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燃油供给系统检测设备,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主要应用于汽车日常维修检测,例如包含该试验台的汽车喷油器检测清洗机,其主要功能是对汽车喷油器进行检测与清洗、对汽车燃油系统免拆清洗及压力检测、对汽车发动机进气歧管、汽缸、配气机构进行除碳泡沫清洗和回收以及对汽车燃油系统进行仿真,一般来说,此设备只是用于判断汽车喷油器的好坏,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更换喷油器,用于汽车维修场合较多,不过在要求更高的场合,这种喷油器检测清洗机就不能使用了,其主要不足在于:只能简单判断汽车喷油器的好坏并清洗喷油器,但该设备无喷油器测试控制软件、无流量计和电子天平称等可以对喷油器的喷油量进行定量测试的检测设备,对摩托车喷油器工作特性的测试精度较差,使用户无法得到更精确的数据来满足对摩托车电子控制燃油喷射系统开发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该试验台结构简单,控制测试精度高,适用于各种型号摩托车用小流量喷油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包括试验台主体、控制主机、燃油供给系统和检测显示系统,所述试验台主体包括柜体和安装于柜体内的喷油器固定夹具,所述检测显示系统包括安装于试验台主体上的电压表、油温表、油压表和温度计,所述控制主机通过喷油器控制器与安装于喷油器固定夹具上的喷油器相连、所述检测显示系统和喷油器与燃油供给系统相连,还包括用于测试喷油器的动态流量、静态流量和无效喷射时间的测试系统,所述测试系统与控制主机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主机指令喷油器喷油的控制参数至少包括单次喷射时间、喷射时间间隔及喷射次数。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喷油器在单位时间内喷油量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设置于喷油器上游并与控制主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流量计设置有用于显示当前流量数值的流量显示表。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喷油器喷出油的量瓶和用于测量量瓶重量的精密电子秤,所述精密电子秤与控制系统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台柜体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喷油器固定夹具的安装孔。
再进一步地,所述喷油器固定夹具包括安装座、调整支柱和进油接头,所述安装座通过安装孔固定于柜体,调整支柱竖直固定于安装座,进油接头活动连接于调整支柱上端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置于燃油箱内的油泵和与油泵连接的高压油管,高压油管的另一端与喷油器相连,所述试验台主体还在喷油器固定夹具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回收高压油的油槽,所述油槽通过回油管与燃油箱连通。
还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管和喷油器之间设置有燃油分配管,所述喷油器的数量至少为1个。
还更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油管管路上设置有燃油滤清器、精密调压阀和主管路通断阀中的一种或几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传统喷油器试验台基础上单独加装流量计或单独加装量瓶及精密电子秤构成检测系统,实现了对喷油器喷油量的定量检测,进一步可以对测试喷油器的动态流量、静态流量和无效喷射时间等工作特性进行检测,为摩托车喷油器的精确故障判断和选型开发工作提供了依据,该试验台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控制测试精度高,并且适用于各种型号摩托车用小流量喷油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实施例1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实施例1的喷油器固定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实施例1的燃油供给系统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无效喷射时间统计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喷油器循环喷油量-喷油脉宽曲线图。
图中:1-柜体;2-喷油器固定夹具;3-直流电源;4-控制主机;5-电压表;6-油温表;7-油压表;8-温度计;9-喷油器;10-油泵;11-流量计;12-流量显示表;13-量瓶;14-精密电子秤;141-第二通讯线;15-燃油箱;16-高压油管;17-精密调压阀;18-燃油滤清器;19-燃油通断阀;20-回油管道;21-油温探测头;22-安装座;221-安装座安装孔;23-调整支柱;24-进油接头;241-接头孔;25-油槽;26-燃油分配管;30-喷油器,40-柜体安装孔;41-第一通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一种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包括试验台主体、控制主机4、燃油供给系统和检测显示系统,所述试验台主体包括柜体1和安装于柜体1内的喷油器固定夹具2,所述检测显示系统包括安装于试验台主体上的电压表5、油温表6、油压表7和温度计8,所述控制主机4通过第一通讯线41与安装于喷油器固定夹具2上喷油器9的喷油器控制器91相连、所述检测显示系统和喷油器9与燃油供给系统相连,该实验台还包括与控制主机4相连用于测试喷油器9的动态流量、静态流量和无效喷射时间的测试系统,控制主机4指令喷油器9喷油的控制参数至少包括单次喷射时间、喷射时间间隔及喷射次数,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检测喷油器9在单位时间内喷油量的流量计11,所述流量计11设置于喷油器9上游并与控制主机4连接,所述流量计11设置有用于显示当前流量数值的流量显示表12,所述油温表6通过置于燃油箱15的油温探测头21对高压燃油的温度进行测量,在本实施例中,流量计精度0.01g/s,测量时间精度为1ms。
所述试验台柜体1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喷油器固定夹具2的安装孔40,安装孔40沿竖直方向呈线性排列,在测试不同尺寸的喷油器9时,可以通过将喷油器固定夹具2固定于不同的安装孔40从而实现对喷油器9的上下调节,所述喷油器固定夹具2包括安装座22、调整支柱23和进油接头24,所述安装座22上设置有柜体安装孔40相配合的螺纹孔,安装座22通过螺栓与柜体1活动连接,调整支柱23竖直固定于安装座22上,进油接头24活动连接于调整支柱23上端部,进油接头24与调整支柱23连接处可设置用于定位的连接销。在实际测试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型号的摩托车喷油器9调整喷油器固定夹具2上调整支柱23的高度尺寸或者通过更换安装座22或进油接头24来改变安装座安装孔221孔径尺寸和接头孔241孔径尺寸,以实现同一个试验台对不同尺寸喷油器的测试。
参见图4,所述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15、置于燃油箱15内的油泵10和与油泵10连接的高压油管16,高压油管16的另一端与喷油器9相连,所述试验台主体还在喷油器固定夹具2的底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回收高压油的油槽25,所述油槽25通过回油管20与燃油箱15连通,为了实现同一试验台同时对多台喷油器9进行测试,所述高压油管16和喷油器9之间设置有燃油分配管26使主油路分为多路测试油路,以实现多种喷油器的测量和同种喷油器的耐久试验,上述高压油管16管路上设置有燃油滤清器18、精密调压阀17和燃油通断阀19中的一种或几种。
基于上述功能结构及其设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测试:
首先接通直流电源11,将电压调至测试系统部件需要的工作电压12V,则油泵10开始工作并提供高压燃油,结合油压表7的示数通过油泵10对燃油供给系统的油压进行粗调,再通过精密调压阀17对系统油压进行微调,最终使燃油压力达到设定工作压力(通常为250kPa或300kPa);高压燃油流出燃油箱15后在高压油管16内依次流经燃油滤清器18、精密压力调节阀17、燃油通断阀19后最后达到喷油器9进行喷油测试,在喷油器9的上游还设置有油压表7,喷油器包括有喷油器控制器91和控制阀92,所述喷油器控制器91与控制阀92相连并用于控制喷油器9的喷油过程,控制主机4控制喷油器9工作喷油并采集流量显示表12的数值,最后通过预设计算公式计算当前喷油器9的动态流量、静态流量和无效喷射时间,喷油器9喷射出的燃油通过回油管道20和燃油滤清器18回流入燃油箱15,最终实现燃油的循环使用,在进行测试试验时将测试柜体1有机玻璃罩关闭,以防止燃油挥发造成对试验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应该理解,上述描述中除了测试系统的组成和结构外,其他设置均适用于本说明书的其他实施例。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的定量测试过程说明如下:
静态喷射率Qs的测定: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让喷油器9处于全开,通过流量计11记录其在每个单次喷射时间内的流量并由控制主机进行统计求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喷油器9的静态喷射率Qs。
动态流量Qd的测定: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设定喷油脉宽让喷油器动作,通过流量计11记录其流量值,该流量值除以喷射次数即为喷油器9的动态流量Qd。
动态喷射率Q的测定:在设定的喷油脉宽PW和脉冲周期T条件下,通过流量计11记录喷油器9的流量值,该流量值除以脉冲个数与脉宽时间,即为喷油器9的动态喷射率Q。
无效喷射时间的测定:喷油器9的控制阀92从线圈开始通电到阀芯完全打开之间会有一段延迟时间,称为开启延迟,而线圈断电后到阀芯完全关闭也有一段延迟时间,称为关闭延迟。由于开启延迟时间大于关闭延迟时间,所以实际的供油量将少于所需供油量,而开启延迟时间减掉关闭延迟时间就称为无效喷射时间。在多次喷射时,为了得到正确的供油量,必须把无效喷射时间算进去,也就是说在算出供油量以后要再加上无效喷射时间喷出的油量才会和所需要的相同,因此,无效喷射时间也可视为补偿喷射的一项,无效喷射时间采用物理动态方式算法:由于电磁线圈是感性负载,直接测量线圈电流或电压不可能真实反映动态特性,可以通过在电磁线圈的驱动电路上串联一个阻值较小的电阻R(可以是0.1欧)并通过检测该电阻的电流来捕捉无效喷油时间临界点(参见图6)。
参见图7,控制阀92从线圈开始通电到阀芯完全打开过程中,其线圈电流增长速度较快,在无效喷油时间临界点上,串联电阻R的电流经反向微分后会出现一个尖峰,这个尖峰电流为无效喷油时间提供了依据,该信号经电路处理后,输入到控制主机的中断引脚,从该时间点计时结束时间总和就是无效喷油时间,基于上述理论,一种可能的算法如下:
s1:同时开启油泵供油脉冲与计算脉冲,假定脉宽T可以取到20ms,C脉冲周期为1μs,持续时间t1;s2:当控制阀92阀芯完全打开时,串联电阻R会出现尖峰电压,并产生脉冲计数中断信号;s3:统计脉冲输出C的个数,就可得出针阀完全打开时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无效喷油时间,例如:若计数有1400个脉冲,也就是无效喷油时间为1.4ms。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取消了流量显示表和流量计11,同时增加了量瓶13和精密电子秤14,故本实施例中的检测系统包括用于收集喷油器9喷出油的量瓶13和用于测量量瓶13重量的精密电子秤14,上述精密电子秤14通过第二通讯线141与控制主机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精密电子天平称精度0.001g,测量时间精度为1ms。
基于本实施例检测系统,本实用新型所述摩托车喷油器流量特性试验台的定量测试方法如下:
静态喷射率Qs的测定: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让喷油器9处于全开并设定单次喷射时间t2,通过精密电子秤14计算量瓶13的质量变化(喷油量)m2,则喷油器9的静态喷射率Qs=m2/t2。
动态流量Qd的测定:在标准测试条件下设定喷油脉宽和喷射次数N并连续喷射,通过精密电子秤14计算量瓶13的质量变化(喷油量)m3,则喷油器的动态流量Qd=m3/N。
动态喷射率Q的测定:在设定的喷油脉宽PW和脉冲周期T条件下并喷射N次,通过精密电子秤14计算量瓶13的质量变化(喷油量)m4,则喷油器9的动态喷射率Q=m4/(N*PW)。
无效喷射时间的测定过程和实施例1类似,此处不在赘述。
应该理解,以上具体实施例所公布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优选方案,凡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符合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精神,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得到的实施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