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462331U -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462331U CN202462331U CN2012200733386U CN201220073338U CN202462331U CN 202462331 U CN202462331 U CN 202462331U CN 2012200733386 U CN2012200733386 U CN 2012200733386U CN 201220073338 U CN201220073338 U CN 201220073338U CN 202462331 U CN202462331 U CN 20246233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aling ring
- clamping device
- base
- top cover
- instru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包括紧固器、第一装夹装置和第二装夹装置;第一装夹装置和第二装夹装置适于固定连接密封圈并使所述密封圈的两个断开端处于自由状态,第一装夹装置和第二装夹装置通过栓紧带与紧固器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更换工具与现有技术全部依靠人手拉伸密封圈进行胶接的方式相比,能够快速、轻松拉伸密封圈,并且保持拉伸状态,使胶接工作能够方便、轻松地开展,大大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缩短了整个更换时间,提高了更换效率,并且能够很容易地让密封圈两个断开端充分接触,密封圈胶接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更换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
背景技术
在风力发电机组中,发电机主轴前后各安装有一个密封圈,用于密封主轴轴承的润滑油脂。由于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电机长期工作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中,密封圈极容易磨损和老化,为保证其密封效果、防止润滑油脂泄漏,密封圈需要定期更换。由于密封圈为环形结构,若直接更换需拆除主轴、主轴轴承及轴承座等,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会导致成本大幅增加。
因此,目前常用的更换方法是先将密封圈切断,再将其安装到主轴上,然后将密封圈的断开端重新胶接在一起,这样就避免了拆除主轴、主轴轴承及轴承座,并还要再组装的操作过程。但是由于密封圈本身回弹力量较大,在胶接密封圈两断开端面时,如果直接用人手拉伸密封圈进行胶接的话,不仅耗费操作人员很大体力,还要花费较长时间,更关键的是,这样操作也难以保证密封圈的胶接质量,容易影响密封圈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更换密封圈技术存在的耗费操作人员体力多,花费时间长,且胶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常省力省时且胶接质量好的密封圈更换工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包括紧固器、第一装夹装置和第二装夹装置;所述第一装夹装置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适于固定连接密封圈并使所述密封圈的两个断开端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一装夹装置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通过栓紧带与所述紧固器连接。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第一装夹装置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包括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方的顶盖;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相互配合形成引入口和引出口,所述断开端自所述引入口进入并从所述引出口伸出,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通过相互配合夹紧所述密封圈。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第一装夹装置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的所述底座上表面与所述密封圈接触的部分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引入口的高度小于所述引出口的高度。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成型在所述顶盖下表面的导向孔以及成型在所述底座上表面、与所述导向孔配合的导向柱。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顶盖的下表面成型有向内凹进的装配槽,所述密封圈置于所述装配槽内。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栓紧带的连接环;所述第一装夹装置上的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二装夹装置上的所述连接环设置位置相对。
上述密封圈更换工具中,所述顶盖和所述底座通过连接旋杆紧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①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包括紧固器、第一装夹装置和第二装夹装置,通过装夹装置夹紧密封圈并使密封圈的两个断开端处于自由状态,便于胶接,并且通过紧固器拉伸密封圈,从而完全用机械方式来更换密封圈,与现有技术全部依靠人手拉伸密封圈进行胶接的方式相比,能够快速、轻松拉伸密封圈,并且保持拉伸状态,使胶接工作能够方便、轻松地开展,大大节省了操作人员的体力,缩短了整个更换时间,提高了更换效率,并且能够很容易地让密封圈两个断开端充分接触,因此密封圈胶接效果好。
②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第一装夹装置和第二装夹装置的底座上表面与密封圈接触的部分为平面,该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优选的是1°,且第一装夹装置和第二装夹装置的引入口高度小于引出口高度,在紧固器拉伸密封圈过程中,越拉越紧,装夹口产生自锁效果,有利于保证密封圈胶接效果。
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顶盖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引导顶盖和底座相互扣合,进而夹紧密封圈,使密封圈更快捷、准确地被夹紧,节省了密封圈更换时间,有利于提高更换效率。
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在装夹装置顶盖下表面成型有向内凹进的装配槽,更换密封圈时将密封圈置于装配槽内,从而增大密封圈和装夹装置夹紧部位的接触面积,使装夹装置的夹紧效果更好,进一步保证了密封圈较好的胶接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一装夹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一装夹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一装夹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一装夹装置的仰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二装夹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二装夹装置的左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二装夹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中第二装夹装置的仰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紧固器,2-栓紧带,3-第一装夹装置,4-第二装夹装置,5-密封圈,6-密封圈断开端,7-底座,8-顶盖,9-引入口,10-引出口,11-导向孔,12-导向柱,13-装配槽,14-连接环,15-连接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密封圈更换工具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密封圈更换工具包括紧固器1、第一装夹装置3和第二装夹装置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紧固器1为市购部件,所述紧固器1上具有棘轮机构,用于拉伸密封圈5。
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适于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圈5并使所述密封圈5的两个断开端6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通过栓紧带2与所述紧固器1连接。
如图2-9所示,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包括底座7和设置于所述底座7上方的顶盖8;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相互配合形成引入口9和引出口10,所述断开端6自所述引入口9进入并从所述引出口10伸出(即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的所述引出口10与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的所述引出口10相对);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通过相互配合夹紧所述密封圈5。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通过连接旋杆15紧固连接。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的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密封圈5接触的部分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为1°-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1°,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的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密封圈5接触的部分也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β为1°-5°,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是1°。所述引入口9的高度小于所述引出口10的高度。
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成型在所述顶盖8下表面的导向孔11以及成型在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导向孔11配合的导向柱12。所述导向孔11和所述导向柱12各设置两个。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8的下表面成型有向内凹进的装配槽13,所述密封圈5置于所述装配槽13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7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栓紧带2的连接环14;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上的所述连接环14与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上的所述连接环14设置位置相对。
利用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换密封圈过程叙述如下:
首先,用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夹住所述密封圈5,使所述断开端6自所述引入口9进入并从所述引出口10伸出并处于自由状态,所述断开端6的端面距离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约200mm;之后,扳动所述紧固器1,所述栓紧带2带动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逐渐拉动所述密封圈5,使其伸长直至两个所述断开端6能够贴合;然后,在两个所述断开端6的端面涂上专用胶合剂并粘接;在胶合剂完全发挥后,松开所述紧固器1,卸除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此时所述密封圈5的更换工作完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的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密封圈5接触部分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也可以是3°,也可以是5°,1°到5°之间任一角度都可以。且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的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密封圈5接触部分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与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的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密封圈5接触部分的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装配槽13可以不成型在所述顶盖8的下表面,而是成型在所述底座7的上表面。当然,还可以不成型所述装配槽13,而是在所述顶盖8的下表面和底座7的上表面对应地成型有波状纹等凹凸纹饰,只要能够增大所述顶盖8与所述底座7之间的夹紧摩擦力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装夹装置3和第二装夹装置4也可以为结构相同的部件。
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环14还可以不设置在所述底座7上,而是设置在所述顶盖8上,同样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所述顶盖8的下表面还成型导向柱12,而在所述底座7的上表面成型与所述导向柱12匹配的导向孔11,且所述导向柱12和所述导向孔1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紧固器(1)、第一装夹装置(3)和第二装夹装置(4);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适于固定连接密封圈(5)并使所述密封圈(5)的两个断开端(6)处于自由状态,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通过栓紧带(2)与所述紧固器(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包括底座(7)和设置于所述底座(7)上方的顶盖(8);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相互配合形成引入口(9)和引出口(10),所述断开端(6)自所述引入口(9)进入并从所述引出口(10)伸出,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通过相互配合夹紧所述密封圈(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和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的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密封圈(5)接触的部分为平面,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入口(9)的高度小于所述引出口(10)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括成型在所述顶盖(8)下表面的导向孔(11)以及成型在所述底座(7)上表面、与所述导向孔(11)配合的导向柱(12)。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的下表面成型有向内凹进的装配槽(13),所述密封圈(5)置于所述装配槽(13)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一侧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栓紧带(2)的连接环(14);所述第一装夹装置(3)上的所述连接环(14)与所述第二装夹装置(4)上的所述连接环(14)设置位置相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密封圈更换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和所述底座(7)通过连接旋杆(15)紧固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733386U CN202462331U (zh) | 2012-03-01 | 2012-03-01 |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2200733386U CN202462331U (zh) | 2012-03-01 | 2012-03-01 |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462331U true CN202462331U (zh) | 2012-10-03 |
Family
ID=469105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20073338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462331U (zh) | 2012-03-01 | 2012-03-01 |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462331U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53452A (zh) * | 2014-01-09 | 2014-04-30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密封圈粘接用工装及应用其粘接密封圈的方法 |
CN105257646A (zh) * | 2015-11-05 | 2016-01-2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 |
CN106553152A (zh) * | 2016-12-06 | 2017-04-05 | 二十二冶集团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 多向模锻压机主缸密封圈更换方法 |
CN106863205A (zh) * | 2017-03-14 | 2017-06-20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主齿轮箱密封圈更换装置 |
-
2012
- 2012-03-01 CN CN2012200733386U patent/CN202462331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53452A (zh) * | 2014-01-09 | 2014-04-30 |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分体密封圈粘接用工装及应用其粘接密封圈的方法 |
CN105257646A (zh) * | 2015-11-05 | 2016-01-20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 |
CN105257646B (zh) * | 2015-11-05 | 2017-08-01 | 国家电网公司 | 一种o型密封圈盘根粘结方法及专用工具 |
CN106553152A (zh) * | 2016-12-06 | 2017-04-05 | 二十二冶集团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 多向模锻压机主缸密封圈更换方法 |
CN106553152B (zh) * | 2016-12-06 | 2018-01-30 | 二十二冶集团精密锻造有限公司 | 多向模锻压机主缸密封圈更换方法 |
CN106863205A (zh) * | 2017-03-14 | 2017-06-20 | 杭州前进齿轮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电主齿轮箱密封圈更换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462331U (zh) | 一种密封圈更换工具 | |
CN202589687U (zh) | 一种具有压低牙齿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牙套 | |
CN202646267U (zh) | 一种贴胶装置 | |
CN202108118U (zh) | 一种气膜建筑的底边密封件 | |
CN202214030U (zh) | 一种片材自动分离装置 | |
CN202927279U (zh) | 悬挂卡箍 | |
CN203973559U (zh) | 一种制动鼓上下件内涨式机械手 | |
CN201217575Y (zh) | 自动无源输送胶带纠偏器 | |
CN109866911B (zh) | 一种浮空器蝴蝶结结构 | |
CN202267649U (zh) | 曲面剥离夹具及关节轴承编织衬垫曲面粘结质量测试系统 | |
CN202411882U (zh) | 一种用于蜂窝材料的真空夹压装置 | |
CN202507825U (zh) | 画布夹紧装置 | |
CN202357388U (zh) | 机械手夹具 | |
CN208761077U (zh) | 一种标签贴附装置 | |
CN203740692U (zh) | 一种自动拼接胶带装置 | |
CN204068106U (zh) | 一种新型的整体式电缆桥架 | |
DE602006014524D1 (de) | Ein sicherheitsmittel umfassende anordnung zum aufbringen von etiketten | |
CN103363482B (zh) | 一种灯具固定装置 | |
CN107695653A (zh) | 一种集成胶条柔性装配和端盖组立的外水切组立专用机 | |
CN203921265U (zh) | 一种瓶装牛奶夹具 | |
CN203691328U (zh) | 太阳能电池板的固定结构 | |
CN202169720U (zh) | 一种具有粘合机构的纸箱成型机 | |
CN201515859U (zh) | 天花顶导轨蚊帐用分段导轨 | |
CN207890803U (zh) | 用于胶带生产的缠绕装置 | |
CN205092274U (zh) | 一种密封塞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