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658686U -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658686U
CN202658686U CN 201220275170 CN201220275170U CN202658686U CN 202658686 U CN202658686 U CN 202658686U CN 201220275170 CN201220275170 CN 201220275170 CN 201220275170 U CN201220275170 U CN 201220275170U CN 202658686 U CN202658686 U CN 2026586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valve
flushing
blow
ur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122027517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122027517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6586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6586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6586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anitary Device For Flush Toile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生活卫生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它包括便池(1)、配有进水管(7)与出水管(5)的密封气水箱(6)、置于便池(1)内的喷水头(2)、排污阀(8)及配有冲便开关(15)的冲水阀(3);所述密封气水箱(6)的出水口经冲水阀(3)与喷水头(2)的入水口相通;所述冲便开关(15)经连杆机构(13)与排污阀(8)固定相接;所述排污阀(8)与便池(1)的排污管道(14)端口相对应;所述便池(1)的排污管道(14)采用直通式结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水效果理想,冲击力强,环保效能显著。

Description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日常生活卫生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背景技术
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便器的用水量占有很大比例,因此便器的节水效果决定了日常生活用水节水的效果。
目前市场上有多种便器销售,其中也不乏节水型,但节水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始终未能离开传统的冲便模式,仍然依靠开放式蓄水箱中水的重量及高位差来实现冲厕过程。 
2、由于普通便器多采用S型虹吸排污管道进行排污,这无形中抵消了很大一部分水的冲击力。
3、传统的便池冲水道带压难度大,若干个冲水孔会因水垢而影响冲便效果,因此,一般冲水道截面积均设计成上限值,这势必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水效果理想,冲击力强,环保效能显著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当采用手动模式时,它包括便池、配有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密封气水箱、置于便池内的喷水头、排污阀及配有冲便开关的冲水阀;所述密封气水箱的出水口经冲水阀与喷水头的入水口相通;所述冲便开关经连杆机构与排污阀固定相接;所述排污阀与便池的排污管道的端口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池的排污管道可采用直通式结构;在所述排污阀与排污管道端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磁性机构。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水头的喷水面设有数个喷水孔。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冲水阀上可配有调节钮。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排污管道的端口处嵌有环状密封圈。
另外,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水管的直径Φ1与出水管的直径Φ2满足:Φ1:Φ2=1:2~6。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当采用脚踏模式时,它包括便池、配有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密封气水箱、置于便池内的喷水头、排污阀、脚踏开关及配有冲便开关的冲水阀;所述密封气水箱的出水口经冲水阀与喷水头的入水口相通;所述排污阀的一端经连动机构与脚踏开关相配接;其另一端经传动机构与冲便开关相配接;所述排污阀与便池的排污管道的端口相对应。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置于架体上并与其轴接的三角传动架及传动杆;所述三角传动架的一端向传动杆一端传输扭力;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排污阀的端部相配接。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池的排污管道可采用直通式结构;在所述排污阀与排污管道端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磁性机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排污管道的端口处可嵌有环状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节水效果理想,冲击力强,环保效能显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将开放式蓄水箱设计为密封式气水箱。当自来水进入该水箱时,该水箱中的空气被逐渐压缩,达到与自来水管道中的压力相等。当冲水阀打开时,基于压缩气体的作用使该水箱里的水瞬间喷出,流速远远大于传统水箱水的流速。用水量大大低于传统水箱的用水量。
2、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S型排污管道改为直排式排污管道。为防止异味、蟑螂等进入室内,本实用新型排污管道的端口处嵌有环状密封圈。
3、本实用新型将传统便器上端的一圈出水小孔改为一个圆形喷头,安装在便器座的后上沿下与可调冲水阀的一端连接, 从而大大降低了冲厕时的用水量。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排污阀与排污管道端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磁性机构,使排污阀与排污管道端口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综合环保效能显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手动模式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采用脚踏模式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喷水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便池;2、喷水头;3、冲水阀;4、调节钮;5、出水管;6、密封气水箱;7、进水管;8、排污阀;9、环状密封圈;10、排污口;12、脚踏开关;13、连杆机构;14、排污管道;15、冲便开关;16、传动机构;17、三角传动架;18、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当采用手动模式时,它包括便池1、配有进水管7与出水管5的密封气水箱6、置于便池1内的喷水头2、排污阀8及配有冲便开关15的冲水阀3;所述密封气水箱6的出水口经冲水阀3与喷水头2的入水口相通;所述冲便开关15经连杆机构13与排污阀8固定相接;所述排污阀8与便池1的排污管道14的端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池1的排污管道14采用直通式结构;在所述排污阀8与排污管道14端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磁性机构21。
参见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喷水头2的喷水面201设有数个喷水孔202。203为无孔区域。
本实用新型所述冲水阀3上配有调节钮4。操作时,可根据所处供水量、水压调整冲水阀3的调节钮4。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排污管道14的端口处嵌有环状密封圈9,以强化排污管道14端口的密封效果。
为保证冲厕状态下,水流的冲击力,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水管7的直径Φ1与出水管5的直径Φ2满足:Φ1:Φ2=1:2~6。实际设计时,Φ1:Φ2=3为最佳值。
如图2所示,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当采用脚踏模式时,它包括便池1、配有进水管7与出水管5的密封气水箱6、置于便池1内的喷水头2、排污阀8、脚踏开关12及配有冲便开关15的冲水阀3;所述密封气水箱6的出水口经冲水阀3与喷水头2的入水口相通;所述脚踏开关12经连动机构与排污阀8的一端部相配接;所述排污阀8的另一端部经传动机构16与冲便开关15相配接;所述排污阀8与便池1的排污管道14的端口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置于架体18上并与其轴接的三角传动架17及传动杆19;所述三角传动架17的一端向传动杆19一端传输扭力;所述传动杆19的另一端与排污阀8的端部相配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便池1的排污管道14可采用直通式结构;在所述排污阀与排污管道14端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磁性机构21,以进一步强化排污管道14端口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当采用脚踏工作模式时,其主要工作原理。
A、当便器处于静态时,冲水阀3及排污阀8处于关闭状态,自来水从进水管7进入密封气水箱6。
B、当需要冲厕时,踏下脚踏开关12通过三角传动架17使冲水阀3及排污阀8开启。冲水阀3开启后,在密封气水箱6的压缩气体作用和进水管7内压力作用下,冲水速度加快,迅速通过出水管5、冲水阀3、喷水头2喷出,较高压力的水具有较强的冲刷力;排污阀8开启后,便池1中的污物随冲刷水通过排污口10排出,完成整个冲厕过程。如图2所示,传动机构16可采用牵拉绳,在外力作用下,脚踏开关12及三角传动架17带动传动杆19及传动机构16,同时驱动排污阀8和冲便开关15同时工作。当污物排放完成后,脚踏开关12复位,随即排污阀8关闭。
本实用新型当采用手动工作模式时,其主要工作原理。
A、当便器处于静态时,冲水阀3及排污阀8处于关闭状态,自来水从进水管7进入密封气水箱6。
B、当需要冲厕时,扳动冲便开关15,使冲水阀3及排污阀8开启。冲水阀3开启后,在密封气水箱6的压缩气体作用和进水管7内压力作用下,冲水速度加快,迅速通过出水管5、冲水阀3、喷水头2喷出,较高压力的水具有较强的冲刷力;排污阀8开启后,便池1中的污物随冲刷水通过排污口10排出,完成整个冲厕过程。冲便开关15在实际设计时,可采用多种结构。
可以理解地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池(1)、配有进水管(7)与出水管(5)的密封气水箱(6)、置于便池(1)内的喷水头(2)、排污阀(8)及配有冲便开关(15)的冲水阀(3);所述密封气水箱(6)的出水口经冲水阀(3)与喷水头(2)的入水口相通;所述冲便开关(15)经连杆机构(13)与排污阀(8)固定相接;所述排污阀(8)与便池(1)的排污管道(14)端口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池(1)的排污管道(14)采用直通式结构;在所述排污阀(8)与排污管道(14)端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磁性机构(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水头(2)的喷水面(201)设有数个喷水孔(2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水阀(3)上配有调节钮(4)。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任一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污管道(14)的端口处嵌有环状密封圈(9)。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7)的直径Φ1与出水管(5)的直径Φ2满足:Φ1:Φ2=1:2~6。
7.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池(1)、配有进水管(7)与出水管(5)的密封气水箱(6)、置于便池(1)内的喷水头(2)、排污阀(8)、脚踏开关(12)及配有冲便开关(15)的冲水阀(3);所述密封气水箱(6)的出水口经冲水阀(3)与喷水头(2)的入水口相通;所述排污阀(8)的一端经连动机构与脚踏开关(12)相配接;其另一端经传动机构(16)与冲便开关(15)相配接;所述排污阀(8)与便池(1)的排污管道(14)的端口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机构包括置于架体(18)上并与其轴接的三角传动架(17)及传动杆(19);所述三角传动架(17)的一端向传动杆(19)一端传输扭力;所述传动杆(19)的另一端与排污阀(8)的端部相配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池(1)的排污管道(14)采用直通式结构;在所述排污阀(8)与排污管道(14)端口对应位置固定设有磁性机构(2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气混合节水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污管道(14)的端口处嵌有环状密封圈(9)。
CN 201220275170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586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5170 CN202658686U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1220275170 CN202658686U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658686U true CN202658686U (zh) 2013-01-09

Family

ID=474536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122027517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58686U (zh) 2012-06-12 2012-06-12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65868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4559A (zh) * 2012-06-12 2012-10-03 杨建良 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CN112459189A (zh) * 2020-12-11 2021-03-09 湖南中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便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04559A (zh) * 2012-06-12 2012-10-03 杨建良 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CN112459189A (zh) * 2020-12-11 2021-03-09 湖南中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排便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51566B (zh) 一种列车用智能集便器
CN202658686U (zh) 一种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CN200975516Y (zh) 中水切换阀
CN202809777U (zh) 一种水压喷射节水便器
CN203429741U (zh) 气压马桶
CN202202382U (zh) 一种智能节水装置
CN102704559A (zh) 水气混合节水便器
CN202899265U (zh) 新型超低量节水便器
CN205062969U (zh) 一种新型节水坐便器
CN101718111B (zh) 节水防臭座便器
CN201567650U (zh) 一种家用废水增压冲厕器
CN103429829A (zh) 高压节水马桶
CN202610931U (zh) 防止污气返流的节水便器
CN201785837U (zh) 带稳压装置的气水混合节水厕所
CN201245883Y (zh) 一种节水型半自动式马桶
CN201095783Y (zh) 一种节水器
CN2599089Y (zh) 节水直排式新型座便器
CN201785838U (zh) 一种便携式坐便器冲水装置
CN213682338U (zh) 一种用于洗手池的节能供水系统
CN1306123C (zh) 省水坐便器
CN108412005A (zh) 一种高效防病节水环保马桶
CN202064433U (zh) 一种环保小便池
CN201635144U (zh) 节水型厕具汽水混合装置
CN202850164U (zh) 一种钻井队用环保卫生间的气水冲系统
CN204112436U (zh) 自变量柱控式全压辅助冲洗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