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9119U -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49119U CN202349119U CN2011205084927U CN201120508492U CN202349119U CN 202349119 U CN202349119 U CN 202349119U CN 2011205084927 U CN2011205084927 U CN 2011205084927U CN 201120508492 U CN201120508492 U CN 201120508492U CN 202349119 U CN202349119 U CN 20234911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retaining
- shaft
- output shaft
- driven ge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 Of Transmiss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输入轴、中间轴及与中间轴传动连接的主输出轴,主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高低挡换挡机构,高低挡换挡机构包括高、低挡同步锥齿轮、副输出轴和行星齿轮机构;一个同步锥齿轮固连于变速器壳体上,另一个同步锥齿轮固连于副输出轴上,行星齿轮机构包括行星架、行星轮及太阳轮和内齿圈,太阳轮与主输出轴同轴固连,高低挡换挡机构还包括与内齿圈固连并可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高或低挡同步锥齿轮传动连接的高低挡同步器,副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将变速器的动力向外输出的行驶动力输出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高、低挡输出的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可满足拖拉机在不同作业工况时对速度的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拖拉机变速器多采用滑动齿轮、啮合套及同步器等手动机械换挡方式,拖拉机换挡时需先分离离合器,然后将变速器摘空挡,再选挡、换挡,最后接合离合器。这样,当离合器分离后,直到离合器再重新接合之前,发动机的动力将不能被传递到车轮去驱动拖拉机运行,所以换挡过程中产生了动力传递的中断,换挡缓慢,影响作业效率。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是一种新型的自动变速器,它将变速器挡位按奇、偶数分别布置在与两个离合器所联接的两个输入轴上,通过离合器的交替切换完成换挡过冲,实现了动力换挡,这对带负荷作业的拖拉机来说尤为重要。
现有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具体结构如中国专利CN200410070324.9公开的一种“双离合器变速箱”,包括两根同轴设置并通过各自对应的离合器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输入轴,双离合器变速箱还包括与输入轴平行设置的倒挡惰轮轴和两根中间轴。两根输入轴中的一个输入轴上固定装配有用于奇数挡位传动的奇数挡位主动齿轮(一、三挡主动齿轮);另一个输入轴上固定装配有用于偶数挡位传动的偶数挡位主动齿轮(二、四挡主动齿轮)。两根中间轴上的其中一个中间轴上通过对应的同步器传动连接有一、二、三和四挡从动齿轮;另一个中间轴上通过对应的同步器传动连接有五、六挡和倒挡从动齿轮。其中一挡主动齿轮与一挡从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同时啮合;二挡主动齿轮与二挡从动齿轮相啮合;三挡主动齿轮与三挡从动齿轮和五挡从动齿轮同时啮合;四挡主动齿轮与四挡从动齿轮和六挡从动齿轮同时啮合。两根中间轴通过相应的同步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与对应的从动齿轮传动连接,两根中间轴的输出端与相应的差速器直接传动连接。现有双离合器变速器存在的问题在于:虽然两根输入轴上的四个主动齿轮通过对应的同步器可实现六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但是这种双离合器变速箱的挡位输出没有高低挡输出的功能,由于拖拉机在工作时遇到的各种工况较多,使得现有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便不能适应拖拉机这种对工况要求较特别的车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低挡输出的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中设置有两根同轴设置并通过各自对应的离合器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输入轴和与所述输入轴平行设置的两根中间轴,其中一根输入轴上固定装配有用于奇数挡位传动的奇数挡位主动齿轮;另一个输入轴上固定装配有用于偶数挡位传动的偶数挡位主动齿轮,两根中间轴上空套有与对应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且通过各中间轴上设置的同步器有选择的与对应中间轴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平行设置的主输出轴,主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主动力从动齿轮,所述的两根中间轴上分别固定装配有同时与所述主动力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动力输出齿轮和第二动力输出齿轮,所述的主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高低挡换挡机构,所述的高低挡换挡机构包括高挡同步锥齿轮、低挡同步锥齿轮、与所述主输出轴同轴设置的副输出轴及与所述副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行星齿轮机构,所述高、低挡同步锥齿轮中的其中一个同步锥齿轮固连于所述的变速器壳体上;另一个同步锥齿轮同轴固连于所述的副输出轴上,所述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副输出轴固连的行星架、转动装配于行星架上的行星轮及分别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传动的太阳轮和内齿圈,所述的太阳轮与所述的主输出轴同轴固连,所述的高低挡换挡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内齿圈固连并可根据需要选择与所述高挡同步锥齿轮或低挡同步锥齿轮传动连接的高低挡同步器,所述的副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至前桥或后桥的行驶动力输出段。
所述的两个输入轴包括内输入轴和同轴套设于所述内输入轴外周的外输入轴,所述的离合器包括同轴线并列设置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的内输入轴通过第二离合器实现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的外输入轴通过第三离合器实现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于所述内输入轴中同轴穿设的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负载输出轴,所述负载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向相应负载输出动力的负载动力输出段。
所述的高挡同步锥齿轮与所述的副输出轴同轴固连,所述的低挡同步锥齿轮固连于所述的变速器壳体上,所述的行驶动力输出段上设有用于与相应拖拉机的后桥传动连接的主动锥齿轮,所述的高挡同步锥齿轮上固连有用于将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至相应拖拉机的前桥上的前桥主动齿轮。
所述的两个输入轴包括内输入轴和同轴套设于所述内输入轴外周的外输入轴,所述的主动齿轮包括固连于所述外输入轴上的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和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及固连于所述内输入轴上的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和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所述的两根中间轴分别为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所述的同步器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的Ⅲ、Ⅶ挡同步器和Ⅱ、Ⅵ挡同步器及安装于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的Ⅰ、Ⅴ挡同步器和Ⅳ、倒挡同步器,所述的从动齿轮包括于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空套安装的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所述Ⅲ、Ⅶ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Ⅲ挡从动齿轮和Ⅶ挡从动齿轮及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所述Ⅱ、Ⅵ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Ⅱ挡从动齿轮和Ⅵ挡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还包括于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空套安装的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所述Ⅰ、Ⅴ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Ⅰ挡从动齿轮和Ⅴ挡从动齿轮及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Ⅳ、倒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Ⅳ挡从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所述的Ⅰ挡从动齿轮和Ⅲ挡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的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Ⅴ挡从动齿轮和Ⅶ挡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的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Ⅳ挡从动齿轮和Ⅵ挡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的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Ⅱ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的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Ⅱ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的倒挡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的负载输出轴、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和副输出轴旁的变速器壳体上均设有用于检测各对应轴的转速以对变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转速传感器,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与所述各传感器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的各离合器和对应的同步器均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当拖拉机需要低挡运行时,高低挡同步器和低挡同步锥齿轮接合,通过此接合,两个中间轴中其中一个中间轴的扭矩经由主输出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传递至副输出轴,最后传递至相应拖拉机的前桥或后桥,从而实现发动机的低挡运行;当拖拉机需要高挡运行时,高低挡同步器和高挡同步锥齿轮接合,通过此接合,两个中间轴中其中一个中间轴的扭矩经由主输出轴、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传递至副输出轴,最后传递至相应拖拉机的前桥或后桥,从而实现发动机的高挡运行。通过进行高低挡的切换操作,可满足拖拉机在不同作业工况时对速度的要求。
进一步的,在拖拉机进行倒挡操作时,Ⅱ挡从动齿轮同时作为倒挡惰轮使用,省去了倒挡惰轮及倒挡惰轮轴的布置,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零部件数量,节省制作成本,降低了安装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包括离合器装置、变速器壳体3、变速器控制系统。
离合器装置包括与发动机1曲轴相连的离合器装置输入轴2、和同轴线并列设置的第一离合器C1、第二离合器C2、第三离合器C3。
变速器壳体3中设置有变速器主箱部分和变速器副箱部分,变速器主箱部分,包括外输入轴30、内输入轴32、负载输出轴19、第一中间轴6、第二中间轴22、主输出轴10。外输入轴30一端与第三离合器C3连接,内输入轴32一端与第二离合器C2连接,负载输出轴19一端与离合器第一离合器C1连接。外输入轴30、内输入轴32及负载输出轴19共轴线旋转。外输入轴30、内输入轴32、负载输出轴19与第一中间轴6、第二中间轴22之间采用空间平行布置。
外输入轴30上固定安装有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31,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28。内输入轴32上固定安装有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25,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21。负载输出轴19上设有用于向相应农机具等负载输出动力的负载动力输出段,负载输出轴19用于将拖拉机发动机功率的一部分以致全部以旋转机械能的方式传递到农机具等负载上,驱动农机具工作。
第一中间轴6上固定安装有Ⅲ、Ⅶ挡同步器S1,Ⅱ、Ⅵ挡同步器S2,以及用于主箱动力输出的第一动力输出齿轮20,空套安装有Ⅲ挡从动齿轮4、Ⅶ挡从动齿轮5、Ⅵ挡从动齿轮7、Ⅱ挡从动齿轮8。Ⅲ挡从动齿轮4与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31啮合传动;Ⅶ挡从动齿轮5与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28啮合传动;Ⅵ挡从动齿轮7与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25啮合传动,Ⅱ挡从动齿轮8与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21啮合传动。Ⅲ、Ⅶ挡同步器S1可选择性地将Ⅲ挡从动齿轮4、Ⅶ挡从动齿轮5的扭矩传递到第一中间轴6上。Ⅱ、Ⅵ挡同步器S2可选择性地将Ⅱ挡从动齿轮8、Ⅵ挡从动齿轮7的扭矩传递到第一中间轴6上。
第二中间轴22上固定安装有Ⅰ、Ⅴ挡同步器S3,Ⅳ、倒挡同步器S4,以及用于主箱动力输出的第二动力输出齿轮23,空套安装有Ⅰ挡从动齿轮29、Ⅴ挡从动齿轮27、Ⅳ挡从动齿轮26、倒挡从动齿轮24。其中Ⅰ挡从动齿轮29与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31啮合传动;Ⅴ挡从动齿轮27与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28啮合传动;Ⅳ挡从动齿轮26与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25啮合传动;倒档从动齿轮24与Ⅱ挡从动齿轮8啮合传动。Ⅰ、Ⅴ挡同步器S3可选择性地将Ⅰ挡从动齿轮29、Ⅴ挡从动齿轮27的扭矩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2上,Ⅳ、倒挡同步器S4可选择性地将Ⅳ挡从动齿轮26、倒挡从动齿轮24的扭矩传递到第二中间轴22上。Ⅱ挡从动齿轮8同时作为倒挡惰轮使用,省去了倒挡惰轮轴及倒挡惰轮的布置,使结构更加紧凑,减少了零部件数量。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布置倒挡惰轮轴和倒挡惰轮的形式来实现变速器的倒挡操作。
主输出轴10上固定安装有主动力从动齿轮9,该齿轮同时与第一中间轴6上的第一动力输出齿轮20及第二中间轴22上的第二动力输出齿轮23啮合,通过同步器S1、S2、S3、S4可选择性地将主箱各挡的扭矩传递到主输出轴10上。主输出轴10同时作为变速器副箱部分的输入轴使用。
变速器副箱部分,包括与主输出轴10传动连接的高低挡换挡机构,高低换挡机构包括行星齿轮机构的太阳轮11、行星轮17、行星架16、内齿圈18、高低挡同步器S5、副输出轴14、高挡同步锥齿轮和低挡同步锥齿轮12。太阳轮11同轴固定安装在副箱输入轴上。副输出轴14上固定安装有行星架16,副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至前桥或后桥的行驶动力输出段。行驶动力输出段上安装有将动力传至前桥53的主动齿轮15(其上固定安装有高挡同步锥齿轮)、将动力输出至后桥54的主动锥齿轮13。内齿圈18与高低挡同步器S5固连成一刚性整体。低挡同步锥齿轮12通过一定装置固连在变速器壳体3上,高挡同步锥齿轮与将动力传至前桥53的主动齿轮15固连在一起。高低挡同步器S5可选择性地将副箱输入轴10的动力传递到副输出轴14。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例中,变速器主箱部分和变速器副箱部分还可以分设于两个壳体中。
变速器控制系统包括于负载输出轴19、内输入轴32、外输入轴30、第一中间轴6、第二中间轴22和副输出轴14旁的变速器壳体3上设置的用于检测各对应轴的转速以对变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转速传感器33、与各转速传感器33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ECU)50、与各离合器控制连接的离合器操纵机构51和与各同步器控制连接的选换挡操纵机构52,离合器操纵机构51和选换挡操纵机构52控制连接。工作时,各转速传感器33和其它类型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对变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识别与判断,根据设定的换挡规律,当需要换挡操作时,电子控制单元(ECU)50发出指令,通过离合器操纵机构51和选换挡操纵机构52分别控制各离合器与各同步器换挡动作的操作,实现自动变速。
本实用新型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变速器主箱部分包括七个前进挡和一个倒挡,变速器副箱部分包括高、低两个挡,通过变速器主、副箱部分挡位搭配可以得到(7+1)×2挡,即14个前进挡、2个倒挡。挡位较多,可满足拖拉机不同作业工况对速度的要求,变速器主、副箱部分各挡位动力传递路线为:
主箱Ⅰ挡:第三离合器C3接合,并且Ⅰ、Ⅴ挡同步器S3和Ⅰ挡从动齿轮29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外输入轴30,然后扭矩经由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31、Ⅰ挡从动齿轮29、Ⅰ、Ⅴ挡同步器S3传递至第二中间轴22,最后扭矩经由第二动力输出齿轮23、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主箱Ⅱ挡:第二离合器C2接合,并且Ⅱ、Ⅵ挡同步器S2和Ⅱ挡从动齿轮8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内输入轴32,然后扭矩经由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21、Ⅱ挡从动齿轮8、Ⅱ、Ⅵ挡同步器S2传递至第一中间轴6,最后扭矩经由第一动力输出齿轮20、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主箱Ⅲ挡:第三离合器C3接合,并且Ⅲ、Ⅶ挡同步器S1和Ⅲ挡从动齿轮4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外输入轴30,然后扭矩经由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31、Ⅲ挡从动齿轮4、Ⅲ、Ⅶ挡同步器S1传递至第一中间轴6,最后扭矩经由第一动力输出齿轮20、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主箱Ⅳ挡:第二离合器C2接合,并且Ⅳ、倒挡同步器S4和Ⅳ挡从动齿轮26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内输入轴32,然后扭矩经由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25、Ⅳ挡从动齿轮26、Ⅳ、倒挡同步器S4传递至第二中间轴22,最后扭矩经由第二动力输出齿轮23、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主箱Ⅴ挡:第三离合器C3接合,并且Ⅰ、Ⅴ挡同步器S3和Ⅴ挡从动齿轮27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三离合器C3传递至外输入轴30,然后扭矩经由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28、Ⅴ挡从动齿轮27、Ⅰ、Ⅴ挡同步器S3传递至第二中间轴22,最后扭矩经由第二动力输出齿轮23、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主箱Ⅵ挡:第二离合器C2接合,并且Ⅱ、Ⅵ挡同步器S2和Ⅵ挡从动齿轮7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第二离合器C2传递至内输入轴32,然后扭矩经由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25、Ⅵ挡从动齿轮7、Ⅱ、Ⅵ挡同步器S2传递至第一中间轴6,最后扭矩经由第一动力输出齿轮20、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主箱Ⅶ挡:第三离合器C3接合,并且Ⅲ、Ⅶ挡同步器S1和Ⅶ挡从动齿轮5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离合器C3传递至外输入轴30,然后扭矩经由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28、Ⅶ挡从动齿轮5、同步器S1传递至第一中间轴6,最后扭矩经由第一动力输出齿轮20、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主箱倒挡:第二离合器C2接合,并且Ⅳ、倒挡同步器S4和倒挡从动齿轮24接合。通过此接合,发动机扭矩通过离合器C2传递至内输入轴32,然后扭矩经由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21、倒挡惰轮(同时作为Ⅱ挡从动齿轮8)、倒挡从动齿轮24、Ⅳ、倒挡同步器S4传递至第二中间轴22,最后扭矩经由第二动力输出齿轮23、主动力从动齿轮9传递至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
副箱低挡:高低挡同步器S5和低挡同步锥齿轮12接合,行星齿轮机构的内齿圈18锁止。通过此接合,主箱部分的扭矩经由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太阳轮11、行星轮17、行星架16传递至副输出轴14,最后扭矩通过主动锥齿轮13传递至后桥54,或者通过主动齿轮15传递至前桥53。
副箱高挡:高低挡同步器S5和高挡同步锥齿轮15接合,使得高挡同步锥齿轮15、高低挡同步器S5、副输出轴14、行星架17、内齿圈18成为一体,从而整个行星齿轮机构为一整体。通过此接合,主箱部分的扭矩经由副箱输入轴(同时也是主输出轴10)、行星齿轮机构传递至副输出轴14,最后扭矩通过主动锥齿轮13传递至后桥54,或者通过主动齿轮15传递至前桥53。
Claims (6)
1.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变速器壳体中设置有两根同轴设置并通过各自对应的离合器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输入轴和与所述输入轴平行设置的两根中间轴,其中一根输入轴上固定装配有用于奇数挡位传动的奇数挡位主动齿轮;另一个输入轴上固定装配有用于偶数挡位传动的偶数挡位主动齿轮,两根中间轴上空套有与对应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且通过各中间轴上设置的同步器有选择的与对应中间轴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与所述输入轴平行设置的主输出轴,主输出轴上固定装配有主动力从动齿轮,所述的两根中间轴上分别固定装配有同时与所述主动力从动齿轮啮合传动的第一动力输出齿轮和第二动力输出齿轮,所述的主输出轴上传动连接有高低挡换挡机构,所述的高低挡换挡机构包括高挡同步锥齿轮、低挡同步锥齿轮、与所述主输出轴同轴设置的副输出轴及与所述副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行星齿轮机构,所述高、低挡同步锥齿轮中的其中一个同步锥齿轮固连于所述的变速器壳体上;另一个同步锥齿轮同轴固连于所述的副输出轴上,所述的行星齿轮机构包括与所述副输出轴固连的行星架、转动装配于行星架上的行星轮及分别与所述行星轮啮合传动的太阳轮和内齿圈,所述的太阳轮与所述的主输出轴同轴固连,所述的高低挡换挡机构还包括与所述内齿圈固连并可根据需要选择与所述高挡同步锥齿轮或低挡同步锥齿轮传动连接的高低挡同步器,所述的副输出轴上还设置有用于将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至前桥或后桥的行驶动力输出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输入轴包括内输入轴和同轴套设于所述内输入轴外周的外输入轴,所述的离合器包括同轴线并列设置的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三离合器,所述的内输入轴通过第二离合器实现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的外输入轴通过第三离合器实现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于所述内输入轴中同轴穿设的并通过所述第一离合器与相应发动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的负载输出轴,所述负载输出轴上设有用于向相应负载输出动力的负载动力输出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挡同步锥齿轮与所述的副输出轴同轴固连,所述的低挡同步锥齿轮固连于所述的变速器壳体上,所述的行驶动力输出段上设有用于与相应拖拉机的后桥传动连接的主动锥齿轮,所述的高挡同步锥齿轮上固连有用于将变速器的动力输出至相应拖拉机的前桥上的前桥主动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输入轴包括内输入轴和同轴套设于所述内输入轴外周的外输入轴,所述的主动齿轮包括固连于所述外输入轴上的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和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及固连于所述内输入轴上的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和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所述的两根中间轴分别为第一中间轴和第二中间轴,所述的同步器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的Ⅲ、Ⅶ挡同步器和Ⅱ、Ⅵ挡同步器及安装于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的Ⅰ、Ⅴ挡同步器和Ⅳ、倒挡同步器,所述的从动齿轮包括于所述第一中间轴上空套安装的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所述Ⅲ、Ⅶ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Ⅲ挡从动齿轮和Ⅶ挡从动齿轮及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所述Ⅱ、Ⅵ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Ⅱ挡从动齿轮和Ⅵ挡从动齿轮,所述的从动齿轮还包括于所述第二中间轴上空套安装的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所述Ⅰ、Ⅴ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Ⅰ挡从动齿轮和Ⅴ挡从动齿轮及根据需要可选择的与Ⅳ、倒挡同步器传动连接的Ⅳ挡从动齿轮和倒挡从动齿轮,所述的Ⅰ挡从动齿轮和Ⅲ挡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的Ⅰ、Ⅲ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Ⅴ挡从动齿轮和Ⅶ挡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的Ⅴ、Ⅶ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Ⅳ挡从动齿轮和Ⅵ挡从动齿轮同时与所述的Ⅳ、Ⅵ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的Ⅱ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的Ⅱ、倒挡共用主动齿轮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Ⅱ挡从动齿轮与所述的倒挡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离合器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载输出轴、内输入轴、外输入轴、第一中间轴、第二中间轴和副输出轴旁的变速器壳体上均设有用于检测各对应轴的转速以对变速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识别和判断的转速传感器,所述的变速器还包括与所述各传感器连接的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的各离合器和对应的同步器均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084927U CN202349119U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5084927U CN202349119U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49119U true CN202349119U (zh) | 2012-07-25 |
Family
ID=46538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508492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9119U (zh) | 2011-12-08 | 2011-12-08 |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49119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8847A (zh) * | 2011-12-08 | 2012-09-19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CN103256351A (zh) * | 2013-04-28 | 2013-08-21 | 河南科技大学 | 多离合器变速装置 |
CN103256346A (zh) * | 2013-04-28 | 2013-08-21 | 河南科技大学 | 行星排汇流式多离合器变速器 |
CN103256350A (zh) * | 2013-04-28 | 2013-08-21 | 河南科技大学 | 多档多离合器变速器 |
CN109764117A (zh) * | 2018-11-10 | 2019-05-17 | 浙江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拖拉机动力换挡离合器总成 |
CN111396528A (zh) * | 2020-03-18 | 2020-07-10 |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 拖拉机多段自动无级变速箱 |
CN112455217A (zh) * | 2020-12-19 | 2021-03-09 | 浙江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拖拉机传动系统 |
-
2011
- 2011-12-08 CN CN2011205084927U patent/CN202349119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678847A (zh) * | 2011-12-08 | 2012-09-19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CN102678847B (zh) * | 2011-12-08 | 2013-07-31 | 河南科技大学 |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CN103256351A (zh) * | 2013-04-28 | 2013-08-21 | 河南科技大学 | 多离合器变速装置 |
CN103256346A (zh) * | 2013-04-28 | 2013-08-21 | 河南科技大学 | 行星排汇流式多离合器变速器 |
CN103256350A (zh) * | 2013-04-28 | 2013-08-21 | 河南科技大学 | 多档多离合器变速器 |
CN109764117A (zh) * | 2018-11-10 | 2019-05-17 | 浙江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拖拉机动力换挡离合器总成 |
CN111396528A (zh) * | 2020-03-18 | 2020-07-10 |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 拖拉机多段自动无级变速箱 |
CN111396528B (zh) * | 2020-03-18 | 2024-04-09 | 洛阳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 拖拉机多段自动无级变速箱 |
CN112455217A (zh) * | 2020-12-19 | 2021-03-09 | 浙江海天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大功率拖拉机传动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678839A (zh) | 一种拖拉机中使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202349119U (zh) | 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01713448B (zh) |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1705861U (zh) |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 | |
CN102678847B (zh) | 一种用于拖拉机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02252063B (zh) | 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装置 | |
CN202182157U (zh) | 纵置七挡双离合器变速器 | |
US8881614B2 (en) | Vehicle transmissions | |
CN102678842B (zh) | 一种多挡拖拉机中使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202349120U (zh) | 汽车变速器的动力传动机构 | |
CN115056648B (zh) | 传动系统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202431852U (zh)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 |
CN202125579U (zh) | 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2349116U (zh) | 拖拉机中使用的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01907150B (zh) | 一种无倒档轴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01502668U (zh) | 双离合器变速器 | |
CN101446336B (zh) | 一种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 | |
CN210371892U (zh) | 变速器总成及纯电动车 | |
CN201443584U (zh) | 车用自动变速箱 | |
CN203796868U (zh) | 换档机构及使用该换档机构的车辆和双离合组合变速器 | |
CN216555172U (zh) | 一种输入轴分段式变速器 | |
CN105736652A (zh) | 一种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 | |
CN216555171U (zh) | 一种变速器 | |
CN201621234U (zh) | 一种汽车变速器 | |
CN204226626U (zh) | 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AV01 |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30731 |
|
RGAV | Abandon patent right to avoid re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