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2467856U -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 Google Patents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467856U
CN202467856U CN2012200211511U CN201220021151U CN202467856U CN 202467856 U CN202467856 U CN 202467856U CN 2012200211511 U CN2012200211511 U CN 2012200211511U CN 201220021151 U CN201220021151 U CN 201220021151U CN 202467856 U CN202467856 U CN 202467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nnel
lanes
lane
cross passage
change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2002115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贵红
李玉文
林国进
郑金龙
田尚志
朱长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Highway Planning Prospecting and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22002115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467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467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46785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尤其是适合于长度大于6km、特别是长度大于9km的超特长高速公路双车道隧道的互通使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设置有便于大型客货车顺利通过的互通式横通道的公路隧道,其包括并行的两个隧道,在两个隧道之间设置有将两个隧道中的车道连通的横通道,每个隧道包括隧道主洞和加宽隧道,在加宽隧道中的车道为车道换行段,车道换行段的车道数大于隧道主洞的车道数,横通道的车道两端连接在车道换行段上,横通道的车道与隧道主洞的车道数相同。本实用新型的公路隧道互通结构,便于车辆的正常转向,缩短封闭段的距离,可以大大缓解超特长隧道在维修养护期间的交通组织压力,方便维修和营运管理。

Description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隧道的两个隧道之间的互通结构,尤其是适合于长度大于6km的超长、特别是长度大于9km的超特长高速公路双车道隧道的互通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目前的高速公路建设的大力投入,在山区需要修建大量的隧道,而且隧道的长度越来越长,达到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超特长公路隧道,这种公路隧道普遍采用的双向独立隧道洞方式。在长期的运营过程中,对这些超长隧道进行维修养护是不可避免的。一旦进行隧道病害的维修养护,通常要封闭一个公路隧道洞,而另一个公路隧道洞则采用双向行车或者单向分时段放行。对于超特长隧道采用单洞双向行车由于距离太长将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而采用单向分时段放行容易导致严重的交通堵塞,因此,无论采用上面的哪种方式都会给交通组织带来很大的困难。
现在为了提高双向隧道的通行能力,在两个隧道之间采用横通道进行连接,在其中一个隧道封闭后,车辆能够通过横通道转入另一隧道采用双向行驶的方式进行分流。但目前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在隧道洞中的双向行车距离很长,还是容易造成堵塞,(2)只是采用简单的横通道结构,在发生紧急情况如火灾时,大型客货车不便于通过,发生堵塞后往往只能弃车逃生,还是会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有便于大型客货车顺利通过的互通式横通道的公路隧道。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包括并行的两个隧道,在两个隧道之间设置有将上述两个隧道中的车道连通的横通道,上述每个隧道包括隧道主洞和加宽隧道,在加宽隧道中的车道为车道换行段,所述的车道换行段的车道数大于隧道主洞的车道数,上述横通道的车道两端连接在车道换行段上,横通道的车道与隧道主洞的车道数相同。
在所述的各车道换行段上设置的横通道包括前横通道和后横通道,且各横通道的轴线按照行车方向与车道换行段车道的轴线之间的行车夹角为120°~150°。
车道换行段的车道数为隧道主洞中的车道的两侧分别增加一条车道。
隧道主洞中的车道和横通道为双车道,加宽隧道中的车道换行段的车道为四车道。
在横通道与各车道换行段的连接路口安装有道闸。
在所述的车道换行段处设置有景观区。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公路隧道互通结构后,在需要对隧道中的道路进行维修保养过程中,便于车辆的正常转向,缩短封闭段的距离,可以大大缓解超特长隧道在维修养护期间的交通组织压力,方便维修和营运管理。采用双方行车的长度也大幅度缩短,减少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交通堵塞的概率。甚至在紧急情况下,还能减少或避免由于车辆变道造成的堵塞带来的危险和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隧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左车道,11-左车道前段,12-左车道中段,13-左车道后段,2-右车道,21-右车道前段,22-右车道中段,23-右车道后段,3-车道换行段,31-左车道换行段,311-前左车道换行段,312-后左车道换行段,32-右车道换行段,321-前右车道换行段,322-后右车道换行段,4-中断节点,5-提示标牌,6-横通道,61-前横通道,62-后横通道,7-道闸,81-隧道主洞,82-加宽隧道,9-行车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包括并行的两个隧道,在两个隧道之间设置有将上述两个隧道中的车道连通的横通道,上述每个隧道包括在纵向分段的隧道主洞81和加宽隧道82。在隧道主洞81中的车道为普通行车车道,在加宽隧道82中的车道为车道换行段3,车道换行段3的车道数大于隧道主洞81的普通行车车道数,一般将车道换行段3的车道设置是在隧道主洞81中的普通行车车道的两侧分别增加一条车道比较合适。横通道6的车道两端连接在加宽隧道82中的车道换行段3上,而且横通道6的车道与隧道主洞81的车道数相同。这样在车辆需要进入横通道6时,比现有的在普通行车车道处直接进入的方式更加顺利和快捷,不容易造成拥堵。
下面结合图1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附图1中按照排列将两个隧道中的车道分别定义为左车道和右车道。在左车道和右车道上设置有两段车道换行段3。设置在车道换行段3加宽隧道82中,采用的是单向4车道。其他路段设置在隧道主洞81中,采用的是单向双车道,横通道6也是采用双车道。
正常的行车方式为:左车道的行车从右至左各段依次为左车道前段11、前左车道换行段311、左车道中段12、后左车道换行段312、左车道后段13;右车道的行车从左至右各段依次为右车道前段21、前右车道换行段321、右车道中段22、后右车道换行段322、右车道后段23。
如当左车道1中的左车道中段12出现需要维护或交通事故的不能通行的中断节点4需要封闭式时,左车道1上的行车从正常使用的左车道前段11进入中断节点4前的前左车道换行段311,再通过横通道6进入对应的后右车道换行段322,同时将右车道中段22作为双向通行的道路,行车通过右车道中段22进入前右车道换行段321后,在通过另一横通道6进入对应的后左车道换行段311,最后进入左车道后段13恢复正常的行驶道路。因此在两条隧道中,只有右车道中段22是双向行驶车道,对整个隧道中的公路运行影响较小。
考虑到隧道中,大型客货车在由换行段转入横通道6时,转弯容易受到影响,因此将对应布置的左车道换行段31和右车道换行段32之间的横通道6设置为包括前横通道61和后横通道62的两个独立通道,且如图1所示,前横通道61和后横通道62按照行车方向与左车道1、右车道2之间的行车夹角为120°~150°,减少了车辆转弯时的角度,不容易发生事故和堵塞。如图1所示,当中断节点4也是发生在左车道中段12时,左车道车辆的行驶路径依次为:左车道前段11、前左车道换行段311、前横通道61、后右车道换行段322、右车道中段22、前右车道换行段321、后横通道62、后左车道换行段312、左车道后段13。
为了提醒车辆司机在需要换道时避让对方车辆和误入中断节点,在需要换道的换行段与通道连接路口处设置醒目的提示标牌5。为了防止在正常行驶时,车辆误入横通道,在各横通道与左车道换行段31和右车道换行段32的连接路口安装有道闸7。
为了方便车辆转向及同时满足停车功能,左车道换行段31和右车道换行段32设置在加宽隧道82中,如图2所示,加宽隧道82的宽度大于隧道81的宽度,左车道换行段31和右车道换行段32两侧双向加宽,左、右侧各增加一个车道,因此左车道换行段31和右车道换行段32的加宽隧道82中的车道数量大于隧道81中的正常行驶车道数量。采用这种方式,左车道换行段31和右车道换行段32还可以作为临时停车带,满足紧急情况下停车的需要。左车道换行段31和右车道换行段32的加宽隧道82的断面较大,在此配以特殊的灯光照明、内部装饰形成具有视觉改变和仿生态效果的景观区,可以营造出轻松惬意的氛围,实现“长隧短运”,有效缓解司乘人员的视觉疲劳和心理压抑感,有利于提高行车舒适度和行车安全。

Claims (6)

1.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包括并行的两个隧道,在两个隧道之间设置有将上述两个隧道中的车道连通的横通道,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隧道包括隧道主洞(81)和加宽隧道(82),在加宽隧道(82)中的车道为车道换行段(3),所述的车道换行段(3)的车道数大于隧道主洞(81)的车道数,上述横通道(6)的车道两端连接在车道换行段(3)上,上述横通道(6)的车道与隧道主洞(81)的车道数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各车道换行段(3)上设置的横通道(6)包括前横通道(61)和后横通道(62),且各横通道的轴线按照行车方向与车道换行段(3)车道的轴线之间的行车夹角(9)为120°~15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道换行段(3)的车道数为隧道主洞(81)中的车道的两侧分别增加一条车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其特征在于,隧道主洞(81)中的车道和横通道为双车道,加宽隧道(82)中的车道换行段(3)的车道为四车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其特征在于,在横通道(6)与各车道换行段(3)的连接路口安装有道闸(7)。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道换行段(3)处设置有景观区。
CN2012200211511U 2012-01-17 2012-01-17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7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11511U CN202467856U (zh) 2012-01-17 2012-01-17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2200211511U CN202467856U (zh) 2012-01-17 2012-01-17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467856U true CN202467856U (zh) 2012-10-03

Family

ID=4691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2002115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467856U (zh) 2012-01-17 2012-01-17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46785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0999A (zh) * 2014-03-03 2014-09-2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及结构
WO2015097670A1 (zh) * 2013-12-23 2015-07-02 南宁马许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车流疏导设施
CN113393705A (zh) * 2021-05-31 2021-09-14 云南思码蔻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隧道或道路内车辆留存数量的路况管理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97670A1 (zh) * 2013-12-23 2015-07-02 南宁马许科技有限公司 高速公路车流疏导设施
CN104060999A (zh) * 2014-03-03 2014-09-24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隧洞塌方处理方法及结构
CN113393705A (zh) * 2021-05-31 2021-09-14 云南思码蔻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隧道或道路内车辆留存数量的路况管理系统
CN113393705B (zh) * 2021-05-31 2022-07-15 云南思码蔻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隧道或道路内车辆留存数量的路况管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63582A (zh) 道路交通信号的设置及路口交通控制方法
CN202467856U (zh) 具有双向互通结构的超长公路隧道
CN200985480Y (zh) 无障碍十字路口道路结构
CN201027293Y (zh) 城市市区地面高速度道路
CN100383340C (zh) 单向式立体交叉立交桥
CN102094370A (zh) 城市快道
CN206843870U (zh) 方便停车的道路系统
CN204475094U (zh) 交叉路口回形交通系统
CN204803696U (zh) 防堵十字路口单元
CN206871063U (zh) 一种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CN103821096B (zh) 一种近公交车站的非机动车安全提示组合标线
CN101177927A (zh) 快速通行道路系统
CN104762894A (zh) 借道左转防越线装置
CN202730574U (zh) 右行制两个变道式“卜”字形单元的组合桥或组合隧道
CN102864710A (zh) 无信号灯管理机动车可直接左转的立体交叉路口
CN204701401U (zh) 一种汽车转向架
CN202688814U (zh) 设置于城市交叉路口且能够免红绿灯的快速交通系统
CN107130486A (zh) 市区道路交叉路段的设置
CN106958173A (zh) 城市道路无红绿灯设计
CN201730032U (zh) 串联变道式单层全互通立交桥
CN204570405U (zh) 一种纵向横向车辆互相绕开叉开的公路网
CN201024365Y (zh) 一种新型立交桥
CN207109472U (zh) 一种互通式十字路口
CN206157501U (zh) 四洞单向公路隧道结构
CN105986534A (zh) 一种不用红绿灯的十字路口高架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Termination date: 201301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