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48585U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2348585U CN202348585U CN2011204197449U CN201120419744U CN202348585U CN 202348585 U CN202348585 U CN 202348585U CN 2011204197449 U CN2011204197449 U CN 2011204197449U CN 201120419744 U CN201120419744 U CN 201120419744U CN 202348585 U CN202348585 U CN 2023485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energy
- generator
- post
- pow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4—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wind dir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70/00—Other energy conversion or management systems reducing GHG emissions
- Y02E70/30—Systems combining energy storage with energy generation of non-fossil origin
Landscapes
- Wind Mo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包括储能系统和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水箱;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道与高压储气罐连通,高压储气罐通过出气管道与水箱连通;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水轮机进水口连接,水轮机的叶轮与所述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下端连接;所述发电系统通过电缆向所述空气压缩机供电。系统并网发电时,使其发电功率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能够将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然后再转换为电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离网发电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垂直轴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是具备并/离网发电的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电,没有了电的世界是无法想象的,人们的生活没有了电将是无趣乏味的,人们的生产没有了电将会停滞,会直接导致整个社会生产力崩溃。电能如此的重要,目前世界各国都相当的重视电能的开发,比较常用的发电设备有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以及核能发电,火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存在重大污染,不符合人类发展的需求,目前正逐渐被人类所放弃;而水力发电的资源小,远远满足不了人类对电量的需求;因此清洁环保、资源丰富的风力发电将成为今后人类主要开发的方向。
目前采用并网发电的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还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难题都是由于自然风存在许多的不稳定性所引起的。在低风速时,大型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难以启动,或者根本无法启动,导致发电机白白浪费了资源;在正常风速时,大型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虽然能够启动并工作,但是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不高,往往是没有达到满发的状态;在超大风时,发电机的转速明显加快,甚至超过了发电机本身的额定功率,这时候的发电机处于危险状态,发电机部件有可能会被损坏,而超高的功率输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危险。另外,因为自然风会无时无刻的存在小风、低风速或者高风速,导致发电机的发电功率极其不稳定,接入电网时会对电网造成冲击。
我国目前的供电系统是变电站将发电设备发出来的电供应到各个片区的配电站,再由配电站向该区域的居民和工厂供电,对于偏远的地区来说,这种并网供电的方式存在造价成本高,维修难等诸多问题,因此造成偏远地区供电难的问题,目前也是各级政府亟须解决的问题,离网发电无疑是决绝该问题的最好的途径,而如何利用风力发电解决该问题成为了人们研发的方向。
无论是并网还是离网的风力发电,在白天,人们的生产活动用电需求比较大,变电站的供电十分紧张,有时候甚至需要实行区域分开用电来解决用电紧缺的问题;而到了夜晚,人们的生产活动用电需求比较小,此时变电站的供电是富余,这些富余的电能无法投入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而最后导致浪费,如何将该部分浪费的电能再利用也是更好解决风力发电机并网或离网发电存在的其他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并网发电时,使其发电功率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能够将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然后再转换为电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决绝了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离网发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中心塔柱、设置在中心塔柱上的一个底层发电单元及一个以上设于底层发电单元上方的高层发电单元,所述底层发电单元包括与中心塔柱枢接的风轮、设置在风轮下方的外转子发电机,所述外转子发电机的定子环抱所述中心塔柱,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环绕所述定子旋转,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上端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高压储气罐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水箱;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高压储气罐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轮机包括环抱所述中心塔柱的叶轮和包裹叶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所述水轮机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轮机的叶轮与所述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下端连接;所述发电系统通过电缆向所述空气压缩机供电。
作为改进,所述高层发电单元包括与所述中心塔柱枢接的Φ形的风轮、限制风轮转速的刹车装置、套在中心塔柱上的主齿轮、两个以上的内转子发电机、用于安装内转子发电机的安装平台;所述主齿轮分别通过一套齿轮传动系统与所述内转子发电机的转轴联接。
作为改进,所述中心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中心塔柱的中心设有从底部直通顶部的通道,所述安装平台环抱所述中心塔柱,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中心塔柱一体灌浆成型,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内转子发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作为改进,所述蓄水装置包括两个水箱,所述水轮机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两个高压储气罐和两个空气压缩机,两个所述高压储气罐分别为第一高压储气罐、第二高压储气罐,两个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为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进气管道、出气管道、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出水管道及回水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改进,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增压设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能够在低风速风轮难以启动发电机时,水轮机可作为辅助启动,在风轮和水轮机共同带动下,发电机可以做到轻松启动;
2)发电机在正常运行状态下,通过水轮机推动发电机转子,从而拖动发电机转子增速,使发电机达到满发功率状态;
3)在超大风速时,使水轮机反方向旋转,从而抑制发电机转子速度的增加,使发电机转子恢复到额定转速状态,使其发电功率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
4)储能系统与发电系统相互配合,能够将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然后再转换为电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决绝了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离网发电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发电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系统管路图。
图3为实施例2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系统管路图。
图4为实施例2储能系统水箱剖视图。
图5为实施例3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系统管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包括储能系统和发电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发电系统包括中心塔柱24、设置在中心塔柱24上的一个底层发电单元及一个以上设于底层发电单元上方的高层发电单元,本实施例的中心塔柱24上设有一个底层发电单元和一个高层发电单元。
所述底层发电单元包括与中心塔柱24枢接的风轮25、设置在风轮25下方的外转子发电机12,所述外转子发电机12的定子121环抱所述中心塔柱24,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122环绕所述定子121旋转,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122上端与所述风轮25连接。
所述高层发电单元包括风轮17、限制风轮17转速的刹车装置(未标示)、主齿轮18、两个以上的内转子发电机20、用于安装内转子发电机20的安装平台23;所述风轮17为Φ形风轮,所述风轮17至少包括两片均匀分布的叶片,所述风轮17上端设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轴承16的内圈固定套在所述中心塔柱24上,所述第一轴承16的外圈与所述风轮1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风轮17下端设有第二轴承19,所述第二轴承19的内圈固定套在所述中心塔柱24上,所述第二轴承19的外圈与所述风轮1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轮17通过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9与所述中心塔柱24枢接;所述第一轴承16与第二轴承19之间设有两根以上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上端与第一轴承16的外圈连接,下端与第二轴承19的外圈连接;所述主齿轮18套在所述中心塔柱24上,所述主齿轮18与所述第二轴承19的外圈连接,风轮17通过第二轴承19带动主齿轮18旋转,所述主齿轮18分别通过一套齿轮传动系统与所述发电机的转轴联接,本实施例齿轮传动系统为一个锥齿轮22,风轮17受风力作用旋转,其动力依次通过主齿轮18、齿轮传动系统传递到每台内转子发电机20的转轴,为每一台内转子发电机20提供机械能,从而进行发电。
所述中心塔柱2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中心塔柱24的中心设有从底部直通顶部的通道,所述安装平台23环抱所述中心塔柱24,所述安装平台23与所述中心塔柱24一体灌浆成型,所述安装平台23上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发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23上。
如图2所示,所述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2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1,本实施例只包括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2和一个空气压缩机1;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密闭的水箱3,本实施例只包括一个水箱3。所述空气压缩机1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高压储气罐2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高压储气罐2通过调节阀9与出气管道5连接,出气管道5与所述水箱3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二气管14与出气管道5连通,所述第二气管1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水箱3底部引出出水管道6,通过出水管道6与所述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道6上设有手动阀门8和至少一个增压机13,所述出水管道6通过增压阀门11与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轮机10设置在底层发电单元下方,所述水轮机10包括环抱所述中心塔柱24的叶轮101和包裹叶轮101的壳体102,所述壳体102上设有进水口(未标示)和出水口(未标示),所述水箱上设有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6,所述水箱3通过出水管道6与所述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轮机10的叶轮101与所述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122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储能发电原理如下:
(1)发电系统将富余的电量通过电缆向储能系统的空气压缩机1输送;
(2)空气压缩机1得电工作,通过进气管道4将空气压缩进高压储气罐2中,使高压储气罐2中的空气分子势能增加,完成电能到空气的分子势能的转换;
(3)水箱3内装有水,需要启动储能系统发电时,高压储气罐2中的高压气体通过出气管道5释放到水箱3中,水箱3内气压增加,当气压达到指定值时,将水箱3内的水通过出水管道6释放至水轮机10,出水管道6内的水在气压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空气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
(4)具有动能的水沿着出水管道6达到水轮机10并推动水轮机10的叶轮101转动,从而完成水的动能到机械能的转换;水轮机10的叶轮101带动底层发电单元的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旋转,使底层发电单元发电,最后完成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对于底层发电单元来说,储能系统起到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的目的:
外转子发电机12的启动方式:低风速外转子发电机12难以启动时,启动储能系统,推动水轮机10转动,通过风轮和水轮机10叶轮101的共同作用实现外转子发电机12的启动。
外转子发电机12的发电方式:外转子发电机12在正常发电但没有达到满发的情况下,速度传感器测量出风轮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出水管道6上电磁阀的流量,出水管道6中的水流经过增压机13的再次增压形成强大的水柱冲向水轮机10的叶轮101,加快了水轮机10的叶轮101以及发电机转子的转动速度,随着风轮速度慢慢上升,电磁阀的流量逐渐减小,使出水管道6中的水柱对水轮机10的叶轮101的作用减弱,使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能够平稳的到达额定转速。在储能系统的辅助下,底层发电单元能够时刻的保持在满发状态,使该发电单元接入电网时更稳定。
外转子发电机12的刹车方式:超大风使外转子发电机12转速超过而定转速的情况下,速度传感器测量出风轮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磁阀的流量和水轮机10进水口的方向。出水管道6中的水柱与叶轮101旋转方向相反的作用在叶轮101上,对第叶轮101施加一个反向的推力,从而限制了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速度的最大值,使底层发电单元的发电状态保持在满发状态。
实施例2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包括储能系统和发电系统。
如图1所示,所述发电系统包括中心塔柱24、设置在中心塔柱24上的一个底层发电单元及一个以上设于底层发电单元上方的高层发电单元,本实施例的中心塔柱24上设有一个底层发电单元和一个高层发电单元。
所述底层发电单元包括与中心塔柱24枢接的风轮、设置在风轮下方的外转子发电机12,所述外转子发电机12的定子环抱所述中心塔柱24,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环绕所述定子旋转,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上端与所述风轮连接。
所述高层发电单元包括风轮17、限制风轮转速的刹车装置、主齿轮18、两个以上的内转子发电机20、用于安装内转子发电机20的安装平台23;所述风轮17为Φ形风轮,所述风轮17至少包括两片均匀分布的叶片,所述风轮17上端设有第一轴承16,所述第一轴承16的内圈固定套在所述中心塔柱24上,所述第一轴承16的外圈与所述风轮17上端固定连接,所述风轮17下端设有第二轴承19,所述第二轴承19的内圈固定套在所述中心塔柱24上,所述第二轴承19的外圈与所述风轮17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轮17通过第一轴承16和第二轴承19与所述中心塔柱24枢接;所述第一轴承16与第二轴承19之间设有两根以上均匀分布在同一圆周上的连接管26,所述连接管26上端与第一轴承16的外圈连接,下端与第二轴承19的外圈连接;所述主齿轮18套在所述中心塔柱24上,所述主齿轮18与所述第二轴承19的外圈连接,风轮17通过第二轴承19带动主齿轮18旋转,所述主齿轮18分别通过一套齿轮传动系统与所述发电机的转轴联接,本实施例的齿轮传动系统为一个锥形齿轮22,风,17受风力作用旋转,其动力依次通过主齿轮18、齿轮传动系统传递到每台内转子发电机20的转轴,为每一台内转子发电机20提供机械能,从而进行发电。
所述中心塔柱24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中心塔柱24的中心设有从底部直通顶部的通道,所述安装平台23环抱所述中心塔柱24,所述安装平台23与所述中心塔柱24一体灌浆成型,所述安装平台23上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发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23上。
如图3、4所示,所述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10。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两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和两个空气压缩机,两个所述高压储气罐分别为第一高压储气罐2a、第二高压储气罐2b,两个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为第一空气压缩机1a、第二空气压缩机1b;所述蓄水装置包括两个水箱,分别为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1a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2a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b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第二高压储气罐2b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1b通过第一气管15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2a连通,所述第一气管15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2a通过调节阀9与两根出气管道5连接,所述出气管道5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第一空气压缩机1a通过第二气管14与出气管道5连通,所述第二气管1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二高压储气罐2b通过调节阀9与两根出气管道5连接,所述出气管道5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的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底部引出出水管道6,所述出水管道6通过增压阀门11与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且所述出水管道6上设有手动阀门8和增压机13;所述水轮机10设置在底层发电单元下方,所述水轮机10包括环抱所述中心塔柱24的叶轮101和包裹叶轮101的壳体102,所述壳体102上设有进水口(未标示)和出水口(未标示),所述水箱3通过出水管道6与所述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轮机10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分别与所述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顶部连通,所述回水管道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水轮机10的叶轮101与所述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122下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储能发电原理如下:
(1)发电系统将富余的电量通过电缆向储能系统的第一空气压缩机1a和第二空气压缩机1b输送;
(2)第一空气压缩机1a和第二空气压缩机1b得电工作,第一空气压缩机1a通过进气管道4将空气压缩进第一高压储气罐2a中,使第一高压储气罐2a中的空气分子势能增加;第二空气压缩机1b通过进气管道4将空气压缩进第二高压储气罐2b中,使第二高压储气罐2b中的空气分子势能增加,完成电能到空气的分子势能的转换;必要时,第二空气压缩机1b通过第一气管15将空气压缩进第一高压储气罐2a中,加快第一高压储气罐2a的储气速度;
(2)第一水箱3a或第二水箱3b内装有水,装有水的水箱为工作水箱,没有水的水箱为备用水箱,需要启动储能系统进行发电时,第一高压储气罐2a和/或第二高压储气罐2b中的高压气体通过出气管道5释放到工作水箱中,工作水箱内气压增加,当气压达到指定值时,将工作水箱内的水通过出水管道6释放至水轮机10,出水管道6内的水在气压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空气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在启动储能发电系统时发电站然具有富余电能或者第一高压储气罐2a和第二高压储气罐2b内的气压无法达到工作状态时,第一空气压缩机1a通过第二气管14和出气管道5直接将高压气体注入工作水箱中;
(3)具有动能的水沿着出水管道6达到水轮机10并推动水轮机10的叶轮101转动,从而完成水的动能到机械能的转换;水轮机10的叶轮101带动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旋转,使底层发电单元发电,最后完成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4)具有动能的水对水轮机10做功后通过回水管道进入到备用水箱中,直到工作水箱中的水全部转移到备用水箱中后,备用水箱成为新的工作水箱,原工作水箱成为新的备用水箱;
(5)第一高压储气罐2a和/或第二高压储气罐2b中的高压气体通过出气管道5释放到新的工作水箱中,如此循环上述步骤(2)~(4)直到将第一高压储气罐2a和第二高压储气罐2b中的高压气体释放完为止。
对于底层发电单元来说,储能系统起到调节发电机输出功率的目的:
外转子发电机12的启动方式:低风速外转子发电机12难以启动时,启动储能系统,推动水轮机10转动,通过风轮和水轮机10叶轮101的共同作用实现外转子发电机12的启动。
外转子发电机12的发电方式:外转子发电机12在正常发电但没有达到满发的情况下,速度传感器测量出风轮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出水管道6上电磁阀的流量,出水管道6中的水流经过增压机13的再次增压形成强大的水柱冲向水轮机10的叶轮101,加快了水轮机10的叶轮101以及发电机转子的转动速度,随着风轮速度慢慢上升,电磁阀的流量逐渐减小,使出水管道6中的水柱对水轮机10的叶轮101的作用减弱,使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能够平稳的到达额定转速。在储能系统的辅助下,底层发电单元能够时刻的保持在满发状态,使该发电单元接入电网时更稳定。
外转子发电机12的刹车方式:超大风使外转子发电机12转速超过而定转速的情况下,速度传感器测量出风轮的旋转速度,并将信号回馈到控制器中,控制器将该信号与预设信号进行比较,控制电磁阀的流量和水轮机10进水口的方向。出水管道6中的水柱与叶轮101旋转方向相反的作用在叶轮101上,对第叶轮101施加一个反向的推力,从而限制了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速度的最大值,使底层发电单元的发电状态保持在满发状态。
实施例3
如图5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储能系统的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只包括一个密闭的高压储气罐2和一个空气压缩机1;所述蓄水装置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水箱,第一水箱3a和第二水箱3b,两个水箱之间设有阀门(未标示)控制其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1通过进气管道4与所述高压储气罐2连通,所述进气管道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高压储气罐2通过调节阀9与出气管道5连接,出气管道5与所述第一水箱3a顶部连通,所述出气管道5上设有手动阀门8;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二气管14与出气管道5连通,所述第二气管14上设有手动阀门8;所述第一水箱3a底部引出出水管道6,通过出水管道6与所述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管道6上设有手动阀门8和至少一个增压机13,所述出水管道6通过增压阀门11与水轮机10进水口连接;水轮机10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7与第二水箱3b连通。
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的储能发电原理如下:
(1)发电系统将富余的电量通过电缆向储能系统的空气压缩机1输送;
(2)空气压缩机1得电工作,空气压缩机1通过进气管道4将空气压缩进高压储气罐2中,使高压储气罐2中的空气分子势能增加;
(2)第一水箱3a内装有水,需要启动储能系统进行发电时,高压储气罐2中的高压气体通过出气管道5释放到第一水箱3a中,第一水箱3a内气压增加,当气压达到指定值时,第一作水箱3a内的水通过出水管道6释放至水轮机10,出水管道6内的水在气压作用下产生一定的动能,从而完成空气分子势能到水的动能的转换;在启动储能发电系统时发电站然具有富余电能或者高压储气罐2内的气压无法达到工作状态时,空气压缩机1通过第二气管14和出气管道5直接将高压气体注入第一水箱3a中;
(3)具有动能的水沿着出水管道6达到水轮机10并推动水轮机10的叶轮101转动,从而完成水的动能到机械能的转换;水轮机10的叶轮101带动外转子发电机12的转子旋转,使底层发电单元发电,最后完成机械能到电能的转换;
(4)具有动能的水对水轮机10做功后通过回水管道7进入到第二水箱3b中,直到第一水箱3a中的水全部转移到第二水箱中后,释放第一水箱3a内的高压气体并将第二水箱3b中的水重新流回到第一水箱3a中;
(5)高压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再次通过出气管道5释放到新的第一水箱中,如此循环上述步骤(2)~(4)直到将高压储气罐2中的高压气体释放完为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并网发电时,使其发电功率对电网不会造成冲击;能够将电能转化其他形式的能量进行储存,然后再转换为电能,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能浪费的问题,同时也决绝了大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离网发电的问题。
Claims (7)
1.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所述发电系统包括中心塔柱、设置在中心塔柱上的一个底层发电单元及一个以上设于底层发电单元上方的高层发电单元,所述底层发电单元包括与中心塔柱枢接的风轮、设置在风轮下方的外转子发电机,所述外转子发电机的定子环抱所述中心塔柱,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环绕所述定子旋转,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上端与所述风轮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系统包括高压气体发生装置、蓄水装置和水轮机,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高压储气罐和与其配合的空气压缩机,所述蓄水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水箱;所述空气压缩机通过进气管道与所述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高压储气罐通过出气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水轮机包括环抱所述中心塔柱的叶轮和包裹叶轮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水箱通过出水管道与所述水轮机进水口连接,所述水轮机的叶轮与所述外转子发电机的转子下端连接;所述发电系统通过电缆向所述空气压缩机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层发电单元包括与所述中心塔柱枢接的Φ形的风轮、限制风轮转速的刹车装置、套在中心塔柱上的主齿轮、两个以上的内转子发电机、用于安装内转子发电机的安装平台;所述主齿轮分别通过一套齿轮传动系统与所述内转子发电机的转轴联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塔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中心塔柱的中心设有从底部直通顶部的通道,所述安装平台环抱所述中心塔柱,所述安装平台与所述中心塔柱一体灌浆成型,所述安装平台上设有安装螺孔,所述内转子发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安装平台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装置包括两个水箱,所述水轮机出水口通过回水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气体发生装置包括两个高压储气罐和两个空气压缩机,两个所述高压储气罐分别为第一高压储气罐、第二高压储气罐,两个所述空气压缩机分别为第一空气压缩机、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第一高压储气罐连通;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通过第二气管与所述出气管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出气管道、第一气管、第二气管、出水管道及回水管道上均设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道上设有增压设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197449U CN202348585U (zh) | 2011-10-29 | 2011-10-29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204197449U CN202348585U (zh) | 2011-10-29 | 2011-10-29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348585U true CN202348585U (zh) | 2012-07-25 |
Family
ID=46537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20419744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48585U (zh) | 2011-10-29 | 2011-10-29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2348585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00858A (zh) * | 2011-10-29 | 2012-04-04 | 邓允河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
CN104165114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长沙理工大学 | 非稳定、低流速水力发电系统 |
CN105443301A (zh) * | 2015-11-25 | 2016-03-30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用于随钻测量的井下涡轮发电机 |
-
2011
- 2011-10-29 CN CN2011204197449U patent/CN20234858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00858A (zh) * | 2011-10-29 | 2012-04-04 | 邓允河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
CN104165114A (zh) * | 2013-05-17 | 2014-11-26 | 长沙理工大学 | 非稳定、低流速水力发电系统 |
CN105443301A (zh) * | 2015-11-25 | 2016-03-30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用于随钻测量的井下涡轮发电机 |
CN105443301B (zh) * | 2015-11-25 | 2017-12-05 | 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 | 用于随钻测量的井下涡轮发电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92795B (zh) |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102400858B (zh)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及方法 | |
CN101025143A (zh) | 连续稳定供电的风力发电系统 | |
CN201443471U (zh) | 圆通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 |
CN201443472U (zh) | 圆通垂直轴气动风力发电机组 | |
CN101994652B (zh) | 圆通水平轴风力发电机组 | |
CN201606189U (zh)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
CN202348585U (zh) |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 | |
CN104847588A (zh) | 一种综合利用海洋能、风能集中压缩空气发电方法和装置 | |
CN202348528U (zh) | 一种储能发电系统 | |
CN200949502Y (zh) | 压水蓄能式风力发电场 | |
CN101994653B (zh) | 圆通垂直轴气动风力发电机组 | |
CN202370754U (zh) | 风力和水力综合发电系统 | |
CN102493922A (zh) | 风水力综合发电系统 | |
CN217152181U (zh) | 一种基于自然风转化为高压气体的蓄能设备 | |
CN202348584U (zh) |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储能发电系统 | |
CN103047088B (zh) | 塔架式多级液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 |
CN202194778U (zh) | 一种风力发电机 | |
CN102251928A (zh) | 风力洋流双效发电装置 | |
CN102135071A (zh) | 风力储能发电装置 | |
CN103195667B (zh) | 一种分布式液控稳频垂直轴风力机发电系统 | |
CN106762481A (zh) | 汽车重力压缩空气存储发电方法 | |
CN206801759U (zh) | 一种水能发电装置 | |
CN109404217A (zh) | 基于文丘里效应的风力、水力及太阳能综合发电系统装置 | |
CN102418672A (zh) | 风力和水力综合发电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1 Address after: 51000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Ya Yao Zhen Ya Yuan Nan Lu, Huadu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YATU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46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Ya Yao Zhen Ya Yuan Nan Lu, Huadu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Deng Yunhe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