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575840U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575840U CN202575840U CN 201220027867 CN201220027867U CN202575840U CN 202575840 U CN202575840 U CN 202575840U CN 201220027867 CN201220027867 CN 201220027867 CN 201220027867 U CN201220027867 U CN 201220027867U CN 202575840 U CN202575840 U CN 2025758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pe
- axle
- side plate
- draw piece
- wear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为了克服现今座板式单人用吊具在使用时,下降时人体往上提绳子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有时甚至出现提不动绳子的问题,给施工和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吊下降系统,它通过设置偏转拉件来改变绳索在特殊结之后的走向,以此改变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的大小;当处于高处时,自由端的绳子重力很大,此时由人体操作偏转拉件使下降器偏转,使特殊结之后的绳子处于自由悬垂状态,特殊结摩擦力变小。由此,人体可以以自身重力实现自动下降、或是需要靠往上提绳子时所花的力气会更小,解决了施工和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悬吊下降系统,尤其涉及一种以人体自身重量为重力、通过手工控制的悬吊下降系统。
背景技术
在日常中,清洁外墙时通常使用座板式单人用吊具,使用时,首先在楼顶处选一个拴绳子的固定地方,将所有绳子搭角、搭棱、搭檐的地方用橡胶垫底,以防磨擦磨损吊绳;再将吊绳在座式吊板上的下降器里打好一个特殊结。因为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结,所以在工作中,吊板不会往下滑,人控制绳索,可以自由操作。简单的说,当往上一提绳子、吊板就往下滑一点,提多少滑多少,提多快滑多快,一直到工作结束。高空外墙粉刷工程也可以使用这种工具。由于使用吊具时,使用人员除了操作绳索进行下降之外,还要同地进行施工操作,由于是高空作业,因此工作有一定的危险性。使用座板式单人吊具高空操作者必须是年满18周岁的男性公民,并经过身体检查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方可作业,工人上岗前不得饮酒,有感冒等身体不适症状就必须暂停高空作业。座板式单人用吊具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如果安全措施做得周到,使用起来安全性很高。
为了规范用语,本文中各类零部件的名称引用《建筑物外墙清洗作业座板式单人吊具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资料。悬吊下降系统主要由工作绳、下降器、连接器、座板装置组成。下降器:安装在工作绳上,以作业人员自身重量为动力、通过手工控制的装置;现今下降器的种类包括:棒式、多板式、八字环式和卸扣式,其中卸扣式下降器俗称U型蟹扣。连接器:可将系统内部零件连接在一起,具有常闭活门的环类零件。座板装置:乘载作业人员的装置,由吊带、衬带和座板组成。
由于座板式单人用吊具是在下降器里打好一个特殊结。由于特殊结产生摩擦力、再加上绳子自由端(绳子下垂至地面的一端)的重力,特殊结的摩擦力和自由端绳子的重力称为阻碍人体下降的力。当包括上述两个阻力在内的所有阻力之和大于人体重力时,人体将被悬吊在空中。当处于高处时,由于自由端绳子的重力很大,人体需要下降时,必须将自由端绳子往上提,使所述特殊结不被拉紧,此时,提绳子时人体下降,绳子提多少,人体下滑多少,绳子提多快,人体下滑多快。问题是,当建筑物高度很高时,绳子自由端(绳子下垂至地面的一端)的长度很长,重力也很大;当绳子直径为20厘米,长度超过100米时,绳子的重力将超过25公斤;绳子的长度越长,下降时人体需往上提绳子所花的力气就越大,有时甚至出现提不动绳子的问题,给施工和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今座板式单人用吊具在使用时,下降时人体往上提绳子需要花很大的力气,有时甚至出现提不动绳子的问题,给施工和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悬吊下降系统,它通过设置偏转拉件来改变绳索在特殊结之后的走向,以此改变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的大小;当处于高处时,自由端的绳子重力很大,此时由人体操作偏转拉件使下降器偏转,使特殊结之后的绳子处于自由悬垂状态,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变小。由此,人体可以以自身重力实现自动下降、或是需要靠往上提绳子时所花的力气会更小,解决了施工和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吊系统,不但可以作为建筑物外墙施工时的悬吊工具,更可以作为建筑物消防救生或抢险时的救生工具。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悬吊下降系统,主要包括工作绳、下降器、连接器、乘载装置,所述工作绳在下降器上打上一个特殊的结,其特征是,所述下降器上还设置有侧板,侧板上设置有第一偏转拉件。当人体用力牵拉第一偏转拉件时,由于下降器的受力点发生改变,下降器发生偏转,由此改变特殊结之后绳子的走向,使特殊结之后的绳子处于自由悬垂状态,从而使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变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下降器由具有U形环、第一穿轴构成的公知的U形卸扣式下降器,并且在所述U形环上设置有侧板。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下降器主要由圆柱形的绕绳件、侧板、第一穿轴构成,所述第一穿轴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工作绳在绕绳件上打上一个特殊结,人体通过乘载装置、连接器、第一穿轴固定在下降器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偏转拉件固定在侧板上且与绕过第一穿轴的绳子处于同一侧。当建筑物很高,人体往上提绳子有困难,此时,人体只需用力牵拉第一偏转拉件,由于下降器的受力点发生改变,下降器偏转,使特殊结之后的绳子处于自由悬垂状态,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变小。由此,在人体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人体可以实现自动下降、或是需要往上提绳子时所花的力气会更小,解决了施工和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还设置第二偏转拉件,所述第二偏转拉件固定在侧板上与绕过第一穿轴的绳子处于不同侧。当人体不断下降,而且越接近地面时,自由端绳子的长度就越短,重力也就越小,即使不往上提绳子,人体也会自动下降,甚至还可能出现下降失控的情形,容易发生意外;此时,人体只需用力牵拉第二偏转拉件,由于下降器的受力点发生改变,下降器偏转,第一穿轴偏转往上抬升,使特殊结之后的绳子绕过第一穿轴时拐角更大,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变大,由此可以降低人体下降的速度、或是使人体停止下降,避免出现下降失控的情形、避免发生意外。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偏转拉件、第二偏转拉件是分别通过第二穿轴、第三穿轴固定在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第一穿轴、第二穿轴、第三穿轴是分别通过螺纹件固定在侧板上。本实用新型提示,穿轴的固定形式也可以采用公知的其它固定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第一偏转拉件、第二偏转拉件还可以是分别直接固定在侧板上。只要偏转拉件得到固定、并且人体用手牵拉偏转拉件时,下降器可以发生左右偏转就可以满足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乘载装置可以是现今本领域公开的座板装置。使用座板装置时,降落者采用座式姿势降落。
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乘载装置可以是现今本领域公开的安全带装置。使用发全带装置时,降落者采用立式姿势降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它通过设置有偏转拉件,由降落者利用偏转拉件来控制下降器偏转,由此改变特殊结之后绳子的走向,以此改变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的大小,当处于高处时,使特殊结绳子的摩擦力处于较小的状态,使人体利用自身的重力实现自动下降或提绳子是更省力,给施工和操作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图4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图4为局部示意图。
图5、图6、图7、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左视图、图6、图7、图8为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便于图示,图8为图7转过一个角度之后的视图,图9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图11、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为左视图、图11、图12为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便于图示,图12为图11转过一个角度之后的视图,图1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绳,1.1特殊结,1.2A自由端,1.2B固定端,2下降器,2.1AU形环、2.1B圆柱形绕绳件,2.2A第一穿轴、2.2B第二穿轴、2.2C第三穿轴,2.2A1第一螺纹件、2.2B1第二螺纹件、2.2C1第三螺纹件,2.3.1第一侧板、2.3.2第二侧板,3.1连接器,4.乘载装置,5人体,6.1第一偏转拉件、6.2第二偏转拉件。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为现有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左视图,图3、图4为局部示意图。图1、图2中显示,在现有技术中,座板式单人用吊具主要包括工作绳1、下降器2、连接器3.1、乘载装置4构成;使用时,将工作绳1通过固定端1.2B固定在高处,所述工作绳1在下降器2上打上一个特殊结1.1,然后从第一穿轴2.2A绕过,人体5通过乘载装置4、连接器3.1固定在下降器2的穿轴2.2A上。因为有特殊结1.1,人体5不会往下滑,但可以通过操作工作绳1来实现自由下降。当需要下降时,操作人员只须将自由端绳子1.2A(特殊结以下绳子下垂至地面的一端)往上提就可以下降;绳子往上提多少,人体就下滑多少,绳子提多快,人体下滑多快。所以,一般进行外墙清洁的人员都要求身体强壮、并且受过训练的人员才允许作业,相关技术规范对此有明确规定。问题是,当建筑物高度很高时,绳子自由端的长度很长,重力也很大;当绳子直径为20厘米,长度超过100米时,绳子的重力将超过25公斤;绳子的长度越长,下降时人体需往上提绳子所花的力气就越大,有时甚至出现提不动绳子的问题,给施工和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
图5、图6、图7、图8、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5为左视图,为便于显示特殊结1.1绳子的走向,图5为去除侧板2.3.1之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图7、图8为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便于图示,图8为图7转过一个角度之后的视图,图9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中,图中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悬吊下降系统主要包括工作绳1、下降器2、连接器3.1、乘载装置4构成;使用时,将工作绳1通过固定端1.2B固定在高处,所述工作绳1在下降器2上打上一个特殊结1.1,然后从第一穿轴2.2A绕过,人体5通过乘载装置4、连接器3.1固定在下降器2的第一穿轴2.2A上;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所述下降器2为具有U形环2.1A和第一穿轴2.2A的U形卸扣式下降器,并且在U形环2.1A上设置有第一侧板2.3.1、第二侧板2.3.2,第一偏转拉件6.1固定在侧板上且与绕过第一穿轴2.2A的绳子处于同一侧;
在图6、图7、图8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第一偏转拉件6.1是通过第二穿轴2.2B固定在侧板上。
在图6、图7、图8中还显示,第二穿轴2.2B是通过第二螺纹件2.2B1固定在侧板上。本实用新型提示,穿轴的固定形式也可以采用公知的其它固定形式。
图9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当建筑物很高,人体往上提绳子有困难。此时,人体只需用手牵拉第一偏转拉件6.1,人体5原来是通过乘载装置4、连接器3.1固定在第一穿轴2.2A上,在用手牵拉第一偏转拉件6.1之后,人体的重量有一部份或是全部通过第一偏转拉件6.1作用在下降器2上,此时,下降器2因受力点发生改变而偏转,使特殊结之后的绳子自由端1.2A处于自由悬垂状态,特殊结1.1的摩擦力变小。由此,在人体5自身的重力的作用下,人体可以实现自动下降、或是需要往上提绳子时所花的力气会更小,解决了施工和操作中的一些问题。
在图5、图6、图7、图8、图9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悬吊下降系统是开式悬吊系统,即下降器可以在绳子的任何位置上使用,因此,工作绳不仅仅只是提供给一个下降器使用,而是可以提供给若干个下降器使用。当作为消防救生使用时,逃生者使用一个下降器降落至地面或低处时,另外的逃生者可以利用其它下降器继续使用同一根工作绳从高处降落逃生。
本文提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偏转拉件还可以直接固定在第一侧板2.3.1,或是固定在第二侧板2.3.2,其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螺栓或其它公知的方式。只要人体用手牵拉偏转拉件时下降器可以发生偏转就可以要求。
本文提示,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在下降器2上设置双侧板即第一侧板2.3.1、第二侧板2.3.2。本实用新型提示,还可以设置单侧板,只要偏转拉件能够得到固定并且人手用力牵拉偏转拉件时能够使下降器发生偏转就满足结构要求;采用单侧板时,偏转拉件直接固定在侧板上。
图10、图11、图12、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0为左视图、图11、图12为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便于图示,图12为图11转过一个角度之后的视图,图1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0中所示,在本实施中,与第一个实施不同的是,在穿轴2.2A的另一侧还设置有第二偏转拉件6.2。在图11、图12中显示,第二偏转拉件6.2是通过穿轴2.2C固定在第一侧板2.3.1、第二侧板2.3.2上,穿轴2.2C是通过螺纹件2.2C1固定在侧板上。
图13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当人体5不断下降,而且越接近地面时,绳子自由端1.2A的长度就越短,重力也就越小,即使不往上提绳子,人体也会自动下降,甚至还可能出现下降失控的情形、容易发生意外;此时,人体只需用手牵拉第二偏转拉件6.2,人体5原来是通过乘载装置4、连接器3.1固定在第一穿轴2.2A上,在用手牵拉第二偏转拉件6.2之后,人体的重力有一部份或是全部通过第二偏转拉件6.2作用在下降器2上,由于下降器2的受力点发生改变,下降器2偏转,第一穿轴2.2A偏转往上抬升,使特殊结1.1之后的绳子绕过第一穿轴2.2A时拐角更大,特殊结1.1绳子的摩擦力变大,由此可以降低人体5的下降速度、或是使人体停止下降,避免出现下降失控的情形、避免发生意外。
图14、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显示,与第二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所述下降器2进行了改进,主要由圆柱形的绕绳件2.1B、第一侧板2.3.1、第一侧板2.3.2、第一穿轴2.2A构成,所述第一穿轴2.2A通过第一螺纹件2.2A1固定在侧板上,所述工作绳1在下降器的绕绳件2.1B上打上一个特殊结1.1,人体6通过乘载装置4、连接器3.1、第一穿轴2.2A固定在下降器2上,第一偏转拉件6.1、第一偏转拉件6.2分别通过第二穿轴2.2B、第二穿轴2.2C固定在第一穿轴2.2A的两侧,第二穿轴2.2B、第二穿轴2.2C分别通过第二螺纹件2.2B1、第三螺纹件2.2C1固定在侧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示,第三个实施例的下降器特征还可以应用到上述第一实施例当中。
Claims (8)
1.一种悬吊下降系统,主要包括工作绳、下降器、连接器、乘载装置,所述工作绳在下降器上打上一个特殊的结,其特征是,所述下降器上还设置有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在所述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穿轴和第二穿轴,第二穿轴位于第一穿轴的一侧位置上,所述第一穿轴、第二穿轴分别穿过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的安装孔并在轴端用螺纹安装固定,还设置有第一偏转拉件,所述第一偏转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穿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下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工作绳在绕绳件上打上一个特殊结,人体通过乘载装置、连接器、第一穿轴固定在下降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下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偏转拉件与绕过第一穿轴的绳子处于同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下降系统,其特征是,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还设置有第三穿轴,所述第三穿轴和所述第二穿轴分别位于第一穿轴的两侧位置上,所述第三穿轴穿过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上的安装孔并在轴端用螺纹安装固定,还设置第二偏转拉件,所述第二偏转拉件设置在所述第三穿轴上,所述第二偏转拉件与绕过第一穿轴的绳子处于不同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下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偏转拉件直接固定在侧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吊下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第二偏转拉件直接固定在侧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下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乘载装置是座板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吊下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乘载装置是安全带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027867 CN202575840U (zh) | 2012-01-21 | 2012-01-21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201220027867 CN202575840U (zh) | 2012-01-21 | 2012-01-21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575840U true CN202575840U (zh) | 2012-12-05 |
Family
ID=47245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20122002786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575840U (zh) | 2012-01-21 | 2012-01-21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575840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66177A1 (zh) * | 2013-04-08 | 2014-10-16 | He Shaodun | 一种悬吊式绳端固定装置 |
CN106390327A (zh) * | 2016-11-30 | 2017-02-1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 | 一种变电站高处作业用安全带悬挂装置 |
-
2012
- 2012-01-21 CN CN 201220027867 patent/CN202575840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4166177A1 (zh) * | 2013-04-08 | 2014-10-16 | He Shaodun | 一种悬吊式绳端固定装置 |
CN106390327A (zh) * | 2016-11-30 | 2017-02-15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龙口市供电公司 | 一种变电站高处作业用安全带悬挂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515051A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202575840U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TWM574499U (zh) | 引導式防墜背負組件 | |
WO2013166812A1 (zh) | 一种悬吊器 | |
CN202504516U (zh) | 一种具有缓降和固定带功能的逃生背包 | |
CN2553834Y (zh) | 自控式救生背包 | |
CN103213915A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202575839U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202322175U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203355167U (zh) | 一种围杆作业安全带 | |
CN202489880U (zh) | 一种下降器 | |
CN202449816U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的绳索防倒装置 | |
CN102358591A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101966371B (zh) | 机械缓降器 | |
US9901756B1 (en) | Fire escape device for a baby harness | |
CN202961551U (zh) | 消防车云梯用救生装置 | |
CN202322174U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102381656A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102358590A (zh) | 一种悬吊下降系统 | |
CN212139460U (zh) | 一种舒适型医学用防护口罩 | |
CN202605551U (zh) | 救生缓降器 | |
CN202909340U (zh) | 机井救人装置 | |
CN106390309A (zh) | 高层住宅火灾自救用装置及该装置的使用方法 | |
CN109550169A (zh) | 全身式安全带 | |
CN204364696U (zh) | 高层建筑救生索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12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