述道路为铁路轨道;
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为光纤光栅应力传感器;以及其设置在防护网的主连接线上或其内部并能够感测所述主连接线的应力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包括激光发射装置,用于生成激光,和输入输出端口,用于将激光输出到传输光纤中,所述传输光纤与光纤光栅传感器相连接,激光经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后返回到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
其中,激光在光纤光栅传感器内反射时,若所述光纤光栅受到外部应力的作用,反射的激光的波长会发生变化,且所述变化与外部应力之间具有预定的相关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设置在:
位于所述防护网的负荷承载位置的主连接线上或其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阵列连接在多个分支光路中,每个分支光路通过光缆接续盒与主光缆连接,由主光缆将各个分路光缆连接到光纤光栅解调仪器上,
其中,当入射激光经过光纤光栅传感器时,其向回反射的特定波段光由探测器检测到;当光纤光栅传感器在某一点受力而产生应变,或者光缆受力断开,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回的波长会发生变化或波长信号消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特征在于,所述光纤光栅解调仪对从所述光纤光栅传感器反射回来的激光进行解调处理,并得出反射激光的波长信号。
7.一种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来自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的信号,
处理器单元,设置成通过分析来确定:
1)每个激光波长信号涉及哪个光纤光栅传感器;
2)所涉激光的波长的变化以及对应的所代表的应力水平;
3)所述防护网中是否有坠落物,以及坠落物的总重量是否达到危险程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存储装置,其中预先存储:
光纤光栅传感器与特征波长之间的对应关系;
波长变化和光纤光栅传感器所测的应力之间关系;
应力与坠落物危险程度发生之间对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特征在于,处理器单元设置成还用于:
确定是否对应于一个或者几个光栅光纤传感器的波长信号消失;以及
根据预定的逻辑规则,由此判断是何处位置发生了防护网破裂和/或哪条光纤光缆损毁。
10.一种防护网监测系统,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所述的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
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所述的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
报警系统,在所述泥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确定发生防护网破裂和/或达到危险程度的情况,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号和/或情报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与所述泥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通过有线或者无线地方式远距离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系统,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以及
所述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向一个或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提供收集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网信息分析系统综合多个所述防护网信息采集系统所收集的信息,确定道路沿线的多个监测位置的防护网情况。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546470 CN202743278U (zh) | 2011-12-23 | 2011-12-23 | 防护网信息采集、分析和监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120546470 CN202743278U (zh) | 2011-12-23 | 2011-12-23 | 防护网信息采集、分析和监测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43278U true CN202743278U (zh) | 2013-02-20 |
Family
ID=477027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120546470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43278U (zh) | 2011-12-23 | 2011-12-23 | 防护网信息采集、分析和监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4327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14264A1 (zh) * | 2013-07-30 | 2015-02-05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铁路防灾立体监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及监测报警系统 |
CN109612670A (zh) * | 2018-12-07 | 2019-04-12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一种防护网监测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CN110989026A (zh) * | 2019-11-16 | 2020-04-10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跨铁路桥的安全监测方法 |
-
2011
- 2011-12-23 CN CN 201120546470 patent/CN20274327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14264A1 (zh) * | 2013-07-30 | 2015-02-05 | 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铁路防灾立体监测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及监测报警系统 |
CN109612670A (zh) * | 2018-12-07 | 2019-04-12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一种防护网监测方法、系统及终端设备 |
CN110989026A (zh) * | 2019-11-16 | 2020-04-10 | 南京派光智慧感知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跨铁路桥的安全监测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175508A (zh) | 铁路路基沉降监测 | |
CN103985225B (zh) | 柔性被动防护网智能监测系统 | |
CN202947731U (zh) | 沉降信息采集系统 | |
CN103171594A (zh) | 铁路异物侵线监测 | |
CN104340239B (zh) | 铁路防灾立体监测报警系统 | |
CN102354433B (zh) |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铁路边坡危岩落石监测报警系统 | |
CN103900486B (zh) | 防护网监测系统 | |
CN103175475B (zh) | 护坡监测系统 | |
CN103824422B (zh) | 铁路沿线危岩落石监控报警系统 | |
CN203260156U (zh) | 危险源捕捉系统以及柔性被动防护网智能监测系统 | |
CN202257858U (zh) |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的铁路边坡危岩落石监测报警系统 | |
CN113532290A (zh) | 基于区域分布传感和dic技术融合的桥梁位移监测系统 | |
CN202743278U (zh) | 防护网信息采集、分析和监测系统 | |
JP2008532841A (ja) | ハイウェイ−鉄道の平面交差点における安全システム | |
CN103177531B (zh) | 铁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监测 | |
CN101571983A (zh) | 光纤光栅隧道自动火灾报警及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 |
CN203255212U (zh) | 危险源信号捕捉系统和防护网监测系统 | |
CN202947686U (zh) | 护坡信息采集系统 | |
CN103759868A (zh) | 一种基于应力比重的桥梁横向联接实时评估方法 | |
CN103000001A (zh) | 面向铁路防灾的山体滑坡监测系统 | |
CN104627205A (zh) |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闭环回路的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 |
CN103175626A (zh) | 铁路轨温监测系统 | |
CN114323248B (zh) | 一种四通道地埋光缆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预警方法及系统 | |
CN204368189U (zh) | 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闭环回路的铁路异物侵限监测系统 | |
CN201604664U (zh) | 一种异物侵限监控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20 Termination date: 20201223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