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634437U - 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634437U CN202634437U CN 201220171700 CN201220171700U CN202634437U CN 202634437 U CN202634437 U CN 202634437U CN 201220171700 CN201220171700 CN 201220171700 CN 201220171700 U CN201220171700 U CN 201220171700U CN 202634437 U CN202634437 U CN 20263443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ptical fiber
- service
- network
- integrated transmission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2853 Nelumbo nucifer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08 Nelumbo nucifer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06510 Nelumbo pentapetal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434205 Solanum tuberosum AC75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50067085 los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具体包括:机箱、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其中,所述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放置于机箱中,电源板与主板连接,为主板供电,同时,业务板与主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实现一条光缆可以传输多种业务,实现多业务合一,从而节约光纤资源,减少用户建设成本及维护设备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光传输设备就是把各种各样的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在光纤上传输的设备,因此现代光传输设备都要用到光纤。现在常用的光传输设备有:光端机,光MODEM,光纤收发器,光交换机,PDH,SDH等类型的设备。
一般而言,光传输设备都有传输距离较远,信号不容易丢失,波形不容易失真等特点,可用于各种场所。所以现在越来越多场所都使用光传输设备代替传统设备。
目前的光传输设备传输业务单一,往往只传输一种业务。如光纤收发器只传输以太网业务,PDH光端机只传输E1业务,PCM设备只传输电话业务。当用户需要多种业务时候,往往需要使用多种设备多台叠加才能满足业务需求,这样建设的网络不仅浪费光纤资源,也大大提高了用户建设成本及维护成本。
因此,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提出一种有效的措施,以满足更多的实际应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实现一条光缆可以传输多种业务,实现多业务合一,从而节约光纤资源,减少用户建设成本及维护设备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包括:机箱、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其中,所述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放置于机箱中,电源板与主板连接,为主板供电,同时,业务板与主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业务板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与光纤传输系统连接。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可利用最少的光纤传输更多的业务,不仅节约了光纤资源,还大大提高了用户的建设及维护成本,而且性能指标完全满足行业标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继电话、用户电话、热线电话、磁石电话业务板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E/M音频业务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视音频业务板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公安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络的组网拓扑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区县各派出所组网拓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示出了一种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包括:机箱、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其中,所述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放置于机箱中,电源板与主板连接,为主板供电,同时,业务板与主板连接。
具体到实际应用中,所述业务板为一个或多个。上述示意图中给出业务板为两个的情况,具体为:业务板1和业务板2。
进一步地,所述主板与光纤传输系统连接。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方案作进一步的介绍,接口技术指标:
●传输接口:
光接口
■标称速率:155Mbps
■接口码型:1B1H
■光纤连接器:SC、FC、ST可选
■传输距离:双纤40公里,单纤25公里,可定制更远的光模块
●业务接口:
以太网接口
■符合IEEE 802.3协议标准,可设定全/半双工方式
■支持IEEE 802.3d Spanning Tree、IEEE 802.1q VLAN
■支持最大以太网数据帧长1916字节
■传输速率:10M/100M自适应
E1接口
■标称速率:2048Kbps±50ppm
■接口码型:HDB3
■接口阻抗:75Ω(非平衡接口)
■电气特性:符合ITU-T G.703建议
■转移特性:符合ITU-T G.823建议
■输入抖动容限:符合ITU-T G.823建议
视音频接口
■视频会议框架协议:H.320框架协议
■视频编码标准:MPEG-1/2/4
■传输速率:768K-8M可调
■支持分辨率:CIF、HD1、D1
■模拟视频输入/输出接口:SVIDEO、莲花头
■模拟视频输入/输出标准:Y/C分量视频、复合视频
■模拟视频输入/输出电平:1VP-P
■模拟视频输入/输出阻抗:75Ω
■音频输入/输出接口:莲花头
■音频输入/输出标准:立体声音频
■音频输入/输出采样率:44.1KHz
■音频输入/输出阻抗:600Ω非平衡
FXS音频用户接口
■馈电电压:DC-48V(误差+6V/-4.8V)或DC-24V
(误差+4V/-2V)
■或DC-60V(误差+6V/-6V)
■环路电流:18-24mA标称值20mA
■馈铃电压:AC 75±10V 25±3Hz
■截铃时间:50ms(最大值200ms)
■二线输入阻抗:200+560Ω//0.1uf
■二线到四线增益频率特性:0±0.5db
■四线到二线增益频率特性-3.5±0.5db
■回波损耗: ≥20db
■平衡度: ≥50db
■共模抑制比: 60-70db
■电源抑制比: Vcc:30db Vbat:30db
■空闲信道噪声: 75db
FXO音频中继接口
■振铃检测电压: 35--90V
■振铃检测频率: 17-60Hz
■振铃不检测电压:≤15V
■二线环路阻抗:摘机状态 200+680Ω//0.1uf
挂机状态2M Ω
■二线到四线增益频率特性:挂机状态 -0.60±0.2db
■二线到四线增益频率特性:摘机状态 0±0.5db
■四线到二线增益频率特性:摘机状态 -3.5±0.5db
■回波损耗: ≥20db
■平衡度: ≥50db
■共模抑制比: 60-70db
■电源抑制比: 30db
■空闲信道噪声: 75db
磁石电话接口
■馈铃电压: AC75±10V 25Hz
■振铃检测电压: 35--90V
■振铃检测频率: 17-60Hz
■振铃不检测电压:≤15V
■二线输入阻抗: 正常而非振铃状态600Ω
■二线输入阻抗: 振铃或异常状态100KΩ
■二线到四线增益频率特性: 0±0.5db
■四线到二线增益频率特性: -3.5±0.5db
■回波损耗: ≥20db
■平衡度: ≥50db
■共模抑制比: 60-70db
■电源抑制比: 30db
■空闲信道噪声: 75db
E&M 2线音频中继接口
■AD增益: 0±0.5db
■DA增益: -3.5±0.5db
■AD频率特性(300-3400Hz):0±0.2db
■DA频率特性(300-3400Hz):0±0.2db
■输出环路阻抗: 600Ω
■输入环路阻抗: 600Ω
■平衡度: 60-70db
■回波损耗: ≥20db
■最大共模耐压: 300V
■共模抑制比: >55db
■电源抑制比: 30db
■空闲信道噪声: 60db
E&M 4线音频中继接口
■AD增益: +14db或0db
■DA增益: +4db或0db
■AD频率特性(300-3400Hz):0±0.2db
■DA频率特性(300-3400Hz):0±0.2db
■输出环路阻抗: 600Ω
■输入环路阻抗: 600Ω
■平衡度: 60db
■最大共模耐压: 300V
■共模抑制比: >60db
■电源抑制比: 30db
■空闲信道噪声: >60db
RS232数据接口
■物理特性:符合RS232通信协议的接口标准
■接口类型:采用RJ45连接器
■接口速率:0~115.2Kbps自适应
一、提供产品结构示意图
1、前面板介绍,示意图参见图2,
前面板详细说明:从左到右
●电源开关:
■开关拨到ON为打开电源,拨到OFF为关闭电源。
●指示灯:
■PWR电源指示灯(绿):内部电源工作正常时,常亮。
■ALM总告警指示灯(红):当本端有其他任一个告警出现时,总告警灯常亮。当本端没有任何告警时,远端有其他任一个告警出现时,总告警灯闪烁亮。
■LOS1~8 E1支路丢失告警灯(红):E1支路接收信号丢失时,相应支路告警灯亮。
●功能开关:
■第1-4位:E1远端环回控制开关
第1位 | 第2位 | 第3位 | 第4位 | 环回控制 |
OFF | - | - | - | 不环回 |
ON | OFF | OFF | OFF | 第1路E1 |
ON | OFF | OFF | ON | 第2路E1 |
ON | OFF | ON | OFF | 第3路E1 |
ON | OFF | ON | ON | 第4路E1 |
ON | ON | OFF | OFF | 第5路E1 |
ON | ON | OFF | ON | 第6路E1 |
ON | ON | ON | OFF | 第7路E1 |
ON | ON | ON | ON | 第8路E1 |
■第5、6位:Ethernet端口隔离功能开关
Ethernet端口隔离是用来设置以太网交换的工作方式。
第5位 | 第6位 | 端口隔离功能设置 |
OFF | OFF | 1-4端口互通,为缺省配置 |
OFF | ON | 1-4端口本端远端对应隔离 |
ON | OFF | 1-4端口本端隔离 |
ON | ON | 保留 |
●功能按钮:
■L/R本端/远端选择按钮:
按进时为指示远端设备告警。
按出时为指示本端设备告警。
■MASK/UNMASK E1支路屏蔽/非屏蔽按钮:
按进时,屏蔽未使用E1支路的告警灯(伪告警)(Mask unused E1’salarm)。
按出时,不屏蔽。
■RING/MUTE告警声音打开/关闭按钮:
按出时,告警音打开(Ring),有告警灯亮,就会发出“滋...滋...”的告警音。
按进时,告警音关闭(Mute)。
●光接口告警指示灯:
■LOS光路丢失告警灯(红):光接收信号丢失时,告警灯亮。
■LOF光路帧失步告警灯(红):光接收帧失步时,告警灯亮。
■E-3严重误码告警灯(红):光接收误码数超过10-3级别时,告警灯亮。
■E-6误码告警灯(黄):光接收误码数超过10-6级别时,告警灯亮。
●以太网业务接口
■1-4为4路以太网业务接口,接口插座为带指示灯RJ45口,可以指示接口工作状态。
■LNK/ACT电路链接/收发动作指示灯(绿):电路链接正常亮/有数据接收或发送闪。
■100M电路连接速度指示灯(黄):电路连接速度100M时灯亮,10M时灯不亮。
●RS232业务接口
■接口插座为RJ45口,每口处2路RS232业务,两口共4路RS232业务。
2、后面板介绍,参见图3给出的示意图,后面板详细说明:从左到右
●光传输接口
■光接口支持单纤、双纤传输,接口可选FC、SC、ST等接口
■TX为光发送输出,RX为光接收输入
●E1业务接口
1-4路E1业务接口,采用BNC同轴接口,上排OUT表示信号输出,下排IN表示信号输入
●扩展槽位接口
■SLOT1、SLOT2为扩展业务槽位接口,分别占用5-6、7-8路E1
■扩展槽位业务支持:中继电话、用户电话、热线电话、磁石电话、E/M音频、视音频业务等
●电源供电接口
■供电电源接口,支持220V交流输入或-48V直流输入
3、扩展槽位业务板介绍
●中继电话、用户电话、热线电话、磁石电话业务板,具体参见图4,该业务板可提供1-16路中继电话、用户电话、热线电话、磁石电话业务,接口采用RJ45插座,每口出4路电话业务接口,4个RJ45插座共出16路电话业务接口。
●E/M音频业务板,具体参见图5,该业务板可提供1-8路2线或4线E/M业务,接口采用RJ45插座,每口出2路业务,4个RJ45共出8路E/M业务
●视音频业务板可参见图6。
以下通过更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介绍,具体为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在公安四级网改造上的应用。
一、四级网络分析
1.公安信息网络拓扑结构
通过对公安系统应用数据流向的分析,公安数据主要以上下级单位间流动为主,同时综合考虑网络结构的可扩展性,公安广域网络最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是星型树状结构,各级广域网络均采用星型结构,总体呈现为以公安部为根的一颗倒立树。参见图7给出的公安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
2.公安四级网的建设现状
公安有线综合信息网包括语音网、图像传输网、数据网三部分,就四级网层面,从全国的情况来看,目前大部分地区三网各自独立。
目前,三级网的线路租用广电、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线路。三级网中,已有大部分县完成到所属设区市的接入,其传输带宽基本为155Mbps,主要用于数据、语音和视频的传输。
目前,四级网的接入方式主要是专线接入方式(少数地方是裸光纤方式),网络带宽不大。电缆E1专线上网速度比较慢,传输带宽不高;同时,由于E1专线的接入端设备数量不够,很多地方的专线网络还得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四级网的接入情况很差,严重影响到应用系统的使用,也影响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3.四级网具体建设需求
公安信息网的主要建设任务就是扩充和完善现有的公安通信基础设施,为各级公安业务部门提供语音、计算机数据、图像等交换和传输的传输任务,为各种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台。
●语音网
语音网的建设必须立足于在保护现有语音网资源的基础上,建设、完善和改造公安专线电话网。通过专线电话技术和程控交换交换机技术的结合,实现公安专网的联网,及专网电话到达基层科、所、队。
●数据网
局域网的建设主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基层单位的局域网建设,另一方面是完善已建局域网的接入,即让局域网中尚未接入的部门也能接入到局域网中。在广域网方面,完善三级网和全面进行四级网的接入建设。
数据网的设计必须充分利用先进、成熟的信息通信技术,建立公安计算机信息网支撑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可靠的平台支持,实现跨系统、跨警种、跨区域的信息共享。
●视频会议网
公安系统是最早实现视频应用的系统之一,但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电视会议系统是公安信息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能够达到日常会议决策和应急指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开支的目的。
二、公安四级网络建设方案
1.网络接入技术
作为公安部的专网,组网策略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公安部的要求,公安网采用租用或自建通信线路来完成组网工作。租用通信线路组网的优点在于初期投资小,可以立刻实现,不需要自行管理和维护通信线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线路带宽并随时升级。自建线路的好处是不需支付租用线路费用,但初期投资大,初期建设困难,而且必须自己进行日常的维护。
在网络的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初期的设备投资只是整个网络生命周期投资的一小部分,而很大的资费将使用在网络的运行维护中,特别是广域网线路的租用费上。在广域网中,最宝贵的资源是用于网络互连的带宽资源。根据目前我国的通信网络现状,虽然广域网线路租金已经比原来明显降低且有继续下降的趋势,但仍然相当昂贵,充分对比当地各线路运营商的线路情况和租金费用情况,选择性价比高的运营商线路是降低公安网运行费用、保证公安网络可靠高效运行的关键。
根据现有运营商的网络现状,能用于广域网互连的线路技术主要有ISDN BRI、PSTN modem拨号、DDN、帧中继、ATM和SDH线路、10M/100M出租光纤。其中ISDN/PSTN属于低速拨号接入技术,仅适用于四级网的链路备份;DDN和帧中继线路的线路速率一般在64K-2M bps范围,ATM和SDH线路速率一般在2M bps以上。另外对于看守所等无法使用运营商出租线路的地方,可以采用自建无线接入系统的方式。
2.网络的组网拓扑结构图,参见图8。
3.网络的解决方案
由于有光纤资源直接通过光传输的点对点形式,为了充分利用光通信的通信网络资源、节约设备投资,采用光传输点对点的形式来组网实现,这种方式最大的优点是这样一步到位,简单方便,投入成本也低,简化了设备节约了设备的投资、同时大大提高对通信的保密和安全可靠性。
以区县各派出所组网拓扑图为例,具体参见图9。
说明:在每个派出所放置一台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并在中心局端同样放置一台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组成成对使用,每对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可以传输1~32门语音和4路10M/100M以太网(直接100M线速通道,有别于通过E1转换的2M通道)和4路E1通道。有几个所就用几对设备就解决了所有的业务通信了。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3)
1.一种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其中,所述电源板,主板和业务扩展板放置于机箱中,电源板与主板连接,为主板供电,同时,业务板与主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板为一个或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与光纤传输系统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71700 CN202634437U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171700 CN202634437U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634437U true CN202634437U (zh) | 2012-12-26 |
Family
ID=47387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171700 Expired - Lifetime CN202634437U (zh) | 2012-04-20 | 2012-04-20 | 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634437U (zh) |
-
2012
- 2012-04-20 CN CN 201220171700 patent/CN202634437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51554C (zh) | 在单个电话线上的电话通信系统 | |
CN101882960B (zh) | 一种点对多点的双向化光纤同轴混合全业务宽带接入系统 | |
CN104753776B (zh) | 业务隔离处理方法、装置、系统、dpu和网络适配器 | |
CN1053306C (zh) | 一种综合业务接入网及其组网方法 | |
CN201226577Y (zh) | 一体化结构通信设备 | |
CN202634439U (zh) | 4口千兆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 |
CN100515100C (zh) | 一种交换机中交换模块的维护系统和维护方法 | |
CN100466522C (zh) | 一种远端接入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202310005U (zh) | 一种带语音程控交换功能的多业务通信装置 | |
CN101883297A (zh) | 一种数字宽带融合叠加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202634437U (zh) | 光纤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 |
CN107592159A (zh) | 一种智能建筑光网络系统及光网络装置 | |
CN102223366A (zh)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多媒体广告推送系统和方法 | |
CN202918305U (zh) | Sdh多业务综合传输设备 | |
CN201928398U (zh) | 一种广电网双向改造用的FEoC接入系统 | |
CN102611591A (zh) | 取代onu的光纤同轴混合接入系统 | |
CN203368673U (zh) | 运用工控机的社区紧急呼叫对讲系统 | |
CN202094928U (zh) | 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多媒体广告推送系统 | |
CN103326746B (zh) | 基于多路shdsl的宽带远传集中控制系统 | |
CN1747363A (zh) | 基于开放式接入的光纤到户驻地网系统 | |
CN110022251B (zh) | 一种基于ip交叉连接功能的业务汇聚系统 | |
CN102291285A (zh) | Pfttm业务接入系统及方法 | |
CN207218734U (zh) | 混合路由模块 | |
CN203368672U (zh) | 一种新型社区紧急呼叫对讲系统 | |
CN206596007U (zh) | 光纤入户转换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Anning East Road, building No. 23, No. 18 floor Patentee after: Beijing Hao Pukang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Address before: 100085, Beijing, Haidian District Qinghe Anning East Road, building No. 23, No. 18 floor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Wuhaokang Technology Co., Ltd.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