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724595U - 减震球棒 - Google Patents
减震球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724595U CN202724595U CN2012204671410U CN201220467141U CN202724595U CN 202724595 U CN202724595 U CN 202724595U CN 2012204671410 U CN2012204671410 U CN 2012204671410U CN 201220467141 U CN201220467141 U CN 201220467141U CN 202724595 U CN202724595 U CN 2027245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
- outer lining
- straightway
- shock
- excellent bod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减震球棒,由手柄环(1)、棒身(2)、橡胶环(3)、外衬(4)、套管(5)、塞头(6)构成,其棒身(2)由第一直线段(21)、弧段(22)、第二直线段(2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棒身(2)的第二段直线段(23)外面镶套一个外衬(4),外衬(4)和棒身(2)之间通过橡胶环(3)隔开。本实用新型由于通过橡胶环(3)的优良的避震效果,结构上,将球棒的外衬(4)和棒身(2)有效隔开,可以避免震动在球棒的击打部位和棒身(2)直接传递,因而有效地减少震动的能量的传递,从而可以减少传递到手上的震动,以降低球棒震动对运动员手臂的伤害作用,进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装备领域,尤其涉及减震球棒。
背景技术
棒球运动是一种对抗性很强的球类运动项目,随着棒球运动在国内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享受这种运动带来的乐趣。在运动的过程中,挥棒击球动作需要运动员集中全身的力气,将球打击的更加完美,这时候使用的球棒质量的好坏往往影响了人们运动的发挥,一个好的球棒,可以让运动员使用感到舒适、挥棒自如的状态,尽情的享受这种淋漓尽致感觉。但棒球毕竟是激烈的运动,挥棒击球球棒产生的强烈震动让运动员手臂感到发麻,时间久了,甚至会对运动员造成伤害,因此,一个球棒的好坏,不但要使用舒适,而且还能有效的防止击球产生的强烈震动。
现有的技术中,球棒的打击部位和握把部位为一体的,球棒击球产生的强烈震动直接从打击段传递到握把段,不能实现真正减震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上的欠缺,提出了减震球棒,以解决运动员在使用过程中的减震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了减震球棒,它可以减少球棒的震动传到手臂上,避免对运动员产生伤害。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方案是:减震球棒,由手柄环、棒身、橡胶环、外衬、套管、塞头构成,其棒身由第一直线段、弧段、第二直线段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棒身的第二段直线段外面镶套一个外衬,外衬和棒身之间通过橡胶环隔开。外衬通过镶套,紧密配合在棒身,相应地,在棒身的第二直线段和弧段之间的交接处,第二直线段形成一落下的台阶面,外衬镶套于第二直线段落下的台阶面,使其和棒身形成一个无台阶面的一体。在外衬的后端,套管连接在棒身的第二直线段形成的台阶面上,将外衬固定于棒身,所述的套管,其外壁为光滑、内壁为螺纹的空心管,连接于棒身后,套管和外衬形成一个无台阶面的一体。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球棒上增加外衬,且外衬的位置刚好位于球棒的主要击打部位,挥棒击球球棒产生的震动主要在外衬部位产生,为了更好的达到减震的目的,外衬和棒身由橡胶环隔开,外衬和套管由橡胶环隔开,所述的橡胶环,优先选用具有良好阻尼特性的橡胶制品,橡胶环优良的避震效果,使得球棒的外衬和棒身有效隔开,可以避免震动在球棒的击打部位和棒身直接传递,因而有效地减少震动的能量的传递,从而可以减少传递到手上的震动,以降低球棒震动对运动员手臂的伤害作用,进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减震球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减震球棒组装示意图。
图3为套管示意图。
其中:1-手柄环、2-棒身、21-第一直线段、22-弧段、23-第二直线段、3-橡胶环、4-外衬、5-套管、6-塞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减震球棒,由手柄环1、棒身2、橡胶环3、外衬4、套管5、塞头6构成,其棒身2由第一直线段21、弧段22、第二直线段23组成,在棒身2的第二直线段23和弧段22之间的交接处,第二直线段23形成一落下的台阶面,装配时,手柄环1和棒身2通过焊接连接,先将橡胶环3套在棒身2第二直线段23落下的台阶面,然后将外衬4镶套于棒身2的第二直线段23落下的台阶面,在外衬4后面再套一橡胶环3,使得外衬4作为击打部位和棒身2形成有效阻隔,并连接套管5,通过第二直线段23上的螺纹和套管5螺纹连接,以达到固定外衬4的目的,最后将塞头6和套管5连接即得到如附图2所示的减震球棒。
当具体实施时,挥棒击球球棒产生的震动主要在外衬4部位产生,球棒的外衬4和棒身2由于橡胶环3的阻尼作用,形成有效隔开,避免震动在球棒的击打部位和棒身2直接传递,因而有效地减少震动的能量的传递,从而可以减少传递到手上的震动,以降低球棒震动对运动员手臂的伤害作用,进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Claims (5)
1.减震球棒,由手柄环(1)、棒身(2)、橡胶环(3)、外衬(4)、套管(5)、塞头(6)构成,其棒身(2)由第一直线段(21)、弧段(22)、第二直线段(23)组成,其特征在于:在棒身(2)的第二段直线段(23)外面镶套一个外衬(4),外衬(4)和棒身(2)之间通过橡胶环(3)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震球棒,其特征在于:棒身(2)的第二直线段(23)和弧段(22)之间的交接处,第二直线段(23)形成一落下的台阶面。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减震球棒,其特征在于:外衬(4)镶套于第二直线段(23)落下的台阶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减震球棒,其特征在于:在外衬(4)的后端,套管(5)连接在棒身(2)的第二直线段(23)形成的台阶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减震球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5),其外壁为光滑、内壁为螺纹的空心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671410U CN202724595U (zh) | 2012-09-13 | 2012-09-13 | 减震球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4671410U CN202724595U (zh) | 2012-09-13 | 2012-09-13 | 减震球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24595U true CN202724595U (zh) | 2013-02-13 |
Family
ID=47650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46714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724595U (zh) | 2012-09-13 | 2012-09-13 | 减震球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724595U (zh) |
-
2012
- 2012-09-13 CN CN2012204671410U patent/CN20272459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10044U (zh) | 减震球棒 | |
CN202724595U (zh) | 减震球棒 | |
CN202961752U (zh) | 一种铝合金球棒 | |
CN203303595U (zh) | 一种内消震球棒 | |
CN202724593U (zh) | 一种减震球棒 | |
JP2006265804A (ja) | 衝撃吸収ノンスリップグローブ | |
CN202724594U (zh) | 新型减震球棒 | |
CN204092985U (zh) | 球棒结构 | |
CN101411939A (zh) | 具吸震效果的球棒 | |
CN204208262U (zh) | 减震式冰球棍 | |
CN203060732U (zh) | 带避震功能的棒球棒 | |
CN203677882U (zh) | 一种新型网球拍 | |
CN207055854U (zh) | 一种高尔夫球杆 | |
CN205019668U (zh) | 一种羽毛球拍 | |
CN201558471U (zh) | 一种新型网球拍 | |
CN203342304U (zh) | 一种减震网球拍 | |
CN203736804U (zh) | 减震的双结构球棒 | |
JP2010094478A (ja) | トレーニング器具 | |
CN210813793U (zh) | 一种曲棍球杆手柄 | |
CN108066954A (zh) | 一种可调节长度减震碳纤维羽毛球拍 | |
CN102489009B (zh) | 一种球拍及一种球 | |
CN203043470U (zh) | 一种减震无声球棒 | |
JP3192858U (ja) | バットの改良構造 | |
CN204395364U (zh) | 一种新型练习用棒球棒 | |
CN204655927U (zh) | 一种弹杆刺猬球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213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