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33888U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33888U CN202733888U CN201220269328XU CN201220269328U CN202733888U CN 202733888 U CN202733888 U CN 202733888U CN 201220269328X U CN201220269328X U CN 201220269328XU CN 201220269328 U CN201220269328 U CN 201220269328U CN 202733888 U CN202733888 U CN 20273388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porizer
- chamber
- helical form
- generating tube
- burn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Ethanol Chemical compound CCO LFQSCWFLJHTTHZ-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6
- 239000000446 fu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6200 vaporiz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3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4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8000009834 vaporiz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016 vaporiz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921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8
- 235000019198 oil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6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9000003595 mi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283 diesel fu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5112 vegetable and seed oil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158 vegetable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889 atom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752 auxiliary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737 fuel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3558 biomineral tissue develop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084 colloidal syste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95 fuel 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502 gasol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68 load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844 mel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08 petrole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870 refractory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pray-Type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包括机体、预热器、雾化室、汽化室和燃烧室,机体内设有雾化室、汽化室,雾化室的开端设有供油管,预热器设于机体内并设置于汽化室下方;汽化室为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其开端与雾化室连通,其末端与燃烧室连通,汽化室末端还设有与汽化室连通的加热管,加热管延伸至汽化室的开端并与设于加热管上的加热烧嘴连通。本实用新型基本不需要动力支持,当液体经过雾化室雾化时,既可以无电力,人力推动,也可以电力推动,由原机体产生动力把液体经雾化后再汽化成气体,用自身力量强压推动燃烧,实现了无助燃风的高温长距离火焰燃烧和低压力液体燃料供应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液体燃料燃烧装置通常称油嘴,或喷嘴。燃料油需要经过雾化后再燃烧,因此油嘴除具有一般燃烧装置的基本性能外,还应具有良好的雾化能力,以保证燃料的完全燃烧。雾化燃烧方式通常用于燃烧速度较快,热值较高的液体燃料,如汽油、柴油等。由于近年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植物油混合燃料、生物醇油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泛。但植物油混合燃料、生物醇油通常比汽柴油更难燃烧,燃烧速度较慢,无法在短时间内提供较大热量。
目前国内用液体燃料运行的燃烧装置主要的是通过各种助剂进行物理混合,实际使用时必须增加动力推进燃烧,即鼓风机等动力推进。现有的燃烧装置一般包括用于蒸发液体的蒸发装置和射出火焰点燃被蒸发的燃料的喷嘴,蒸发装置配置有燃料盘。此种装置在燃烧时能使燃料汽化,从而在喷嘴处稳定燃烧。但由于自身结构限制,此装置无法提供较大火焰,不适应工业燃烧装置的使用;另外,由于没有辅助燃烧的风道,此装置无法得到喷射距离较远和温度较高的火焰,而本身的入油方式和结构设计也不能满足工业燃烧装置大进油量,大出油量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工作过程不需动力支持,可将液体燃料特别是植物油混合燃料、生物醇油提前汽化,使燃料更易燃烧,同时利用燃料汽化时产生的强大压力使火焰能喷出较远距离,实现了无助燃风的高温长距离火焰燃烧和低压力液体燃料供应的正常工作,满足工业燃烧装置的效率要求和环保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包括机体、预热器、雾化室、汽化室和燃烧室,所述机体内设有所述雾化室、汽化室,所述雾化室的开端设有供油管,所述预热器设于所述机体内并设置于所述汽化室下方;所述汽化室为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其开端与所述雾化室连通,其末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汽化室末端还设有与所述汽化室连通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延伸至所述汽化室的开端并与设于所述加热管上的加热烧嘴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为螺旋状汽化管或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
所述螺旋状汽化管为螺旋状环形汽化管、螺旋状椭圆形汽化管、螺旋状正方形汽化管、螺旋状矩形汽化管、螺旋状菱形汽化管、螺旋状正多边形汽化管或螺旋状不规则多边形汽化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螺旋状汽化管设有至少两圈汽化管;
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的直径或边长相同;
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汽化管的直径相同。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燃烧室为空心圆柱,所述汽化室的末端从所述燃烧室背面连通至所述燃烧室内部,所述燃烧室正面设有与燃烧室内部连通的燃烧孔;所述燃烧室轴向中心设有主助燃孔,围绕所述主助燃孔还均匀设有副助燃孔,所述主助燃孔和所述副助燃孔连通所述燃烧室的正面和背面,且不与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助燃孔的数量为1-3个,所述辅助燃孔的数量为3-12个。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机体包括喷射室、枪身、固定板、进气管和气体缓冲口;所述喷射室设于所述枪身前端,其直径与所述燃烧室的直径相适应;所述枪身大致呈圆筒状,其下部设有长条状的预热腔,后部设有固定板;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枪身的尾部,并与所述枪身的尾部活动或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预热器设于所述枪身的预热腔内,所述预热器为上表面开有预热烧嘴的金属管。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汽化室的侧面设有螺纹固定条,所述螺纹固定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汽化室中螺纹的螺旋线的切线垂直。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烧嘴呈螺旋状,并且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所述加热烧嘴的开口朝向所述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喷射室方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加热烧嘴的数量为3-9个,所述加热烧嘴等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在通向燃烧室前先经过雾化室雾化、再经过汽化室使得液体燃料生物醇油能够汽化成可燃气体,提高燃料的燃烧速度和燃烧稳定性。螺旋形的汽化室设计使液体燃料有足够的加热时间,使其完全汽化,螺旋形的汽化室还满足了工业燃烧装置流量大的要求,保证在液体燃料高速通过的短时间内能将其完全汽化。
传统的燃烧装置需要助燃风机和油泵支持燃烧的正常运行,一旦停电,使用传统燃烧装置的企业将不得不停止生产。而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不需要动力支持,当液体经过雾化室雾化时,既可以无电力,人力推动,也可以电力推动,由原机体自然产生动力把液体转化成气体,用自身力量强压推动燃烧,温度高达1150~1300℃,根据要求可调试温度高达到1800℃。此产品无电的状态下工厂可正常生产,实现了无助燃风的高温长距离火焰燃烧和低压力液体燃料供应的正常工作。
加热管和加热烧嘴可以在装置预热之后一直对汽化室加热,保证汽化室正常工作,同时也起到预热管内的助燃空气的效果,使助燃空气和燃烧室喷出的气体混合燃烧后能有更高的温度。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通过生物醇油混合配比添加剂燃烧提交动力,可改变燃料燃烧时容易产生胶质,高温时容易产生积碳倒塞喷嘴等不良现象,减少发动机积碳,改善气味,改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发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右视图;
图5是图1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左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二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三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又一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四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又一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五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五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又一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六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六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又一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七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七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又一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八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第九实施例的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18,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多种实施方式,包括机体7、预热器6、雾化室8、汽化室1和燃烧室2,机体7内设有雾化室8、汽化室1,所述雾化室8的开端设有供油管9,预热器6设于机体7内并设置于汽化室1下方;汽化室1为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其开端与所述雾化室8连通,其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汽化室1末端还设有与汽化室1连通的加热管3,加热管3延伸至汽化室1的开端并与设于所述加热管3上的加热烧嘴4连通。
优选地,所述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为多段弯曲连接的金属管。
生物醇油经供油管9进入燃烧装置中,先经过雾化室8的雾化,再经过汽化室1的汽化,形成压力后进入燃烧室2。汽化室1设置为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的目的是为了在较少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加汽化室1的金属汽化管的长度,从而增大其受热面积,使得通入汽化室1的液体燃料能够完全汽化。
雾化室8的结构与汽化室1的结构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雾化室8的结构与汽化室1的结构一致。雾化室8为多段弯曲连接的雾化管。
进一步,所述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为螺旋状汽化管11或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
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为螺旋状环形汽化管、螺旋状椭圆形汽化管、螺旋状正方形汽化管、螺旋状矩形汽化管、螺旋状菱形汽化管、螺旋状正多边形汽化管或螺旋状不规则多边形汽化管。
优选地,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为螺旋状环形汽化管。
进一步,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设有至少两圈汽化管;
优选地,所述汽化室为多圈螺旋状环形汽化管。
更优地,所述汽化室1的螺旋状环形汽化管的螺旋圈数为8-10圈。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11的直径或边长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11之间的间距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相同的。所述汽化管的直径可以是相同或不相同。
当每圈螺旋状汽化管11的直径或边长不相同时,较为优选的方式为每圈螺旋状汽化管11的直径或边长均匀增大或均匀减小。
当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之间的间距不相同时,较为优选的方式为每圈螺旋状汽化管之间的间距均匀增大或均匀减小。
当所述汽化管的直径不相同时,较为优选的方式为汽化管的直径均匀增大或均匀减小。
最佳地,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11的直径或边长相同;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11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汽化管的直径相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雾化室8的结构与汽化室1的结构一致。雾化室8为多段弯曲连接的雾化管。多段弯曲连接的雾化管的为螺旋状雾化管或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
所述螺旋状雾化管为螺旋状环形雾化管、螺旋状椭圆形雾化管、螺旋状正方形雾化管、螺旋状矩形雾化管、螺旋状菱形雾化管、螺旋状正多边形雾化管或螺旋状不规则多边形雾化管。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中汽化室1可设置为多种实施形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18对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5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也即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11的直径或边长相同;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之间的间距相同;所述汽化管的直径相同。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同为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
进一步,如图2所示,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能够较好地保证汽化室1的受热面积。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对汽化室1中部的气体流通没有阻碍,能够使助燃空气较容易地穿过汽化室1而通过燃烧室2的主助燃孔22和副助燃孔23。同时,这种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还能保证靠近加热火焰的开端部分总是通入较冷的液体燃料,防止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的开端因为靠近加热火焰而温度过高,延长了汽化室1的工作寿命,液体燃料在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内螺旋向前流动,靠近燃烧室2末端部分流过的是已经充分加热的变为气体状态的燃料,汽化室1内的液体燃料的温度平稳上升。
在通向燃烧室2前先经过汽化室1使得液体燃料能够汽化成可燃气体,提高燃料的燃烧速度和燃烧稳定性。螺旋形的汽化室1设计使液体燃料有足够的加热时间,使其完全汽化。螺旋形的汽化室1还满足了工业燃烧装置流量大的要求,保证在液体燃料高速通过的短时间内能将其完全汽化。加热管3和加热烧嘴4可以在装置预热之后一直对汽化室1加热,保证汽化室1正常工作,同时也起到预热管内的助燃空气的效果,使助燃空气和燃烧室2喷出的气体混合燃烧后能有更高的温度。
由于本实用新型依靠液体燃料雾化后在汽化室1汽化而产生的压力推动火焰,因此无需在进油处加装油泵,只需要极低的进油压力,所述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即可正常工作。
燃烧室2为空心圆柱,汽化室1的末端从燃烧室2背面连通至燃烧室2内部,燃烧室2正面设有与燃烧室2内部连通的燃烧孔21。
燃烧室2轴向中心设有主助燃孔22,围绕主助燃孔22还均匀设有副助燃孔23,主助燃孔22和副助燃孔23连通燃烧室2的正面和背面,且不与燃烧室2的内部连通。
优选地,主助燃孔22的数量为1-3个,副助燃孔23的数量为3-12个。
更佳地,主助燃孔22的数量为1个,副助燃孔23的数量为3个。
机体7包括喷射室71、枪身72、固定板74、进气管73、气体缓冲口76;喷射室71设于枪身72前端,其直径与燃烧室2的直径相适应;枪身72大致呈圆筒状,其下部设有长条状的预热腔75,后部设有固定板74;进气管73设于枪身72的尾部,并与枪身72的尾部活动或固定连接。
优选地,枪身72采用耐高温不锈钢制成。
预热器6设于枪身72的预热腔75内,预热器6为上表面开有预热烧嘴61的耐高温金属管。在所述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开始正式工作前,预热器6可以为汽化室1预热。
汽化室1的侧面设有螺纹固定条5,螺纹固定条5的设置方向与汽化室1中螺纹的螺旋线的切线垂直。由于汽化室1的螺旋状汽化管11长期处于常温和高温的变化环境,容易变形,因此其外侧面设有螺纹固定条5,其设置方向与与汽化室1中螺纹的螺旋线的切线垂直,受力更均匀。
加热烧嘴4呈螺旋状,并且设置于加热管3末端,加热烧嘴4的开口朝向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喷射室71方向。
优选地,加热烧嘴4的数量为3-9个,所述加热烧嘴等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
具体地,当加热烧嘴4的数量为3个时,加热烧嘴4互成120度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当加热烧嘴4的数量为4个时,加热烧嘴4互成90度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当加热烧嘴4的数量为5个时,加热烧嘴4互成72度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当加热烧嘴4的数量为6个时,加热烧嘴4互成60度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当加热烧嘴4的数量为8个时,加热烧嘴4互成45度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当加热烧嘴4的数量为9个时,加热烧嘴4互成40度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
枪身72上还设有便于固定本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固定板74。
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中第二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所述汽化室1为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能够较好地保证汽化室1的受热面积。同时,这种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还能保证靠近加热火焰的开端部分总是通入较冷的液体燃料,防止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的开端因为靠近加热火焰而温度过高,延长了汽化室1的工作寿命,液体燃料在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内迂回向前流动,靠近燃烧室2末端部分流过的是已经充分加热的变为气体状态的燃料,汽化室1内的液体燃料的温度平稳上升。但是,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对汽化室1中部的气体流通有一定阻碍,助燃空气穿过汽化室1时流速会有一定程度减慢。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同为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12。
图7、图8所示为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三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椭圆形汽化管11。汽化室1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
图9、图10所示为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四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正方形汽化管11。汽化室1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
图11、图12所示为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五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正八边形汽化管11。汽化室1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
图13、图14所示为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六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所述每圈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的直径沿着远离燃烧室2的方向均匀增大,每圈螺旋状汽化管之间的间距相同,汽化管的直径相同。汽化室1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
图15、图16所示为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七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所述每圈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的直径沿着远离燃烧室2的方向均匀减小,每圈螺旋状汽化管之间的间距相同,汽化管的直径相同。汽化室1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
图17所示为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八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所述每圈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之间的间距沿着远离燃烧室2的方向均匀增大,每圈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的直径相同,汽化管的直径相同。汽化室1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
图18所示为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第九实施例中汽化室、雾化室和燃烧室的示意图,与图1~图5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所不同的是,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汽化室1为螺旋状汽化管11,所述螺旋状汽化管11是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所述每圈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之间的间距沿着远离燃烧室2的方向均匀减小,每圈螺旋状环形汽化管11的直径相同,汽化管的直径相同。汽化室1末端与燃烧室2连通。雾化室8与汽化室1结构相同。
接着,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首先要对生物醇油燃烧装置进行预热,向预热器6通入液体燃料并点燃,火焰将从预热器6的预热烧嘴61中喷出,对雾化室8、汽化室1等进行预热。
预热完成后,停止向预热器6输送液体燃料,预热器6停止工作,然后立刻通过供油管9向雾化室8通入液体燃料生物醇油,既可以无电力推动,也可以电力推动,燃料经雾化室8雾化后再进入汽化室1,由于汽化室1经过预热已达到较高温度,液体燃料经过汽化室1时会被汽化。为了使液体燃料自动流进汽化室1,可以将液体燃料存放在高于所述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地方,使液体燃料由于重力作用而产生进入雾化室8、汽化室1的压力,从而自动流进雾化室8、汽化室1;也可以将液体燃料存放在密封容器里,然后往密封容器通入压缩气体,依靠压缩气体自身的压力将液体燃料源源不断地压进雾化室8、汽化室1。
经过汽化室1汽化的一小部分燃料经过加热管3引导至加热烧嘴4,从加热烧嘴4喷出燃烧,由于加热烧嘴4处于汽化室1的开端,燃烧的气体可以源源不断地加热整个汽化室1,同时流过汽化室1外部的助燃空气也被一并加热。加热烧嘴4的对称螺旋状设计,能使喷出的火焰呈螺旋状旋转,使汽化室1加热速度更加迅速,受热更平均。
另外的一大部分燃料进入燃烧室2,从燃烧室2的燃烧孔21喷出燃烧。由于燃烧室2和汽化室1均处于机体7内,而且燃烧室2的直径刚好与喷射室71的直径配合,燃烧室2喷出的高速火焰带动主助燃孔22和副助燃孔23中的助燃空气,形成高温高速的火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通过生物醇油混合配比添加剂燃烧提交动力,减少发动机积碳,改善气味,改善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合理利用,推动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发展。
目前国内用液体燃料运行的燃烧装置主要的是通过各种助剂进行物理混合,实际使用时必须增加动力推进燃烧,即鼓风机等动力推进。而在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中,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不需要动力支持,当液体经过雾化室雾化时,既可以无电力,人力推动,也可以电力推动,由原机体自然产生动力把液体转化成气体,用自身力量强压推动燃烧,温度达到≥1150~1300℃。根据要求可调试温度高达到1800℃,此产品无电的状态下工厂可正常生产。安装简单,可节约20%-30%成本。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基本不需要动力支持,而实现了无助燃风的高温长距离火焰燃烧和低压力液体燃料供应的正常工作。其主要应用于工业燃烧炉服务,例如:锅炉,热风炉、回炉、玻璃熔炉,工业用炉等等。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陶瓷厂、铝厂、造纸厂,电厂,酒店宾馆,餐厅等各个行业。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配合生物醇油使用,与现有技术中普通燃烧炉或燃烧装置配合柴油、液化气、电力使用的技术参数比对参考值:
一、耗油比对
二、 冷炉温度提高时间
三、安全环保比对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预热器、雾化室、汽化室和燃烧室,所述机体内设有所述雾化室、汽化室,所述雾化室的开端设有供油管,所述预热器设于所述机体内并设置于所述汽化室下方;所述汽化室为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其开端与所述雾化室连通,其末端与所述燃烧室连通,所述汽化室末端还设有与所述汽化室连通的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延伸至所述汽化室的开端并与设于所述加热管上的加热烧嘴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弯曲连接的汽化管为螺旋状汽化管或多段蛇形连接的U形管;
所述螺旋状汽化管为螺旋状环形汽化管、螺旋状椭圆形汽化管、螺旋状正方形汽化管、螺旋状矩形汽化管、螺旋状菱形汽化管、螺旋状正多边形汽化管或螺旋状不规则多边形汽化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状汽化管设有至少两圈汽化管;
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的直径或边长相同;
所述每圈螺旋状汽化管之间的间距相同;
所述汽化管的直径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为空心圆柱,所述汽化室的末端从所述燃烧室背面连通至所述燃烧室内部,所述燃烧室正面设有与燃烧室内部连通的燃烧孔;所述燃烧室轴向中心设有主助燃孔,围绕所述主助燃孔还均匀设有副助燃孔,所述主助燃孔和所述副助燃孔连通所述燃烧室的正面和背面,且不与所述燃烧室的内部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助燃孔的数量为1-3个,所述辅助燃孔的数量为3-12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包括喷射室、枪身、固定板、进气管和气体缓冲口;所述喷射室设于所述枪身前端,其直径与所述燃烧室的直径相适应;所述枪身大致呈圆筒状,其下部设有长条状的预热腔,后部设有固定板;所述进气管设于所述枪身的尾部,并与所述枪身的尾部活动或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器设于所述枪身的预热腔内,所述预热器为上表面开有预热烧嘴的金属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汽化室的侧面设有螺纹固定条,所述螺纹固定条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汽化室中螺纹的螺旋线的切线垂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烧嘴呈螺旋状,并且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所述加热烧嘴的开口朝向所述生物醇油燃烧装置的喷射室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生物醇油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烧嘴的数量为3-9个,所述加热烧嘴等夹角设置于所述加热管末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69328XU CN202733888U (zh) | 2012-06-08 | 2012-06-08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269328XU CN202733888U (zh) | 2012-06-08 | 2012-06-08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33888U true CN202733888U (zh) | 2013-02-13 |
Family
ID=476595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26932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33888U (zh) | 2012-06-08 | 2012-06-08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3388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1096A (zh) * | 2012-06-08 | 2013-12-25 | 佛山市源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
2012
- 2012-06-08 CN CN201220269328XU patent/CN20273388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71096A (zh) * | 2012-06-08 | 2013-12-25 | 佛山市源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CN103471096B (zh) * | 2012-06-08 | 2016-04-20 | 佛山市源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1096B (zh)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
CN102588963B (zh) | 醇基燃料二次汽化节能燃烧装置 | |
CN107084390B (zh) | 一种清洁的气液双燃料双旋流燃烧器 | |
CN201184609Y (zh) | 微油长火焰点火燃烧器 | |
CN102748755B (zh) | 醇基燃料引射式自适应配风燃烧器 | |
CN201203108Y (zh) | 微油热强化喷口可摆动煤粉燃烧器 | |
CN100535518C (zh) | 用燃料乙醇替代电站锅炉燃油的方法 | |
CN203421738U (zh) | 液体燃料的雾化点火装置 | |
CN202733888U (zh) | 一种生物醇油燃烧装置 | |
CN203744248U (zh) | 重油燃烧器 | |
CN110594743B (zh) | 一种利用高热值废液燃烧低热值废气的混合燃料燃烧器 | |
CN101839478B (zh) | 煤粉工业锅炉的稳燃方法及装置 | |
CN101881442A (zh) | 煤粉工业锅炉无油煤气点火和稳燃方法 | |
CN201866763U (zh) | 一种生物质油燃烧器 | |
CN203349267U (zh) | 一种新型双高燃烧器 | |
CN203116006U (zh) | 一种液态醇基燃料汽化燃烧器 | |
CN203595121U (zh) | 一种高效全汽化甲醇炉灶用炉芯 | |
CN1138944C (zh) | 双高燃烧器 | |
CN104654295A (zh) | 重油燃烧器 | |
CN205351305U (zh) | 生物质粉末螺旋火焰高温燃烧器 | |
CN218494972U (zh) | 一种掺氢甲醇热风燃烧器 | |
CN100389286C (zh) | 利用多孔介质实现极少量油点火的煤粉点火燃烧器 | |
CN203413625U (zh) | 柴油低温预热烧嘴 | |
CN221839697U (zh) | 一种新型甲醇燃料油自气化高效燃烧加热炉炉头 | |
CN2859271Y (zh) | 利用多孔介质实现极少量油点火的煤粉点火燃烧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50608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