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85298U - 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85298U CN202385298U CN2011204950109U CN201120495010U CN202385298U CN 202385298 U CN202385298 U CN 202385298U CN 2011204950109 U CN2011204950109 U CN 2011204950109U CN 201120495010 U CN201120495010 U CN 201120495010U CN 202385298 U CN202385298 U CN 20238529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wireless transmission
- wireless
- automatic connection
- transmission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是包括: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以及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内是设置有一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且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是内建一组固定的服务设定识别码;而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内是设置有一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且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是内建一组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的服务设定识别码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据此,使具有省时、省力、安全、可自动联机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尤指一种多个无线传输装置共享一组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的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
背景技术
一般无线局域网络的环境中,是设置有一无线接收器(如:无线基地台),其一端连接一有线电缆,该有线电缆再与一网络装置(如:调制解调器)连接,使无线接收器能连结网际网络,又在该无线接收器的另一端是设有天线结构,以供传输信号;当使用者在前述的环境中欲使一电子装置连结网际网络,必须先开启该电子装置内建的联机设定程序,并通过其内建(或外接)的无线网络收发器,搜寻该无线接收器发出的信号,待确认收到信号后,使用者便继续进行该联机设定程序(如:网络协议地址),在程序中,使用者必须详阅内容设定说明,也免不了需要做选择及判断,以及设定(或输入)至少一组密码,才能被允许与该无线接收器建立网络联机,进而使用该无线局域网络的服务,如此烦复的联机设定程序,将耗费使用者不少时间及精力,倘若使用者无法牢记该密码金钥,必然徒增不少麻烦,甚至有资料泄漏的安全上的疑虑。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人乃潜心研思、设计组制,其能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期能化繁为简,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又能兼顾安全性,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研创的创作动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使用者连接电源后便可自动建立联机,无须经过烦琐的联机设定程序,使具有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通过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一读取器以及至少一第三无线传输装置的组合设计,使具有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及兼具有安全防护的功效。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与一网络装置连接,而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内设置有一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内建一组固定的服务设定识别码;以及
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相互对应设置,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内设置有一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与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传输模块,该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之间是为无线传输,而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内建一组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的服务设定识别码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
其中,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为无线接收器,而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选自监控装置、监视器、无线网络摄影机、多媒体播放器、投影机、无线路由器、无线桥接器、家用智能电网用品、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型手机、网络电话、网络协议电视、数字视频转换盒、无线网络收发器以及无线网络适配卡的其中的一种。
其中,该无线网络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三无线传输装置,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内设置有一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与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之间是为无线传输,而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设有一转译器。
其中,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设有一识别结构,该识别结构设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的表面,而该无线网络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与该识别结构相对应的读取器,该读取器包含一读取模块及一与该读取模块电性连接的传输模块,而该读取器之传输模块与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之间是为有线传输以及无线传输的其中任一者。
其中,该识别结构选自文字码、数字码、符号码、二维条形码、QR码、芯片结合感应线圈、以及图片的其中的一种。
其中,该读取模块为扫描模块、摄像模块、感应模块以及输入模块的其中的一种。
其中,该传输模块为有线传输模块。
其中,该传输模块为无线传输模块,且为红外线传输模块、蓝牙无线传输模块、RF传输模块的其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具有可自动联机的功效,方便使用者连接电源即可使用,无须烦琐的联机设定程序,以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三无线传输装置及至少一读取器,而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是设有一识别结构,令该读取器读取该识别结构传输至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形成一组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的服务设定识别码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而具有安全防护的功效,以可避免该服务设定识别码被轻易盗取,且经由简易的操作即可完成多个第三无线传输装置的联机,具有省时、省力的功效。
附图说明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惟所附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其中:
图1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包含读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种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1,是与一网络装置2(如:调制解调器、路由器、交换器…等)连接,以连结网际网络3,而该无线网络结构1是包括有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以及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以形成一无线局域网络4。
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是与所述网络装置2连接,而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内是设置有一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及一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是内建一组固定的服务设定识别码111(Service Set Identifier,简称SSID),且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是为无线接收器,而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是选自监控装置、监视器、无线网络摄影机、多媒体播放器(如:iPad)、投影机、无线路由器、无线桥接器、家用智能电网用品(如:智能/电子式电表)、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智能型手机(如:iPhone)、网络电话(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VoIP;如:skype Phone)、网络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IP TV)、数字视频转换盒(Set Top Box,简称STB;中文简称机上盒)、无线网络收发器(如:USB无线网络接收器)、或是无线网络适配卡的其中的一种。
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内是设置有一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21及一与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21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21是内建一组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的服务设定识别码111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21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自动联机的功效,本实用新型是分别在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中,预先设置有供联机设定的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以及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21,该两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21设有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111、211,使用者只要将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分别接上电源后,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21的服务设定识别码211将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发射予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接收,并经由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将两服务设定识别码111、211比对确认后,建立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的联机。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自动建立联机,使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即能间接通过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与该网络装置2自动联机,以形成无线局域网络4,进而与该网际网络3自动联机,如此,使用者在初次使用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时,即不需大费周章地自行建立繁复的联机设定程序,也不需特地记忆所输入的密码金钥,更不用自行搜寻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的信号,有助于提升使用上的便利性,并通过内建一组固定的服务设定识别码111的方式,可避免厂商之间的恶意削价竞争,而造成消费市场上的纷扰。
当该网络装置2采以路由器实施时,本实用新型的无线网络结构1能设有多个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而每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是与一或多个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对应设置(即一对一,或一对多),由于每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是是内建一组固定的服务设定识别码111,因此,当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欲择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自动联机之前,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须通过第二无线传输模块22发射予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接收,并经由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将两服务设定识别码111、211比对确认后,进而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自动联机。
本文中所述的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以及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21,较佳地,是包含有处理器、内存及应用程序,更佳地,是包含有储存模块,以供储存数据;而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之间,是通过Wi-Fi(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中文称为无线保真)无线传输技术传输信号。
第二实施例
请参阅图2-图3所示,为一种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1,是与一网络装置2连接,以连结网际网络3,而该无线网络结构1是包括有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以及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以形成一无线局域网络4。本实施例的内容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该无线网络结构1是进一步包括一读取器30及至少一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而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是设有一识别结构14,该识别结构14是设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的表面。
该识别结构14是选自文字码、数字码、符号码、二维条形码、QR码(Quick Response Code,简称QR码)、芯片结合感应线圈、以及图片的其中的一种。
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内是设置有一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41及一与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41电性连接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42,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41是设有一转译器412。
该读取器30是包含一读取模块31及一与该而该读取模块31电性连接的传输模块32,令该读取器30的读取模块31读取该识别结构14,并转换成传输信号经由该传输模块32传输至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42,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42再将传输信号传输至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41,经由转译器412形成一组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的服务设定识别码111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411,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41的服务设定识别码411是通过第三无线传输模块42发射予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12接收,并经由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将两服务设定识别码111、411比对确认后,建立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与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的联机。
前述传输信号的方式是能以有线传输方式或是无线传输方式实施,说明如下:
[有线传输方式]该读取器30的传输模块32是为有线传输模块,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是与该读取器30连接,该读取器30是设有一供传输信号使用的传输线,而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是设有与该传输线对应连接的连接接口,以将传输信号传至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使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间接取得该识别结构14。
[无线传输方式]该读取器30的传输模块32是为无线传输模块,且该传输模块32可为红外线传输模块、蓝牙无线传输模块、RF(RadioFrequency,简称RF)传输模块(如:无线射频辨识,英文为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简称RFID)的其中的一种,并与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42对应配设,以将传输信号传至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42,使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间接取得该识别结构14。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传输方式并不以此为限,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是可与读取器30结合,较佳地,可将该读取器30内建于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中,经转译器412形成一组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11的服务设定识别码111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411。
前述读取器30是可以扫描模块(如:扫描仪)、摄像模块(如:摄影机)、感应模块(如:接有感应线圈的芯片)或输入模块(如:触控屏幕)实施。
本文中,所述的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是为内建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的无线接收器,而所述的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可参阅图3所示,是选自监控装置、监视器、无线网络摄影机、多媒体播放器(如:iPad)、投影机、无线路由器、无线桥接器、家用智能电网用品(如:智能/电子式电表)、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智能型手机(如:iPhone)、网络电话(Voiceover Internet Protocol,简称VoIP;如:skype Phone)、网络协议电视(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简称IP TV)、数字视频转换盒(Set TopBox,简称STB;中文简称机上盒)、无线网络收发器(如:USB无线网络接收器)、或是无线网络适配卡实施。
据此,本实用新型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是通过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一读取器30以及至少一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的组合设计,使购买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者,经由上述简易的操作,亦可容易地建立自动联机,除具有使用上的便利性,尤其是建立多个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联机,更具有省时、省力的功效,由于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内建的转译器412设有固定的转译程序,使本实用新型兼具有安全防护的功效,可避免服务设定识别码被轻易盗取。
第三实施例
请参阅第4图所示,为一种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1,是与一网络装置2连接,以连结网际网络3,而该无线网络结构1是包括有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10、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20、一读取器30以及至少一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本实施例的内容与第二实施例大致相同,其差异在于:本实施例的无线网络结构1是设有多个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且各第三无线传输装置40的读取器30可分别为不同模式的传输方式(包括上述的有线及无线传输方式),由此,可轻易建无线局域网络4,具有省时、省力的使用上的便利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理同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与一网络装置连接,而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内设置有一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一无线传输模块,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内建一组固定的服务设定识别码;以及
一第二无线传输装置,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相互对应设置,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内设置有一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与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二无线传输模块,该第二无线传输模块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之间是为无线传输,而该第二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内建一组与该第一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的服务设定识别码相同的服务设定识别码。
2.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为无线接收器,而该第二无线传输装置选自监控装置、监视器、无线网络摄影机、多媒体播放器、投影机、无线路由器、无线桥接器、家用智能电网用品、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平板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智能型手机、网络电话、网络协议电视、数字视频转换盒、无线网络收发器以及无线网络适配卡的其中的一种。
3.如权利要求1的所述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无线网络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相互对应设置的第三无线传输装置,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内设置有一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及一与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电性连接的第三无线传输模块,该第三无线传输模块与该第一无线传输模块之间是为无线传输,而该第三自动联机设定模块设有一转译器。
4.如权利要求3的所述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设有一识别结构,该识别结构设于该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的表面,而该无线网络结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与该识别结构相对应的读取器,该读取器包含一读取模块及一与该读取模块电性连接的传输模块,而该读取器之传输模块与该第三无线传输装置之间是为有线传输以及无线传输的其中任一者。
5.如权利要求4的所述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识别结构选自文字码、数字码、符号码、二维条形码、QR码、芯片结合感应线圈、以及图片的其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4的所述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读取模块为扫描模块、摄像模块、感应模块以及输入模块的其中的一种。
7.如权利要求4的所述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输模块为有线传输模块。
8.如权利要求4的所述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传输模块为无线传输模块,且为红外线传输模块、蓝牙无线传输模块、RF传输模块的其中的一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950109U CN202385298U (zh) | 2011-12-02 | 2011-12-02 | 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950109U CN202385298U (zh) | 2011-12-02 | 2011-12-02 | 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85298U true CN202385298U (zh) | 2012-08-15 |
Family
ID=4663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95010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2385298U (zh) | 2011-12-02 | 2011-12-02 | 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85298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09925A (zh) * | 2014-05-19 | 2014-08-27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路由器的桥接建立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
CN104066084A (zh) * | 2013-03-22 | 2014-09-24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连线方法 |
CN104244228A (zh) * | 2013-06-19 | 2014-12-24 | 范世杰 | 自组织网络系统及组建方法 |
-
2011
- 2011-12-02 CN CN2011204950109U patent/CN20238529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066084A (zh) * | 2013-03-22 | 2014-09-24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连线方法 |
CN104066084B (zh) * | 2013-03-22 | 2017-05-24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系统及其连线方法 |
CN104244228A (zh) * | 2013-06-19 | 2014-12-24 | 范世杰 | 自组织网络系统及组建方法 |
CN104009925A (zh) * | 2014-05-19 | 2014-08-27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路由器的桥接建立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
CN104009925B (zh) * | 2014-05-19 | 2018-09-07 |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路由器的桥接建立方法、装置和路由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091047B2 (en) | Connecting devices to networks | |
CN106165341B (zh) | 家用电器、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系统和家用电器的网络连接方法 | |
CN101202822B (zh) | 一种数字电视机顶盒系统 | |
WO2017148082A1 (zh) | 一种控制设备接入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 |
WO2015024391A1 (zh) | 一种对网络电视终端进行无线控制的方法以及设备 | |
CN103795785A (zh) | 物联网控制方法和终端 | |
CN106464688B (zh) | 无线通信系统 | |
CN105187901B (zh) | 用户终端设备、电子设备、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TWM424722U (en) | Wireless network structure with built-in connection setting | |
CN103702442A (zh) | 共享wifi密码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2638724A (zh) | 发送装置、接收装置、荧幕画面传输系统、可读取的媒体 | |
CN103313430A (zh) | 一种用移动终端通过WiFi配置入网设备的WiFi连接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202385298U (zh) | 具自动联机设定的无线网络结构 | |
CN104159322A (zh) | 新型智能手机扫描二维码连接无线网络方法 | |
CN103825939A (zh) | 一种家电联网控制系统 | |
US20130166688A1 (en) | Communication system, network storage, server | |
CN105591755A (zh) | 一种基于声波认证连接的智能家居系统及认证连接方法 | |
CN201750479U (zh) | 一种音视频播放系统及其移动终端、音视频播放设备 | |
CN204089848U (zh) | 一种基于nfc的电教系统 | |
US20180330604A1 (en) | Gateway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
WO2013082334A1 (en) | Gateway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 |
CN102654850A (zh) | 电脑与无线电子装置的配对方法 | |
CN103561478A (zh) | 一种设备之间自动实现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设备 | |
CN106851537A (zh) | 一个终端蓝牙与多个低功耗蓝牙连接的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2412910A (zh) | 一种结合无线通信技术的联系人查找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815 Termination date: 2013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